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搖擺不定

衆武學生衣衫不整的在演武場待了兩個多時辰,等天亮了,武學衛士去國子監稟報,國子監先來了人。

學生們見國子監監承趙珉來了,就要回房穿衣裳,卻被他攔住。在武學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必須等縣衙來人,他們才能走,不然有損武學聲譽。

衆學生腹誹不已,他們衣衫不整就不影響武學聲譽?還影響他們自己名聲。其實他們都是不學無術的衙內,哪有什麼名聲。

不久之後,錢塘縣知縣和縣尉,帶着捕快、仵作親自趕到現場,命捕快封鎖武學內外,查找兇犯線索。

由於兇手已死,仵作當場做了屍檢,兩個死者黑衣蔽體,黑布蒙面,一人喉嚨斷裂氣絕而亡,而見血的兇器就在死者自己手上。另一人被鈍器砸碎後腦而亡,兇器是一顆鐵球,正滾落一旁,鐵球一對,另一顆在陳姓武學生手中。

死者傷情、兇器都已勘察清楚,記錄在案,但死者身份無法驗明。

楊叢義在監承趙珉授意下把事情經過如實跟錢塘知縣講了一遍。

進入武學殺武學生是爲滅口,到底要滅什麼口?楊叢義所述,全都記錄在案。

見證人多,其他人也各有證言,演武場事發現場勘察完畢,就直接轉去齋舍。

先進入楊叢義和湯鷽的齋舍,勘察門栓,確實有被利刃撬動的痕跡,又察看牀頭被利刃砍破的被褥,確認他們二人證言無誤。

又去隔壁齋舍,屋內兩人躺在牀上,已經身體冰涼,經仵作勘驗,兩人均是被利刃砍斷了脖子,當場身亡,傷口寬度和形狀與演武場兩死者所持兇器相符,那兩個死者當是殺害武學生的兇手。

不多時捕快趕來報告說,離茅房不遠處又發現一具死者屍體。

衆人立即轉移到茅房附近,從位置來看,茅房離兩個死亡的武學生居住的齋舍最近。

那死者全身黑衣,地上還有一塊黑布,顯然這塊黑布之前在他臉上。

仵作仔細勘驗後,發現死者胸前有兩寸深的劍傷,未做任何處理,又見臉色煞白,顯然是失血過多而亡,但地上只有少量血跡,依此判斷,這裡不是死者被刺傷的現場。

知縣一聲吩咐,捕頭立即帶捕快在附近搜尋死者線索。

片刻之後,就有捕快來報,地上發現少量變黑的血跡。

一刻鐘後,捕頭來報,血跡已經出了武學。

知縣由此推斷,演武場的兩個死亡兇手因爲某個不可告人的原因,追擊茅廁邊死亡的這個人,追進武學之後,發現死者已死,由於天黑,不能確定死者是否把他們需要保護的消息泄漏,因此兩個兇手找到離茅房最近的武學生齋舍,潛入屋內將兩名武學生殺死,而後兩個兇手爲是否將附近的武學生全部殺掉,產生分歧,並在屋外爭執,被屋內武學生楊叢義和湯鷽聽到,二人趁兇手不備,逃出齋舍,並叫醒其他武學生趕到演武場,兩個兇手在衆多武學生包圍中,一人企圖逃跑,被陳姓學生擊殺,另一兇手自盡身亡。

故,學生擊殺闖入齋舍行兇的兇手,並無過錯。參與緝拿兇手的武學生,自衛得當,未使兇手逃脫,當受嘉獎,等錢塘縣將此案查明,再行獎賞。

錢塘縣知縣當場宣佈武學生無罪,並口頭嘉獎一番後,隨即命捕快將五名死者帶走,審查案情。

等縣衙人員離開,監承趙珉當即宣佈,武學停課十天,不得隨意離開武學,等加強安全保衛之後再行復課,並一再強調,夜間不得外出。又讓雜役清理了死去的武學生住宿的房間,並封閉起來。

衆武學生大半夜被鬧醒,折騰一番,幾個時辰精神高度緊張,現在鬆懈下來,頓時疲憊不堪。也顧不得隔壁是不是死過人,直接就回房躺下了。

楊叢義沒有睡意,他想着死亡的黑衣人臨死前告訴他的話,‘有人要殺金國使者,快去報信’。給誰報信?秦檜嗎?開玩笑,他連門都進不去。

況且黑衣人追過來殺人滅口,卻死在武學,現在幾個時辰過去,他們的同伴應該已經知道發生了什麼,說不定已經在暗中監視武學裡的一舉一動,現在出去給人報信,事出反常必然會被發現,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很可能什麼都沒做,就被他們殺了。

但問題是,完顏亮現在不能死。該把有人要刺殺他的消息告訴誰呢,又通過什麼途徑傳達?楊叢義在臨安,哪個官員都不認識,這是難題。

“楊兄,你怎麼了?逃過一劫不應該慶幸嗎?”湯鷽看了一眼楊叢義,而後開始解手臂上的衣襟。

“有些後怕而已,要是我們沒那麼警醒,此時也身首異處了。”楊叢義起身幫他解開綁住傷口的衣襟。

“這不是沒死,我們運氣不錯。”湯鷽拿出一個小箱子,打開之後,找到一瓶藥。

楊叢義正準備幫他上藥,卻聽湯鷽道:“我自己來就行,你幫我打點水吧。”

見楊叢義出去,他一把撕開衣袖,把瓶子裡的藥水倒在手掌中,按在傷口上一陣揉搓清洗,等把傷口死血洗淨,只見寸許長的傷口上又有些許鮮血流出,趕緊撒了些藥粉止血,隨後找了白布把手臂纏住。

等楊叢義打水回來,他的傷口已經處理好,也把沾血的衣衫換掉。

屋內藥味很特別,楊叢義問:“湯兄,你上的什麼藥,好似有些香味。”

湯鷽道:“祖制秘藥,治療外傷有奇效,外傷不嚴重的話,每天清洗一次傷口,當天止血,三天結痂,五天就能好。”

“那還真是奇藥。”三天結痂,這種藥楊叢義真沒見過。

“我家世代做藥材生意,手裡有些秘方,不便外傳,有些藥也不便示人。我剛剛用的這種藥就是家傳秘藥,不出售,不外露。楊兄勿怪。”湯鷽有些歉意的解釋着。

“湯兄多心了。你好好歇着,我去給你弄點吃的。”說完就出去了。

“有勞楊兄。”湯鷽見楊叢義眉頭一直未曾舒展,在演武場就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監承、縣衙來了之後,他的神情也沒有放鬆。

以前的楊叢義不是這樣,從來都是神色輕鬆,讀書練武,心無旁騖,有事兒不悲也不喜,很淡然。他應該是有心事。

想到昨晚被楊叢義叫醒,他才聽到屋外的動靜,按理來說楊叢義應該醒的更早,莫非他聽了其他重要信息?當然這是湯鷽的猜測。

也許該問問他,也許也能裝作不知道。湯鷽搖擺不定,這是一個難題。既然能讓楊叢義心事重重,他先前聽到的信息,肯定不一般。派死士來追殺,說明知道這個信息,本身就有危險。還是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吧,讓他藏在心裡。

當天楊叢義等所有武學生待在武學內,未曾外出一步,大家也沒去講武堂,基本都在齋舍。通過昨晚一場共擊外敵,楊叢義跟其他齋舍的武學生熟悉了不少,這天他沒有讀書,專門串齋舍,跟大家聊聊天,套套近乎。

昨晚這羣他以前很看不上眼的官宦子弟,幫了他大忙,半夜一聲呼喊,他們居然來不及穿好衣衫,赤手空拳跑出來幫忙,可見他們心裡還是有正義,不僅僅是爲惡鄉里的紈絝子弟。

從他們口中,楊叢義聽到了金國使節的消息,完顏亮來臨安半個月一直沒走,臨安城的好地方他都去了。最重要的消息是,他們明天要返回金國。

有人要刺殺完顏亮的消息,楊叢義不知道傳給誰,也不敢傳出去,但完顏亮又不能死,這個時候絕對不能死。想來想去,也只有直接告訴完顏亮,纔會可行一些。

完顏亮太張揚了,到大宋來還喜歡坐敞篷馬車,以爲人人都不記得靖康之恥了?若是有人想刺殺他,暗中一輪冷箭,他必死無疑。

知道金國使節明天回國的消息後,楊叢義就決定,明天一早提前出城,在北上的路上埋伏,找機會給他兩箭,讓他驚醒,只要他醒悟過來,加強防衛,想刺殺他,也不會那麼容易得手。

當晚,楊叢義就早早的休息,養精蓄銳。

福寧殿裡,夜晚。

趙構正在極爲認真的欣賞一副畫作。

那畫的是走方郎中治病,只見在樹蔭下,有一病人袒露着上身,雙臂被老農婦和一個少年緊緊地抓着,身邊另一少年牢牢地按住了他的身子,他雙目圓瞪、張着大嘴,聲嘶力竭地叫喊着,一條伸出的腿也被人死死踩住,這時的他只能聽憑背上的瘡傷被艾火薰灼,而他的背後是全神貫注的郎中。

近侍在一旁,提醒道:“官家,這幅李唐的《村醫圖》你都看過多少遍了,看不厭嗎。”

趙構認真看着,許久之後纔回道:“他們都說如今天下太平,大宋百姓安居樂業,其他地方即使沒有臨安繁華,也相差不多。你信嗎?我不信。每次看李唐的這幅畫,我就能看到百姓的困苦,我比不上太祖,比不上太宗,比不上真宗、仁宗,也比不上神宗,只好多看看百姓們的苦,跟他們一起苦,心裡纔多少有點安慰。”

近侍道:“官家你錯了,在大宋風雨飄搖,大廈將傾時,是你振臂一呼,重振山河,保住了大宋大半疆土和百姓,二十年來,在你勵精圖治,苦心經營下,天下安定,百姓安居,這等開國功績比太祖太宗也絲毫不差。民間雖然還有疾苦,但哪朝哪代沒有疾苦,官家不要過度苛責,只要天下安定,百姓都會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趙構將畫收起,道:“不要亂說,我可比不上太祖太宗。”

近侍笑道:“在我心裡,官家就能比得上。”

趙構坐下,心情好了不少,道:“你是有事要說吧。”

近侍趕緊道:“官家,正是有事要說。”

趙構道:“那你就說,磨磨蹭蹭做什麼。”

近侍道:“我說了,官家不要氣惱。”

趙構道:“你先說。”

近侍這才道:“今天武學傳來消息,說有兩名武學生被殺死在齋舍,兇手也死在武學之內。”

趙構急道:“是怎麼回事?”

近侍道:“據說是昨天半夜,兩夥歹徒火拼,不知道什麼原因追到武學,其中一方被殺死,另一方想殺附近的武學生滅口,殺了兩名學生後,還想繼續殺人,被齋舍裡的學生聽到,而聽到的學生就是楊叢義,他跟湯鷽趁歹徒不備跑出了齋舍,叫醒其他學生後,演武場跟追來的歹徒大戰一場,結果兩個歹徒不抵衆武學生,雙雙斃命。”

趙構道:“好!武學生就該有血氣。死去的學生多撫卹,以後武學、太學讓殿前司負責保衛,所幸歹徒進的是武學,要是進了太學,那得死多少人。”

近侍道:“是,我明天去知會一聲。”

趙構又道:“武學跑進歹徒這件事,也讓他們好好查查,敢在武學殺人,怕不是歹徒那麼簡單。你剛提到的楊叢義、湯鷽,這是武學的好苗子,你讓人盯緊點,武學生不多了,不要讓他們再出事。”

近侍道:“我知道了,官家。”

趙構休息,近侍退出,福寧殿再次進入安寧的夜晚。

第766章 一拍兩散第258章 使團進城第162章 天黑不行船第649章 好漢饒命第448章 道場解惑第255章 分頭準備第758章 石彈攻城第784章 防線堅固第658章 兵發淄州第22章 知縣老爺的賞識第332章 接管涼山第85章 施主道長第275章 賺錢千萬第649章 好漢饒命第445章 建營之地第468章 建營試煉第791章 攻陷燕京第232章 各取所需第148章 應徵不成第646章 新皇登基第704章 太行山寨第26章 跑商去第787章 投降第659章 攻取城池第324章 李耕的難題第411章 如實對答第282章 宣威軍第697章 三個條件第413章 內侍造訪第112章 郎君風流歷史背景第681章 交底第6章 偷雞道長第236章 海路被阻第242章 平息隱患第194章 清塵還俗第437章 大醉歸來第500章 有始有終第702章 商議方略第666章 兵敗城下第515章 故人相會第329章 大軍南撤第251章 都別閒着第219章 一場勝仗第272章 親人來了第263章 道長險勝第381章 全部拿下第758章 石彈攻城第591章 夜襲敵軍第29章 初見知軍第507章 孟府父女第222章 城外對峙第428章 最終決斷第288章 分歧第463章 評判入山第66章 宋頭領第292章 再設伏擊第506章 無子之惱第561章 香水賣誰第48章 議政第434章 怨第228章 敵軍來襲第127章 謊言第322章 圍攻涼山(一)第193章 再會故人第70章 機會來了第104章 考試結束第593章 請命調防第66章 宋頭領第140章 紙上談兵第681章 交底第407章 殿中議事(二)第792章 放權第13章 據實以告第378章 追查逃兵第155章 大叔下山第341章 報到第283章 重聚第545章 收復島嶼第144章 遠洋護軍第324章 李耕的難題第69章 以槍結緣第229章 請求援軍第709章 謹言慎行第632章 必勝信念第36章 殺戮第226章 大驚小怪第660章 隨軍軍屬第630章 緊急敵情第709章 謹言慎行第724章 故人西進第41章 戰鬥的理由第542章 親赴蓬萊第669章 攻取濟南城第359章 兇案數起第103章 初入臨安第62章 道長援手第471章 評判議事第14章 冤屈得雪第89章 目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