第一百一十五章 奉旨入京

黃章一絲異光一閃即逝,口中卻笑道:“縣丞大人,這些不過是案子的收尾功夫而已,何須縣丞大人掛懷?本使到時候爲縣丞大人把這些功夫做到便是。”

“呵呵,副使大人,那吏部流內考課院的功夫,副使大人也能替下官做到嗎?”江逐流笑問道。

吏部流內考課院負責磨勘幕職州縣官,江逐流是正八品縣丞,正是考課院的磨勘對象。所謂磨勘,就相當於後世組織部對下屬官員的考察。在北宋,磨勘的內容劃分的非常詳盡,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條目就是對官員案件審結率的考覈。假如一個官員在任期內有一起案件沒有審結或者是作爲疑難案件移交到上一級衙門,那麼按照磨勘制度,這個官員就會被扣去相應的分數,假如一個官員任期內有多起這樣的案件,那麼這名官員的仕途升遷就會大受影響。

黃章臉上露出釋懷的笑容,原來江逐流不肯移交興國寺殺人案是因爲害怕影響仕途升遷這個原因啊,如此就好辦多了。

“縣丞大人,你無須擔心。僅僅是一起案件而已,尚在考課院允許的範圍之內。”黃章捻着老鼠鬍鬚說道:“本使可以向縣丞大人保證,以後只要是縣丞大人報到提點刑獄使衙門的案件,本使一律批覆覈准,絕不會讓縣丞大人在案件審結之事受到考課院地劫難。除此之外。不使也會以提點刑獄使衙門的名義向流內考課院爲縣丞大人請功,表彰縣丞大人審結陽縣陳年積案方面所立的功業。”

“謝過副使大人。”江逐流拱手道,可是臉上仍然是一副不放心的樣子,“黃大人,不是下官小肚雞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上次司法參軍柴大人前來提調興國寺一案時本官拒絕了,柴大人十分不快,下官實在擔心。陽縣衙門審結的案子報到提點刑獄使衙門時柴大人會不予覈准。雖然黃大人你這麼打了保證,可是黃大人你又不可能事事親躬,到時候柴參軍爲難下官,下官總不能因爲這等小事再去打擾黃大人吧?”

黃章擺手道:“柴觀參軍心胸博大,絕對不會計較這區區小事,縣丞大人自管放心。”

江逐流只是微笑。卻不接口。

黃章最後拍案道:“好吧,縣丞大人,你若是不放心,就把陽縣已經審結的案件官司的卷宗全部拿過來,本使在你陽縣衙門現場給你批覆,如此你總可以放心了吧?”

江逐流等的就是這一句話,口中卻爲難道:“副使大人,如此恐怕不合朝廷規制,招人閒言碎語吧?”

黃章大搖其頭道:“什麼閒言碎語,由本使一力承擔。縣丞大人請放心。本使此次前來陽縣衙,本來就爲地是覈查卷宗。現在本使覈查完畢現場批覆,誰人又能多言?”

“副使大人既然把話都說到這一步了。下官再推推拖拖就是實在是有悖人情了。”江逐流一副逼上梁山的樣子,“好,副使大人且稍侯,我着人把已經審結的案件卷宗全部拿過來,請副使大人批覆。”

江逐流讓縣尉張保帶着幾個衙役,從架閣庫把這一個月來已經審結的近百宗官司卷宗全部拿過來,田老大的卷宗也混雜在其內。這田老大的卷宗,江逐流已經找人重新做了一遍。把搶劫改成了偷盜,這雖然是兩字只差。但是在大宋律例上,處罰卻大不一樣。攔路搶劫是凌遲處死地大罪,而偷盜只不過是杖笞之刑,江逐流以田老大等人飢寒交迫,乃起盜竊之心,念其初犯,鞭笞四十而結案。

黃章開頭還仔細審閱一下面前的卷宗,看了幾個後,都是雞毛蒜皮的官司,江逐流審斷的又合情合理合法,沒有什麼差池,於是黃章就簽上自己的大名,蓋上了京畿道提點刑獄使衙門的大印。

到了後面,黃章連案卷的內容都懶得看,只要一看案卷的名字,就直接翻到卷宗的最後簽名蓋印。

那田老大案子的卷宗江逐流夾在最中間,黃章翻到這冊卷宗後粗粗一看,黃河饑民田老大偷竊案,心道,又是此等雞毛蒜皮地小案子,於是就直接翻到最後,龍飛鳳舞地簽上黃章的大名,蓋上提點刑獄使衙門地大印了。

江逐流心中暗舒了一口氣,田老大等人的性命算是保住了。

黃章批覆覈准卷宗地效率確實很快,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這一百多宗官司案件的卷宗全部覈准批覆完畢。他放下筆,將提點刑獄使的大印收好放在懷內,這才說道:“縣丞大人,這下你應該不用再擔心什麼了吧?那興國寺命案的兇手可否移交本使帶回呢?”

江逐流滿面堆笑道:“謝過副使大人。天已近午,下官在醉仙樓爲副使大人補上接風酒筵。那興國寺命案兇手非爭,副使大人可以隨時提走。”

黃章一雙老鼠眼直放光芒,微笑道:“呵呵,如此甚好。那接風酒就免了。提點刑獄使衙門公務繁忙,本使還要趕回去處理。他日若縣丞大人到京畿道去,本使再與縣丞大人把酒言歡不遲。”

黃章不顧江逐流的再三挽留,到南牢提出非爭,把他押入囚車,匆匆地往京畿道駐地開封府陳留縣趕回。江逐流心中暗歎,這非爭和尚恐怕命不久矣。不過以非爭和尚的性命換來田老大等八人的性命,也是江逐流目前所能爭取到地最佳結局了。

翌日,江逐流命縣尉張保拿着黑色令籤,到南牢對田老大等人執行了笞刑,然後將田老大等人釋放,也算了一樁心事。

經此几案,江逐流在陽官威大震,名聲如日中天。以前百姓提起江逐流來,多數人稱他爲縣丞大人,只有一小部分稱呼他爲天。可是現在陽全縣上下所以的百姓提起江逐流來,都直呼青天大人而不稱其官職。

有一明察秋毫地青天在陽縣主政,自然肖小們不敢犯事。而百姓們兄弟gt;:|就會

衙門找天明斷,而那理虧的一方自然而然就會退收起他們無理的要求。一時之間,陽縣衙門之前竟然是門可羅雀,竟然沒有什麼官司上門。

江逐流難得清閒,就把重點放在小學教材的編纂上面,編纂啓蒙教材,這東西想着不難,編纂起來卻不容易,尤其是其中難易程度的把握,很是讓江逐流傷腦筋

可是讓江逐流傷腦筋的不單單是這啓蒙教材的編纂,引黃淤灌那邊也出了問題。金大能設計製造出來的一百個渴烏,竟然有七十六個不能把黃河水引過大堤。金大能前後嘗試了很多次,都無功而返。最後金大能只好哭喪着臉過來向江逐流請罪,他讓江逐流把小寡婦收走,說他對不起江大官給他找的小媳婦,沒能讓飢渴的烏鴉都喝上水,所以也沒臉讓小寡婦和他繼續過日子。

江逐流只好收起啓蒙教材的編纂工作,到黃河南岸的現場查看起來。經過一番勘察,江逐流找到了問題之所在,就是金大能用火烤的辦法制造的真空不夠純粹,有些渴烏的竹管內達到真空的條件了,所以能順利引來黃河水,而大多數渴烏的竹管內達不到真正的真空,竹管兩端的壓力差達不到要求,所以黃河水就不能順利被引過大堤。

這個問題對不懂其中原理的金大能來說,可能非常難以解決。但是對懂得其中原理地江逐流來說,不算是什麼問題。

江逐流經過一番考慮,決定捨棄金大能的方法。他首先命人在渴烏繡管兩端灌上水,讓兩端都結上厚厚的冰,把渴烏兩端密封起來。然後又在渴烏的中段鑽一個大孔,命人用水桶提水,通過這個大孔把水灌入渴烏的竹管中。等渴烏的繡管水滿之後,江逐流再讓人把竹管中段這個大孔堵塞起來。用麻布油灰密封好。然後用熱水把渴烏兩端的冰塊融化,在大氣壓力差的作用下,黃河水自然就會沿着渴烏地竹管源源不斷地越過大堤注入鹽鹼地。

金大能本來對江逐流這個辦法嗤之以鼻,飢渴的烏鴉需要火烤之後才能喝水,江大官反而用冰凍起來,這樣飢渴的烏鴉怎麼會喝水呢?可是當他看到黃河水通過渴烏的竹管源源不斷地注入鹽鹼地時。金大能就變成金大傻了。原來,江大官這種辦法飢渴的烏鴉喝水更快。

解決了引黃淤灌問題,江逐流心情頗爲舒暢。他回到後衙,見自家院子裡生着旺盛的爐火,冬兒和崔箏陪着江母在忙碌着炸制食物,一旁地筐中,堆滿了已經炸好的豆腐乾、雞塊、整魚。江逐流不由得心下大奇,這是什麼日子啊,竟然這麼隆重?

面對江逐流的問話,崔箏俏臉一紅。沒有回答。冬兒卻笑顏如花地說道:“官人,你難道忘記了。今天是臘月二十二,再有幾日。就是年節了!”

要過年節了?江逐流此時才醒悟,原來他到北宋之後,第一個春節就要到了呢。一時間江逐流感該萬千,不由得想起了千年之後的

正在此時,忽然聽到門外有衙役喊道:“縣丞大人,有京城欽差駕到,宣大人接太后懿旨。”

江逐流一愣,太后懿旨?眼看要過年了。劉太后派人傳懿旨會是什麼事情。心中這樣想着,口中可沒有閒着。他對衙役吩咐道:“你先去請欽差大人稍後片刻,本官沐浴更衣後,馬上出去恭迎太后懿旨。”

衙役慌忙出去。這邊江逐流吩咐郭鬆到縣衙公堂之上擺設香案,他這裡去沐浴更衣。郭鬆領人去佈置香案,江逐流這邊匆匆用涼水擦拭一下臉龐,又淨了雙手,換上一身新官袍,渾身上下煥然一新,這纔到前衙公堂之上領取劉太后的懿旨。

公堂之上,香案已經佈置完畢,上面一隻碩大的香爐,插着一束檀香,香氣繚繞。一個黃門官雙手捧着懿旨恭立在香案之後。

江逐流搶上公堂,在香案之前行三叩六拜大禮,口中:“臣江舟恭迎太后懿旨。”

黃門官雙手一伸,把懿旨展開,口中高聲喝道:“奉太后懿旨,宣陽縣丞江舟調任山陵使承事郎,即可進京候命,不得有誤!”

這懿旨江逐流聽到耳中如受雷擊。山陵使承事郎?那不是修繕皇陵的差事嗎?如此一來,他不是又調宰相丁謂手下了嗎?宰相丁謂身兼山陵使,上次在京城他就要舉薦江逐流到他屬下幫他都監皇陵修繕事宜,後因副相魯宗道舉薦江逐流到洛陽任職,兩派爭執不下,最後樞密使錢惟演才舉薦江逐流到陽縣來任縣丞,怎麼,現在劉太后怎麼忽然間改變主意,把江逐流調到宰相丁謂手下任山陵使承事郎了呢?爲什麼江逐流事先沒有得到一點風聲?這中間有沒有什麼陰謀?

江逐流腦子裡轉了無數個念頭,口上卻不敢怠慢,叩首說道:“臣江舟謹遵太后懿旨。”

又拜了幾拜,江逐流這才起身,走到香案之後,雙手從黃門官手接過劉太后的懿旨,然後供奉在香案之上,這纔對黃門官說道:

“欽差大人一路辛苦,下官於醉仙樓備些薄酒,爲欽差大人接風洗塵。”

“免了!”黃門官冷着臉說:“本欽差在陽侯你一晚,你回去做些準備,明日一早隨本欽差一起進京。”

“欽差大人,這麼匆忙啊?可否寬容下官幾日,讓下官把手頭縣務向下屬交接一下,然後再進京不遲?”江逐流懇求道。

“陽縣務承事郎就不必費心了,自有人前來接手。”黃門官冷聲說道:“江承事郎還是回家裡收拾一下,明日一早隨本欽差動身進京便是。”

見江逐流苦着臉,黃門官又道:“江承事郎,本欽差今晚先到驛站歇息,明日一早,就來陽縣衙門恭候江承事郎大駕。”

說完,黃門官看也不看江逐流,轉身率領隨從出了公堂。

第六十二章 崔家小妹第二百八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八十四章 伐骨洗髓第三百五十四章 凱旋迴京第五十七章 爭氣第二百七十一章 擒賊先擒王第五十七章 爭氣第三百章 江舟之死第二百三十二章 退而求其次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魂不散第二百一十九章 弄不懂的江舟第二百二十五章 滅口第二百二十三章 外部壓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丁雷密議第四十一章 茄子奇案第一百六十二章 磁石的秘密第三百五十一章 神龍現,契丹興第一百四十三章 混帳政令第二百六十七章 陶罐的秘密第一百一十六章 何人哭泣第二百零一章 “國師”府邸第十九章 惡報第三百五十二章 燕雲十六州第二百一十二章 簡單的複雜第七十四章 上兵伐謀第三百零五章 擾敵以飯第三百六十三章 李順容第一百二十九章 司天監第一百七十四章 聰明一世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面夾攻第一百七十八章 朝局變化第五十六章 點一盞燈第二十六章 我殺了人第二百零三章 忠誠與利害第二百八十一章 武勇之術第三百五十四章 凱旋迴京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學校長(一)(求月票)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之所興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不做些什麼嗎?第十七章 隔牆有眼?第一百二十章 報恩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句話當十萬兵第十章 訛詐第二十八章 再起風波第一百七十九章 瘋狂計劃(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助我也!第二百七十一章 擒賊先擒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省嵬城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異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格物第一百四十九章 意外結果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神爺的屌第一百五十四章 龍穴之穴第七十五章 滎陽縣丞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道之爭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回滎陽第一百零三章 冬日之蛇第七十六章 滎陽方家第三百三十二章 蘇峪口之戰(一)第十一章 你要敢死我就敢埋第三十一章 我有主意第十九章 惡報第八十一章 狄青夜殺人第三百二十章 解圍之策第二十四章 仙家技法第三十二章 鵬程第二百一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十八章 地獄有門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之掌第二百六十章 憑險而守第三百二十九章 草偶誘敵第三百零八章 發作第三百一十八章 殿中丞的婚事第二百四十三 逃亡捷徑第一百二十九章 司天監第一百一十四章 兩案合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提防有詐第三百五十三章 放龍入淵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百七十三章 浴血第十六章 這下爽大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人哭或千家哭第四十九章 養虎爲患第九十三章 轉性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一口黑鍋第一百五十九章 水勢洶洶第七十三章 師父耶?三弟焉?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大便宜第一百一十四章 兩案合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異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弄不懂的江舟第十八章 地獄有門第三百五十二章 燕雲十六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墊背第三百零二章 黃河第九十六章 兄弟鬥法第二百七十七章 甘州城的節日第一百一十四章 兩案合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龍穴之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