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 24小時要來了(300票加更)

702 24小時要來了(300票加更)

六月中,週一日帶着七八個幫手悄然離開揚子鎮,她們先坐船到京兆府,再換乘順風鏢局的鏢車西行至寶雞,由這裡與山川督查院的入川人員匯合,組成駝隊或者叫馬幫,順金牛道南下過興州、三泉、利州,翻越秦嶺抵達劍門關。

只要過了劍門關就算進入了四川,南下可直達成都再無險可守。進入成都之後順風鏢局的人會留下建立分支機構,週一日帶着其他人還要繼續僱船順江而下向東直達夔州。

洪濤指定的入川基地不在成都,也不在綿谷、普安、榮德、瀘州、巴縣、涪陵、閬中之類的大中城市,而是選在了川東地區很邊緣的一座小城,奉節。

這裡是夔州的州治所在,同時也是夔州路與荊湖北路的交界處。說白了吧,奉節在四川和湖北地區的邊界,扼守長江北岸,旁邊就是千里江陵一日還的白帝城。

既然奉節在長江邊上,週一日干嘛不直接坐船逆江而上,過了江陵也就是長沙,再往上游不就是夔州嘛。何必從北面繞個大圈子,翻山越嶺的自陝入川呢?

不是週一日傻,也不是洪濤糊塗,是古代的交通狀況真和後世有很大差別。自古出入巴蜀四路就只有兩種方式,陸路走北面的金牛道、陰平道、米倉道進入陝地,水路順江而下,過白帝城進入長江中下游。

陸路交通是主力,從秦開始想入四川都要這麼走,要不也不會有鄧艾偷渡景谷道擺了姜維一道的戲碼,魏軍乾脆從長江逆流而上多簡單。

蜀地的學子進京趕考大部分也是從北面入陝,雖然路不好走但勝在安全,慢點也比把小命扔在長江裡強。

只有大宗貨物出川,或者要去江浙一帶做生意,纔不得不選擇沿江而下。但回來的時候,如果不是必須依舊會選擇陸路。

沿着長江逆流而上,尤其路過巴東峽區,不僅危險還昂貴,一路幾乎都是被縴夫拖着走,所需費用不菲。

假如攜帶的貨物不多,那就從巴東下船,沿着翻越巫山的小路盤旋而上進入施州,通過巴東峽區再坐船逆流而上就安全多了。

路途問題解決了,還有個問題也很奇怪。巴蜀四路要論繁華、經濟規模首推成都,和東南沿海大城市明州、杭州相比,成都一點都不遜色。

這裡茶商、糧商雲集,不光有錢人衆多還捨得花錢,消費市場很旺盛。用蘇軾的話講,浙蜀兩地民風皆奢靡,只是表現不太相同。

“杭人素輕誇,好美潔,家有百千,必以太半飾門窗,具什器,荒歉既甚,鬻之亦不能售,多斧之爲薪,列賣於市,往往是金漆薪。”江浙一帶的人喜歡講排場,裝修和傢俱花費佔據了家庭資產的一半以上。

“蜀人衣食常苦艱,蜀人遊樂不知還。千人耕種萬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閒。”蜀人則是另一種狀態,他們比較懶散喜歡遊玩,只要家裡還有吃食就不忘找樂子。

在成都府每個月都有大型集市,正月燈市,二月花市,三月蠶市,四月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寶市,八月桂市,九月藥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每個月都和過節一樣熱鬧。

再不成去榮州、梓州、遂寧、利州也成,這幾個地方是鹽商、糖商、藥材商人的聚集地,哪怕去雅州也比夔州強,吐蕃商人也是商人啊。奉節除了扼守長江的便利之外,前後左右全是山峽絕谷,屁也不產。

但洪濤不是這麼想問題的,繁華富足有好處但也有不利。原本蜀人就比較封閉,風俗習慣自成一體,相對更排外。

越是經濟發展地區,當地豪紳官宦對自己這一畝三分地把持的也就越仔細,外人想快速做大做強,受到的阻力也會更大。

洪濤不怕競爭,只是不想在四川內部引發太大摩擦。一旦被朝廷懷疑是自己在四川搞事兒,勢必引來更多猜忌,到時候不光四川的產業保不住,還會引起連鎖反應,得不償失。

奉節偏是偏了點,但也不是太窮,畢竟是出入四川的咽喉,還是夔州治所,人員流動量不錯。也正是因爲當地不如川西平原那麼富饒,所以對商業才更熱衷,只要有利益也更樂於接受新事物。

至於說單向運輸不便的事兒,洪濤是這麼想的。就目前而言自己並不需要向四川運送太多貨物,幾乎所有原材料都能在巴蜀地區找到,只要出川方便就可以了。

要論出川,恐怕有蜀地咽喉之稱的利州都不如奉節優勢大。從這裡發出的貨物裝船順流而下,可以直抵長江中下游的所有城市,還可以中途換成海船入海北上渤海、南下東海南海、東去日本海,想去哪兒都隨意。

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從巴陵進入洞庭湖,把貨物通過澧水、浣水、資水、湘水、汨水擴散到整個荊湖北路和荊湖南路腹地。

這一片區域遠離海岸和運河,通過陸路運輸成本高速度慢,要是能在洞庭湖建立一座轉運碼頭,以後就不愁了。

還有一個小原因也在洪濤的考慮範圍之內,王十七的老家就是奉節,父母雙亡沒關係,萬一家族還有人在,那不就是天然的幫手嘛。

流浪在外的孩子輾轉到了明州,並在當地遇到貴人,不光順利長大了,還帶着醫術回家鄉認祖歸宗,要爲家鄉建設添磚加瓦!

王十編的這個故事即便放到後世也是值得宣傳和歌頌滴,利用好了可以爲週一日迅速打開局面站穩腳跟提供很大便利,還不會引起當地人太多懷疑。就算將來發展起來也是本地人的產業,少了很多後顧之憂。

送走週一日一行人,洪濤立刻進入了工作模式,開始在花園裡大興土木。對外就說是長公主要建造一座禮佛塔,爲在開封的生母祈福。太孝順了,身在揚州還不忘皇太后,好女兒啊。

歷時兩個月塔成,周身全部由石料壘砌。和傳統的佛塔不同,長公主的禮佛塔不是六角也不是八角,只有四個角,四四方方很像西方的塔樓,頂層四面還開了四個大窗戶,裡面空空蕩蕩的啥也沒有。

如果高太后知道這個塔是做什麼用的,立馬就得把女婿抓回開封打斷腿。禮佛塔根本就是個幌子,它實際上是一座鐘樓。洪濤要在塔頂建一座雙面大鐘,不是敲的鐘而是鐘錶的鐘,還是自鳴鐘。

它將做爲每天二十四小時的標準,把現代時間概念建立起來。而從旁邊小院裡誕生的一塊塊懷錶,就像是這座大鐘的一個個小徒弟。它們會悄無聲息的走進家家戶戶,把這個概念每分每秒每時每刻在每個人耳邊強調,直到被所有人認同。

不過這都是後話,目前沒有大鐘也沒有懷錶,有的只是王鑫、四名兒童團三期學機械製造的小徒弟,和一位叫利亞哈姆的猶太銅匠,以及六名熔鍊鍛造工匠。

他們十二個人就是精工機械的所有成員,未來很多年中不斷製造、完善精工懷錶和精工大鐘,並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鐘表匠和精密機械人才的開創者。

目前他們有的只是兩座小型熔煉爐、一座小型鍛造爐、三臺黃氏車牀、鑽牀、銑牀,以及王鑫的那塊兜表。因爲它大的只能放到兜裡,要是掛在胸前能當護心鏡用。

這也是洪濤沒提出直接造手錶的原因,以目前的材料和加工精度,能做出懷錶已經很難了,手錶的難度太大,成品率也太低。

488 偶然發現485 完敗(500票加更)794 意外訪客713 不一樣的日本2646 家規608 另有重任331 百密一疏(白銀27/40)817 生命不息、忽悠不止426 掛羊頭賣狗肉228 用心險惡205 資本家嘴臉425 他們的秘訣184 訓練有素227 何爲異族?394 天賦秉異304 高大上023 皇家大車店054 大善人500 頂風冒雪614 有點小麻煩173 被貶遠竄(盟主加更2)775 民風彪悍(50票加更)663 短槍387 起了殺心453 寓教也沒樂070 盡棄前嫌401 規則902 公主不想走441 好大的屎盆子!(930票加更)289 倒黴蛋937 海上君王300 有驚無險122 中興爐633 溫和的大清洗(盟主加更3)497 帶節奏799 家有小女初長成385 王冠被劫127 一明469 抱着火爐吃西瓜909 人販子277 雪橇239 三刀一斧744 該來的還是來了2804 小省制544 來了兩個明白人936 虎鯨級426 掛羊頭賣狗肉799 家有小女初長成916 洪濤微服私訪記488 偶然發現318 致命缺點(180票加更)151 退一步(盟主加更3)629 王浩的隱憂(盟主加更1)751 出鞘915 情況複雜506 反季節蔬菜220 打草驚蛇483 禍害走了(400票加更)915 情況複雜427 要想富先修路320 春天來了(300票加更)788 賊心眼太多657 地主洪扒皮121 光說不能練592 最後的叮囑392 人民羣衆的智慧(白銀35)505 請客264 新戰術新裝備698 牛痘成功了!837 解決麻煩3542 戰備公路614 有點小麻煩673 忘戰者危680 第三方勢力185 大人是誰?166 趕鴨子上架(保底1)658 馬保長081 民用和軍工207 劃時代產品311 火線入洞房394 天賦秉異433 奸商的見識924 兩難590 遍地開花284 投名狀430 天下第一鏢局397 平板玻璃和母豹子377 又獻一份大禮282 主動背黑鍋(白銀24/40)304 高大上341 按部就班378 盟友來了658 馬保長150 蟲蠟(盟主加更2)819 糞桶之王201 新年快樂606 王大的出路384 誰牧誰?660 興,百姓也苦192 官人是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