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重生

青松孤傲石中生,嫩枝搖擺隨輕風。

黃雀築巢藏樹中,夏蟬鼓翼枝上鳴。

清泉潺潺出山澗,直下飛流如白練。

蒼鷹振翅與天平,白雲悠悠迎日升。

這是連綿羣山裡的一座無名孤山,獨立不與其他山相連。

當楊叢義再次醒來,睜開眼睛,他看到的是頭頂昏暗的石壁,掙扎着坐起身來,轉頭一看,發現自己身處一個石室之中。

顯然,他的命被人救下來了。

看着室內擺放着不多的生活用品,內心充滿了疑問。

他艱難的擡腿下了石牀,光着腳徇光往石室外走去。

一出洞口就見一人,盤坐在洞外山石之上,面向山外。

“你醒了。”那人聽到洞口的動靜開口相詢,沒有回頭。

楊叢義心裡一驚,這是女性的聲音,清脆悅耳,好像在哪裡聽過。

“救命大恩,無以爲報,未請教恩公高姓?”剛剛醒來,楊叢義腦子很亂,想不起對方會是誰,便恭恭敬敬的開口相問。

只見那人緩緩起身下了山石,朝楊叢義走來。

“清塵道長!”楊叢義看清對方面目,頓時張大了嘴巴。

“楊施主,你傷勢不輕,還是多休息。”清塵道長此時穿着青色的布衣,衣着較爲隨意,看起來非常樸素。

楊叢義道:“沒事兒,躺的時間應該不短了,渾身僵硬。我有好多問題想請教道長。”

清塵道長轉身看向山外,平靜的說道:“那天我按師父的吩咐在山下練功,當時正在河裡練習輕功,忽然聽到上面遠遠傳來一聲喊叫,我擔心是不是有人落水,就停在河中間大石頭上等等看,沒多久看到河裡有一個人被水衝下來,等把人拉起來,才發現是你。你那時候呼吸脈搏全都沒有了,我也沒辦法把你背上岸,就回去叫了師父來。師父來看了,說你還活着,這才把你帶回這裡來。你身上傷很多,又泡了污水,回來之後高燒不退,師父用了很多藥才把你治好。”

道長說完,楊叢義心裡的疑問去了大半,當即躬身作揖,行了一個大禮,誠懇的謝道:“清塵道長救命之恩,楊某沒齒難忘!”

清塵道長沒有回頭,自然沒有看到楊叢義行禮,只是回道:“不用記在心上,都是舉手之勞。你剛醒,先休息,我去找師父回來。”不等楊叢義說什麼,直接沿石崖而去,消失不見。

楊叢義看着清塵道長消失的身影,暗歎一聲,緣分真是個奇妙的東西,在這山中兩次遇到生命危險,都被兩位道長救了,真該想想怎麼報答她們纔是。

清塵道長走後,楊叢義上前幾步來到崖邊,擡眼望着對面莽莽羣山,思緒飛轉,眉頭漸漸緊鎖。

再一次經歷生死之後,他的心性已然發生了變化。

生而爲人,如何生,如何死,當自決,豈能讓他人操弄!

人啊,還是要爲自己做點什麼,縱使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也要活出風采,不然又何必活着!

視他人爲棋子者,也終是別人的棋子。

想通一些事情後,楊叢義深吸幾口山間清新的空氣,內心稍稍平靜。來到山石之上,盤膝坐下,閉目自省,等翻滾的思緒逐漸恢復平靜,便開始練習道家功法。

已經許久沒有這麼空寂的環境,可以讓他安心練功,這一坐就像入定一般,忘我,忘周身,忘天地。

也不知過了多久,聽到一聲輕咳,楊叢義方纔回過神來,睜眼看到蒼翠的松柏,遠處莽莽羣山。思緒迴轉,方知身在何處。

起身回頭,鄭道長、清塵道長已在身後。

楊叢義回身,向兩位道長深深施一禮,萬分誠懇的說道:“道長兩次救小子性命,如今身在草野,不知何時方能報答一二!”

兩位道長回禮之後,鄭道長回道:“再次相遇也是緣分,既是有緣,當是天定,出家之人,無所求,何須報答。清塵不避危難,當謝清塵。”

楊叢義向清塵道長再施一禮,口中道:“清塵道長救命之恩,永生不忘!”一弱女子,在湍急的洪流中拉起他來,有多危險,多艱難,他完全可以想見,是以這一聲道謝發自內心深處,誠懇無比,

鄭道長道:“楊施主,你傷勢恢復的如何了?”

楊叢義忍着疼痛動動手臂,笑道:“都是外傷,應該無礙了。”

鄭道長道:“無礙就好。當日在河中見到你時,渾身上下滿是傷口,氣息微弱,帶你回來之後又發起高燒,三天不退,以爲救不回來,不想卻是命大,今天忽然退燒了。大病初癒,當好好休息調養一番,不可妄動。”

楊叢義道:“我知道了,多謝道長。”

鄭道長沒再言語,提着一隻山雞去了石崖另一邊。清塵道長也在後邊跟去。

楊叢義內心感激,這恩情無論如何得報。

他轉過身,重新盤坐于山石上,繼續打坐入定。可肚子空空,飢餓難耐。

雞湯不知何時才能煮好,楊叢義一陣心癢,口舌生津。這番打坐卻是再也難以入定了。

日頭升高,一縷陽光打在山崖上,周圍頓時明亮許多。

蟬鳴鳥叫,雁翅拍空,蒼松古樹,新葉枯枝,獨對羣山,石崖空寂。

兩碗菌菇雞湯下肚,楊叢義頓時便覺得渾身充滿了力氣,精力充沛,就是搬起放在身前的石桌也未嘗不可。許久沒喝過這麼美味的雞湯,他真想一口氣把剩下的雞湯全喝了,但喝過第三碗之後,就放下了湯碗。

“道長,你們不喝嗎?”

“這隻山雞是煮給你補養身體,你先喝,我們食量不大,稍後再喝也是一樣。”

楊叢義卻是說什麼也不同意,非要兩位道長一起。道長不爭,一起喝了半鍋雞湯。

“楊施主,不知你是因何受此磨難?”三人回到石室前的山石上坐下,鄭道長開口問道。

楊叢義將從盤龍山與道長分別後到奶頭山,又到仙女峰被逼投河的大致經過講一遍。

聽得兩位道長唏噓不已。

楊叢義則悔恨的說道:“誰會想到人心如此險惡,爲一己之私,把別人的生命視爲草芥,把屬下視作豬狗,是我大意了,是我害了他們。”

鄭道長沉默良久,然後勸道:“這怪不得你,人心就是如此,不是善便是惡,一黑一白,相互依存,善既不會完全吞噬惡,惡亦不能完全將善吞噬,世間無善哪有惡,無惡又哪有善。你不進山,自有其他人進山,在惡人面前,衆人還是不免一死,你來了,能少死幾個,不也是善嗎?”

楊叢義道:“進山幾百人,不知道回去的能有幾個,他們可都是活生生的人,難道他們在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眼中,就那麼低賤嗎,任他們擺佈,可有可無?死了也是活該?”

鄭道長道:“天生萬物,各在其位,尊卑長幼,各有其理。人自詡爲萬物之靈長,也有高低貴賤之分,強弱老幼之別,也得各尊其位,各得其法,效天地,法自然。身居上位者自有高位準則,下位者也有下位的依據。以上觀下,不見紋理,以下觀上,不辨全局,上下有別,行事亦有別。若心有不平,上者可下,下者可上。你問身處下位普羅大衆是不是可有可無,貧道說是,身處高位者也是。若你身處下位,而心生憐憫,濟一人可以,濟十人也可以,但想濟百人、千人、萬人,卻是不能,需得依序運行,上了高位方可有所爲。但登上高位自有高位法則,賙濟百人、千人、萬人卻不是當爲之事了。在天地法則面前,萬物皆是塵煙,跳不出塵世,不得解脫,終得爲其所累,心不能安。”

楊叢義道:“道長所講大道雖然有理,可我來自塵世,如今也身在塵世,見不得人命如草芥,受不得肆意擺佈,心有不平,難以平復。”

鄭道長道:“萬物演化,自強不息,強弱自能相易,弱者也有變強之時,也有登頂之日。但若他日登頂,能翻起驚濤駭浪之時,還能看到今日這些底層求生之人,當不負今日所想。若到那時翻雲覆雨,眼裡已滿是草芥,已失初心,再想回頭卻是不能了,那時再想何必當初,又有何用。天地有常道,世間無聖人,悲苦自定,福壽可求。施主既然心有不平,難以放下,那便一鳴驚人吧。若到哪日心平,對塵世無留戀,無牽掛,擇一高山洞府,潛心修道,當能明白貧道今日所言。”

楊叢義道:“道長所言天道大道,我現在不能體悟。但世道不應該是這樣,登頂觀草芥以前沒有,但我相信以後肯定會有。初心不改,持之以恆,確實很難,若他日登頂,我必要改一改這視人命如草芥的世道,使人無高低貴賤之別,福禍自決,而不是由他人操弄。”

鄭道長嘆息道:“施主有此雄心壯志,貧道理當祝賀。惟願施主今後不論身居何處,不忘今日此心何起,不忘今日爲誰發願。”

楊叢義道:“刻骨銘心,此生不忘。”

鄭道長道:“既然如此,你好好休養,他日一展雄心吧。”說完,道長就不再多言。

楊叢義投河自盡,如今復生,當要求個說法,尋個結果,無可厚非,她不能阻止。

自此之後,楊叢義就在道長修煉的洞府休養,每天都有菌菇雞湯,傷勢恢復的很快,不幾天,傷口就已經慢慢癒合結痂,也能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雜物,撿柴生火,自不在話下。這些天裡,他暫且拋卻雜念,一心調理身體,跟道長們一樣,早晚各做功課,修身養性,養精蓄銳。

這些天道長每次練劍,都沒有避着楊叢義,他也細看過幾次,但他武藝低微,只會一套槍法,劍法從來沒有接觸過,自然看不出門道,縱使想學,也無從下手。

他私下問過清塵道長,練劍多久才能練成,道長告訴他,她自己練了八年,師父練了不下四十年,聽師父說她的劍法也只是一般,比她厲害的人,還有不少。

聽清塵道長這麼一說,楊叢義就放棄了學習劍法的心思,槍法都沒練好,他可沒有那麼多時間。

從那以後也就不關心劍法了,等身體恢復的差不多,他也開始練拳,慢慢恢復體力,開始爲下山做準備。

第324章 李耕的難題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604章 戰敗之怒第434章 怨第374章 如實招認第787章 投降第674章 四面合圍第115章 一言是非第229章 請求援軍第24章 囂張的土匪第144章 遠洋護軍第612章 請纓挑戰第53章 議事第2章 寂靜官道第560章 爭相交易第625章 拒敵之策第770章 自投羅網第605章 分兵備戰第135章 湯鷽之疑第251章 都別閒着第163章 宣威軍建成第744章 林中遇襲第174章 造船招募第750章 攻擊臨潢第502章 西作坊副使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28章 隱情第246章 湯鷽的秘密第160章 見過監軍第461章 學習兵法第286章 進駐縣城第547章 大有收穫第542章 親赴蓬萊第216章 道長出馬第179章 商船進港第480章 雨夜心冷第387章 中場休息第117章 完顏亮第694章 老帥凋落第754章 御駕親征第440章 臨行安排第420章 二議章程第203章 百船離港第28章 隱情第272章 親人來了第351章 酒前胡話第585章 遼陽起事第290章 佈陣伏擊第222章 城外對峙第769章 三面埋伏第667章 破城之計第273章 交易規則第525章 預演補漏第164章 囑咐參軍歷史背景第216章 道長出馬第621章 經歷(二)第3章 精彩的故事第755章 駁斥腐臣第690章 潰兵回營第705章 任命文書第654章 勸降臨沂第208章 知州殷勤第329章 大軍南撤第460章 集訓展示第528章 天竺回易第202章 正使講話第37章 狼王之死第607章 水戰第638章 高官相許第236章 海路被阻第735章 請纓雁門關第138章 武學公試第111章 幾棵苗子第287章 忽然醒悟第346章 提前準備第512章 稅賦之憂第294章 修壩蓄水第555章 陌生海域第351章 酒前胡話第361章 畫像丟失第33章 人心本善第739章 合圍關中第346章 提前準備第344章 功勳覈查歷史背景第47章 升官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341章 報到第560章 爭相交易第264章 宴會尾聲第27章 傳言第25章 療傷第471章 評判議事第27章 傳言第585章 遼陽起事第708章 招賢之策第749章 家事國事第778章 金軍無懼第543章 輾轉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