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兩面三刀

身騎箕尾壯山河,氣作中原勝概多。

立贊建康開左纛,左揮羯虜倒前戈。

孤忠惟有皇天在,萬口莫如國是何?

直待崖州滄海涸,英雄遺恨始消磨。

趙鼎。

集才、智、忠、謀、勇於一身,不驕、不傲、不嫉、不妒,韓世忠、岳飛、吳玠、劉錡、楊存中、包括張俊和劉光世全都是在他的支持下才打了一次又一次勝仗成爲名將,他整了合南宋的一羣烏合之衆輔佐趙構兩次親征均大勝而歸,兩度爲相爲南宋打下一百五十餘年根基。

嗚呼!不可謂偉人乎?

佐國元勳,忠簡一人!

力挽安邦,忠烈昭著。千古名相,不朽頌傳!

如果趙構堅持一直用趙鼎,而不是用秦檜取代趙鼎,南宋最後的局面一定要好得多,趙構最後也不會名聲那麼差。

熟知兩宋時期歷史的蔡仍,如果在兩宋時期找一個第一人才,他十有八九會將票投給趙鼎。

所以,一見趙鼎落單,蔡仍立即跟了上去。

等到周圍的人所剩無幾,蔡仍開口道:“元鎮兄請留步。”

趙鼎聽言,止住腳步,然後轉過頭來。

讓蔡仍沒想到的是,趙鼎竟然一口就道出蔡仍是誰:“原來是蔡指揮。”

蔡仍不禁有些詫異!

自己知道趙鼎,是因爲自己熟知兩宋歷史、熟知趙鼎的輝煌履歷,這才留意趙鼎的。

趙鼎爲什麼也知道自己?

蔡仍沒有隱瞞自己的詫異,他問:“元鎮兄知道我?”

趙鼎笑道:“蔡指揮不也知道我嗎?”

蔡仍笑道:“小弟知道元鎮兄是因爲留意到了元鎮兄的才能,元鎮兄爲何知道我的?”

趙鼎眼珠微微動了動,然後不動聲色的說道:“大宋建國一百六十年,只有一個蔡子因棄文從武,我如何能不留意?”

蔡仍道:“怎麼可能只有我一個,咱們大宋向來都有文臣領兵打仗的傳統,我只不過是在機緣巧合下學了一身武藝,所以纔想親自上疆場殺敵罷了。”

趙鼎彷彿開玩笑一般道:“我還以爲蔡指揮是想直接領兵。”

雖然沒有鏡子照看不見自己此時的神情變化,可蔡仍仍敢肯定,有那麼一瞬間自己的表情一定是僵住了。

“以趙鼎之能,一定是看到了吧。”蔡仍如是想道。

因此,蔡仍沒有選擇遮掩,而是繼續笑道:“如今咱們大宋的很多軍隊都不堪一戰,而國戰又快要爆發了,興許決定大宋命運的時候就快到了,我想統領一支能戰之師爲國征戰,有錯嗎?”

畢竟是纔剛剛接觸,趙鼎就是再料事如神,也不可能預料到蔡仍有取大宋而代之的念頭,所以,趙鼎略帶尷尬的道歉道:“是我以小人之心度蔡指揮君子之腹了。”

蔡仍道:“元鎮兄這說得是哪裡話,的確如元鎮兄所說的那樣,我有直接領兵的心思。”

聽了蔡仍此言,趙鼎剛剛壓下去的懷疑,立即就又浮現了出來。

只不過,現在的蔡仍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指揮使、現在的大宋雖然內憂外患但再怎麼說也是一個看起來富強的大國,因此,趙鼎就算懷疑蔡仍之志,也不敢斷定,所以,趙鼎只能暫時將此事放下,轉移話題道:“不知蔡指揮叫住我,所爲何事?”

蔡仍其實根本就沒想好跟趙鼎說什麼,他跟過來就是爲認識趙鼎的,可這話不能這麼說——這麼說了以後,沒準會引起警惕心非常高的趙鼎的懷疑。

就在蔡仍不知說什麼是好的時候,他眼角的餘光突然看見一個人。

此人生得高大魁梧,外表很像一員武將。

細細觀之,他儀容整潔,應該是很注重穿戴。

此時,此人正在跟周圍之人誇誇而談,而他所談之言,正是用兵之道。

蔡仍計上心來,他道:“元鎮兄似乎有些不屑與譚安撫爲伍?”

趙鼎道:“蔡指揮慎言,譚安撫浴血邊疆,與國有功,前途似錦,趙鼎怎會不屑與之爲伍?”

蔡仍哈哈一笑,道:“元鎮兄又何必騙我,你若是真與你所說得一致,又怎麼脫離他們,獨自來到這裡?”

不待趙鼎解釋,蔡仍就看向譚稹,又道:“譚安撫雖然在這次與西夏決戰當中立下大功,但官家想讓他成爲童太傅的繼任者,卻是選錯人了。”

趙鼎聽言,神色微動,他道:“蔡指揮爲何會這麼說?”

蔡仍簡明扼要的說道:“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聽蔡仍將譚稹比作紙上談兵的趙括,趙鼎嘴角微微上揚,笑道:“蔡指揮如此評價上官,就不擔心自己的仕途嗎?”

“呃……”

蔡仍不禁有些愕然,“上官?什麼上官?”

趙鼎笑容更盛,道:“蔡指揮難道沒有聽說,譚安撫已經被任命爲殿前副都指揮使了。”

蔡仍一聽,神情立即變得有些尷尬!

金吾衛正是隸屬於殿前司下屬的殿前都指揮使司。

趙匡胤當年黃袍加身之前當的就是殿前都指揮使——只不過,趙匡胤當年稱之爲殿前都點檢,後來宋朝爲了避諱才改爲殿前都指揮使。

高俅的太尉之職其實只是一個榮譽稱呼,真正讓高俅掌握中央禁軍的其實就是殿前都指揮使,這個職務基本相當於後世的全國武裝部隊最高指揮官。

而譚稹竟然成了殿前副都指揮使。

那譚稹可就成了高俅的副手,成了名義上全國武裝部隊第二高指揮官。

而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殿前副都指揮使分管所有禁軍部隊統制、訓練、戍守等職務。

換而言之,譚稹可以說是正好跟蔡仍的前途息息相關。

不過——

這一點都不影響蔡仍爲了跟看出譚稹深淺的趙鼎相識而大加評論譚稹只會紙上談兵並不是真正懂兵、真正能帶兵打仗的武官。

但話又說回來,蔡仍可不是真的愣頭青,真會傻啦吧唧的在背後議論自己的頂頭上司,看不起自己的頂頭上司。

恰恰相反,蔡仍已經準備好了,明天就帶上重禮去恭賀譚稹高升,繼續爲自己鋪前進的道路。

沒錯!

蔡仍就是這麼兩面三刀,就是這麼不擇手段的變強!

……

第七十八章 整編第一百零三章 班師還朝(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金使使宋(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六章 向西?向東?(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六章 開啓工業革命(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一章 劉錡(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三章 肅然起敬(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雲十六州者王第二百六十章 開府(求訂閱!)第一百零四章 班師還朝(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奪妻之恨(求訂閱!)第五十六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牆角挖不倒第二百五十九章 九州得七(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一章 疏通第三百二十四章 橫掃高麗北部地區(求訂閱!)第二十八章 金吾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璞玉第三百二十三章 高麗亡(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四章 新武器(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四章 自有天地(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二章 擎好(求訂閱!)第九十九章 有恃無恐(新年快樂)第二百零九章 順勢而爲(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高級武官第一百六十七章 擴軍(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三章 這不是亂掄嗎(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福同享(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六章 向西?向東?(求訂閱!)第一百零九章 再見佳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肉爛在鍋裡(求訂閱!)第三十四章 喜得二將第一百二十一章 劉錡(求訂閱!)第十九章 天生腦後有反骨第五十六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牆角挖不倒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將一個愛我的女人落在這裡了(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賬(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九章 九州得七(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以進爲退(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七章 燕雲,我蔡仍來了(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臊得慌第八十九章 六賊之首第五十二章 太輕第二百一十二章 再見師師(求訂閱!)第三百四十章 金人南侵(求訂閱!)說兩句。第三十四章 喜得二將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能娶你爲妻(求訂閱!)第六十章 索超卒第八十一章 任鳥飛第二百二十章 大捷(上)(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 霸佔六位公主(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一章 金使使宋(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五章 肉爛在鍋裡(求訂閱!)第一百五十章 我不是英雄(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二章 遼東王(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完了(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九章 仍城(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七章 蔡仍該不會是想自立吧(求訂閱!)第一百零七章 賜婚第二百零二章 與太子妃獨處(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能娶你爲妻(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雲十六州者王第二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國(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七章 燕雲,我蔡仍來了(求訂閱!)第五章 茂德帝姬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清照(求訂閱!)第八十四章 吃相太難看第一百六十三章 不能不重賞(求訂閱!)第九十六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四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七十三章 不收得罪人第九十一章 吾乃金吾軍大將張哮!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金傷筋動骨了(求訂閱!)第三百零一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下)(求訂閱!)第二百三十章 完了,侯爺動殺心了(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六章 君生我未生(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一章 末途(求訂閱!)一句“誰賺的都比你多”把我傷到了第三十章 升官發財第二百五十七章 才女、花魁、三位帝姬(下)(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八章 從今以後燕雲姓蔡了(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賬(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一章 劉錡(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給你任何出頭的機會(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九章 仍城(求訂閱!)第六十八章 論功行賞(下)第九章 班門弄斧第一百零六章 綱領我就知道第九十三章 招安第一百一十二章 再上樊樓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納幾個女人而已(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四章 璞玉第二百五十四章 習習籠中鳥(求訂閱!)第八十七章 心甘情願第一百二十四章 自有天地(求訂閱!)第五十九章 就是改變歷史的第三百一十二章 遼東王(求訂閱!)第一百零五章 回京赴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