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給“無漏”一點小小的朝廷效率震撼

“展仲死了?”

當賊首的屍身被發現,消息第一時間傳到了公孫策和雷濬的耳中。

兩人分別代表開封府衙和機宜司,正在現場督戰,成功敗敵後,並未滿足於這場勝利,立刻親自帶隊,搜尋逃走的展仲,絕不讓他逃回無憂洞中。

沒辦法,之前劉平的一場大敗,禁軍身上的刀兵甲冑也遺落在洞中,跟着展仲衝出來的亡命徒,就有不少人是披着制式的紙甲,若不是他們實在陣形散亂,各自爲戰,不至於這般慘敗。

如果讓展仲逃回去,就有兩種可能,要麼他失去統領鬼市的位置,一蹶不振,甚至在內亂中被殺,要麼痛定思痛,將一羣願意繼續聽從號令的江湖子訓練起來,到那個時候,盜門的威脅就全然不同了。

雖然後者的實現難度極大,但公孫策和雷濬不敢賭,所以不斷加派人手,然後就接到了展仲的死訊。

聽了發現屍體的差役對於現場的描述,公孫策的臉色凝重起來,邁開長腿,如一陣風般消失。

等到雷濬趕到時,他已經初步勘察了現場,指揮差役將內外守住,沉聲道:“死的確實是賊首展仲,那些傷口做不得假,後背還細緻地抹了藥,顯然現場有過另外一個人,不知是不是‘無漏’所爲!”

雷濬臉色微變:“‘無漏’?”

“看!”公孫策將他引了進去,指向那具血腥撲鼻的屍體。

雷濬第一眼看到的,正是屍體前的線索:“無……漏……曹誘……小心……名聲?‘無漏’原名曹誘麼?這是一個大收穫啊!”

“有些古怪!”公孫策琢磨着道:“‘無漏’是兇手麼?他爲什麼要殺死展仲?殺人後又出於什麼原因匆匆離去,任由對方在臨死前留下了重要的線索?”

雷濬皺起眉頭:“莫非是故意留下,用以誤導我們?”

“不知!”

公孫策沒有妄下定論:“‘金剛會’的核心人員,都是仕林抓住的,我雖然聽他在信中提到,但終究不甚瞭解,此事要儘快通知他!”

“好!”

雷濬點了點頭,將機宜司這邊的事情安排妥當,朝着皇城而去。

這個時辰恰好是最早一批放衙的官員出來,往往都是閒官魚貫而出,再等了兩刻鐘,就見狄進步履穩健地走了出來。

遠遠見到雷濬的身影,狄進的神色就鄭重了起來。

圍剿功成的消息已經迅速傳至朝野上下,振奮着人心,正常情況下沒必要迫不及待地來見自己,必定是出了意外。

“展仲遇害,疑似‘無漏’傳人所害,現場還留下了直指身份的死亡線索?”

狄進聽完雷濬的描述,做出了初步判斷:“寶神奴的傳人,不會有如此大的疏漏,這死亡線索就是故意留給我們的……曹誘,曹家?”

在京師貴人裡面,提及曹姓,以前第一個想到的,是曹利用的家族,十幾年樞密使的高位,讓曹姓族人不可一世,京師裡面都敢橫着走,然後在短短數月之間,轟然倒塌,煙消雲散。

曹利用的直系親眷,都被奪官降級,真宗賞賜的宅第被收回,家產被抄沒,十數家親屬獲罪流放,剩下的自然忙不迭地離開了京師,生怕遭到報復。

排除了這個曹,實際上還有一戶更加顯赫,但低調許多的曹氏……

雷濬的腦海中也浮現出了那一族,與他們雷家還息息相關,頓時變了臉色:“此賊莫非要與曹太尉牽連?”

曹太尉,指的是開國第一良將曹彬之子曹瑋,真宗朝時鎮守關西的第一名將,威震西陲,這個名字是真的能止吐蕃党項小兒啼哭的,如今的夏州之主李德明之所以親宋,也是給曹瑋壓的,甚至眼睜睜看着對方帶領叛逃的河西大族進入宋境,始終不敢阻攔。

不過正如鎮守河北二十多年的李允則一樣,威震西北近四十年的曹瑋同樣年邁病重,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如果他能再活十年,李元昊登基後也得乖乖蟄伏,李元昊自己或許初生牛犢不怕虎,但麾下的各部落根本不敢與曹瑋作對,必須等他死了,纔敢起兵。

而曹瑋也早早發現了党項人的野心,當年就提議趁着在夏人政權不穩的時候進攻,避免党項李氏日後成爲邊陲大患,但那個時候宋真宗在弄天書降神呢,哪裡顧得上這些,斷然拒絕。

曹瑋並未放棄,雷彪曾爲其親衛,後任皇城司察事,在幷州紮根經營,成爲第一富商,時刻監視着夏人的舉動,就有曹瑋在幕後的支持,雷濬身爲雷彪之子,當然不願意曹家捲入這等事端中,直接道:“我們萬萬不能如了賊人之願!”

“這所謂的‘曹誘’是不是曹氏的孩童,還在兩說,不可先入爲主……”

狄進看了看他:“關鍵在於,展仲乃無憂洞賊首之一,如今被殺,死前留下的線索又與遼人諜探相關聯,哪怕知道背後有蹊蹺,也是必須查一查的,不然就是機宜司失責,同樣會爲賊人所趁!”

雷濬臉色難看起來:“我們一旦查了,就會落入陷阱,可不查,又有包庇勳貴曹氏之嫌?”

“和寶神奴給出渤海密藏時的路數相似,並不將自己的成功寄託在敵人的愚蠢上,而是逼迫敵人落入兩難之局,怎麼選都是錯的,不愧是一對師徒!”

相比起雷濬的緊張,狄進神態卻輕鬆下來:“此人發現機宜司守備嚴密,根本沒有可趁之機,這段時日,必定在京師暗中做了不少佈置,現在這個時候發難,已經是沉得住氣了……”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但有些時候,防守也是最好的進攻,他明明知道了“無漏”的特徵,還讓機宜司不要在京師內搜尋酷似孩童的侏儒,只調派人手,全力守好牢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狄進跳出展仲之死的案子,着眼全局,思路就清晰起來:“只要耗下去,寶神奴每關一日,泄露‘金剛會’上下情報的風險就會多一分,而風險每多一分,這個組織內訌的可能性就大一分,再加上沒有首領統一調度,用不了多久,自己就分崩離析了,‘無漏’傳人豈能不急?”

雷濬同樣恢復冷靜,喃喃低語:“所以……我們要拖下去?”

狄進頷首:“首先,曹誘到底是哪一家子弟,要好好篩選,從京師的戶籍查起,不只是貴人大戶,尋常百姓家中也不能錯失。”

雷濬明白,要這樣篩選,這一步就要耗費不少時日,但總有完成的一天:“確定之後呢?”

“如果真與曹家有關……”

狄進道:“我任館伴使時,四方館使曹牷曹信義,正是曹太尉的子侄,過年時我還去曹府拜訪,有鑑於這份往來交情,此案倘若由我審查,我會自請回避!”

雷濬目光一閃:“家嚴曾爲曹太尉親衛,這雖非人人盡知之事,卻也不是隱秘,我要自請回避,以免有包庇嫌疑!”

狄進道:“李公與曹太尉有舊,劉知謙身爲李公親傳弟子,目前提舉機宜司,更以圍剿無憂洞爲重,此案也可以暫時選擇迴避,後面待得平定無憂洞,再行接手……”

雷濬又道:“大榮復是渤海遺民,搜查遼人諜探是他之責,對於其他事宜卻還陌生,讓他這樣的身份搜查勳貴府邸,更難免引發爭議,理應迴避……”

好傢伙,迴避完了!

狄進提醒:“皇城司曾有狂行悖法,紀律廢弛之舉,機宜司要引以爲鑑,依律辦事,你們也該詢問另外幾位提舉和提點之意!”

雷濬面容古怪。

機宜司確實不止一位提舉,兩位提點,還有幾位官員,但那些都是掛名的,並不做實事,這樣的人想想就知道,都是勳貴恩蔭出身,讓勳貴去查曹家?

不過這個流程確實要走一遍,至於是不是耗時良久,那也沒辦法,畢竟機宜司是按照朝廷法度辦事,最是規矩!

“追查‘無漏’,是機宜司的職責,展仲之死,卻也是開封府衙的管轄範圍。”狄進微笑着,最後補充了一句:“你回去將機宜司的辦案態度,轉告明遠吧!”

……

“仕林之意,我已明瞭,請他放心便是!”

公孫策聽了雷濬的傳話,馬上明白深意,給予明確答覆的同時,心裡又難免癢癢的。

對於這種賊人明目張膽的挑戰,他最有興趣了,但正如之前所言,“金剛會”的核心成員抓捕,都是狄進這段時間在京師所爲,他根本不熟悉,此時貿然接手,就好比臨陣換將,無疑是大忌。

所以公孫策強行壓下不理智的念頭,目光一掃,看向同樣來到現場的另一位府衙官員,走了過去。

那人正是判官劉景融,喜氣洋洋地迎上,連連拱手:“公孫推官威武,此番滅賊大勝,京師上下一片歡騰,我等是着實出了一口惡氣啊!”

公孫策微笑還禮:“若無大府支持,不得劉兄力薦,也不過是一番空談罷了,在下萬萬不敢居功!”

“明遠謙虛了,謙虛了啊,哈哈哈!”劉景融大笑,本以爲這位年輕氣盛,不懂規矩,沒想到還是挺懂事的,得好好結交一番。

公孫策又道:“展仲敗亡,無憂洞內正是最惶恐不安之際,理應趁勝追擊,擴大戰果!”

“是該如此!”劉景融凝重起來:“那洞中還聚有上千賊子,這羣惡賊可不好對付,明遠要慎重啊!”

“劉兄放心,我若被一場勝利衝暈了頭腦,就與賊首展仲一樣了!”

公孫策點點頭,開始進入正題:“展仲之死,頗有蹊蹺,他並非重傷而亡,疑似被他人所害,死前留下了信息,兇手似是遼人諜細,還是一位曹姓貴人!”

“曹姓?”劉景融進入現場,看着那已經僵硬的屍體,再細細查看了血字信息,面色逐漸變了:“曹誘是遼人諜探,還殺了無憂洞的賊子頭目?這曹誘所在的,是哪一個曹家?”

公孫策道:“府衙戶籍,能查到這曹誘出自哪一戶麼?”

“應該可以……”

劉景融眼珠轉了轉:“不過你我忙於無憂洞,此案還是交給朱判官吧,他空閒!”

判官和推官都管理獄訟刑罰,但開封府衙有兩位判官、兩位推官,如今他和公孫策負責圍剿無憂洞的大事,難以分心,理應稟明大府,將此案分派給另外兩人!

公孫策戀戀不捨地看了一眼屍體:“事有輕重緩急,一切聽從大府吩咐!”

陳堯佐得知消息後,果然如劉景融所願,將案件分派了下去,在這位權知開封府的重臣看來,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清剿無憂洞,平息這場賊人之亂,遼人諜探反倒要往後靠。

趕到現場的朱判官,不由地傻了眼。

機宜司靠追查遼人諜細出了風頭,立了功勳,不少官員都是眼紅的,也想分一杯羹,但不是這麼分的啊……

展仲的身份就夠敏感了,還涉及到那一戶曹家,更關係到貴人孩童,是不是還得去府邸搜尋?

接過案卷,朱判官琢磨片刻,對着跟來的書吏道:“這曹誘只是姓名,並無表字,是不是存在着同名的情況?”

書吏一怔:“判官所言極是,確實有這種可能!”

朱判官撫須,慎之又慎的語氣,展現出了朝廷官員嚴謹的態度:“那你們可要好好查,千萬不能冒進,明白了麼?”

“是!”

宋廷的執行效率出了名的低,尤其是後面的冗官時期,一職多官,政出多門,職權重疊,效率低下,現在還沒那麼多冗官,但也快不到哪邊去,畢竟歷朝歷代的朝廷效率都很緩慢,各部門之間互相推諉的情況比比皆是。

所以一旦沒了某些喜歡在三天之內查完案子的卷王,一切重新回到原來的節奏。

十數日後。

夜。

一道身影閃入刑房,從厚厚的一沓案卷中,緩緩抽出了展仲之死的案卷。

期待地翻開,發現只薄薄的幾頁紙,迅速看完後,氣急敗壞地放了回去。

查着呢!急什麼!

第兩百八十五章 “金剛會”終於露出馬腳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夏竦:我堂堂宰執怎麼就拿捏不了一個小輩呢?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煩惱第四百零五章 一名合格的偵探就是要能觸發命案第三百六十五章 終於有兇手對神探下手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過往》第一百四十章 國子監學子仗義執言,圍堵駙馬!(第二更)第六十五章 雪地謎團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元魁首的官場積累第兩百五十章 乾脆利落的收網第四十章 幸好沒用鐗,否則直接打死了第九十一章 自己傷害自己,這叫“造作傷”!(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四十四章 案件變更——《官家生母謀害事件》第三百六十六章 施壓!成名!第九十五章 我要爲《蘇無名傳》正名!(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一章 那個男人要回來了!第三十三章 現成的先生第三百三十一章 做人留一線與趕盡殺絕第三百五十八章 宋朝“太后黨”挽救遼國太后黨第兩百九十一章 請官家協助破案第兩百零六章 丐首裡的超級鹹魚第二十九章 兇手居然是他?第二十四章 灌湯包貴麼?第三百六十八章 狄正使就是現實版李雙鷹啊!第兩百九十三章 審問,就是在誅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萬衆矚目的歸來第三百四十七章 升官!出使!第一百五十三章 七爺:區區三個趕考士子,看我怎麼拿下!(第三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雷家:我們如臨大敵的敵人,在狄進面前只顧着求饒?第兩百三十九章 能打死的,就別嗶嗶!第三百五十四章 這下不得不信了第五十四章 叛徒不妨現在就處置了吧!第一百零五章 兇手再是清理痕跡,也有防不勝防的地方!(第三更)第四十章 幸好沒用鐗,否則直接打死了第兩百四十四章 神了!真神了!第六章 《富家子女連續綁架事件》第兩百五十七章 晏殊和范仲淹強勢圍觀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人升上雲巔,一人墜入深淵第四百零八章 犯人有權貴庇護?狄三元就是權貴!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人升上雲巔,一人墜入深淵第三百一十五章 先把自己的路走到盡頭,登臨絕頂!第兩百八十章 這個真相特別勁爆第四百一十六章 分屍總有其用意第一十七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話語,將疑惑解開第三百零二章 《浣溪沙詞句殺人事件再現》第三百八十二章 跟李元昊不用講什麼江湖規矩,併肩子上!第四十八章 誰都可以是萱娘第二十六章 外宅第七十四章 賭上狄樑公的名義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個嫌疑人已經不夠用了!(第一更)第一十二章 解救雷娘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快別熱身了,你打不過這個宋使啊!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臉不要,那就別體面了!(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這下誅心了!第七十三章 鬼也有冤第一百八十八章 榮婆婆:狄省元的人還怪好的!第一十四章 書院錄取通知書第一百二十四章 破不了的迷案就找狄解元,真是個小機靈鬼!(第一更)上架感言第一百六十七章 太后想殺人!(第一更)第兩百七十八章 不利於兩國太平的話,千萬不要說!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四十八章 誰都可以是萱娘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人稱頌的“北俠”與老鼠洞裡的“盜首”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終沒有勇氣的太子和太有勇氣的漢臣第一百六十八章 趙禎:我只信任一個人!(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絕望的人是不會讓同夥好過的(第二更)第六十章 犯人狄青第一百五十二章 爲無辜者不再枉死,爲世間多一份太平(第二更)第兩百三十二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兩百五十八章 都盼着我贏第九十八章 姐,你是我的眼!(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一章 說是何萬畏罪自殺,又沒說死沒死……第兩百七十八章 不利於兩國太平的話,千萬不要說!第四十七章 官場靠山第四百一十七章 核心動機!真相大白!第三百五十八章 宋朝“太后黨”挽救遼國太后黨第兩百七十八章 不利於兩國太平的話,千萬不要說!第八十二章 鄰居姓公孫(第三更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一章 做人留一線與趕盡殺絕第一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長風鏢局第六十一章 暴風雪客棧第二十五章 受害者形象的扭轉第四百零二章 展昭與“陷空”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江湖人報仇效率高,專挑“金剛會”的滅門第八十章 揚名之始(第一更求首訂!)第三百六十六章 施壓!成名!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遼人教西夏何爲上下尊卑第七十六章 破解雪地人頭之謎第八十九章 不收拾一下外戚,好意思叫讀書人?(第三更)第兩百四十八章 二當家的真實身份第九十章 此等小案,也要陳堯諮過問?(第四更爲盟主“風起隴西”賀)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下師出有名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記錄在案(第一更)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七章 當神探要天下第一等的武力,也是合情合理的吧?第一百七十八章 同時交代的犯人,截然不同的供詞(第一更)第九十章 此等小案,也要陳堯諮過問?(第四更爲盟主“風起隴西”賀)第一百一十八章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來做(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