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書友8728712’、‘書友22860147’、‘書友9443783’、‘書友19879132’、‘書友21508587’的慷慨捧場和月票支持。)
因爲有前些日子算學一道的較量,賈憲本來便對葉塵極爲佩服,此時看着葉塵化腐朽爲神奇,將毒鹽變成好鹽,且遠超當世質量的鹽,在心中早已將葉塵驚爲天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後面之事根本不用葉塵操心,在羅耀順指揮之下,很快便徹底展開,且進行的如火如荼,緊張有序。製出鹽的速度,更是大大出乎葉塵的預料。在天黑之前的半天時間中,竟然便製出了一萬斤鹽,速度是葉塵之前估計的一倍之多。
當這一萬斤鹽,連夜被賈憲帶人運到晉陽城外軍營時,趙匡胤帶領衆將和幾名文官親自檢驗,無不欣喜萬分,再也無人懷疑葉塵高人弟子的身份。特別是看過鹽的白淨和嘗過鹽味之後,均都感慨不已。
眼看當前最大的燃眉之急已經解決,趙匡胤終於鬆了口氣,當場便下旨道:“來人!傳朕的旨意,葉塵製鹽有功,解大軍燃眉之急,授予從七品武騎尉。等十萬斤鹽出產之後,再另行封賞。”
身後早有專職負責擬旨和傳旨的小黃門記下此事,等擬好旨意之後,自會對前往鹽場進行傳旨。
曹彬等文武大臣眼見官家不等十萬斤鹽出產,便進行封賞,且着重強調,事後還要再次進行封賞。心想官家此時看來真的是很高興。曹彬心中也爲葉塵感到開心。
葉塵開採鹽礦中的毒鹽,經過一系列的處理,變成能夠食用的精鹽,這個過程,可比當世人們以海水、鹹井水煮鹽的效率高得太多。所以纔會能夠在以五百人,於半天之內開採出萬斤鹽。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萬斤鹽在當世最大的鹽場山東路鹽場開採,同樣以五百人數,至少要用十天時間。
轉眼間,三天時間已經過去,鹽場已經開採出了六萬斤精鹽,三天前葉塵升官的旨意已經下來,他如今已經成爲從七品的武騎尉,只不過沒
有具體實職差遣。比擁有正七品雲騎尉的羅耀順只底了半級。但所有人都知道,過不了多久,葉塵還會再次升官,最低最低也是正七品。
三天時間,在葉塵和羅耀順二人你情我願的共同努力下,二人交情急劇攀升,已經到了稱兄道弟的程度。當然,這種關係比起葉塵與王超之間共同經歷過生死的過命交情,還有差距。
不過,這也足以讓二人在鹽場邊上一座矮山頂上,並肩而坐,共同分享着羅耀順從東京汴梁【開封】帶來的秘藏好酒。
對於喝過後世白酒的葉塵來說,羅耀順口中的烈酒,在他看來自然不是很烈。
“羅兄有所不知,小弟之事一言難盡啊………小弟自幼被恩師收養,深居山林之中,但卻並非常年待在山中,每過兩三年,恩師便攜小弟漫遊大江南北,長河兩岸。”葉塵擡頭看天說道,臉上有着淡淡緬懷之色。
沒辦法,他的身世謊言已經說出,爲了圓謊,必須編造一番說出來。
說着葉塵又灌一大口,開始有意無意從羅耀順口中套取其家世,以及大宋官場一些信息資料。
葉塵從後世來到這個時候,深知信息的重要性,‘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不光是說的兵法,在官場政治,甚至商業領域,都極爲實用。更何況葉塵雖然在近日仔細回憶趙匡胤時期歷史,但也只是想起一些大事,具體情形他基本是兩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
而他深受後世宮廷官場小說和電視劇影響,知道官場中的鬥爭比戰場上更爲險惡,更讓人防下勝防,無意中一句話,一件小事,很有可能便會得罪人,給自己樹敵,爲來日災難埋下禍根。
更何況,他在當世,那真是孤家寡人一個,沒有任何親族幫襯。所以,他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之後,便如履薄冰,做事做人極爲謹慎謙虛,且與人爲善。
實事上,他這樣做是對的,不論是在永樂邊的城劉南,還是後面曹彬、王超,以及如今的賈憲、羅耀順都對他充滿好感。從而有意無意的對他個人成長,實力地
位的提升產生幫助。
葉塵最看重的是有關趙匡胤的信息資料,特別是爲人、性格、愛好等。可是直接詢問天子之事,顯然是頗爲忌諱。
但當葉塵讚賞過趙匡胤之後,羅耀順便自己說開了話茬。
從羅耀順的神色中,葉塵看出,羅耀順對趙匡胤極爲崇拜,且忠心不二。
在他的眼中,大宋的開國皇帝是一位睿智,豁達,勇武,開明的最佳老大。可是葉塵眼中的趙匡胤,則是一位籠罩在無數光環之下的腹黑男。所以在面對趙匡胤時,葉塵更爲謹慎小心。
葉塵深感當世人們勤奮程度遠不是後世之人所能夠相比。
五百禁軍從天一亮就幹活到晚上,除了吃喝拉撒,竟然不做絲毫休息。且士氣高昂。
葉塵數次上去幫着幹活,都被一羣人勸了回來,更被頗爲官僚的羅耀順經常拉着,坐到一邊,一邊吃肉喝酒,一邊看着別人辛苦幹活。
這若是放到後世,下面人面上不說,但背後早就把領導罵的狗屁都不是。葉塵本來也是有些擔心此事對自己影響不好,畢竟自己對整個世界,對大宋來說都算是新來乍到的‘新人’。
但是,他慢慢發現,在所有人看來,他和羅耀順在旁邊好吃好喝,而五百禁軍戰士辛苦幹活乃是天經地義之事。
對於這種情況,葉塵思索之後,也只能感慨,封建社會等級制度已經深入人心,成爲理所當然之事。
這幾日,在趙匡胤強令下,大宋軍隊不計損失強攻晉陽城,但因爲之前水淹晉陽城,激起了晉陽城的所有軍民的同仇敵愾,又有謠傳說宋軍破城之日必屠城,結果讓晉陽軍民拼死守城,硬是沒讓宋軍得逞。
這一日,有軍情來報,契丹又增派援軍八萬,增援西路大軍,趙匡胤派出去阻攔契丹西路大軍的部隊已經難以招架,被迫後撤。使得契丹西路大軍已抵達晉陽城西北三四百里之外。
晉陽城內好像也得到了此消息,受到了鼓舞,士氣大振,城守愈爲堅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