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 大文豪的骨氣

258 大文豪的骨氣

“本官與王詵交情頗深,然道不同,故願往湟州一探究竟!”但也不是一個捨身取義的人都沒有,這不就站出來一位,又黑又瘦又高,不是別人,正是蘇軾!

年初的時候,這位因爲得罪了皇帝的大文豪終於時來運轉,又被調回了京城,改任門下省右司諫,正六品。

這可不是皇帝原諒了蘇軾,而是司馬光認識到了臺諫對朝堂之爭的重要性,刻意舉薦的。爲啥非要推薦一位皇帝不太喜歡的外官呢?這裡面很有講究。

要是直接舉薦舊黨中人,王安石肯定反對,而蘇軾屬於那種身在舊黨,但有時候又反對舊黨言論的左右搖擺派,也算是一種折中。

王安石之所以同意讓蘇軾回來當言官,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近半年多來皇帝好像愈發熱衷於大權獨攬了,對官制不斷的改動,這次乾脆連諫院都要動一動,把其功能併到了中書省和門下省裡面,專設了左右諫議大夫和左右司諫職務,以代替原來的諫院。

照這麼搞下去,一旦皇帝大權獨攬,他這個宰相也就快做到頭了,所以纔對司馬光的提案表示了支持。

既然不能硬頂着皇帝對官制的改動,那就把新職務放上不怎麼聽皇帝話的人,也算是一種無聲的抵抗。

蘇軾就比較合適,他有名氣、有膽子,又不是錚錚鐵骨敢和皇帝對噴的主兒,既不會加劇矛盾,又不會讓皇帝太舒服。

可蘇軾本人並沒這個覺悟,其實他根本就不適合當官,太理想化,而官場是個極度講求實際的地方,半點理想都留不住。

這不,他又出來搞事了,要做別人都不願意做的事情,好像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來他自己的與衆不同、高人一等。

他本身就是諫官,監察朝廷政事、官員操行是本職,還當堂提出來了,誰也不能說不讓去。神宗皇帝估計後槽牙都快咬碎了,但還得勉勵一番,給個湟州監察使的臨時頭銜。

但是屁權利都沒有,只能帶着眼睛和耳朵去看去聽,再回來帶着嘴說。至於還有沒有命回來,就管不着了。

妹夫在湟州這通折騰,他這個大舅哥不光不煩,還特別舒坦。這麼一來,朝臣們就必須把一部分腦子用來琢磨王詵,皇帝身上的壓力就小了很多。

那些被宰了的軍將算個屁,別說他們都是罪有應得,就算啥罪都沒有,只要能起到轉移朝堂注意力的作用該殺也得殺,還不能少殺。否則一兩個武將的生死,怎麼能引起朝臣的關注呢。

妹夫還幹了一件讓大舅哥舒心的事兒,就是讓蕃人蓋廟塑金像叩拜。不管活人適合不適合去廟裡當佛像吧,光是這份忠心,想起來就讓皇帝如同盛夏裡喝了冰鎮酸梅湯一般爽。

假如王詵真的能把湟州蕃人的宗教信仰和習慣改過來,不光是皇帝心裡舒服,兜裡更舒服。

邊境的蕃族一直都是大宋的雞肋,不養着他們吧,整天就鬧事玩,養着他們吧,屁的稅也收不上來,更沒剩餘價值可剝削,還不如養豬殺了吃肉實惠,每年都要佔用大筆國庫支出。

這個問題歷朝歷代都沒完全解決好,要不是前朝太慣着李家,他們也不會把涼州附近經營成鐵板一塊,乾脆就建國了,這是多大的麻煩啊。

現在駙馬好像找到一勞永逸的辦法了,而且還不用朝廷掏一個銅板。這種好事兒還去攔着不讓幹?誰攔着誰就是腦子壞了。

不管成功與否對皇帝來講都沒有損失,成功了,大部分功勞會記在皇帝頭上,史書上也會來上濃濃的一筆,後代更是享用不盡的好處。

失敗了也沒問題,不就是駙馬頭上又多了一條罪狀嘛。妹夫頭上的罪名越多就越好控制,分分鐘可以把他拿下,朝臣們還都拍手叫好,沒一個反對的。

所以說啊,現在神宗皇帝越看妹夫越順眼,同時也就越看蘇軾越礙眼。你說你不老老實實當你的司諫,真以爲調回來以前的事兒就抹了啊。

朕乾點啥你都出來搗亂,現在又想去廢了朕的馬前卒,讓朕在朝臣面前顏面全無,其心可誅!護衛,護衛個屁,朕纔沒那麼多人手護着你個挨千刀的玩意!我畫個圈圈詛咒你,一進湟州就被蕃人扔下萬丈深淵!

“子瞻又莽撞了,此去湟州幾千裡,大半路途連官道驛站都沒有,如何去得?我觀陛下和司馬相公也都不像願意子瞻兄成行,不如告病避一避。”

李公麟現在也升官了,比洪濤的左衛大將軍還高半級。別看他是個牆頭草沒什麼主見,但對朋友還是湊合的,不願意看着蘇軾去冒險,更不願意看到蘇軾把王詵搬到。這兩個人原本都是朋友,鬧到如此地步豈不讓人笑話。

“王詵草菅人命、枉殺朝廷命官三十有二,難不成還要裝作不知,那我等還做官何用,不如回家快活!”蘇軾又犯毛病了,他覺得他站在了正義一方,正義必將戰勝邪惡,而他就是正義的化身。

“枉殺不枉殺這事兒還真不好下結論,我在王相哪兒看過皇城司發給陛下的密奏謄本,上面詳詳細細的列舉了三十二名軍官的罪狀。後面的都好說,僅僅是率部圍攻馬步兵總管衙門一項,就已經等同於謀逆了。事後又從他們所轄之部查出了賬目、銀錢,一筆筆一條條都有人證物證,即便三司會審恐也難以翻案。以前我等真不知道晉卿還有如此手段、如此心性,真是士別一日當刮目相看。”

李公麟現在已經是新黨陣營裡的人了,聽到見到的東西肯定比蘇軾這個剛從外地調回來的人多。他並不認爲去湟州調查軍官被殺一事能有什麼結果,而且一旦和王詵爲敵後果不堪設想。

王詵已經不是原來那個彬彬有禮的謙謙君子了,能讓一羣孩子把幾十人當衆挨個割喉放血致死,事後還琢磨中午該吃什麼的主兒,恐怕也不會在意多殺幾個。

“樞密院與皇城司爲何會知道的如此清楚,還不是有人授意,胡亂編寫爾。”蘇軾現在已經進入了忘我境界,爲了證明他心中的理論對,可以無視一切證據。

“噓……不可妄言。樞密副使王韶王大人在西北連年征戰,軍中自有諸多舊部。皇城司嘛,子瞻有所不知,晉卿身邊有個護衛曰黃蜂,他本乃陛下身邊裴英裴中貴的手下,亦徒亦子,想來被賜予駙馬不僅僅是護衛一職吧。所以說駙馬的一舉一動恐都被陛下和兩位相公看在眼中,如有不妥,用不着子瞻去湟州,金牌急腳遞就先到了。”

見到蘇軾是油鹽不進,李公麟不得不冒險拿出點乾貨。這些話一旦傳到別人耳中就是大忌,誰沒事兒老琢磨皇帝的舉動,還四處傳閒話,誰就沒好果子吃。

“我等朝臣豈能以內官之言爲準,伯時不必再勸,湟州就算是虎穴龍潭,爲兄也要闖一闖。待我回去收拾一二日,後日既動身!”

現在如果誰說湟州一點危險沒有,到地方就能吃喝玩樂,估計蘇軾反倒不想去了。越是危險、越是艱難,他越覺得非自己去展現一下不可。而且還不能有人說駙馬沒罪,他沒罪就是自己錯了啊,那怎麼可能呢。

“唉……子瞻保重!”李公麟話還沒說完呢,蘇軾已經抱拳轉身了。話已至此,勸說無用,只能祈求上天保佑,外加駙馬念舊了。

777 應理城(飄紅加更1)166 趕鴨子上架(保底1)298 意料之外041 以身試法665 王十的選擇095 收買人心393 蒙古海軍333 烏鞘嶺402 規則2(60票加更)525 自籌糧草330 樑家有女362 後院起火539 搶佛爺的生意217 高原行433 奸商的見識633 溫和的大清洗(盟主加更3)255 兒童團登臺518 女兒的名師233 糊塗官141 安全生產147 心如沸油(160加更)532 毒計590 遍地開花926 日本攻略606 王大的出路435 天下第一大事595 騙來的船隊640 重新佈局(550票加更)026 大學城和官不修衙132 出發481 破財消災(200票加更)621 噩耗097 石炭老仙862 有刺客!2347 堅壁清野705 言多必失(400票加更)936 虎鯨級886 培養對手189 長安種氏864 父女情深2085 水虎翼630 咱不當岳飛(盟主加更2)594 躺槍266 來的正是時候235 廖春有點冤301 失敗者真慘770 偶遇189 長安種氏109 船槳和槳架682 彼之神仙我之惡魔162 恕你無罪!(白銀盟加更1/40)074 她來自何方?022 不許久住駙馬家!580 港口來了751 出鞘330 樑家有女492 高廠長818 我來了,開封603 一波流063 臉丟了一缸705 言多必失(400票加更)213 未來很殘酷008 大舅哥神宗287 馬尾城528 妖魔鬼怪890 鐵牛564 禾大壯與肥田粉(450票加更)018 活廣告665 王十的選擇581 麻煩還是沒走495 公債558 府衙癡漢895 閤家歡894 越有知識越反動482 被偷窺了(300票加更)850 戰幽州612 鉅變809 不亦煩乎064 跑業務615 皇對皇537 醜人多作怪019 病急亂投醫606 王大的出路047 福利社會475 棉花829 遙控攝政2084 金明池319 董氈(240票加更)027 似曾相識692 毒計484 急救藥708 特大騙局283 投誠的條件562 太缺德229 又是五年之約744 該來的還是來了2050 信託機構112 急不得833 初見成效433 奸商的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