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 東渡

691 東渡

“別急,火槍並不是海戰利器,過些日子還有更好的武器專門用於船上。不過有個條件,王家要儘量多造武裝商船,其他船隻無法用新武器,到時候可不要怪本王沒提前打招呼。”

火槍不給,總得有點替代品,比如火炮。那玩意就是專門給海商們造的,朝廷也從來沒說過不許百姓擁有火炮,因爲之前還沒有這種武器。

假如朝廷下令禁止呢?嘿嘿嘿,到那時朝廷就會發現突然冒出來一羣不那麼願意聽令的傢伙,還特別不好管理。

這就是洪濤的目的,專門給朝廷培養不安定因素,讓越來越多的羣體從骨子裡對朝廷有看法。只要這羣人夠多、與朝廷的利益衝突夠深,下一步就不用自己拋頭露面去提什麼新政、改革了,自然會有人站出來提的。

到時候自己就能幹最喜歡也最擅長的事兒,躲在一邊扇陰風點鬼火,順手把控鬥爭的激烈程度。這邊勸勸、那邊說說,儘量讓兩邊往一起湊,你讓一步、我退半步,最終達到不流血或者少流血就改變現狀的目的。

當然了,說的容易做起來很難也很費時間,說不定光培養這些羣體就得花費十幾年時間,也說不定到時候兩邊都不聽自己的,該動手還是動手,打得比現在還激烈。

但只要有一線希望洪濤就想試試,時間不是問題,自己剛剛四十出頭。天上那個混蛋不是說了,自己的壽命要比普通人長,那就還有幾十年時間可以等。

控制問題嘛,現在自己不正在幹這件事兒嗎。培養有自我保護意識的羣體,但不許一家獨大,頭緒越多越好。

到時候每個羣體的利益訴求都不太一樣,誰說了也不算數,自己不就成了至關重要的砝碼。,無論站在那邊都可以左右局勢。

“新船有,溫家正在造,用的都是從大越買來的好木頭。只是溫家不太聽我指派,造完船也不肯賣與王家,還請王爺爲小人多多美言幾句……還有王雄他們三個也不太讓人省心……”

一說起新船的事兒王浩就頭疼,溫家在漳州辦的船廠生意挺好,武裝商船也確實造出來一艘。但他們並不打算賣給王家,最終賣給誰還是要聽涼王的意思。

好說歹說才答應借給王家用來訓練水手,而下一艘船給誰依舊不明確。合算王家出錢出力,最終就落得個年底分紅的待遇。錢倒是有的賺,但這離王浩的初衷相差太遠。

更麻煩的還不是溫家,而是王雄、王彬和王敦,他們三個整天和幾個來路不明的人嘀嘀咕咕,還在水手裡成立一個什麼學習小組,訓練之餘就湊在一起讀讀寫寫,誰也不知道在折騰什麼。

王家裡會擺弄武裝商船的只有他們三個,會在大海上分辨路徑的也只有他們三個。說輕了不聽、說重了就有一大堆廢話等着。

王浩怎麼看怎麼覺得這三個族侄有點像駙馬的兒童團做派,心裡怕吧還不敢明說,要多彆扭有多彆扭。

“這事兒本官做主了,下一艘新船就是叔父的,成本價,一文錢都不許加。不過光靠漳州一地怕是滿足不了王家和濟州島兩地需求,本王打算開春之後讓二虎和小豹到濟州島另開一座船廠,到時候兩邊一起造船就不用搶來搶去了。”

王家的三個族侄是怎麼回事兒洪濤不清楚,但大概能猜到,肯定又是促進社和王十干的,她們把政工說教那一套也學去了。

王雄、王彬和王敦就是火種,由他們在王家內部發展促進社外圍成員,再像滾雪球一般滾下去,過不了十年,王家下一代話事人裡就該有促進社的正是社員了。到時候王浩說啥也沒用,想下賊船都沒機會,釜底抽薪啊!

但這件事兒洪濤就不打算透露了,王家有王家的訴求,自己有自己的,促進社有促進社的,只要大方向一致就沒必要分出誰對誰錯。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讓任何一個羣體獨大,比如溫家船廠,自然也不能全控制在王家手裡。

“……如此甚好、甚好……小人先去船上看看……”這下王浩是真傻眼了,原本以爲能憑藉溫家船廠增加王家的話語權,現在看來又失算了。

不過濟州島上沒有木料,總不能還從湟州運。這個問題王浩就不打算提建議了,這要王詵決定的事兒,總是有辦法的,看看這次能不能憑空變出適合造船的大木來。

“大人爲何喜歡與此種人多囉嗦,一肚子花花腸子!”王浩走了,蔣二郎又開始進讒言。在他看來只要手裡有兵,還有滑輪弩和追魂槍,誰不聽話就滅了誰。即便有王冠這層關係,那也不能太慣着。

“你倒是沒有花花腸子,怎麼不去日本做買賣,換回一船金銀財寶給我看看?”洪濤照着蔣二郎肚子上就是一拳,可惜打上去硬邦邦的。這孫子總能提前預判,自己偷襲他基本就沒成功過。

不過他的腦子也就這點能水了,標準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總以爲什麼事兒都能靠武力解決。當年在開封城裡他和蔣大郎就這麼活得挺累,多年過去依舊沒啥長進。

“任何買賣都沒有打仗賺錢……這是大人說的!”蔣二郎不太服氣,再會做買賣也得跟在新軍屁股後面撿垃圾,沒有新軍打跑西夏人王浩能去甘涼路大賺特賺?

“大人還說過商人很重要你怎麼沒記住?沒有商人你能吃上罐頭?沒有商人販賣鯨油你現在得窮的光屁股!鯨油在濟州島上分文不值,你就算每日辛勤勞動依舊得不到收入。但是經過商人把它運到大宋城市售賣,鯨油就變得有價值了,同時你的勞動也就有價值了。”

“知道爲什麼會這樣嗎?這叫商品流通創造的價值和利潤。要是沒有商人,我在開封想吃罐頭,最近也得去大名府買,想吃橘子得去兩淮路買。光爲了這口吃,一輩子啥也不幹都忙不過來,哪兒還有時間鑽研滑輪弩和追魂槍?”

“商人在流通環節中賺錢是必須也是必要的,那是他們的勞動所得,就像農民種地要有收穫一樣,什麼好處都得不到誰樂意幹?具體到濟州島,這裡無法大面積種地、也不能大批養馬、更不能開辦太多工坊,只能從大海里獲得一些產品。”

“想買更多追魂槍、更多海船、訓練更多士兵,就得鼓勵大家去當商人,允許商人掙錢,支持官府開發更多的產品,這纔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洪濤知道和蔣二郎如何廢口舌他依舊是懵懵懂懂,但這些話真沒法省下來。中國是從農業社會發展起來的,長期一家一戶自給自足的生產生活方式限制了人們的理解能力,也禁錮了思想。

他們本能的對商人有牴觸情緒,認爲商人啥都不生產,左手進右手出就賺得比辛苦種地的農民多,很不公平。

這種想法在自己的體系裡同樣也有一定市場,馬上根除不可能,但發現一次就糾正一次是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把這種觀念改變過來,就沒法去奢望更多。

兩天之後,王浩的五艘商船由湟州號和涼州號帶領着緩緩離開了泊位,在一片升帆的銅哨聲中向東方駛去。

對洪濤而言這是次不值一提的短途航行,從濟州港出發到九州島比回長江口距離還近,這片海域在冬季又沒有極端氣候,就算王浩的商船隊航速慢一來一回兩旬也足夠了。

但對船上的人來講這就是一次了不得的壯舉,之前沒人從這裡東渡,大家也不知道日本是個什麼樣子,一切都要從頭來。

即便順利渡過大海抵達了日本,當地人會是什麼態度呢?船上的貨物能不能順利賣出去?有沒有值得販運的貨物帶回來?

748 十年磨一劍2903 徵高麗647 這個女人不尋常!663 短槍279 敵我199 高判官的弱點002 起點太低了894 越有知識越反動638 革可以,別要命(500票加更)461 整合資源498 孩子的問題391 羊要吃人了913 觸目驚心544 來了兩個明白人104 蘇軾,活的!256 殺人不止頭點地(白銀23/40)797 風平浪靜806 多慮了127 一明624 攻心爲上(150票加更)816 不成功則成仁!249 修路和探路880 不甘心420 黃金770 偶遇444 滿地暴民833 初見成效821 暴斃2105 道不同216 土地雷721 胖老頭走了580 港口來了712 不一樣的日本(900票加更)393 蒙古海軍339 戰爭沒公平(白銀29/40)353 終於來了788 賊心眼太多219 匪患275 入套452 皇子的課表117 化險爲夷363 再臨涼州(980票加更)004 瘋駙馬076 烏金行與藍帽回回020 入不敷出631 時間是你的朋友(350票加更)187 最毒婦人心(白銀9/40)617 還是老一套268 是不是他!302 患得患失636 商鞅該死!(450票加更)265 日新月異742 不速之客3824 同歸於盡717 理不辨不明(1100票加更)411 終於可以回家了(480票加更)048 國有銀行595 騙來的船隊929 志同道合160 北宋第一爐(盟主加更4)112 急不得236 人無好壞,制度有456 豁出去了575 多事之冬734 以其道還治其身442 三選一(白銀39)762 蔣團長396 是他們!702 24小時要來了(300票加更)736 演變2238 人力資源攻略925 好大一口鍋148 要動真格的了(240加更)348 這個女人不簡單486 不許一刀切125 蟲潮452 皇子的課表313 食品添加劑834 衝冠一怒……添麻煩419 暗流813 死的太不是時候608 另有重任688 到處鑽空子902 公主不想走851 戰幽州2533 雷霆手段767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7 一明328 出征330 樑家有女690 圈套圈的制衡332 這就是戰爭791 喪心病狂765 小樑太后742 不速之客3328 出征059 黃蜂尾上針375 西進!406 能幹的女人(300票加更)787 千古奇談(450票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