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奔喪江寧

於恆遠的父親於世才,卻依舊在當欽南知縣,不是蘇東坡不給他升遷的機會,而是這老頭準備在哪裡養老,年紀大了,也不想再離開。

於恆遠在京城呆了兩個月,又返回欽州,他現在是七品官,這幾年又熟知政事,回到廣南西路,一個知縣是跑不了的。

蘇陽的日子,沒有多少波瀾,對於宋國境內發生的事情,也只能從其他人的書信中得知。

蜀地還好,蘇陽也問過徐明禮,那個蔡京的事情。

但是徐明禮的信中,對蔡京頗爲推崇,因爲其做事,的確有一套。

蘇陽微微嘆息,自己現在,總不能跟徐明禮說,蔡京就是大奸臣,這完全是扯淡,至少人家現在還不是大奸臣,而且是一個精明強幹的實幹家。

蜀地在徐明禮的治理下頗爲興旺,主要是那七大家族,也在極度削弱,他們的酒水生意,完全做不下去,被蘇家擠佔的毫無生存空間。

沒有足夠的錢財,衰落是必然的。

不過蘇陽能得到的好消息,也就廣南西路和蜀中兩地。

齊思遠在江南爲官,來信多說的是自己擔任的官職毫無可爲,處處掣肘,想做點實事,太難太難。

趙籍來信說,黃龍軍組建起來了,但是挑選的大都是氏族子弟,黃龍軍的待遇,明顯好過其他部隊,倒是成了這些公子少爺享樂之地。

訓練也是拖拖拉拉,又沒有實戰的機會。

种師中倒也是在黃龍軍,但卻只是副將,主將是一個文官,根本不懂軍事。

趙籍原本在去年加入了黃龍軍,投筆從戎,想要以武救國,但現實狠狠地給了他一個耳光!

曹旭陽也時常來信,除了問候外,會說起邊境的事情,邊境倒是安穩,沒有戰事,但對於監軍的抱怨日益多了。

另外還有高氏,將幾個族內的年輕人硬塞入軍中擔任要職,讓曹旭陽對此頗爲不滿。

曹氏與高氏,聯姻的次數很多,說是血脈相連不爲過。

曹旭陽和曹清影的母親,就是太皇太后高氏的女兒,樞密使高侃,算是他們的舅爺爺。

連曹旭陽都有些看不慣,可見高氏,做的的確過分。

這種狀況,蘇陽隱約有些察覺,他在皇宮之中出入,禁軍的變動,自然知曉一二。

高氏,想幹什麼!!!

蘇陽不得不多想,雖然他熟知前世的歷史,但那畢竟是歷史,不會什麼事情都記載,他也清楚,自己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歷史,隨着自己的影響越來越深,歷史的軌跡,必然會有偏離。

高氏...

中書舍人,是蘇陽做的最久的一個職位,足足三年時間,他都沒有怎麼離開過京城。

來自江寧的一封信,打破了他還算寧靜的生活!

徐府老爺子徐茂才病逝,蘇陽自然需要回江寧,但影響更大的是,徐明禮已經請辭成都府路轉運使,回家守孝,而他推薦的繼任人選,則是成都知府兼安撫使的蔡京。

蘇陽接到消息的時候,太皇太后高氏也派人送來擬好的聖旨,只需要這邊蓋上玉璽!

“陛下!”

趙煦在寫字,和三年前相比,進步很大。

蘇陽將聖旨看過,行文沒有問題。

“拿去蓋吧!”趙煦對於蓋章,似乎覺得乏味,也不想停下正在抄的東西。

身邊的太監擡手就要去那玉璽蓋章。

但是蘇陽的目光一冷,那小太監似乎感覺到了一股殺氣,所以驚慌失措的收回手去,一臉惶恐的看向蘇陽。

趙煦似乎也覺察到不對勁,擡頭看向蘇陽。

“老師,怎麼了?”

“陛下爲一國之君,請陛下謹記,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聖旨出自陛下之手,此傳國玉璽,那天子之印,不可假手他人,僭越者,殺!”

“陛下饒命,奴才...”那太監嚇得跪在地上。

趙煦沒有說話,將那聖旨仔細的看了一遍,伸手取過玉璽,鄭重其事的蓋在聖旨上。

“拿去宣旨吧!”將聖旨遞給身邊的太監,那太監額頭冒着冷汗,退了出去。

“老師要回江寧了嗎?”

“是,臣妻爲江寧徐氏之女,需回江寧奔喪!”

“擬旨,追封江寧徐氏徐茂才爲中奉大夫...”

趙煦的話,讓蘇陽微微皺了皺眉頭,因爲在這些年,所有的聖旨,都是太皇太后派人擬好,但隨着皇帝成年,他似乎也已經不耐當這提線木偶。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陛下的字還欠些火候!”

“尋常人家的十六歲已經可娶妻生子,爲何朕不能親政!”趙煦似乎真的有些着急了。

“所謂成家立業,陛下的確是到了娶親的年紀!”

“朕、不是這個意思!”趙煦的臉微微一紅,無論他所處何位,但依舊還是一個少年,說道這件事,臉紅一些,是在所難免的。

“太皇太后與陛下乃是一家人,臣聞太醫說太皇太后染了風寒身體欠安,陛下應該多去探望纔是!”

趙煦聞言,坐了下去,“朕知道了!”

...

江寧與京城相聚千里,但因爲徐慧君不太會騎馬,所以只能以馬車趕路。

星夜疾馳,六天之後,也才返回江寧。

他們比徐明禮回來的還要早。

徐家高價購來冰棺,將老爺子的屍體保存,等待徐明禮歸來。

整個徐家,歷代以來,爲官最高者,就是徐明禮,這也是老爺子一生引以爲榮的,所以這葬禮,徐明禮自然是要參加的。

三日後,徐明禮才一兩疲憊的趕回來。

從蜀地到江寧,不下三千里,即便是馬不停蹄,也需要十天,但是徐明禮卻只用了七天,這七天,只睡了兩覺,回來的時候,人幾乎脫形!

對於徐茂才,蘇陽心中頗多敬意,自己在徐家入贅的那段日子,徐家上下,並沒有多少歧視。

算算日子,已經七年,自己如今已經二十五歲,算上鳳兒,已經有了二子三女。

這三年,芸兒和琴兒被蘇陽收爲侍妾,而麻姑,則成爲蘇陽的平妻。

蘇陽對於麻姑的感情,或許只有曹清影知道。

徐慧君一年前再產一子,取名安邦,香草與麻姑各生下一女,分別爲雪茹,梅洛,正如蘇陽當年與徐慧君說的那樣。

芸兒、琴兒和曹清影都無所出,蘇陽對此並未在意,曹清影也看的淡,只是芸兒和琴兒卻頗爲感傷。

人生至此,或許在某些人看來,已經圓滿,以蘇陽如今的地位,足可享一世富貴。

但蘇陽卻並不滿足,反而時時憂心。

第九十五章 教化邊民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鹽案八第九十六章 飲酒論策第四十九章 街頭惡少第六十八章 狀元及第第二十七章 雪梅其四第一百零八章 安國公主第二百章 私鹽案九第八十四章 科學大牛第一百二十章 爲帝擇後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與曾布第一百一十八章 葵候有請第三章 徐家婚宴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與曾布第八十章 麻姑制餅第二章 初次見面第一百零四章 探查軍營第一百七十八章 藍圖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五十章 廣河之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崔遠來援第一百章 疏通運河一第七十七章 官倉碩鼠六第四章 執子之手第一百零七章 聖賢有錯第二百零一章 私鹽案十第二十四章 宋國現狀第一百九十章 私鹽案三第七十二章 官倉碩鼠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九十四章 將進酒第三十五章 見王安石第一百三十章 化名而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開封府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帝擇後二第三十九章 廬陵郡公第一百五十三章 寧河之戰四第八十一章 事態平息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任命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臨大理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帝擇後二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會六第四章 執子之手第二百零五章 太皇太后的囑託第一百六十六章 兒女親家第四十三章 赴京途中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鐵劍滴血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帝擇後二第六十二章 牡丹花會七第十一章 雪梅詩會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驚聞辛秘第一百一十章 奔喪江寧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與理念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馬之殤第六十五章 科場舞弊二第九十章 快速平叛第一百三十九章 邊情緊急第一百零一章 疏通運河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以美爲題第一百六十章 回贈龍淵第一百五十七章 吐蕃王的野望一第二十九章 瘟疫來襲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寧河之戰二第九十五章 教化邊民第十一章 雪梅詩會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任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鹽案二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會六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任命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家宴會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八十四章 鐵劍滴血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開封府第五十七章 牡丹花會二第九十章 快速平叛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下大理第一百九十五章 崇敏的野望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法的序幕第二十六章 琅琊山莊第九十七章 水調歌頭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一百七十四章 彈劾蘇陽第二章 初次見面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鹽案二第六十八章 狀元及第第一百七十一章第十三章 獨門秘方第一百四十三章 黃龍軍營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下大理第一百九十四章 將進酒第五十章 恩科備考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會八第五十一章 梅州趙籍第七十六章 官倉碩鼠五第四十八章 遊覽開封第一百零八章 安國公主第一百九十二章 私鹽案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吐蕃王的野望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與曾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