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 臨陣磨槍(400票加更)

786 臨陣磨槍(400票加更)

八月十五中秋節,應理城裡一點過節的氣氛都沒有,一萬五千新軍和五千禁軍正在拔營起寨,沿着寬闊的驛道向東進發。

城裡還留了五百新軍和三千民兵,由王五十六統領。按說這麼一座遠離西夏中樞地區,中間還隔着新軍的城市沒必要再留重兵駐紮。

可王五十六的任務挺重,不光要守住這座城池、保護好城內的彈藥補給品,還的防備來自身後的危險,目標直指禁軍。

齊王帶了四千禁軍從蘭州抵達了應理城,雖然說給蘭州守將下了死命令,可命令抵不過聖旨,他在軍中又沒有嫡系,想保住蘭州希望太渺茫。

蘭州在不在手裡以前挺重要,現在有了應理城它就沒啥用了。只要湟州、馬尾城、烏鞘嶺、涼州在手,新軍的補給就能源源不斷送抵應理城。

這裡就是洪濤掃平西夏的第一個支點,前方戰事順利,補給品可以從此再向前運,前方戰事不利,退回來也有地方可待。

說起來還得感謝小樑太后,這座城就是在她主持下修建的,用處和洪濤算計的差不多,也是當做橋頭堡,現在用處沒變,只是方向反了。

“王將軍,你在這裡盤恆了一個月有餘也沒接到朝廷旨意,更沒見到西夏兵馬,難不成他們都把咱們忘了?”

趙傭彷彿又回到了十年前,當時還是個小屁孩,跟着新軍來這裡訓練,也是這樣騎着馬跟在姑丈身邊緩緩而行。只要不嫌煩,這一路上耳朵能聽出繭子來,總有道理可講。

現在自己長大了,姑丈好像沒怎麼見老,可性子完全變了,不再喜歡騎馬行軍,而是坐進了駙馬車。本來自己也能進去舒服舒服,可是爲了做表率還是選擇了和士兵一樣騎行。

就如姑丈所言,要爲將來做準備,一言一行都得注意身份。可這樣真的很憋悶,熟悉的蔣二郎、王大、王七都在不同隊列裡,身邊只有同爲禁軍統帥的王厚,也不算陌生,聊幾句吧。

“……若真如涼王和殿下所言,朝廷怕是一時半會不會來旨意了。”真正有大變化的應該是王厚。

自打齊王抵達應理城,他就聽到了涼王不曾提及的很多事情,比如秦鳳路戰況的蹊蹺之處、西夏軍隊持有大量鋼板弩的不合理……

這些事情都是無可辯駁的證據,假如情況屬實,朝廷乃至官家確實有問題。情況是否屬實呢,王厚專門找涼王求證過,不光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還得到了新軍從瓜洲鎮出發之後見到的種種蹊蹺,比如運河的堵塞、渭橋鎮的荒廢。

在王厚心目中,涼王平日裡說的話最好一個字別信,否則馬上會倒黴,這位王爺根本就不像個成年人,比小孩子還頑皮,屁大點的事兒也能撒謊騙人,只求一樂。但到了大事兒上真沒開過玩笑,何況還有齊王這個差點被坑死在卓城的當事人。

在應理城修整的一個月時間裡,他也曾在涼王允許的情況下以甘涼路經略安撫使的名義向樞密院彙報了此處的戰況。

但始終沒有迴應,既不下命令攻擊也不下命令撤退,更反常的是沒有任何補給和援兵抵達,朝廷好像把這裡的軍隊忘了。

這還能讓王厚怎麼想呢,所有事實都在支持涼王的判斷,朝堂里根本就沒有這支軍隊的編制,更沒做過準備工作。別說一個月之內爲上萬人調撥軍需補給,再等兩個月也不會來的。

但有些話王厚沒法和齊王講,甚至相處都很彆扭。這位很可能是未來的皇帝,但又不確定。馬上效忠吧很危險,不提這個事兒吧也很危險。

“將軍不必多慮,本王當年跟在姑丈身邊只是一名士兵,還是新兵,連上陣的機會都沒有。姑丈說在戰場上只有軍人,沒有王侯將相。王老將軍還曾教授過本王排兵佈陣之法,可惜姑丈不讓學,說以後的戰爭用不上。但王老將軍的教誨本王一直銘記於心,他說涼王是大宋的棟樑之臣。”

趙傭剛抵達應理城的時候,見到王厚也挺詫異的。沒聽說甘涼路造反啊,怎麼這位朝廷的封疆大吏也跟着新軍一起混了呢?

接觸了幾天之後才明白,合算這位是被姑丈誑來的,處境比自己還尷尬。進而就明白姑丈爲啥要乘車而不騎馬了,什麼屁股上長了火癤都是瞎話,真實的目的就是讓自己和王厚有更多單獨相處的時間。

這麼做的原因趙傭也猜到了,當年涼王在燕山和自己分手時就說過,要獲得別人幫助就得自己努力,假如自己都不努力拼的話,別人再怎麼努力也是枉然。

這就是一次考試,看看自己到底願不願意努力自救。願意嗎?當然願意了,大宋江山是父皇留給自己的,既然宸娘都能當女王成就一番事業,憑啥自己就得當一輩子廢物王爺呢。

以前不爭那是因爲年紀小、勢力弱、情況不允許。現在有了姑丈撐腰,要是還不打算爭一爭,那就真沒機會了。誰願意坐等着被別人弄死呢,姑丈說的對,人在朝堂身不由己啊。

“殿下可知朝堂之兇險一點不比征戰弱,當得了統軍之將,未見得能統領朝堂。”自己老爹這番話王厚也聽過,不能說全部認同,核心內容還是同意的。涼王確實有本事,縱觀朝野上下無人能敵。

щщщ● тт kan● CΟ 但他也深知當皇帝不僅僅是有本事就可以的,齊王的心氣高可經驗不足,前景並不是十分樂觀。假如費了半天力氣換一個皇帝很可能不如原來的,那還換個啥勁兒呢。

而且自古以來就存在主少國疑、尾大不掉一說。涼王越是能力強,齊王的前途就越暗淡。王厚從骨子裡就沒有過一絲一毫換皇帝的思想,臣子可以換,難道說皇帝也能換,太大逆不道了。

“王將軍覺得甘涼路如何?”趙傭豈能聽不出來王厚話中的潛臺詞,人家是嫌自己威望不夠、經驗不足。

這玩意光靠嘴暫時沒法解決,但說服工作還得做,要是連一個將軍都擺不平,自己就真是無能之輩了,皇帝當不當也確實沒啥可爭的。

“……若是沒有戰事、不再反覆,塞上江南指日可望……”這句話說到王厚的軟肋上了,他也明白齊王下面要說什麼,可事實就是事實,不承認也不成。

“如何才能不反覆?朝中對甘涼路新政一事議論已久,要是沒有西夏人南侵,怕是已經下手了吧?”只要承認事實,那就好辦。

“……朝中的事兒下官還不太清楚。”這次王厚說得很是含糊,他心裡也明白,自己這個經略安撫使在甘涼路不知道得罪了多少朝臣,雖然還比不上當年的駙馬王詵那麼惹人嫌,仕途也算走到頭了。

有時候自己也想不通,爲啥明顯對國家、對百姓有利的政策,就是會有那麼多人反對呢,難道他們都看不見事實嗎?

“本王以爲全天下都該如甘涼路一般,父皇曾經和本王說過,涼王永不會有負皇家,本王也深以爲然。”其實趙傭自己也不太明白姑丈說的那套東西,而且對當一個說話不太算數的皇帝有牴觸。

但又覺得吧,既然宸娘那樣精靈古怪的性子都願意這樣幹,說不定還就可行。其實他沒搞懂一件事兒,人總是有習慣思維的,三觀成型時受到的影響一旦生根發芽,這輩子都難以抹除。

“……下官願秉先皇旨意,奉賢者爲尊!”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王厚知道躲不過去。在涼王那兒可以打馬虎眼,到了齊王這裡真沒法推諉,必須選邊站隊。

不過他耍了個滑頭,只承諾秉承先皇旨意,這不違揹他的宗旨,奉賢者爲尊也是聖人教化。但是不是賢者,那還得走着瞧。

070 盡棄前嫌793 過分要求337 不懂規矩776 將軍廟(100票加更)900 回家765 小樑太后456 豁出去了157 此池非彼池(盟主加更1)412 這是我女兒?243 微服私訪227 何爲異族?923 銅都526 山川督察院657 地主洪扒皮710 被利用了(700票加更)229 又是五年之約446 身先士卒853 戰幽州4915 情況複雜897 大宋第一橋203 棄如敝履(白銀盟15/40)529 沽名釣譽之輩882 大裁軍025 清風樓748 十年磨一劍2730 女兒換兒子460 引咎辭職227 何爲異族?137 濁水寨554 神醫!(200票加更)811 心平氣和2198 無毒不丈夫029 彼之毒藥我之仙草652 荷花五月下揚州605 王博士536 千古奇聞796 水落石出395 奇怪的俘虜(白銀36加更)004 瘋駙馬501 第一次沒了118 造弩失敗815 真假王詵066 盤炕179 長安遇險(白銀5/40)167 鴨子沒上去(盟主加更1)573 酒壯慫人膽644 不得清淨532 毒計476 不確定因素880 不甘心170 演習(盟主加更4)104 蘇軾,活的!807 賠了女兒又折丫鬟630 咱不當岳飛(盟主加更2)764 清水河2044 副業250 新式馬絆子177 遠竄(盟主加更4)245 浩門部289 倒黴蛋114 城樓論道883 城下之盟583 防人之心不可無634 一朝天子一朝臣(盟主加更4)882 大裁軍054 大善人055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381 破甘州274 情況有變837 解決麻煩3434 剋星來了787 千古奇談(450票加更)442 三選一(白銀39)921 翅膀硬了426 掛羊頭賣狗肉652 荷花五月下揚州737 演變3815 真假王詵596 攤牌376 新城898 全家出遊618 一力降十會768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2091 銀票825 無心插柳347 堅壁清野683 變化054 大善人601 攻其不備592 最後的叮囑630 咱不當岳飛(盟主加更2)181 規劃064 跑業務376 新城553 突發情況(150票加更)758 出鞘8231 這是個人才475 棉花674 親父女明算賬197 毒計(白銀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