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街鬥毆(三)

丁成見花若奴不但沒救成李策,反而還把自己搭進去了,也是一陣好笑,女人啊果然是頭髮長見識短。他對着花若奴嘲笑道:“噢,原來是這樣啊,嘿嘿……”

花若奴聽後紅着臉小聲說道:“是這樣的,不如今日之事就此作罷,賠償多少由你說了算。”

丁成暗笑這花若奴還真是天真,鬧成這樣怎會就此作罷?今天他們非扒李策一層皮不可!不過旋即他腦子一轉,又想到一計。只見他黑臉一笑說道:“花姑娘,若想了卻今日之事,其實卻也不難……咱們還是要從這根頭上想法子。你看今日之事,就是因那日你們出遊而起的,不如這樣,你呢,也陪我們出遊一次,這樣不就扯平了嘛,他李策也可以詢問我們出遊的事,可我們保證絕對不會像他這樣惱怒,有辱斯文”。

“這……”花若奴沒想到最後的解決方法竟是這樣,她不禁開始猶豫起來,她清楚今日之事絕不是這麼簡單而起,可這丁成說得有板有眼,他也說只要自己答應,今日之事便可就此作罷,大不了自己便陪他們遊一次真定湖,到時候自己還可以藉口不舒服,早點結束遊玩嘛。

想到這她剛要答應,只聽李策在牆角處吼道:“好你個丁不成,真會顛倒黑白,信口雌黃!花姑娘千萬不要答應他,這姓丁的沒安好心,他就是一個披着人皮的豺狼!”

李策這最後一句“披着人皮的豺狼”在大宋這個時代第一次說出,諷刺的是極爲到位,衆人還是第一次聽說這麼挖苦諷刺人的,紛紛朝丁成看來,丁成在一邊氣得感覺肺都要炸了,這個李策真是惱人,每次一兩句話就能使自己出盡洋相,他盯着李策冷笑道:“好,我讓你逞口舌之利,給我打!”說着又撈起身邊的掃帚招呼兩個家奴圍毆起李策來。

三人剛要繼續動手,這時一聲猶如炸雷的聲音吼道:“都他媽反了嗎!光天化日之下聚衆鬥毆!都給我抓回去!”這時幾個身穿褐色衙役服飾的官差,分開圍觀的衆人走來,領頭一個衙役人高馬大的,他右手指着李策四人,左手按着腰刀,一邊罵着,一邊大馬金刀地走了過來。

李策見花若奴身邊的小丫鬟又出現在了花若奴的身邊,便明白過來。原來花若奴一見今日的事鬧得這麼大,李策又是一個人,若被他們拿去,定是九死一生,不如趕緊報官,先阻止他們帶走李策再說。於是她一邊暗暗差小翠去報了官,一邊在這拖延時間,小翠剛纔不見了就是去官府通知去了。

李策見官差來了,也暗自鬆了口氣,看來今天死不了了,想到這他心情一陣大好,朝花若奴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隨即他扔下手中的木棍,朝爲首的官差拱手道:“大人明示,小可是家住城南的秀才,適才是逼於無奈出手自保,望大人還小民公正。”

李策這一句點出:自己是秀才身份,這大宋朝對讀書人極是禮遇,太祖之時就曾頒佈法律,刑不上大夫,讀書人不管犯什麼罪都不能用刑。再者,李策前世看影視作品就知道,警察來了,鬥毆的雙方往往馬上就扔掉武器,一者是怕被抓證據在手,二者也是表明態度,服從警察管教嘛。

果然李策這一手做的極爲漂亮,爲首的官差見李策一個秀才,對自己也是恭敬有加,再加上他的表現,看來這秀才是個知道進退識時務的人,不禁對他有了些許好感。

爲首的官差朝李策略一點頭,隨即眼神犀利的掃過丁成和兩個家奴,丁成一見,冷笑一聲昂着頭,很隨意得把手中的掃帚扔到了一邊,然後自顧自得拍着衣襟上的塵土,卻並不正眼瞧那些衙役一眼,樣子真是傲慢至極。

丁成這麼做也是有依仗的,因爲自己有秀才的身份,一個衙役還沒有資格審訊自己,最起碼也得是縣令。

兩個家奴一見官差來了,一時不知該怎麼辦纔好,一邊是自己少主被人打了還沒報仇,一邊是官差要拿人,正猶豫着,只聽那個爲首的官差又一聲吼:“來人,給我綁了!”

爲首的官差方纔被丁成氣得一頓子火,正愁沒處撒,見兩個家奴不長眼,便毫不猶豫得綁了,畢竟鄰里街坊這麼多百姓看着呢,自己怎麼要也要樹立點威信。

兩個家奴不敢抵抗,很快被反剪雙手,五花大綁地捆了起來。

“都跟我回一趟縣衙吧,此事縣令會有公斷,散了,都散了吧!”爲首衙役揮揮手不耐煩得說道。

圍觀的衆人這才轟然散去,官差押了兩個家奴,其餘衆書生因爲有秀才的身份,衙役們也不敢過於逼迫,只是在後面看着他們,讓他們去縣衙。

李策趁此機會趕緊走到花若奴身邊,小聲道:“今日真是多虧了姑娘,姑娘的恩德在下沒齒難忘,他日姑娘但有所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他學着前世影視劇中的套路說了這一套說辭,惹得花若奴一陣發笑。

花若奴嗔道:“剛纔還那麼一副拼命地架勢,現在又這般文縐縐的,你這個人吶……”她正說着看到李策額頭流出的血,忙取出自己的錦帕,剛要給他擦拭,只是剛一伸手又覺有些不妥,就把手帕遞給他道:“你快擦一擦吧,瞧你,流了這麼多血,好不嚇人。”

李策聽她這麼一說也覺得額角有些發疼,就接過手帕擦拭起來。

花若奴看着他蠻不在乎的樣子,心道:這人真是讓人捉摸不透,能作出那等清新脫俗的詩詞,本該是個文質彬彬的風雅公子,卻偏偏……

這時官差又催促了,李策見狀忙對花若奴道:“今日我欠姑娘一個人情,他日再去登門拜謝。”

花若奴輕輕點了點頭,拽着翠兒退到了一旁。

李策、丁成等人跟隨衙役來到了縣衙,一些圍觀的百姓也跟着來了,這些人都是想來看看熱鬧。

李策來到大宋後,還是第一次見到縣衙,只見這縣衙高峨巍立、莊重肅穆,與後世影視劇中的樣貌一般無二,正門上一塊匾額上書“真定縣衙”,門口兩個石獅子,旁邊是一面大鼓。

看到這李策不禁想起,影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的百姓鳴鼓伸冤的情景,只是好像影視劇作品中縣官的形象沒有幾個是正面的……

請大家收藏一下此書,支持一下老三。

第173章 重新洗牌第81章 搶糧食、發糧食第57章 緊急軍情第101章 官一奇歸來第17章 下獄第149章 太后發怒第76章 三把火第158章 奪魁第171張 立威第132章 突變第63章 奇襲蔚州(六)第205章 丐幫第54章 夜襲第38章 官震惹禍第82章 鬧事的人第8章 釣叟(二)第144章 敲山震虎第131章 陳瘋子大鬧大理寺第143章 尋根究底第26章 初至軍營第49章 鬥法第116章 將計就計第111章 初審第126章 評點蹴鞠第159章 樊樓風波第171張 立威第180章 中秋詩會(四)第84章 收編第23章 刑場第197章 原由第155章 長街血戰第135章 又遇趙沁兒第2章 小娘子第101章 官一奇歸來第102章 託孤第129章 師父師母第62章 奇襲蔚州(五)第10章 仙兒落水第146章 下注第183章 客棧風波第91章 懲治惡霸第8章 釣叟(二)第113章 意外的結果第56章 摩尼教第205章 丐幫第142章 再起風波第96章 花魁選親(一)第122章 秋後算賬第96章 花魁選親(一)第71章 何大接任第180章 中秋詩會(四)第174章 公主要出宮第108章 交手第108章 交手第83章 打到你服爲止第122章 秋後算賬第36章 官一奇的往事第138章 一展身手第193章 皇陵滲水第97章 花魁選親(二)第134章 御審第103章 傳功第194章 按察使之爭第5章 花樓比試(二)第90章 又見仙兒第176章 三河商會第86章 打上門去第145章 賽前風波第39章 千杯不醉第176章 三河商會第205章 丐幫第132章 突變第36章 官一奇的往事第124章 鬧市捉賊第129章 師父師母第120章 血拼第54章 夜襲第155章 長街血戰第53章 治河之策第21章 求救第56章 摩尼教第52章 殺雞儆猴第117章 嚴刑拷打第85章 一張利嘴退敵第18章 獄中所聞第181張 叫聲好哥哥第149章 太后發怒第28章 千杯不醉第118章 陰謀第124章 鬧市捉賊第170章 都虞侯第61章 奇襲蔚州(四)第170章 都虞侯第90章 又見仙兒第202章 尋仙兒第45章 這就是我的兵?第1章 再世爲人第27章 衛國公後人第71章 何大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