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節 借鎮

聽到張嬋說向王彥淑請教過,呼延庚不由得調笑:“春宵一刻值千金,絕知此事要躬行。”

“老爺自詡是個武夫,沒想到還能做集句,這首集句有完整的嗎?”

呼延庚把張嬋抱在懷裡,颳了一下她的鼻子:“小狐狸精不要臉,這種集句,不能念出來,我們兩夫妻做出來才行。”說完褪下她的衣衫。

“軟溫新剝雞頭初,潤滑猶如塞上酥,花徑未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爲君開,冰泉冷澀聲凝絕,輕攏慢捻抹復挑,舍南舍北皆春水,夾岸桃花蘸水開。間關鶯語花底滑,鐵騎突出刀槍鳴,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張嬋雛鳳初啼,緊緊的抱着呼延庚睡下了。呼延庚看着自己妻子稚嫩的臉,又忍不住親了親。

六月十五日,背嵬軍的兩個教導指揮正式開學,這第一批銳士的人選,全部以“論功”爲第一原則。而兩個指揮使,則是由團司馬熊大白,關力原兼任。

相對於其他三位團司馬史進,楊可發和魯智深,關、熊二人真的是被提拔於行伍,離開了呼延庚他們就要跌回原形。

“在當前金兵大舉入侵的情況下,舊制度已不能完成使命,新制度應時而生。”

士農工商婦的外圍組織正在建立中。在河北東路,地主豪強衆多,他只能採用東海書社、新保甲、行業公會和婦聯的形式慢慢滲透,並期望下一輪金兵的進攻,能打破舊制度的桎梏。

但呼延庚下屬政權的核心,則是士官,或者叫銳士。對於銳士的要求,則是呼延庚從《華北治安戰》中轉抄的《工作辦法》,這一紙文件就是指從統率數十人的游擊隊長,到以村莊爲單位的區小隊隊長,對應的就是宋軍的押正到伍長,以及新保甲的保正和甲頭這個級別。而對這個級別要求,書中也寫得很明白:

(一)

有民族意識;(二)有強烈的責任感;(三)有實務經驗,(四)富有犧牲救國精神。

呼延庚手底下現在沒有這樣的人,那就照着這個模子培養吧。

有民族意識,被呼延庚簡化成了有“漢胡之別。”

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有實務經驗,只能從背嵬軍中挑選以往在戰事中表現不錯的士卒

富有犧牲救國精神,也是從以往的戰鬥表現中來考察。因此論功成爲選人的第一標準

今天,這好不容易挑出來的這一千人,就整整齊齊的排列在校場上。

呼延庚將面前的十個都,遵照忠、孝、仁、義、禮、智、信、勇、明、德十個字編排,這也是他要向銳士們灌輸的十個字。

還是老方法,舊瓶裝新酒。

現在他身處宋朝,在意識形態上並沒有開宗立派的條件,他要教育的對象是武夫,寫一本《論語正義》給他們他們也讀不懂。對軍漢的教育,最重要的是“簡潔”。

“忠,就是要忠於國家,而非忠於一家一姓一族。”在道君皇帝和淵聖皇帝北狩之後,是可以這樣說的。面前的銳士大多經歷了汴梁之戰,若是要終於一家一姓,那皇帝被抓走的時候,汴梁就應該投降,去把皇帝換回來。

而忠於國家爲標準,那隻要對國家有利,放棄兩個昏君就順理成章了。

呼延庚有意避開了“忠於民族”,因爲如果這麼說,那就斷了外族合作的道路,渤海等族,都沒法和宋人合作,以前融入華夏的匈奴鮮卑都會扯不清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乃大孝。”呼延庚將孝擴充到對百姓的愛護上。

銳士的第一堂課,就是重新定義了作爲呼延庚的倫理根基的十個字。

一個月,呼延庚過得如同上班族,白天在校場訓練背嵬軍,晚上回家,便和張嬋過着一次兩次三次的生活。直到七月十日,張嬋發現月事至少推遲了五天,她請大夫來拿了脈,確認自己有喜了。

“還好。”呼延庚鬆了一口氣,“第一個孩子是嫡出,省掉好多麻煩。”呼延庚不在乎子女的嫡庶之別,但能避開的麻煩還是避開爲好。

七月十五日,要嫁給邱穆陵仲廉、歩鹿孤樂平、普六茹伯盛的三位帝姬被送到了滄州,而陪伴的內侍,正是童穆。

普六茹伯盛等三人父輩早隕,爲呼延家養大,是呼延家的家臣。從宗法上說,呼延庚是他們的主人,只要呼延庚不放掉他們的人身契,他們就要做一輩子家臣,就算已經位列橫行也沒用。

但呼延庚沒有這麼做,在離開隨大軍離開延州的時候,呼延庚就私下裡解除了他們的家臣身份,現在又一律促成他們成爲駙馬,徹底洗白爲家臣的歷史。

而在滄州,呼延庚張嬋當仁不讓,以長兄長嫂的身份,代行男方的父母之職。

“儀福、仁福、賢福三帝姬,是道君皇帝的十一女趙仙郎、十二女趙香雲、十五女趙金兒,都是十五六歲的年紀。仲廉、樂平、伯盛三人,端端配得好姻緣。”

張嬋拿到了三位帝姬的生辰八字,讚不絕口。呼延庚在一旁微微有些感慨,在另一個時空,這三位帝姬就是在十三四歲的年紀,在劉家寺被折磨致死。而在這個時空,讓她們安安穩穩的嫁人,以後還會有自己的生活,這不正是他呼延庚穿越的意義所在嗎?

邱穆陵仲廉,歩鹿孤樂平,普六茹伯盛一同到呼延庚這裡來拜謝。他們都明白,自己能拜託祖輩的倒黴命運,脫離家臣的身份,攀上帝姬的高枝,這一切都是呼延庚帶來的。如果現在呼延庚這棵大樹倒了,那他們三人對朝廷的價值就非常有限,即使駙馬的身份也救不了自己。

因此,爲自己,爲了自己和妻子,以及純粹出於感恩之心,他們都必須和呼延庚抱作一團,別無他路。

這些當然不用說破,幾兄弟落座,先說各自的婚事,隨後說到各鎮撫司的事務,這時,邱穆陵仲廉將兩顆鎮撫使印拿了出來。

一顆是邱穆陵仲廉自己的范陽鎮撫使印,另一顆是呼延庚委託給他的平盧鎮撫使印。

“小弟獨領平盧、范陽兩鎮,確實力不從心,請少兄將這兩顆印信收去,另委他人。小弟只在兄長麾下廝殺便可。”

呼延庚勸說了幾句,邱穆陵仲廉見推脫不得,便道:“這兩顆印信,小弟是絕不收回的。若是少兄看得起,就將定州防禦使的印信借給小弟,讓小弟爲兄長看牢平盧鎮撫司。”

定州防禦使是呼延庚的勳位,邱穆陵仲廉用這個印信發令蓋章,意味着他不是鎮撫使,而是代表呼延庚行使權力。

呼延庚如果再不答應,就顯得虛僞了,於是他就把定州防禦使得印信交給了邱穆陵仲廉。

普六茹伯盛在一旁補充說:“少兄的幷州刺史印早就在我這,我以此行令便可。”他的天雄鎮撫使的印信早就交給呼延庚了。

歩鹿孤樂平騰的一下站起來,轉身就往外跑,過了一會兒,捧了兩顆印信進來,一顆是他的橫海鎮撫使印,另一顆是呼延庚的橫海團練使印。

歩鹿孤樂平大叫:“我和兩位兄弟一樣,都只用少兄的印信行事,這顆鎮撫使印,還請少兄保管。”

呼延庚笑道:“你們是商量好了的嗎?”

歩鹿孤樂平看着邱穆陵仲廉:“你這廝,交印也不先打聲招呼,害得兄弟我落單,若非少兄海量,我豈不成了護食的。”

邱穆陵仲廉笑笑,並不分辨,他知道呼延庚知道歩鹿孤樂平絕非不願把印信交出來,而且歩鹿孤樂平也知道他知道呼延庚知道。歩鹿孤樂平故意這麼指責一下,是爲了把話題說開,免得悶在心裡生了芥蒂。

“倒是伯盛,”邱穆陵仲廉心裡想着,“真的沒和大家通氣,就把鎮撫使印交了上去,若是我反應慢一步,少兄怎麼想還難說呢。”

呼延庚將平盧,橫海、范陽、天雄四顆鎮撫使印擺在桌上,半開玩笑說:“這下才真正做實了河朔四鎮都統制的名號。”

他想了想,對歩鹿孤樂平說道:“代州位於大同和太原的金賊夾攻之下,待成親之後,你就去皋平,代吾執掌范陽鎮撫司。”

歩鹿孤樂平慨然領命。

現在河朔四鎮中,范陽鎮撫使邱穆陵仲廉持定州防禦使印掌平盧鎮。

天雄鎮撫使普六茹伯盛持幷州刺史印掌邢州和磁州。

橫海鎮撫使歩鹿孤樂平持橫海團練使印掌范陽鎮。

他們三人不僅沒用自己的印信,實際掌握的鎮撫司還和自己的差遣錯開。

在兄弟四人互換印信,進一步取得了信任之後,七月二十日,包括邱穆陵仲廉、歩鹿孤樂平、普六茹伯盛三對夫妻在內,一萬餘對夫婦的集體婚禮,在滄州隆重舉辦。

“金兒,”步鹿孤樂平伸手去接妻子的蓋頭,卻聽見妻子的抽泣聲。

“夫人,你怎的如此哀傷。”

“自父皇北狩,妾身就無依無靠,今日嫁得郎君,還望夫君憐惜。”

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一百八十三節 僵持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四節 體系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一百八十五節 勾結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四十四節 拒馬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二十六節 突圍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九十六節 折衝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一百八十五節 勾結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一百一十六節 目標冀州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九十三節 勸說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第十六節 林銘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七節 魯達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三十節 襄垣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十八節 收稅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五十節 旁牌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一百一十六節 目標冀州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八十節 單騎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九十七節 義軍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十節 復耕第六十二節 誰來付賬第十八節 守營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十七節 中計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三節 真相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三十九節 奪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