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 盤炕

066 盤炕

飛鷹社富姬主持、寶繪堂又與了高翠峰,那洪濤幹什麼呢?他改當泥瓦匠了,但不是蓋房子,而是盤炕。還不是盤一個炕,是一批。

瓊林苑裡有不少亭臺樓閣,只要是密閉比較好的房子洪濤都要徵用,做爲米囊子花苗過冬的暖房使用。

沒有塑料薄膜保溫,那就得想別的辦法提高室內溫度。做鑄鐵爐子是個不錯的思路,可惜時間有點來不及,而且這時的房屋比較高大還漏風,光靠爐子取暖的話效率太低。

於是洪濤又改變了一下思路,不打算提高整個房間的溫度了,重點放在苗牀上。只要讓植物的根系保持一定的溫度,外部別上凍,那植物就不會死,說不定還可以繼續生長。

到底效果怎麼樣,這誰拿的準啊,還是老辦法,試試唄。

盤炕是個技術活兒,弄不好的話要不就是不熱、要不就是涼的太快、或者煙往屋裡倒灌。如何讓土炕又保溫、又清潔、熱效率還高,這得有着多年經驗的老師傅才玩得轉。

洪濤恰好認識這麼一位,不是別人,就是自己媳婦的姥爺。老爺子睡土炕睡了大半輩子,本身又是個泥瓦匠,動手能力很強,不僅自己給自己盤炕,還幫着街坊鄰居、親朋好友、領導同事盤過不少,手藝非常好。

自老房子一拆遷搬進了樓房,老爺子就享受不到火炕了。什麼叫死心眼?這位姥爺就是。他睡席夢思不舒服,也享不了暖氣的福,乾脆把樓房租了出去,又跑到衚衕裡租了兩間平房,繼續火炕的給。

洪濤趕巧了,老頭盤炕的時候他有幸成爲了一名光榮的小工,從坨坯開始就是壯勞力,試燒的時候還在上面睡了一宿。舒服倒是挺舒服,可第二天牙牀子就腫了,上火。

老爺子說這是因爲年輕人火力壯,沒有從小就適應火炕,在炕尾多睡些日子就好了。洪濤當時的回答是:命薄,享不了這個福兒,還是您來吧!

雖然福沒享到,但技術和竅門學了不少。老頭就這麼一個小工,還是個特別好奇、特別好學的小工,除了幹活之外,絮絮叨叨的沒少顯擺手藝,一個字不落都便宜給外孫女婿了。

現在洪濤就打算在大宋朝試試自己的手藝了,他也有四位小工和十多個小小工。這都是朱八斤找來的泥瓦匠,最善於壘窯。

“一尺三分長、一尺寬、三分厚,坨坯的時候中間要加入兩根一尺長的細樹枝爲骨。”

第一步就是製作土坯磚,這個手藝不用教,宋代的泥瓦匠比洪濤玩的利落,但規格和細節還是要強調的。至於說爲啥是這個尺寸,無它,當初洪濤學會的就是這個尺寸,這樣做比較熟悉。

那爲啥不用現成的青磚或者石塊呢?同樣的理由,當初老爺子說土坯磚保溫好,所以洪濤也不打算改革了。

正好,土坯磚的造價還低呢。這個年代裡最不缺的就是勞力,那些小工每天只需給30文錢,匠人也才50文,但要管兩頓飯。

洪濤大手一揮,只要活兒乾的好,管三頓,還是頓頓乾的!倒不是他大方,而是這筆錢根本不是他出,全算在瓊林苑的改造款裡了。對外而言,這座皇家園林是在重新修繕,他這是慷皇帝之慨,自己賺好名聲呢。

火炕的四周都要用土坯平着壘起來,中間空的地方用豎着的土坯砌成一個川字,炕頭和炕尾再橫着砌一道火牆。

這樣做的用意是讓竈臺裡的熱空氣不能直接從煙囪跑掉,必須在炕體內部來回來去的轉。一頭一尾兩堵火牆除了改變熱空氣走向之外,還起到了防止煙霧倒灌的作用。

“再高半分……對,就這樣,炕尾要比炕頭高一分!”

光這樣晾乾了就完工嗎?不不不,還遠遠不夠,真正的竅門從這裡纔開始。火炕要想不倒煙,熱氣走的順,首先就得形成一個坡面,才能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坡面不用太大,幾釐米足矣,弄好之後不注意看都看不出來炕面是斜的。

“這裡再多放些瓦片……不夠不夠,再來!”

只把炕面弄斜了也不夠,還要在火炕的內部空間裡堆放一些碎瓦片,也要弄成炕尾高、炕頭低的摸樣。

原理很簡單,這些瓦片就充當了蓄能裝置。熱空氣來時它們會吸熱,然後慢慢散熱,和後世的儲能式電暖氣一個道理。

而且它們還能把火炕內部的結構也變成前低後高,便於熱空氣流動,一舉兩得。要不說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限的呢,他們會通過日常生活,慢慢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

到了這裡,火炕的內部構造就基本完成了,用土坯轉把炕面蓋住,再用泥糊死,陰乾之後就可以試着點火了。

注意啊,必須先陰乾幾天,不能太溼的時候就點火,那樣泥和溼土坯會出現裂縫。一旦火炕漏氣了,先別說溫度怎麼樣,一屋子煤氣誰也受不了。

“官人,熱了、熱了!小的三人依言在子時生火半個時辰,再用雜草把竈洞和煙囪堵死,現已是卯時炕面依舊溫熱。”

幾日後,當洪濤一大早抵達瓊林苑北門時,負責試火的工匠馬上從殿中跑了出來,笑逐顏開的彙報着昨晚的成績。

當初他們剛跟着駙馬盤炕時都不知道在做什麼玩意,等知道了以後沒一個人信的。這不是瘋話嘛,燒半個時辰的火就能熱乎一晚上?

也難怪,瘋駙馬瘋駙馬,不說瘋話能叫瘋駙馬?看在一天三頓飽飯外加幾十文工錢的份上,大家誰也沒說三道四,讓幹啥就幹啥唄。沒看門口還有禁軍守着,這是給皇家幹活兒,還是少說爲妙,愛熱不熱,愛瘋不瘋。

但經過幾天的擺弄,有兩位老工匠就看出點眉目來了。雖然還不敢確定能成功,可態度上就不像原來那麼應付,該記的地方也趕緊記,萬一成功了這就是一門手藝啊。

對於一個老百姓而言,學會一門手藝就等於有了一輩子的飯碗,什麼工作都不能跟人一輩子,唯獨手藝可以。不管到了什麼朝代,手藝人都不愁沒飯吃。

現在他們已經徹底服了,駙馬是不是瘋子他們不敢斷言,但自己這些人是傻子應該板上釘釘了。

跟着傻幹了好幾天,愣是啥玩意也沒學全,具體土坯多大尺寸、斜坡高低多少、裡面的圖形如何壘、該放多少斤瓦片,誰也沒記全,光會壘竈臺和煙囪管個毛用啊。

453 寓教也沒樂285 後進生(白銀25/40)766 小樑太后2450 一王兩公825 無心插柳355 攻防戰202 樂極生悲808 有朋自遠方來148 要動真格的了(240加更)868 傷離別2674 親父女明算賬215 科技改變戰爭(白銀19)786 臨陣磨槍(400票加更)631 時間是你的朋友(350票加更)889 又當爹又當媽901 再挖個洞371 一走一來434 剋星來了028 果然是它!053 人才!789 諸葛亮也是雞賊632 大宋涼王!075 朱八斤的訴求421 黃金2385 王冠被劫431 情報系統467 偶遇919 洪濤微服私訪記4351 王十的大砲591 都是火種304 高大上035 就是這些花813 死的太不是時候212 她們就是未來(白銀18)387 起了殺心381 破甘州023 皇家大車店924 兩難508 原始股票360 絞肉機(860加更)230 設伏把宗城036 缺德還是積德520 放虎歸山484 急救藥707 跨江大橋(600票加更)910 貸款571 不惑之年006 東京汴梁592 最後的叮囑769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3048 國有銀行781 應理城5(飄紅加更2)113 上元觀燈405 病遁(240票加更)233 糊塗官177 遠竄(盟主加更4)831 皇帝趙傭777 應理城(飄紅加更1)064 跑業務725 官復原職540 超度了你們833 初見成效193 突破口392 人民羣衆的智慧(白銀35)804 小省制332 這就是戰爭699 四川要倒黴303 來意不善572 疏散270 冬天來了!737 演變3578 明修棧道405 病遁(240票加更)070 盡棄前嫌146 家宴(80加更)239 三刀一斧141 安全生產739 家有女初長成210 眼見爲實693 橫生倒養210 眼見爲實896 吃着碗裡瞧着鍋裡231 這是個人才063 臉丟了一缸153 開國侯(320加更)750 心裡有鬼!613 按時抵達731 炸糕女王257 光說不練292 大軍壓境552 徒有虛名(100票加更)691 東渡848 武將世家3536 千古奇聞160 北宋第一爐(盟主加更4)092 我要溫習功課!563 巡查747 十年磨一劍532 毒計301 失敗者真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