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

呼延庚沒有乾等王貫清帶着張浚的西軍到來,或者說,他根本沒抱太大希望。在王貫清出發後,他就派出信使,去五臺找馬擴來相見。

馬擴趕到了汾州。

汾州距離代州,三百里上下,他兩天一夜急行軍,親衛們累得不輕。馬擴倒是精神百倍,自有人引士卒屯營,他徑自往去汾州府衙。呼延庚府衙中等待多時,兩人見面,拿眼觀看,見他風塵僕僕,汗水淌得臉上一道黑、一道灰,花貓也似。

呼延庚笑道:“三哥,兩年未見,你還是如此剛健。一日夜急行數百里,累壞了吧?”

馬擴家世代爲將,父親馬政,也是西軍宿將,父子兩人常年奔波於遼、金間,促成海上之盟,是收復燕雲的大功臣。

但朝廷亂政,金人背盟,一番心血付之流水,父親和兄長已經戰死在榆次。馬擴則在河北拉起義軍,勉勵支撐。

他治軍也頗有李廣之風,與士卒同甘共苦。缺糧乏水的地方,見水,士卒不盡飲,他不近水。得糧,士卒不盡食,他一口飯也不嘗。衝鋒陷陣,他身先士卒。步卒行軍無馬,他也不騎。因對士卒寬厚和緩,士卒樂爲其用。

他年紀剛剛三十歲,雖然比呼延庚大了九歲,卻恭恭敬敬行過禮,回答道:“末將走山道一天一夜也不在話下,何況天氣寒冷,金賊都躲在窩裡,一路上走來甚是爽快。本還可以來得早些,不過路上撞着些許索虜的殘兵,耽誤了時辰。”

“噢?遇上了金賊的巡邏隊?有多少人?弟兄們有無傷亡?”

“好叫宣帥放心,末將凡有行軍,必出斥候。故此,早做了提防,受傷的兄弟不多。”李鄴道,“籤軍三四百人,摻雜了數十索虜。爲不耽誤行軍速度,沒要俘虜,悉數砍了。”

馬擴自靖康之圍後,性情大變,對女真人切齒痛恨,有不共戴天之仇。“爲不耽誤行軍速度”云云,純粹藉口,歷次作戰,他手底下就沒留過俘虜。

呼延庚笑了笑,沒有責怪他。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戰事正酣,兵力吃緊,要了俘虜分不出軍馬去看,徒然留個禍患。

馬擴問道:“宣帥到河東來,我河東紅巾,大感振奮。只是汾州距離太原太近,又卡在汾河之上。賊酋完顏銀術可不會置之不理,末將聽說,宣帥只帶了背嵬軍兩千人到河東,宣帥,可有方略?”

“我正要與你講起。”

打下汾州後,呼延庚交雜務給宣贊,軍務有呼延武康和折彥平兩人爲他打理。空出時間,他與折月嵐仔細商議,通過進一步地分析敵我,得出了四個字。他緩步走近地圖前邊,負手觀看,徐徐說道:“我已定下一策,名叫:攻其首腦。”

“宣帥之意?”

“河東表裡山河,各個州府之間,都被山地隔絕開來。故而金賊佔據太原,我軍仍舊能在河東來往自如。但各個州縣都臣服金賊,無非是畏懼太原的五萬金兵。故而解決了太原的完顏銀術可部,則河東便如釋重負。”

“完顏銀術可也是索虜中的巨酋,其麾下可能有五萬人呀。”

“太原的完顏銀術可手下,誠然有一兩萬女真舊部,但據我探查,其大部是在河東強徵得籤軍。三哥,你在代州有多少人馬?”

“所有塢堡動員起來,亦有五萬之衆。”

“可還有三個團練司?”

馬擴露出難爲情的神色:“自宣帥離開河東後,金賊對我日漸逼迫,去年幾乎無日不戰,今年亦有繁縣,忻州數場大戰,三個團練司殘破,加上個塢堡的保甲兵需要銳士,故而將團練司都拆散了,編入保甲做骨幹。”

“那你現在手頭的五萬人,都是銳士爲骨幹了?”

“確實是。”

“那好,”呼延庚提了刀鞘,重重地往地圖上一點,道,“三哥,你可知忻州虛實?”

“將軍想明打婁煩,暗攻忻州?”

馬擴家學淵源,這種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方法,他豈會看不出來。遲疑片刻,他道,“忻州北通雁門,南壓太原,忻州一動,完顏銀術可必然全力來攻。”

“正要他全力來攻,他不過五萬籤軍,三哥,你有五萬保甲,未必怕了他。”

馬擴有些苦澀:“建炎二年以來,馬擴在河東勉勵支撐,才積得代州這點膏血。宣帥現在就要乾坤一擲。”

呼延庚沉吟了一下,斬釘截鐵的答道:“是。此戰若勝,河東金賊,一掃而空,從平陽到代州,我大宋軍民連爲一體,則天下形勢全然翻轉。”

“可是,完顏銀術可手上仍舊有兩三萬的真索虜,以我河東保甲對上索虜,人數相當,還是力有未逮。”他盡忠諫言,極力阻止,說道,“宣帥,馬擴絕非貪生怕死之徒,只是積累這五萬名保甲不易,若是就讓他們赴死,太過不值。”

呼延庚眼睛一瞪:“拿朝廷俸祿,爲國捐軀,豈可推辭。”

“宣帥,請三思。他們是結寨自保的小民,可沒拿朝廷俸祿。”

呼延庚一笑,道:“三哥,若是我說只要人數相當,我有必勝之策,你信不信我?”

“宣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馬擴怎敢不信。”

“三哥,你也會拍馬屁啊。這樣吧,你帶人圍攻忻州,做好與太原來的金賊援兵作戰的準備,我自又破敵之策。”

“末將遵令。”

忻州下轄忻口寨,卡着河東南北向的大通道,若是忻州被圍攻,完顏銀術可必然救援,到時候不知道他是一部一部的添油呢,還是盡起太原之兵。

要說完顏銀術可的戰力,在太原之圍的時候就見識過。他絕不會輕視完顏銀術可的本部猛安。但他收集了完顏銀術可坐鎮河東三年來的戰績,真是乏善可陳。

之所以下滑這麼快,呼延庚沒在他的軍中,難以知曉原因,但做過猜測,估計太原成了完顏銀術可的封地,他的部落將領們坐享富貴,金兵治軍又不嚴,將士們懈怠了。

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四節 村落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十五節 夜驚第九十三節 勸說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三節 廝殺第四十六節 旋風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四十節 賽跑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三節 郭永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九十五節 參劾第四十節 定製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十四節 灤州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十八節 宋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第三十節 襄垣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九十六節 折衝第八節 激進第十二節 宣贊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十九節 陣地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五十八節 不定第十一節 義勝軍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三十節 襄垣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三十節 襄垣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十六節 爭嫡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十六節 林銘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十八節 收稅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一節 孤城第八節 突圍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二百三十二節 迷惑第十一節 獎懲第二十節 驚雷第五十四節 張崇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五十六節 兌賞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二十節 練兵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十四節 灤州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