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將進酒

到了中庭,這裡已經聚集了三五十人,三五成羣聚在一起,或談風花雪月,或議論家國天下事,還有人在品鑑詩詞字畫。

"亦恆,難得來你這府上一次,你這主人居然不在,今晚怎麼也得罰酒三杯。"這種聚會,自然少不了小王都尉王詵,蘇陽剛剛走進門,就被王詵看到,拉着他要去罰酒。

蘇陽對於這個小王都尉,還是頗有好感的。

其心性先不說,但憑當年能夠爲蘇軾辯解這件事,就能看出,此人是個性情中人。

雖然如今蜀國長公主已經不在,但是在皇族之中,王詵的人脈還是頗爲不俗。

首先此人比較仗義,但憑這一點和他的身份,就能夠結交不少人。

王詵已經四十五六歲,但是看起來卻不比蘇陽大幾歲,或許是因爲心態比較好,也顯得年輕吧。

"恕罪恕罪,衙門裡有些瑣事走不開,罰酒也是應該的!"

蘇陽笑着和衆人打招呼。

王詵這邊的幾個人,蘇陽大都認識。

兩位王府的皇族小王爺,他們的祖輩都是親王,到了他們這一代,依舊算是頂級貴族。

禮部尚書崇敏,蘇陽更熟悉,唯有一個三十出頭的青年,蘇陽是第一次見!

這青年一臉和煦的笑容,體態勻稱,面容俊朗,看着也是一個如同王詵一樣的風流人物。

"亦恆,這是潁川郡王世子劉垚,也是德妃的兄長!"

王詵給蘇陽介紹那青年。

劉垚,蘇陽是第一次見,像他們這種擁有世襲爵位的王爺或者世子,沒有皇帝的命令,是不能輕易離開封地。

除非是像蘇陽和趙籍一般,通過科考進入仕途。

德妃,也就是潁川郡王劉洵的女兒劉清青。

當初爲了選後之事,劉清青可是着實費了一番功夫。

但是蘇陽卻知道,無論他們如何努力,劉清青都不可能成爲皇后。

如果劉氏和高氏當初沒有攪在一起,或許還有一絲希望,但是跟高氏站在一起的劉氏,別說皇帝這關,就是太皇太后那一關,也過不去。

雖然太皇太后是高氏之女,但當今的皇帝陛下,卻是太皇太后的親孫子。

當初太皇太后需要高氏支持她執掌朝政,但是如今,太皇太后卻不能允許高氏再這樣把持趙家天下!

"世子大名小弟早有所聞,今日能光臨寒舍,不勝榮幸!"

劉垚的名氣的確不小,因爲在潁川那邊,興辦義學義舍,救災鋪路這一類的慈善事業做了不少,無論是真的心善還是爲了名聲,這劉垚,總算是做了一些事情!

"郡王此言折煞伯嚴了,伯嚴所爲,不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而郡王才華蓋世,文武雙全,乃是我大宋棟樑之才,遠的不說,吐蕃臣服,郡王功在社稷,伯嚴仰慕已久,只是緣惜一見!"

劉垚站起身,恭敬的抱拳見禮。

"吐蕃臣服,乃是陛下恩澤,將士用命,蘇某豈敢居功!"蘇陽連忙回禮。

"我說你們兩個,在這麼客氣下去,這酒都喝出酸味了!看看咱們這一桌,都是實在親戚,就別這麼客氣了!亦恆、伯嚴,都坐下吧,先滿飲此杯!"王詵笑着說了一句,才讓蘇陽和劉垚笑着坐了下去。

這一桌子人,真論起來,還真都是沾親帶故。

那兩位小王爺,祖輩都是英宗的兄弟,他們和曹清影是同輩,算是表兄妹。

王詵更不用說了,曹清影的親姑父,崇敏則是洛陽王的女婿,英宗的侄女婿,這劉垚的父親,則是太皇太后和高侃的親外甥。

如果三代之內聯姻算下來,估計大宋數得上號的貴族,全都能坐在一起攀上關係。

就算是蘇陽這邊,如果真論起來,也能跟不少家族聯繫上親戚關係。

只不過當年蘇家替神宗背了黑鍋,爵位被奪,跟那些家族也短了聯繫。

如今蘇陽倒是起來了,但那些家族想要攀上關係,也得好意思上門呢!

蘇陽和幾人喝了幾杯酒,王詵也沒有再提起罰酒的事情,蘇陽則專門敬了一圈,也算多喝了幾杯。

"亦恆,這酒是喝了,但有酒無詩,如同嚼蠟,今天你可是主人,總不能就這麼招待我們吧!"酒過三巡,王詵笑看着蘇陽。

此時,不少人都聚在了一起,雖然並不是同一桌,但王詵的話,還是引起了衆人的共鳴。

蘇陽的確是很久沒有寫什麼風花雪月的詩詞,哪怕是從記憶中剽竊,都沒有心思。

但是此情此景,蘇陽推拖不得。

此時,蘇陽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句,居然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只是現在還遠沒有到那個時候,如果蘇陽寫下這一首,煞了風景不說,滿朝文武,只怕得給自己定一個妄言亂國的大罪。

蘇陽站起身,沉吟着,在場數十人,也都安靜下來,似乎也在期待,這位傳說中才華蓋世的狀元郎,十年過去,是否磨滅了他的詩文才能。

蘇陽舉起酒杯,對着在場衆人遙敬一杯,然後一飲而盡。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蘇陽此時,不禁想起了這首膾炙人口的祝酒詞--將進酒!"奔流到海不復回。"

蘇陽說了第一句,在場衆人,略微沉默了瞬間,然後就有人拍案喝彩!

"妙哉,當浮一大白!"王詵大笑着,飲了一杯。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蘇陽一句一句說着,而距離他最近的王詵,顯然已經有了三分醉意,蘇陽吟一句,他則喝一杯!

蘇陽見狀,笑着將李太白的詩詞改了兩句!

"王都尉..."蘇陽與王詵幹了一杯。

就在衆人不明白,蘇陽怎麼突然稱呼王詵官職的之後,蘇陽拎着手裡的酒壺,要對着西面舉起。

"東坡君,將進酒,杯莫停。"

這時候,有人似乎才明白,蘇陽剛剛那一句王都尉和這一句是連在一起的,也是這祝酒詞的內容。

只是蘇陽這兩個稱呼,卻讓在場某些人不怎麼舒服。

蘇陽敬王詵無可厚非,雖然王詵的官職在這裡不算什麼,但其風流之名盡人皆知,而下一句,蘇陽卻遙敬遠在千里之外的蘇東坡,忽略了在場其他人。

那兩位小王爺憋憋嘴,不過也僅此而已,他們兩人雖然是正兒八經的皇親貴族,但無論是在朝堂還是爵位上,都與蘇陽有不小的差距。

崇敏倒是沒有覺得有什麼不自在,蘇陽只是一首祝酒詞,或許是此刻想到了遠在千里之外的蘇東坡,有感而發。

當然,如果蘇陽再說一句崇尚書,他會更高興,或許千百年後,這祝酒詞流傳下去,也有人記得還有一個叫崇敏的禮部尚書!

劉垚臉上始終帶着微笑,但是蘇陽說完這一句之後,劉垚眼底還是泛起了一抹不悅。

王詵就不說了,雖然其職位不高,但人脈不小,而遠在廣南西路的蘇軾,不過是一個轉運使而已...

第二十一章 雪梅三首第一百八十七章 救治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括的禮物第五十三章 科舉考試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四十一章 臨別囑託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令如山第九十四章 茗煙困境第四十三章 赴京途中一第九十五章 教化邊民第十三章 獨門秘方第九十四章 茗煙困境第七章 侍女香草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令如山第九十一章 東坡獻禮第六十九章 倉部郎中第二百零四章 追貶司馬光第一百二十章 爲帝擇後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大黑幕第二十二章 秉燭夜談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機軍營第五章 前塵往事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一百四十七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三十章 化名而來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三十章 瘟疫來襲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崔遠來援第三十四章 初次登門第九十四章 茗煙困境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第九十二章 麟兒誕生第一百六十六章 兒女親家第三十五章 見王安石第七十八章 蜀中劉家第七十五章 官倉碩鼠四第九十一章 東坡獻禮第六十四章 科場舞弊一第三十九章 廬陵郡公第四十八章 遊覽開封第二十九章 瘟疫來襲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寧河之戰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大黑幕第一百一十章 奔喪江寧第一百零一章 疏通運河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與曾布第七十三章 官倉碩鼠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蔡卞第七章 侍女香草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臨大理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王都尉第六章 如此兄弟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與曾布第二十三章 朝堂之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科狀元第三十九章 廬陵郡公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譽第四章 執子之手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鹽案二第二十五章 滁州之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陣前定計第八十八章 欽州現狀第八十一章 事態平息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家宴會一第三十五章 見王安石第一百七十章 對話保定帝第五十六章 牡丹花會一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科狀元第五十六章 牡丹花會一第七十五章 官倉碩鼠四第四十七章 抵達京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法的序幕第七十七章 官倉碩鼠六第一百章 疏通運河一第十四章 精煉食鹽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大黑幕第七十一章 急赴蜀地第一百七十四章 彈劾蘇陽第一百五十一章 寧河之戰二第五十四章 科舉考試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私鹽案七第九十一章 東坡獻禮第九十五章 教化邊民第一百一十章 奔喪江寧第二十五章 滁州之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寧河之戰二第七十七章 官倉碩鼠六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七十七章 官倉碩鼠六第二十五章 滁州之行第一百零五章 監軍童貫第七十章 洛倉之行第四十五章 赴京途中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開封府第九十七章 水調歌頭第二十四章 宋國現狀第十八章 天之將變第一百四十一章 造訪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