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對話保定帝

三日之後,蘇陽來到皇覺寺,這一次,他並非是來上香的,而是來這裡見保定帝。

佛教是大理的國教,上上下下,都篤信佛教,即便是一國之主,也會在一些特定日期吃齋唸佛。

而半月之前,保定帝已經在皇覺寺禮佛了。

繞過保定帝帶來的暗衛,蘇陽不打算讓太多人知道自己和保定帝的這個會面。

修煉了數年陰陽錄,蘇陽已經可以算超一流的高手,比起苦練了三十年外門功夫的鐘伏虎也不遑多讓。

Wшw¸ttκā n¸C○

以他如今的修爲,不被那些暗衛發現,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但是正準備進入保定帝居住的禪院,蘇陽突然停了下來。

一個枯瘦的白眉老僧不知何時出現,蘇陽回頭看過去的時候,那白眉老僧雙掌合十,居然直接道破蘇陽的身份。

“蘇施主,一別經年,別來無恙!”

蘇陽仔細回憶一下,這白眉老僧,應該是當年跟在段思平身邊的老和尚,只是當初蘇陽與其並無多少交集,只是記得其法號枯禪。

蘇陽也沒料到,這白眉老僧的修爲如此利害,以他的估計,只怕除了葵侯、段思平這種超凡武者,白眉老僧已經算世間絕頂了。

“見過枯禪大師,蘇某冒昧,不知大理國主可在此間?蘇某有要事求見!”

被發現,自然無法悄無聲息,蘇陽也就直接說明來意。

枯禪大師唸了一句佛語,然後進入院門,片刻之後請蘇陽進去。

佛堂簡樸,只有一尊不大的佛像,一個穿着灰色僧衣,卻並未剃度的男人盤坐在佛堂前。

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蘇陽卻知道,此人,就是保定帝。

這個世界的保定帝,和金先生筆下的還是有些區別。

如果蘇陽不干涉,那或許數月之後,保定帝就會禪位給高勝泰,然後自己落髮爲僧。

在蘇陽看來,這的確有些懦弱。

“蘇陽見過國主!”

大理國主,是大宋皇帝加封,而蘇陽自然不可能喊保定帝爲陛下。

保定帝四十五六歲的樣子,慈眉善目,從面向上來說,此人應該算是一個善面。

“蘇王爺客氣了,請坐!”保定帝並沒有擺皇帝的架子,從身份上來說,蘇陽這個廬陵郡王,比他也只低了半級,但權利自然不可相提評論,大理國只是名義上對大宋稱臣,而大理的國政,宋國並不能干涉。

“蘇某此次前來,蓋因當年受神僧大恩,欲進綿薄之力!”

素養直接挑明自己的目的,說明這是自己的私事,和大宋沒有關係。

保定帝聞言,眼中的憂愁稍減,若是大宋想要干涉大理國政,這並非他所樂於見到的。

保定帝眼中閃過一絲猶疑之色,然後微微嘆口氣,“想必蘇先生是聽到一些風聞纔來此的吧,本王先謝過蘇先生大義,只是...”

保定帝沒有明說,但顯然是不願意蘇陽插手。

蘇陽能明白保定帝的顧慮,哪怕他說自己是私人身份來此,但畢竟他是大宋的重臣,如果大宋插手大理國的事情,最終的結果會發生怎麼樣的變化,可就難說了。

“蘇某冒昧的問一句,國主是否已經決定放棄大理的權勢?若國主已有決斷,蘇某自無話可說!”

雖然蘇陽希望能夠改變大理國這場變故,於公,大理國如今的政策對大宋親善,他並不像有什麼改變,於私,自己的確欠了段思平的人情,若非段思平爲自己打通經脈,只怕自己想要達到如今的修爲,至少還需要十年功夫。

保定帝的拳頭微微握了起來,哪怕他的權力慾望不是那麼強烈,但被迫禪位,任何一個君王都不會甘心。

只是權衡利弊,以段氏的底蘊,如果下定決心與高氏爭鬥,並非沒有勝算。

但如此一來,大理國百餘年的安定將結束,數百萬百姓流離失所,死傷何止數萬...

保定帝沒有說話,但蘇陽似乎已經明白了他的顧慮。

“高氏一族,所慮者不過高勝泰父子而已,高勝泰老邁,稍有意外也非難事,而那高泰明羽翼未豐,尚不能威脅國主!”

明目張膽的刺殺高勝泰父子,蘇陽不會這麼蠢。

他之前已經得知,高勝泰的身體並不怎麼樣,需要大量珍貴藥物維持,若計劃得當,將高勝泰的藥材換那麼一兩種,讓其突發心梗之類的離世,也不會引人注意。

高勝泰如果突然離世,以高泰明如今的威望,顯然還不能主導大理國政。

保定帝能當君王,自然也不是絲毫城府心計都沒有。

蘇陽想到的這個辦法,他也曾考慮過,但最終,還是沒有下定決心實施。

“蘇先生有心了,不過孤王已經決定,皇權富貴,只是過眼雲煙,這世間哪有萬世不變的富貴。

誠然,我段氏雖然大權旁落,但並非沒有一爭之力,最終即便是僥倖獲勝,也將生靈塗炭,而沒有了高氏,日後或許還會出現張氏王氏李氏,到那時候,我段氏族人是否還能安然而退?

放下權柄,方得大自在,日後孤王也將常伴青燈古佛,只期盼我大理百姓無病無災!”

聽了保定帝的話,蘇陽不知道是應該說他怯懦還是仁慈,而根據他的記憶,高勝泰篡位兩年之後就死了,而卻沒有傳位給自己的兒子高泰明,而是還政段氏,但直到大理國被蒙古滅掉,高氏都執掌朝堂,段氏後人,形同虛設。

此時,段氏還有不小的力量,在大理國境內,也是民心斐然,即便是放下皇權,高氏也不敢做的太過分。

或許,在保定帝看來,段氏家族的傳承,比這有名無實的大理國主更重要。

就這麼離開?蘇陽的確有些不甘心,雖然歷史上大理國高氏並沒有倒行逆施,但從私人關係來說,自己和段氏,顯然比高氏要親近。

保定帝說完,似乎放下了心結,“孤王說句心裡話,背上亡國之君的名聲,又豈是孤王所願?他日若是再見歷代先祖,本王也是無顏面對。但個人的榮辱,與家族昌隆,百姓安定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

蘇陽聽了這番話,實在不知道是應該佩服保定帝高瞻遠矚,心胸寬大,還是懦弱可欺。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保定帝的底線是段氏一族不能出事,大理百姓不能捲入戰爭。

這世上,沒有萬年不變的王朝。

從這一點來看,急流勇退,不失爲一個好辦法。

自己前來,好像有些多餘了。

第五十二章 相逢意氣第九十七章 水調歌頭第五十一章 梅州趙籍第一百五十五章 寧河之戰六第二十八章 瘟疫來襲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蘇楓的窘境第九十七章 水調歌頭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會四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會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帝擇後二第六十章 牡丹花會五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六十章 牡丹花會五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科學院雛形第一百九十四章 將進酒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一章 入贅徐家第四十一章 臨別囑託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會八第二十九章 瘟疫來襲二第十九章 林氏茗煙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第一百五十九章 千里良駒第八十八章 欽州現狀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殺到來第一百章 疏通運河一第七十五章 官倉碩鼠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爲帝擇後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大黑幕第七十九章 鼠口奪糧第一百三十二章 以美爲題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家宴會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私鹽案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將進酒第八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九十四章 將進酒第一百五十八章 吐蕃王的野望二第二十章 雪梅其一第九十章 快速平叛第六十章 牡丹花會五第五十二章 相逢意氣第一百六十章 回贈龍淵第六十七章 絕戶之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與曾布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家宴會四第九十一章 東坡獻禮第一百一十三章 幼童沐兒第一百八十二章 蘇陽的矛盾第十八章 天之將變第一百五十八章 吐蕃王的野望二第六十九章 倉部郎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法的序幕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機軍營第三十五章 見王安石第五十四章 科舉考試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王都尉第一百五十九章 千里良駒第五十四章 科舉考試二第八十八章 欽州現狀第四十五章 赴京途中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帝擇後二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一百四十三章 黃龍軍營第二百零四章 追貶司馬光第五十四章 科舉考試二第一百零五章 監軍童貫第九十一章 東坡獻禮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一百五十章 廣河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葵候有請第六十四章 科場舞弊一第一百一十章 奔喪江寧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赴欽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寧河之戰三第二十三章 朝堂之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五十四章 科舉考試二第十一章 雪梅詩會一第八章 食難下嚥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家宴會三第一百零六章 升職賜婚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第五十七章 牡丹花會二第七十三章 官倉碩鼠二第一百零七章 聖賢有錯第三十三章 義女鳳兒第一百三十九章 邊情緊急第一百五十九章 千里良駒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爭相鬥豔第一百一十章 奔喪江寧第一百四十三章 黃龍軍營第八十八章 欽州現狀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家宴會三第十二章 雪梅詩會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鹽案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臨街刺殺第七十一章 急赴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