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 解決麻煩2

836 解決麻煩2

“攝政王怕是要失望了,陛下不會去崇政殿,可願一撲?”

章桀其實和王詵並不是很熟,最近距離的接觸就是在幽州前線有過一番交談。但有的人幾句話就能感覺到對不對脾氣,這不剛坐進車裡就開始設局開賭了。

“所押何物?”洪濤覺得自己肯定輸,不過此時輸贏事小,章桀想借此表達的含義必須聽。

“燕、雲、十、六、州!”果不其然,章桀一字一頓的道出了他的賭注,同時也在暗示朝廷的態度。

攝政王早不回京、晚不回京,偏偏大金國在邊境一有動靜立刻回來了。意欲何爲昭然若揭,朝堂裡不會沒有人議論,爲此召開的內廷會議不止一次。

結果嘛,很出乎王二的意料之外,以前在對外關係上一貫主張以德服人的大宋朝臣,這次居然有百分之八十改換了立場,突然間變成了主戰派。

他們一邊爲皇帝對金國使節的強硬態度搖旗吶喊,一邊叫囂着派新軍北伐,勢必要把燕雲十六州奪回之類的口號,搞得趙傭整日裡情緒亢奮,甚至私下詢問過王二御駕親征的可能性。

“這次章相怕是也要失望了,本王急匆匆趕回來恰恰是要規勸陛下不可輕開戰端。燕雲十六州早晚是大宋版圖,何必非要急於一時呢。”

朝臣們爲啥會突然轉變了立場,從以德服人變成了好戰份子,洪濤心知肚明。他們考慮的根本不是對外戰爭,也不是燕雲十六州,而是想利用這件事兒來拖住新政的推行速度。

一旦進入了國戰,整個朝廷就得開動起來爲戰爭運籌帷幄,此時再提出任何改革建議都會遭到全體朝臣的拒絕,連分辨對錯的機會都不會給。

打完仗就能討論了嗎?對不起,大戰剛熄、國庫空虛、民生凋敝。大家都忙着舔傷口呢,不管輸贏,至少還能再拖個一年半年的。

在形勢不佔優、意見不受重視的情況下,拖時間纔是最佳解決辦法。這一招神宗皇帝用過、王安石用過、司馬光用過、歷朝歷代君臣都用過,連洪濤自己也用過,百試不爽。

現在羣臣又要拿它來對付自己、對付新皇帝、對付新政,洪濤肯定不會視而不管。但這個辦法是陽謀不是陰謀,應對方法也得正大光明。

“……攝政王不願意北伐!”章桀自然也是陽謀裡的一份子,他和章是改革派不假,也部分認同新政的內容。

但是……他們覺得新政還是太激烈了,有些地方甚至和道德、禮法相牴觸。做爲朝廷重臣,他們肩負着輔佐君王的重任,該站出來阻止的時候必須挺身而出,這纔是真爲了江山社稷好。

“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勝、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該和,這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絕非以某個人或某些人的意志爲轉移。需要權衡利弊之後,通過精細的計算才能得出結論。”

這個問題洪濤無法正面回答,因爲它本身就是個悖論。啥叫願不願意北伐,除了老天爺之外誰能全憑喜好辦事?

章桀之所以這麼問,就是揣着明白裝糊塗,打算把自己繞進死衚衕裡去。這就是大宋朝臣們每日工作的真實寫照,多一半時間全用在鬥機鋒、玩套路上面,通過隻言片語和側面觀察來確定話題走向。

洪濤不是不擅長這種技術,正相反,他深諳人心、熟知人性、具備談話的技巧,更善於給別人畫大餅、挖坑。

但是洪濤不願意過多使用,他認爲沒必要的時候就非常煩類似的手段。要是有人整天和自己玩這套東西,洪濤只有一種選擇,先忍着,實在忍不住了就翻臉。

這也是洪濤不願意入京過多涉及朝堂政治爭鬥的原因,他知道自己的優缺點,儘量避免短板,使勁兒發揮長處。

“新軍可以平西夏,爲何不能伐金國?”章覺得王詵的回答只是推托之詞,太不符合常理。倉促組建的新軍能把全國動員起來的西夏殺得滅國,現在有了朝廷支持,怎麼會打不過剛剛建立的金國呢?

“此一時彼一時也……西夏南侵,如本王不率兵北上無人可擋其兵鋒。金國則不然,他們不是還沒南下嘛,能用和談解決的事情,爲何非要發動戰爭呢。”

“章相,本王說話心裡話,抵禦外虜我當仁不讓,在涼州如此、在幽州也是如此。但還望大家別把此情節當做本王的短處加以利用,如果有人拿國家大事做政治籌碼,那就是在逼着本王翻臉不認人。”

“在開封城上插滿木杆真不算什麼,小弟殺起人來誰也攔不住,且不殺乾淨絕不罷手。說句大不敬的話,當今聖上也不會多加阻攔,也攔不住。質夫兄在幽州助過小弟一臂之力,子厚爲國出力甚多,小弟一直看在眼中、記在心裡,還望在新政推行上再能多有助力。”

“這是大勢,王介甫攔不住、司馬君實攔不住、程正叔之輩更攔不住。大宋全都像甘涼路一般百姓富足、官府清廉、兵強馬壯有何不妥?無非就是士大夫們無法再左右朝政了。可小弟就要多問一聲了,齊家治國平天下,到底是爲了民富國強呢,還是爲了士大夫們的一己私利?”

“看一看眼下的大宋被諸公弄成什麼樣子了,區區西夏彈丸小國就可以作威作福,党項人、契丹人、女真人輪流侵擾邊塞。百姓辛苦一年只能忍飢挨餓,士大夫們卻高官厚祿、錦衣玉食、出入車馬、良田百頃。”

“朝廷的稅賦一年比一年多,可國庫一年比一年空,冗官、冗兵問題一天不解決,這個老大國家就一天止不住失血。質夫和子厚所推崇的新政只存在於理論上,我想問一問,可曾實踐過?要是沒有爲何就不能是錯的呢?”

“小弟也想和質夫打個賭,大宋所有州府軍路任意挑選,由你兄弟爲主官,以三年爲期。到時計算賦稅、考察民生,若比特區強,小弟立刻以章相馬首是瞻,若沒有特區好,你二人繼續回中樞輔佐官家,如何?”

洪濤又開始煩了,不願意再這麼你一句我一句的慢慢試探。現在不用猶抱琵琶遮遮掩掩,主張什麼、打算幹什麼、需要什麼,都可以明言。

這番話前面的是陳情,後面的就是威脅了。說句不客氣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再說句猖狂的,識時務者爲俊傑。章家兄弟和蘇軾一樣有追求有堅持,不應該被大勢碾壓,能拉他們一把最好。

既然是改革,那就是在原有基礎上改變,不是一切推到重來的革命。保留一部分舊官員很必要,他們既能協助又能提醒,控制住改革的進程,不要太快。

沒錯,任何改變也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尤其是國家。走得慢不怕,只要每步都能邁的穩、邁的對,就能順利前行。總比還沒看清前路崎嶇就忙不迭的跑起來,結果一個大馬趴摔得骨斷筋折強。

傷筋動骨一百天,在這一百天裡,別人走得再慢,就算趴在地上爬行,怕是也爬出去幾十裡了,還不用受肌膚之苦、更不會傷元氣。

舊臣子就是做這個用的,他們會竭盡全力阻擋改革的進程,無形中拖慢了速度。看似壞事,其實是好事兒。進展慢了,能給掌權者提供足夠的時間來審視改革中的弊端、漏洞和不足之處,還有機會修改彌補。

當然了,這種阻力不能太大,太大了就不是拖慢而是設立阻礙。古人不是講過,凡事兒都要有度,如何控制這個度,就是對掌權者成熟與否、智慧與否的考驗。

現在趙傭、王二、王十他們顯然還達不到成熟、智慧的程度,洪濤就得在背後拾遺補漏,幫着他們把這一課補上。

038 五品大員277 雪橇456 豁出去了762 蔣團長229 又是五年之約636 商鞅該死!(450票加更)412 這是我女兒?787 千古奇談(450票加更)890 都是兒子……040 臣無罪!197 毒計(白銀13/40)215 科技改變戰爭(白銀19)745 情況緊急367 滿朝爲敵486 不許一刀切280 少保451 敵友不明384 誰牧誰?576 公私不分056 自籌資金934 能臣408 忠奸難辨(360票加更)561 捨身爲國041 以身試法927 驕奢淫逸548 改外交官了404 幣制改革2(180票加更)077 落魄的鳳凰不如雞591 都是火種269 誰天生是奸臣?415 不速之客2(白銀37)799 家有小女初長成810 心平氣和639 坐吃山空不可以399 元豐改制612 鉅變748 十年磨一劍2818 我來了,開封775 民風彪悍(50票加更)241 二零三和**山790 兔子急了也咬人(500票加更)428 演員的自我修養923 銅都143 好消息428 演員的自我修養251 建立新軍721 胖老頭走了382 金牌真來了!701 丈量時間的尺子(200票加更)525 自籌糧草272 呼風喚雨322 大買賣也來了(360加更)043 背鍋俠027 似曾相識892 蛇車324 金屬罐頭(420月票加更)909 人販子429 自衛反擊929 志同道合661 騷氣沖天246 行軍壺644 不得清淨472 冬季運動會494 沒錢,就去借!228 用心險惡370 涼州城……毀了!433 奸商的見識658 馬保長403 幣制改革(120票加更)144 多事之秋904 徵高麗2673 忘戰者危665 王十的選擇211 洗洗更健康810 心平氣和772 夜不能寐309 新年禮物649 準備工作609 不對等的戰鬥835 解決麻煩165 有人歡喜有人憂(保底二)721 胖老頭走了782 屠城和辯論461 整合資源831 皇帝趙傭207 劃時代產品849 武將世家4(300票加更)209 欽差(白銀盟17/40)472 冬季運動會229 又是五年之約815 真假王詵515 開國侯535 自投羅網016 僵局750 心裡有鬼!299 捨車保帥240 替身(白銀加更22/40)497 帶節奏791 喪心病狂042 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