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心平氣和2

811 心平氣和2

要不是縣城的城樓還在,蘇軾甚至有點懷疑鏢局帶錯了路,此地根本不是眉山老家。問過才知道,此時的眉山老家已經是川陝四路幾個比較最重要的貨物集散地了,來自西南和去往西南的貨物都要從此週轉。

那些大水車則是工坊區,產自本地的橘橙、枇杷就近在工坊里加工成罐頭。還有炒茶作坊,眉山盛產青茶,據說此物在甘涼路賣的非常好,八十多口大鐵鍋不停翻炒依舊供不應求。

每月都有大船順着岷江過來把這些貨物拉走,帶來的除了豐厚的工錢之外,還有各種生活物資。

當地人已經不再完全依靠種地過活,家裡的青壯更喜歡到作坊裡做工,婦女則去合作社裡編制竹器。別看器物都是尋常農家款式,很不起眼,但幾個月堅持下來,照樣能爲家裡換來不少收益。

面對此情此景蘇軾有點蒙圈,四處走動詢問了數月終於纔有了點眉目。原來這一切都是由青幫和農業合作社帶頭幹起來的,最開始當地人也牴觸過,要不是官府出面說合,再加上青幫很強硬,保不齊就得發生械鬥。

但誰也和錢沒仇,只要有一個本地人進入工坊,不出兩三個月就能見到效果,跟着加入的人越來越多。

不到四年時間,眉山縣附近的村落基本都轉變了態度,成了青幫和合作社的堅決擁護者,即便還有一些鄉老士紳看不慣,但沒有官府的支持他們也是獨力難支。

再想打聽青幫和農業合作社的底細,居然發現沒人知曉,或者說知道也不說。堂堂朝廷宰相,卸任回鄉那也是頭面人物,愣問不出來一點實情,這口氣真不能忍。

於是老蘇同志一封信就寫給了成都知府蔡京,兩個人在朝堂上雖然政見不合、立場也不一致,但好歹同朝爲官多年,這點面子總得給吧。

蔡京確實給面子,回信說了說青幫的情況,滿是溢美之詞,就快把青幫首領朱四楨說成聖人了。凡是好事兒都幹過,只要是壞事就不沾邊。

蘇軾肯定不信,乾脆藉着出川的機會自己跑去成都府,按照蔡京所說地址找到了青幫總社。結果巧了,在門口看到了朱八斤。也怪朱八斤眼拙,和蘇軾聊了半天愣是沒看出來對方身份。

這下蘇軾有點明白了,朱四楨就是朱八斤,他在此地籌謀了偌大家業,身背後站的是誰那不是明擺着的。再仔細把眉山、成都府的變化和當年的湟州比較比較,心裡忍不住就是一哆嗦,何其像也!

四川也變成甘涼路倒不是不可以,如果全天下的百姓都能生活富足,蘇軾保證第一個舉雙手雙腳贊成。

但甘涼路也有甘涼路的麻煩,那裡不認士大夫,更不循長幼尊卑,遍地都是銅臭、滿眼皆是商賈,不以爲恥反以爲榮。

更可怕的還不是誰變成誰、有什麼優劣,而是整個四川的變化絕非一日之功。但朝廷這麼多年來竟然一無所知,這裡面的問題就大了。

這次蘇軾沒冒冒失失的上書表奏,更沒打上成都府當面質問蔡京,而是花了一個月時間去幾個主要州縣轉了轉,心中有了大致概況之後才趕赴揚子鎮。不敢說興師問罪吧,反正王詵要是給不出合理的答案,這場官司必須打到朝堂上分個青紅皁白。

那爲啥來了這麼多天一直沒問呢?說到這裡蘇軾自己都不太好意思,他知道直接問涼王效果不好,就先走了走女兒路線,向王小丫旁敲側擊了一番。

結果不太理想,這個學生對老師那是沒的說,但她對父親的所作所爲根本不瞭解,只能提供隻言片語的佐證,還很不完整連貫,若想知道答案,那就只能當面詢問涼王了。

“不知小丫可曾展示過她的新作?”往常要是說到作畫的話題,洪濤必須馬上想辦法轉移開,但這次從應理城回來之後他就不太怕這個事兒了。

王小丫在繪畫方面確實有天賦,爲了增進父女情感聯絡,洪濤勉爲其難的拿出了壓箱底的繪畫技術,素描。

結果被王小丫很快掌握併發揚光大,女兒對這種新穎的技巧很感興趣,還創作了幾幅比較中意的作品,準備讓老師指正。

“過於寫實,缺乏意境,但別具一格,算得上獨成一派,這難道就是晉卿十多年來的苦心?”在蘇軾眼中王詵不管動不動筆,依舊還是那個很有潛能的繪畫天才。

不動筆有不動筆的原因,君子之交不便深究,這種被王小丫稱作素描的技法怕就是原因。閉關多年修煉獨門絕技,這也不是啥太新鮮的事兒。

“連家傳絕技都毫不掩飾,你這個當老師的問她豈能知而不答?不答確爲不知,不知如何作答?以後這種事兒也不要問小丫,她有她自己的生活,此等朝廷政務有我們參與足矣。”其實洪濤只是想顯擺顯擺,順便告誡蘇軾別把王小丫捲進來。

“四川之事確爲本王所爲,它就是下一個甘涼路。有齊王的特區在北,中間隔着半個秦鳳路,隨時都可以把特區和川陝四路連爲一體。先別瞪眼,這不是爲了割據,而是爲了發展。”

“我剛剛不是說過,要想發展就必須縱貫南北、橫連東西,讓物資流轉起來達到互補,才能兩邊一起繁榮。川陝四路與特區就有很多可以互補的地方,不管朝廷答應不答應,它都是要走特區道路的。不瞞子瞻兄,朝廷發現的越晚越好,否則兵禍一起,秦鳳路的百姓怕是就要遭殃了。”

東拉西扯聊繪畫只是洪濤的緩兵之計,他還沒想好該不該和蘇軾說實話,說到什麼程度爲止。既然蘇軾已經把四川內部的變化都看得差不多了,那就多說點吧。

“此話怎講……”信息量太大,遠遠超出了蘇軾的預判。其實他走過見過的四川諸路變化都只是皮毛,本質上的並沒看到什麼,甚至都不知道還有護廠隊這麼一支武裝力量存在,在聽了洪濤的解答之後才意識到事態有多嚴重。

雖說川陝四路依舊是朝廷管轄,可實質上已經和割據沒什麼區別了。涼王居然不聲不響的控制了四路上下幾十名官員,把控了關鍵位置,切斷了朝廷的耳目。細思恐極,僅憑這份手段不造反都不合理。

“早在本王出兵西夏之前,川陝四路就已有三四千新軍,現在怕是過萬了。等本王回到此地,還有少一半參加過應理城、興慶府大戰的新軍士兵轉道去了四川各地充當新軍教官,川陝四路的新軍士兵則換防到興慶府參加剿匪戰鬥。這麼做只是爲了練兵,只有打過仗的士兵纔算得上士兵。”

“子瞻兄覺得以四川之險峻,朝廷要用多少禁軍才能攻打一萬新軍而不落下風?且四川不像甘涼路,很多物產還需從其它府路輸入,完全能夠自給自足。只要朝廷一出兵,割據之勢立成。爲了保證聯絡通暢,隔在中間的秦鳳路恐怕也難逃新軍之手。”

“屆時本王籌謀已久的禪讓怕是得蒙上無數人的血,爲後人做出的表率作用也將失去大部分意義。在這片土地上,幾千年來歷朝歷代更迭不斷,你方唱罷我登場。爭來爭去不管誰家坐到那個位置上,結果都差不多,每次都要用血染紅勝利者的旗幟。”

“新軍之所以從幽州開始就遲遲不予動作,完全取決於本王的一念之差。不是不能,而是不願。不願意再重複一遍前人的舉動,然後被後人繼續模仿下去。”

“還望子瞻兄成全,成全一位勵精圖治的齊王、成全一個兌現諾言的涼王、成全民富國強的大宋、也成全不自相殘殺、爲全天下百姓做表率的皇家。”

滔滔不絕說得口吐蓮花,再加上深深一揖的動作,洪濤覺得內容足夠震撼、態度足夠真誠、熱血足夠溫度、大義足夠金光閃閃。就算不能說服蘇老頭,也不至於再把自己當成禍國殃民的大壞蛋。

至於說除了四川之外同樣存在於各地,幹着和四川一模一樣工作的那些促進社成員,還是別說了吧。知人知面不知心,萬一蘇老頭真要翻臉去朝廷告狀,自己也不能把他砍了。

知道的越少對他越有利,到時候自己還能據理力爭,說服代表會成員別允許王十的審計監察委員會對蘇大文豪下狠手,留他一條命在。

一說起這件事兒,洪濤就忍不住嘬牙花子。促進社的改組成功了,受到損失最大的就是自己。別看身兼兩個最高職務,可是在關鍵問題上再也不能一言九鼎,必須開會決定。除非真到了十萬火急的情況,纔可以先斬後奏。

後世裡總有人喊着分權、制衡,洪濤也是其中之一。但真的如此之後不一定人人都能適應,習慣這個玩意保不齊一代人都改不過來,需要二代甚至更多時間。

061 草臺班子342 青塘兵(白銀30/40)518 女兒的名師391 羊要吃人了903 徵高麗266 來的正是時候311 火線入洞房372 奴隸販子232 火浣布175 又沒管住嘴690 圈套圈的制衡510 流言蜚語915 情況複雜279 敵我841 摟草打兔子258 大文豪的骨氣894 越有知識越反動562 太缺德035 就是這些花147 心如沸油(160加更)639 坐吃山空不可以789 諸葛亮也是雞賊584 王作頭501 第一次沒了675 神女王十三520 放虎歸山134 初來乍到355 攻防戰313 食品添加劑079 蜂窩炭116 先知彼(下)907 最毒婦人心867 傷離別199 高判官的弱點789 諸葛亮也是雞賊554 神醫!(200票加更)155 真有其人!(保底一)834 衝冠一怒……添麻煩287 馬尾城008 大舅哥神宗390 全須全尾509 半途而廢589 發展之路602 新老對決623 未來的空軍(100票加更)282 主動背黑鍋(白銀24/40)468 色大膽小405 病遁(240票加更)672 我兒子的基因有問題!803 改組372 奴隸販子058 愛誰誰123 焦炭爵士191 你攤上大事啦!(白銀11/40)758 出鞘8837 解決麻煩3509 半途而廢449 臭球簍子432 真正的奸商來了328 出征247 交心649 準備工作806 多慮了122 中興爐559 榷場(350票加更)747 十年磨一劍573 酒壯慫人膽668 忽悠來的學生680 第三方勢力223 溪羅撒336 不是冤家不聚首313 食品添加劑454 計劃趕不上變化035 就是這些花628 地空協作立體攻勢628 地空協作立體攻勢307 三光政策859 主動出擊479 流民618 一力降十會661 騷氣沖天617 還是老一套890 鐵牛551 奉命請客(50票加更)900 回家008 大舅哥神宗567 滹沱河橫鐵索寒346 這孫子!168 蓮兒上去了(盟主加更2)860 主動出擊2536 千古奇聞452 皇子的課表014 白礬樓上916 洪濤微服私訪記329 欺負孩子(白銀26/40)168 蓮兒上去了(盟主加更2)743 該來的還是來了285 後進生(白銀25/40)499 冬天的狼865 父女情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