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

自打上次王稟拒不奉命撤軍之後,已經過去了一個月,在這一個月裡,朝廷使者往來奔馳,除了王稟直轄的部隊,其餘宋軍已經全部撤回了江南。

駐守淮西的劉光世最爲過分,自己撤退不說,還以堅壁清野爲名,將沿途的城鎮洗掠一空,丁口也被遷往江南。在淮東的王稟部,已經成了一支孤軍。

自打下達撤退命令以來,揚州行在便沒有向天水大營送來一粒糧食。王稟找來幕府監軍黃潛善,請他向行在催糧。

黃潛善道:“殿帥,眼下軍糧匱乏,還是撤軍爲上。”

雨水如幕,王稟指着窗外,問道:“四五月,梅雨天,黃樞密,你讓我在這天氣裡撤軍?”

“攝政王早就讓全軍撤往江南,你不尊均令,落得這般困局,怪得誰來。”黃潛善不客氣的說,“老夫也要回揚州覆命,殿帥,好自爲之吧。”

王稟面色如鐵,走出房間來,細細的雨絲落在他的面龐上,連成水線淌下來。雖然在黃潛善面前說得硬氣,但淮南的局面是越來越艱難了。出發時八萬大軍,王淵、張俊、戚方、辛企宗等部相繼敗退,側翼劉光世撤走。王稟傳令,在天長聚將。

王彥、岳飛、韓世忠、陳粹等將領遵令而來。在大堂之上,王稟道:“奉朝廷軍令,我等要退往江南。”

“退往江南?”諸將們都發作起來,“這是爲何?”

“俺們的一番苦戰,豈不是白費了。”

“淮南的百姓怎辦?”

王稟滿意的看了看諸將的反應,伸手往下壓了壓:“稍安勿躁,且聽本帥吩咐。眼下內無糧草,外無強援,是非走不可,但明明有力相持,卻放棄淮南,任誰來都是不甘。吾等雖撤,卻不能讓金賊好受了。”

王稟取出一支令箭:“大軍若撤,金賊定然追趕,吾要一員大將,在沿途設伏,將追擊的金兵殲滅,不知誰人可擔此任,立此大功?”

衆將面面相視,誰都聽得出來,雖然號稱大功,其實是爲大軍斷後,定然陷入以少敵多的境地,接下此任務,必定抱有必死之志。

岳飛正待上前,站在他上手的陳粹邁上一步:“某願往。”

岳飛緊跟着上前,喊道:“末將願往。”

王稟捻鬚微笑,“吾知陳子夫,嶽鵬舉,並稱無敵,此事就交給子夫去做,鵬舉,我有一件大事,教你去做來。”

“殿帥,飛絕非貪生怕死之輩,飛願爲大軍斷後設伏,讓陳統制去做大事。”

“軍令如山,豈容你挑挑揀揀?陳子夫接令。”

陳粹邁步上前,接過了軍令。王稟又取出一支令箭:“岳飛聽令,着你保護江北父老,撤往江南。”

看到岳飛臉上不情願的神色,王稟道:“此事卻是最難,不僅要警惕金兵的襲擾,還要約束部下,不得驚擾百姓。我麾下諸將中,唯以爾部軍紀最佳,也只能派你去了。”

岳飛領命。

“王彥韓世忠聽令,本帥雖奉命撤軍,卻與金賊沒有了結,着爾等在長江北岸,各選駐地,不時北上襲擾金賊,待得有利時機,大軍再行北伐。”

二將亦遵令。

“報,宋人在天長設伏,孛堇陣亡,攜帶的輜重也被宋人奪取,籤軍也被遣散。”

完顏訛裡朵一拍桌子:“宋人真是無信,說好了議和,卻在天長伏擊我軍,待我點齊兵馬,”說到這裡,完顏訛裡朵環視一週,“可惜梅雨天道路泥濘,不利我軍推進。真是便宜了南蠻子。”

完顏兀朮微微一笑:“南蠻諸將,早已被我大金打服,只有這王稟,倒是個麻煩。不過在揚州,宋人生了內亂,未聞內部不靖而有立大功於外者。來呀,我們與南蠻子議和的信物也送到了,這就將他送到揚州去。”

議和使臣耿延禧已經跟隨趙構遷往金陵,這天卻聽說金營給他送了一個人來,他誠惶誠恐的去看,發現轎子裡坐的,是他的老爹耿南仲,自打建炎元年北上議和,就被金人扣押了。

父子二人抱頭痛哭,耿南仲道:“兒呀,爲父未曾想,能夠生離塞北,金人有什麼條件,你都答應了吧。”“孩兒已經都答應了,只可恨王稟作祟,陽奉陰違,與金人作難。”

“孩兒,金人厲害呀。”耿南仲想起他在塞外所受的苦楚,不由得身上一陣顫抖,“當勸康王,速速了結王稟,以促和議。”

耿延禧去拜會攝政王趙構,趙構道:“喜聞耿相公歸來,本王當設宴接風,待相公休息幾天,再請到朝堂議事。”

耿延禧卻抽抽啼啼,拜倒在地:“罪臣請大王救我闔家性命,也救一救江南的百姓。”

“快快請起,這是爲何呀?”

“罪臣一家,已經擔起莫大幹系,力促議和,可惜殿帥始終在江北與金人拒戰,沿江的諸多城鎮,也未交割出去,若是和議破裂,金人定然追究罪臣全家。”

“愛卿休要驚惶,待本王處置。”

趙構問汪伯彥意見,汪伯彥只知讓趙構反覆下令,命王稟撤回江南,王稟回奏,大軍早已撤回,不知江北與金賊作戰的是何人。

黃潛善獻計:讓王稟剿滅江北的盜賊。

王稟回道:和議已成,過江剿賊,恐與金人生了誤會,反而壞了和議。

趙構心中焦急,生怕王稟這番攪動,真的壞了與金人的和議,偏偏王稟不把話挑明,汪伯彥、黃潛善這兩個文官的水磨功夫,居然鬥不過一個武夫。

正在僵持間,杭州知府秦檜到了金陵。原來趙諶的聖駕已經過了蘇州,就要過錢塘江到杭州了。秦檜上書請問迎駕的諸項事宜。但趙構忙於與金人和議,一直未能顧得上答覆。

趙諶雖然一路遊玩,走的慢,但終歸是快要到杭州了,秦檜等不及,只好自己跑到金陵來了。

趙構見到秦檜就非常親切,他還記得在靖康末年,秦檜彈劾李綱,差一點就讓趙構在朝堂站穩腳跟的事情。自那一次以後,秦檜已經站到了趙構的船上,再也下不去。

趙構沒有說杭州迎駕的事情,而是把和議的難題和盤托出,看秦檜有什麼辦法。

秦檜道:“區區一武夫爾,又有何難,一面金牌,便了結了他。”

(本章完)

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十三節 張灝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一百七十八節 折家人,折家軍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九十五節 參劾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八十三節 僞詔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十四節 灤州第五十六節 兌賞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十六節 平州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十三節 張灝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九節 紅巾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七十節 壓力第三十五節 殺陣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十八節 收稅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六十三節 譁變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十三節 張灝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十五節 夜驚第十節 姻緣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七十四節 雪夜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