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3 出鞘3

753 出鞘3

爲什麼要解除他們倆的兵權呢,因爲這兩位有點膨脹。在濟州島附近他們手裡的武裝力量就是天王老子,說一不二。時間一長吧,難免會給人一種愛誰誰的錯覺。

其實不用有火槍和火炮他們也是當地一霸,滑輪弩、攻城弩、火箭、霹靂彈,在高麗人和日本人眼裡同樣是不可戰勝的存在,反正都是打不過,有啥區別呢。

但回到大陸上這種想法就得收斂收斂了,古人不是說了嘛,山中無老虎猴子才能稱霸王。和西夏、遼國比起來,高麗、日本的武裝力量差太遠了,不能當做衡量標準。

總抱着老子天下第一的想法,碰上實力強的對手很容易吃大虧。現在洪濤沒本錢犯錯,一個小錯可能就會要命,那就只能先把這兩位撤下來冷靜冷靜,跟着王大熟悉熟悉戰場的感覺再接手不遲。

“你說咱倆是不是又上當了,大人會不會一直在算計我們手裡的這點兵?”

聊天愣是把兵權給聊沒了,蔣二郎和蕭兀納都很鬱悶。但又不敢說不,只能蔫頭耷拉腦袋的趕緊離開艉樓。好歹現在還是副將,再多待會兒說不定連副將都沒了。

“放心吧,大人看不上你我這點家當,要是算計也不會把火槍火炮先拿給咱們用。這次大人的壓力很大,幾乎動員了所有人手,怕不光是要和西夏人拼命。你想過沒有,把西夏人打贏了之後朝廷和皇帝會如何想、如何做?”

蕭兀納的起點比蔣二郎高太多了,眼光自然也看得更長遠、更全面。自打帶兵來到長江學院之後,他就感覺到了一種濃濃的不安。

大軍集結沒有官府參與、軍隊的後勤保障也是由商人操辦,看不到一點官方的影子。再看看報紙上說的,以他曾經的職位經歷不難揣摩出真相,然後就有點忐忑了。

“朝廷?他們愛咋想咋想,我可不是大人,一個兵也不會交給他們!”蔣二郎在這之前根本就沒想過這個問題,突然被問到依舊沒有太多想法,全是憑藉本能回答。

“不是兵的問題,假如你是皇帝,突然發現有人可以在一個月之內就集結起來一支強大的軍隊,還得到了國民的支持,會怎麼想?”

蕭兀納怕是也沒指望蔣二郎能想到什麼,他只是想告訴蔣二郎目前的局面,別整天渾渾噩噩的就知道琢磨如何打仗。

“……難不成又要冤枉大人!”按說蔣二郎是第一批跟着洪濤混的,卻從來沒主管過任何事物,真不是洪濤不相信他,而是太瞭解纔不敢委派。他的思維模式固執到了極點,這麼多年了依舊沒啥變化,也是個怪胎。

“你以爲大人這些年都在做什麼?有時候海商、店鋪、銀行、合作社比千軍萬馬還要命,那是在挖大宋朝廷的根基!”

蕭兀納也是一臉的無奈,這位同僚、上司,將來沒準還得同朝爲官的朋友,真是太缺乏政治素養了。在濟州島眼睜睜的看了這麼多年,到現在了居然一點內容沒看出來。

“……就憑咱們手裡這點兵造反!”蔣二郎幡然醒悟了,其實還是糊塗蟲。

“剛纔有人說可以橫掃西夏,既然大宋禁軍打不過西夏人,是不是也能橫掃大宋了?”明白人真沒法和糊塗人講理,越講頭緒越多,剛剛說過的話這就忘了。

“你不是宋人,全打爛了當然不心疼,說不定還會暗自慶幸!”一看講理講不過,蔣二郎開始人身攻擊了。

“……怪不得大人要撤了你,你只配指揮五百人!”做爲一名俘虜,蕭兀納早就習慣了這種指責,可依舊有些氣憤。這位可是以後的國家棟梁,要是就這麼點能力的話前途不太妙哦。

“不成,我得找人問問去……來人,放小艇!”蔣二郎知道和蕭兀納聊下去除了挨擠兌之外不會有什麼結果,去問涼王更不靠譜,保不齊連副將都得撤了。

咋辦呢?他有他的辦法,後面船上還有王大和王七,那可都是自己從小抱大的孩子,不會像涼王那麼刻薄,也不會和蕭兀納這麼傲氣,應該可以有些收穫。

王大和王七會不會給蔣二郎解釋清楚洪濤是不關心了,這件事兒就如蕭兀納所擔心的一樣,不會有太多回旋餘地,西夏滅國之日就是自己和朝廷攤牌之時。

在這之前雙方誰也不會貿然出手,就像是三國殺,任何變化都會牽扯到至少兩方的連鎖反應,所以現在考慮這個問題還爲時過早。

在一路乒乒乓乓的噪聲中,船隊用了十七天才抵達江陵,主要是大半時間沒有足夠的風力,全要靠縴夫拖着走,一天能前行五十里就算快的。要不是藉着颱風的副作用玩命跑了四五天,估計再過半個月也到不了。

江陵,也是一座歷史名城,很多朝代以此爲都城,也稱荊州。伯牙、伍子胥、屈原,包括後來的張居正都是這裡人。

劉備借荊州的典故雖然歷史上並沒發生過,但這片地區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交通樞紐。它南臨長江,北依漢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粵,有七省通衢之稱。

長江在這裡拐了個大彎,水流逐漸變得湍急起來,從江陵再沿江而上,三千料以上的大船單單靠人力就拖不動了,這也是洪濤要求週一日從川東修建路上通道的主要原因。在沒有動力船隻的情況下,光靠水路進入四川很麻煩。

江陵城和其他宋代城池大小規制沒啥區別,只是城牆比較單薄,但全部由青磚壘砌,堅固程度並不差。估計是這裡的雨水比較多,夯土城牆無法持久。不同的是面向長江多了條人工堤壩,很長,一眼望不到頭。

促進社在荊湖北路的負責人是王九,幾年不見他的下巴上也留起了鬍子,看着比洪濤的還濃密。此時他正穿着綢緞長衫、戴着硬頂襆頭,腆胸迭肚的站在堤壩上裝大尾巴狼呢。

六年前王九帶着幾名工匠來此定居,身份是當地一位大地主的表侄,之後利用海油和棉布的貨源發展得非常迅速。

等洪濤把儲備的兒童團員分派下去之後,那位大地主就舉家遷往成都了,把這裡的家業轉手賣給了表侄。

不是人家想走,而是不敢不走。有山川督查院的人在,地方官員都不敢說個不字,他一個土地主能咋辦。好歹還給留了不少家產,知足吧。

有了這層關係王九就算大半個本地人了,於是立馬開始組建商社、合作社,和當地官府也走得很近。

幾年下來不能說成了地方一霸,但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生意有生意、又有官方門路,在江陵城內儼然也是號人物,江湖人稱小皇叔。地主姓劉,王九化名的時候乾脆也偷了次懶,叫劉備!

濟州島所需的糧食大半都是從他手裡轉運過去的,無它,荊湖南北兩路盛產稻米,有了化肥之後產量更大。本地消化不完,朝廷調撥量也不大,所以米價很低。

別人想運出去販賣還得僱船運輸,王九不用,運送鯨油和棉布的船隻肯定不能空着回去,乾脆全拉上稻米順江而下,到姚劉沙洲上換乘海船直達濟州島,換取鯨油之後往北一溜達就是山東半島,再裝上棉布又回來了,運輸成本低的不能再低了。

這麼弄了不到兩年,他又憑藉巨大的出貨量成了荊湖南北兩路最大的糧商,不光供應濟州島,印着劉備字樣的米袋子廣州城裡都能見到。

每年新米下來的時候,小皇叔的糧食倉庫都能建到當地兵營裡去,完美詮釋了有錢能使鬼推磨的含義。

047 福利社會521 邯鋼!393 蒙古海軍491 化肥有妙用(800票加更)251 建立新軍150 蟲蠟(盟主加更2)872 王中王4343 屠城466 冬日裡的商隊112 急不得354 旋風砲和人質494 沒錢,就去借!565 洛陽鏟687 百官名冊604 家傳絕技112 急不得505 請客556 眼見爲實428 演員的自我修養322 大買賣也來了(360加更)799 家有小女初長成158 王家父子兵(盟主加更2)049 有價證劵377 又獻一份大禮680 第三方勢力439 追夢者872 王中王4599 老驥伏櫪231 這是個人才373 墾荒令810 心平氣和798 風平浪靜2881 一信釋兵權688 到處鑽空子839 解決麻煩5911 噩耗259 後勤車隊380 惡人還需惡人磨122 中興爐024 白吃饅頭還嫌黑254 亂!209 欽差(白銀盟17/40)179 長安遇險(白銀5/40)868 傷離別2327 惡人還需惡人磨146 家宴(80加更)008 大舅哥神宗588 真神來了461 整合資源453 寓教也沒樂581 麻煩還是沒走869 王中王437 黃金商人519 這位更厲害!261 充分利用資源401 規則699 四川要倒黴465 商路貫通588 真神來了795 又忽悠一個600 偷渡白溝河573 酒壯慫人膽607 巧過無定河884 城下之盟2674 親父女明算賬560 好學的公主(400票加更)922 鄱陽湖156 心病難醫(400加更)622 茅坑裡的石頭(50票加更)913 觸目驚心471 氯氣(加更)599 老驥伏櫪860 主動出擊2746 計劃有變585 出師不利427 要想富先修路571 不惑之年474 黃雀在後562 太缺德646 家規873 王中王5835 解決麻煩210 眼見爲實873 王中王5516 又一本書717 理不辨不明(1100票加更)596 攤牌388 死要面子811 心平氣和2727 把修河大業進行下去427 要想富先修路381 破甘州726 拗相公軟了157 此池非彼池(盟主加更1)790 兔子急了也咬人(500票加更)417 渭橋鎮遇險120 土化肥120 土化肥789 諸葛亮也是雞賊050 信託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