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 古人的智慧

655 古人的智慧

“大人……”老頭更不明白這位涼王說的是啥意思?朝廷高官鼓動百姓去搶朝廷的槽船,怎麼聽怎麼不像好話啊。

“走吧,我們繼續趕路……”洪濤不想再和這個老頭掰扯到底應不應該搶的問題了,多說無用。

“官人,咱們船上還有地方……去後面的鏢船也可……”長公主不像洪濤這麼冷血,很想把這些人救下來。說起來她也確實該伸出援手,那都是她家的子民。

“一個也不許帶走,這裡是他們的家,帶走之後就是流民了。今日救得他們,明日若是再遇到呢?後日如何?娘子,光靠施捨救不了全天下的窮苦人,倒是速速趕到揚州,儘快把修築河堤的事兒落到實處,避免此等慘劇再發生纔對。”

洪濤也沒長公主那麼多愁善感,善與惡、好與壞都沒固定之數,怎麼做對這些百姓幫助最大,不是靠善良和同情,得靠理智。

“爹爹,他們裡面有些人很虛弱,還有小童……”王十八也沒修煉到養父的水平,想幫長公主一起求求情,不都帶走,幾個小童也可以。

“十八,做爲醫生,這種想法以後最好不要再有。假如疫病上了船,死的就不是幾個人、幾十人,說不定會沿途帶給下游所有城市,到時候你是在救人還是殺人?趕緊去做消毒準備工作,所有人,包括本官!”長公主可以這樣想但王十八不應該,如果不是看在她年紀小,就該交給王三好好教育教育。

半個時辰之後船隊離開了岸邊繼續航程,但長公主的情緒明顯發生了變化,窩在船艙裡悶悶不樂,連晚飯都沒吃。

不光長公主的情緒不太好,一向沒心沒肺的蓮兒也悶了,吃完飯就和綠荷姐妹一起帶着王飛羽回了艙房,好像不太樂意在洪濤身邊多停留,生怕被那種冷冰冰的氣息凍到。

“官人是不是太嚴厲了,長公主怕是短時間內無法接受。其實剛到湟州的時候奴家也經常半夜被噩夢驚醒,時間長了才慢慢適應。”

週一日沒走,她很理解夫君爲啥下那麼不近人情的命令,也不覺得是錯。只是覺得方式方法可以更講究點,沒必要那麼生硬。

“夫人不像你們多少還了解一些民間疾苦,用一年時間和一天時間沒任何區別,時間越長反而越難受,長痛不如短痛,過幾天就會沒事。但咱們可沒有多愁善感的權利,這趟差事不太容易幹。”

洪濤的情緒也不太好,但和長公主不同,他不是悲天憫人,而是對修河制置使的工作發愁。如果說通濟渠的狀況還不算太差,那淮水就太差了,比黃河還差。

自己可以置之不理,照樣能得到朝廷嘉獎,比如說弄個面子工程、政績工程。但想真的改善淮水兩岸狀況難度就有點大了,大到自己都不知道該從何入手。

船隊真正行駛在淮水之上只有半日,很快就轉入了另一條人工運河,龜山運河。這條運河很有意思,它緊靠着淮水的東側如影隨形,從龜山鎮始至楚州終,長不到百里。

爲啥要開鑿這麼一條人工河伴在淮水旁邊呢?這事兒洪濤有點發言權,因爲龜山運河就是神宗皇帝拍板開挖的,當時自己正好從湟州返回開封述職,聽大舅哥聊起過。

當時神宗皇帝很得意,六十多裡的運河由於前期準備工作得當,從元豐六年正月開工到二月底完工通航,工期只有不到兩個月,有點深圳速度的感覺。

至於說調發了近十萬廂役和民伕的事兒皇帝自動給過濾了,洪濤也沒揪住不放,和皇帝擡槓打臉很不明智。

那神宗皇帝是吃壞了肚子還是睡昏了頭,幹嘛要在淮水邊上開挖一條平行的運河呢?洪濤當時也是這麼感覺的,直到沈括去了大名府之後才弄明白,不是大舅哥傻,而是自己無知。

這事兒得從槽船的結構和特性說起,槽船船舷不高,裝載貨物還多,吃水線離甲板很近,經不起大風浪。它的帆基本就像汽車上鋪一塊太陽能板,也不能說一點用沒有,但有和沒有都差不多。

宋代的淮水脾氣非常不好,河道深水流還急,順水走勉強湊合,逆流而上海船沒問題,但槽船就不成了。

每年都會有一百多艘槽船因爲風浪沉沒,民間船隻更多,河牀高度落差比較大的盱眙至楚州河道就是事故多發地段。

神宗皇帝是個錢狠子,黑了心的攢錢北伐,連金錦作坊都停了,能容忍每年白白損失這麼多船隻和貨物嗎?肯定不能,於是就把相關官員叫來讓他們琢磨個徹底解決辦法。

當時有個發運使叫蔣之奇,他聽說洪澤鎮有個地方官開挖過一段與淮水平行的河道,專門用於行駛槽船,效果很不錯。可惜由於經費不足半途而廢,乾脆就把這個主意獻了上去。

神宗皇帝也覺得這個辦法挺好,又找來都水監丞陳佑甫諮詢了一下,沒有反對意見,這纔有了龜山運河。這條運河寬十五丈、深一丈五,從淮河引水,由洪澤閘控制水位,成功的避開了淮水。

“派人給老十送信,把發運使蔣之奇、都水監丞陳佑甫都找到,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行駛在龜山運河上,洪濤對古人的腦子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以這時的經濟、技術能力,開鑿運河恐怕是最合理的解決辦法,讓自己想也想不出更好的招兒了。而這兩位官員把運河修得又好又快,真是不可多得的設計施工人才,有現成的幹嘛不利用呢。

只要他們還活着,別當太大的官兒,無論新黨舊黨、也不管是否願意協助自己修河,都必須上自己這條賊船。來不來由不得他們,王十的陰毒用在這件事兒上最合適不過。

“再給南京歷中貴寫封信,讓他想辦法把沈存中沈大人調回來協助本王,如能辦到,本官就重啓化肥廠!”

除了這兩位官員之外,洪濤還需要更多幫手,尤其是有過修築河堤經驗的,比如沈括。趙顥會不會讓沈括來和自己同流合污,那就是龐皇后的事兒了。想必她在看到化肥廠這個名字之後,會做出正確選擇的。

“這麼晚了夫君還要出去?”週一日一邊聽一邊記錄,看到洪濤起身穿外衣有點納悶。

“我去找高大上聊聊,這小子有點蔫,得好好開導開導。”

一提起化肥廠,洪濤不禁想起了殘疾人高俅。回開封之後見過他兩次,確實如王十描述,情緒很低落,想必那些人命還死死的壓在他心頭無法擺脫。

五艘樓船的中間一艘是洪濤的座艦,高俅和王三她們住在後面一艘上。洪濤用小艇上了這艘船,值夜的軍官就是王三本人。

這丫頭長得膀大圓圓,都橫了,還一臉橫肉,總讓洪濤想起水滸傳裡開黑店的女漢子,所以她的化名就叫孫二孃。

“大上啊,怎麼沒繼續研習你的試驗?”來到高俅的艙房,他正坐在燈下望着黑乎乎的舷窗發呆。

“先生沒有了新軍和工坊,學生也沒了工匠,還要試驗何用……”對於這個問題高俅回答的很是消極,一副心灰意懶的德性。

“還在怪本官心狠?”

“……”高俅先是習慣性的搖了搖頭,馬上又換成了點頭。

“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他們必須死,知道爲什麼嗎?”看來這個問題不講清楚高俅就解不開心結,洪濤乾脆坐下來準備開課了。

773 運氣很重要822 意外訪客255 兒童團登臺592 最後的叮囑515 開國侯780 應理城4(250票加更)735 演變525 自籌糧草592 最後的叮囑936 虎鯨級063 臉丟了一缸081 民用和軍工523 倒黴的還是廂役166 趕鴨子上架(保底1)915 情況複雜041 以身試法645 請郡922 鄱陽湖157 此池非彼池(盟主加更1)639 坐吃山空不可以149 衛國長公主(盟主加更1)023 皇家大車店602 新老對決412 這是我女兒?098 你們纔是歷史!779 應理城3(200票加更)375 西進!326 童貫!362 後院起火320 春天來了(300票加更)748 十年磨一劍2586 耽羅國094 下基層869 王中王479 流民776 將軍廟(100票加更)597 啓動(加更)285 後進生(白銀25/40)741 不速之客2169 家事不平(盟主加更3)281 皇帝廟551 奉命請客(50票加更)588 真神來了286 國賊變國士320 春天來了(300票加更)173 被貶遠竄(盟主加更2)460 引咎辭職537 醜人多作怪362 後院起火802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704 有三個同歲舅舅的孩子107 雙刃劍912 噩耗2479 流民257 光說不練933 引咎辭職903 徵高麗503 貿易赤字125 蟲潮634 一朝天子一朝臣(盟主加更4)018 活廣告808 有朋自遠方來858 戰幽州9316 完美刺殺(60票加更)883 城下之盟379 大人,你面露凶兆!055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124 頂盔貫甲040 臣無罪!477 你孩子的血統不靈!522 新官的第一把火245 浩門部324 金屬罐頭(420月票加更)068 洪景潤398 咱的養女是女王!124 頂盔貫甲733 亮底牌502 箭射榴彈085 水虎翼499 冬天的狼111 好大一個坑113 上元觀燈556 眼見爲實354 旋風砲和人質790 兔子急了也咬人(500票加更)644 不得清淨510 流言蜚語925 好大一口鍋877 意中人303 來意不善410 要錢還是要牌坊!379 大人,你面露凶兆!648 各種誘惑723 高翠峰突訪(1200票加更)091 銀票193 突破口343 屠城091 銀票429 自衛反擊320 春天來了(300票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