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

信使被送下去休息,岳飛的心腹手下都留在場,岳飛說道:“諸位兄弟都聽明白命令了,一個月整軍,籌集糧草,四、五月間出師北伐,光復洛陽之後,還趕得上春耕。”

“兄長,慎重呀。”說話的是王貴,“這幾年來,咱們領的都是杭州的錢糧。”

“可是從未尊奉過攝政王的名號。”湯懷是急性子,他打斷王貴。

“就是這樣,兩面不討好,當初我就說把趙構抓到汴梁去請功。”王貴急躁起來,“多好的從龍機會,哥哥你說抗金爲重,先不要內耗,咱們算不上汴梁的嫡系了,但攝政王的名義,咱們從來也不接,這不把兩邊都得罪了嗎?”

岳飛爽朗的大笑:“王貴兄弟,你多慮了,官家和聖人都在汴梁,連杭州也抵賴不了,而光復洛陽順天應民,我問心無愧,何必顧慮杭州的反應。”

岳飛這麼說,就把出師的事情定下來了。

樞密院的命令不止發給岳飛一家,淮西安撫使劉光世也收到了類似的命令,他要率部到潁昌取齊。

“直接越過淮西而取潁昌,這是讓我送命呀。”劉光世目送信使下去休息,心中暗歎,他假模假式的接受了命令,同時又等待杭州的“方略”,就把出征的事情耽擱下來,

眼看到了四月初,岳飛正準備出兵,劉光世在假裝出兵,卻等來了一聲噩耗:金兵南下兩淮。

兩淮的金兵還要從山東說起。吳革全取山東,在汴梁解圍後又擊敗了完顏訛裡朵,導致依附於完顏訛裡朵的籤軍李成部,孔彥舟部,紛紛向大名潰退,但也有南部的一大部分,退到淮上。

在第四次圍攻汴梁失敗以後,完顏兀朮和完顏訛裡朵再也沒有信心進攻汴梁了,他們已無勇氣與河北河南的宋軍再次硬拼,只能避實擊虛,向東部的淮南東、西路進攻。

“衆人都當我等從汴梁退卻,無力再戰,我等要趁此良機,一舉擊破淮南,直取杭州。得到江南膏腴之地。”

柿子要撿軟的捏,並非只有後世的蝗軍放着眼前的根據地不打,反而千里迢迢搞什麼大陸交通線戰役。金兵也是一樣,啃不動汴梁,就只有拿淮上的宋軍出氣了。

就在新年出兵之前,作爲北宋僞相的劉豫問道:“若汴梁守軍從北面截斷我軍若何?”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汴梁樂得看南北二宋相爭,坐收漁人之利。”

兩淮距離杭州府最近,就成了兩宋之戰的主戰場。

連年征戰,四圍汴梁的失敗,使女真族的兵源漸趨枯竭,必須向各個被統治民族蒐羅壯丁。金朝在遼東和燕、雲地區徵調渤海、漢兒軍五萬人,並且規定,凡是被徵發的漢人,一律不準由別人代替。

金軍由左副元帥完顏訛裡朵、剛升任的右副元帥完顏撻懶和元帥左都監完顏兀朮三員大將統率,僞北宋軍由劉麟指揮,在九月下旬分路渡過淮河。他們採納李成的意見,遠遠繞開汴梁的防區,以免汴梁阻截,使自己腹背受敵。劉豫在出兵前還發布僞令,揚言要“直搗僭壘,務使六合混一”。

消息傳來,江南攝政王府“舉朝震恐”。趙構又想遠遁避敵,汪伯彥、黃潛善等人都準備逃跑。

但江南的豪紳大族之所以能夠容忍趙構,就是爲了保全自家的產業,豈容趙構逃走?韓肖胄道:“戰而不捷,去未晚也。”

東南地區有韓世忠、劉光世和張俊三支大軍,另加楊沂中神武中軍等,兵力總計十五萬人以上,然而連淮南東、西路也不能守住。

劉光世按未戰先遁的慣例行事,立即退兵江南,將整個淮南西路拱手讓給敵軍。

狡猾的張俊表面上說“避將何之”,但主張劃江而守,“當聚天下兵守平江,俟賊退,徐爲之計”,迴避自己一軍與敵對抗。他以“墜馬傷臂”爲藉口,拒不出兵渡江。連汪伯彥都看不下去了,派人監督他發兵,並奏請嚴懲張俊,但趙構將請示留中不發。

南方的諸大將中,張俊是唯一參加了驅逐宰相李綱的人,懲罰張俊的請示自然毫無結果,不了了之。

韓世忠軍在大儀鎮、鴉口橋和承州獲得三次小勝,然而終究獨力難支。

最後,張俊軍退守常州,韓世忠軍 退守鎮江府,劉光世軍退守建康府,只能憑藉大江天塹,阻遏敵人。

韓世忠讓幕僚向攝政王上奏建議,“岳飛新立功於襄漢,其威名已振”,“殿下倘降明詔,遣岳飛以全軍間道疾趨洛陽”,“搗潁昌以臨畿甸,電發霆擊,出其不意,連接汴梁;則金賊必大震懼,呼還醜類,以自營救,王師追躡,必有可勝之理”,“此上策也”。

“諸將之兵,分屯江岸,而敵騎逡巡淮甸之間,恐久或生變。當遣岳飛自上流取間道,乘虛擊之,敵騎必有反顧之患。”

趙構早有此心,但遲遲不下命令。他正在輾轉,秦檜來訪。

趙構問秦檜如何看待韓世忠的建議,秦檜道:“嶽鵬舉奉了汴梁的命令,進軍襄陽,殿下讓他連接汴梁,正中了汴梁小皇帝的主意。”

“可若不如此,又怎能調岳飛來救駕呢?孤王自問從無虧待嶽鵬舉處,他卻要奉汴梁的號令。”

收復洛陽,連接汴梁,就斷了淮南金兵的後路,這是天下人都能看明白的戰略。但秦檜自不會爲岳飛辯解,而是微微一笑:“殿下只要一道手札,讓他援救淮西就好。”

“這是爲何。”趙構下意識的問了一句,轉念就明白了。在金兵威脅杭州的時候,岳飛卻進攻洛陽,難免將趙構作爲誘餌之嫌疑,汴梁的朝廷可以這麼做,但趙構對岳飛也有知遇之恩,岳飛是絕對不會行不義之事的。

趙構在寫手札給岳飛說:

“近來淮上探報緊急,孤甚憂之,已降指揮,督卿全軍東下。卿夙有憂國愛君之心,可即日引道,兼程前來。孤非卿到,終不安心,卿宜悉之。”

岳飛已經克復襄陽,正在向洛陽進軍,收到趙構的手札,王貴道:“咱們一向不奉杭州的命令,大哥不必搭理。”

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四十節 賽跑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十五節 盧龍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十二節 宣贊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八節 激進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四十四節 拒馬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三十八節 孟津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九十七節 義軍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十八節 收稅第十三節 張灝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四節 村落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十八節 收稅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十九節 陣地二百四十六節 圍城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六節 成軍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一百一十六節 目標冀州第九十七節 義軍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十五節 夜驚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二節 圍解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一百七十八節 折家人,折家軍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十一節 義勝軍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