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關鍵一擊(三)

阿朮認爲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就馬上開始佈置接下來的進攻安排,他對於戰鬥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實際的想法,一直以來他都在和張順軍作戰,對於對方到底是個狀態他比誰都清楚,但他並沒有想要防守,也沒有什麼戰術目的,所以這一刻反而十分輕鬆,此時此刻他想要的最好結果就是殺死更多的敵人而已,至於能不能取勝又有什麼關係呢?

他決定集中優勢兵力對敵人展開進攻,反正也沒有取勝的可能,就直接給他來個往死裡打不就好了。他決定使用一部兵力牽制張順軍的北翼,而以總兵力的五分之三則放在南翼,預計在反擊中突破對方的防禦,爾後迂迴到張順軍的右側,切斷他們的退路,最後將所有的張順聚殲在此處。可憐他自己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沒有關係,還是那句話,他只是需要給對方沉重一擊也就行了,別看此時他的部隊已經增長到了十五萬之多,而敵人不過七萬,但他依舊也沒有想過可以吃掉對方,要知道在揚州他可是用三十萬打兩萬不到的敵人一個月,卻絲毫戰功也沒有取得的情況,而現在他面對的狀況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而徐寧方面爲了贏得決戰也決定把所有能夠調攏來的部隊都集中起來,他的決策是將原來作爲預備隊的二十五軍也立即調上前線,限令它們在兩天之內趕到自己預定區域,這樣一來他已經把自己所有的兵力都集中起來,這個時候他也明白對手既然已經不再逃跑,便一定是想要做困獸之鬥了,既然是這樣那麼也就不需要總想着要如何防止他們逃跑,只需要按照自己一直以來的打法進行也就行了,而這個時候他手下總兵力達到了七萬餘人擁有二百五十門火炮,他集中了這些兵力已經是盡了最大的力量,但與他當面的元軍相比,仍然居於明顯劣勢,不過他並沒有緊張,有的也只是心裡藏不住的興奮。

他把的戰場選在河牀以東地區,他認爲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條件。早在之前向北追擊元軍的時候他就隨軍來到這裡,當時他就發現這一帶地形良好,是一個理想的戰場。他當時就同周圍的將領說道,要在這裡打一仗。這也是徐寧的習慣,每到一地方都非常注意周圍的地形,這一習慣使他在作戰中獲益不少,他曾對人說過凡能對自己有利的地方都要加以研究,因爲說不定將來會在那裡打仗,會要佔領那個地方,所以選擇有利戰場是徐寧作戰中的一大特點。

張順軍進入這個地區之後立即在開始構築工事,擺出了一幅防禦架勢,這也是張順軍一直以來都最熟悉的打法。該地區據說古代的時候是大河的分支,但後來河牀改到,也就是的這裡成爲了廢棄的乾枯河道,地形非常便於防禦,這個地方北面比較平坦,中間地勢突起形成一個小高原,其突出的頂部並沒有名字,但是佔領這個高地之後就能輕易地觀察和控制周圍的廣大地段,而在他的正面正是一條狹窄的通道,而這裡卻也是元軍必須要經過的地域,除非他們放棄這個戰場,可現在看來已經無法做到了。

這個冬天張順他們的作戰並沒有費多少事,張順也只是大量的派出騎兵出擊,所以陸軍並沒有怎麼出動,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地面非常堅硬無法挖掘壕溝進行防禦,可現在已經是春暖花開了,大量的冰雪已經消融,使得挖掘變得很容易,也就一個晚上的時間戰壕已經挖掘好了。

徐寧在向前開進和佔領陣地的過程中一直不斷打的分析對方的戰術部署和意圖,得出的結論就是爲創造進行反擊的條件故意示弱於敵,引誘敵軍來攻,爲了更好的將敵人拖入自己設計好的地區他果斷地決定放棄了更好的地區,並且還命令自己的軍隊後撤一段距離,全線進入了自己佈置好的地方。

他之所以這樣作,其主要意圖就是引誘敵人把主攻方向指向看似防禦薄弱的南翼,給敵人一種自己也想來一個集中所有火力突破敵人的狀態,而只要敵人南移而使得中間空虛的時候就集中主力在中段進行反擊,然後就是分割包圍敵人最後一塊塊的消滅敵人。

徐寧爲了可以實行這個戰術計劃,將那個小小的無名高地交給了由老五團組成的第五旅進行防禦,也就是他準備用不到五千人來防守敵人將近十萬大軍的進攻,而自己的大軍則開始戰術穿插。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爲那個無名高地實在太小了,就算是他想要在此地投入更多的兵力也做不到,所以乾脆就把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了自己最信任的手下了。

第五旅是個比較特別的隊伍,他們並不隸屬任何一個師,而是徐寧司令部的直屬部隊,只要有硬仗苦仗徐寧就會毫不猶豫的派出這支部隊,到現在這個時候他們早就擁有了無數的榮譽,但卻依舊還是像過去一樣用沉默訓練的方式進行艱苦的訓練,甚至他們的恥辱旗還一直都被保留下來,而此時這面旗幟就飄揚在無名高地的上空。

徐寧在後方用望遠鏡觀看着整個戰場的局勢,他一邊看腦子裡面一邊快速的轉動着,想着如果這樣該如何,如果那樣該如何如果那樣該如何,其實這一戰得最關鍵之處也就是這個無名高地的防禦能不能堅持到二十五軍到達戰場,也只有這支部隊到達的時候纔是他們最終解決戰鬥的時候,畢竟他的兵力還是處於劣勢的,這是不能否認的情況。

也不是他故意託大,不願意使用張順的所有主力,但問題是張順此時還要面對忽必烈五十萬大軍,他不能動用太多的人馬“傳我的命令,無名高地現在命名爲五號高地,這一戰打完之後第五旅升格爲師,差多少人我都給他補上。”

第206章 嘹亮的衝鋒號(二)第177章 恭迎先生第195章 突擊(一)第六十五章 另類阻擊戰(二)第139章 恐懼與憤怒(一)第140章 揚州破(上)第129章 混亂的局面(上)第132章 雷神傳說(一)第175章 襄陽破第四十六章 計劃(下)第160章 雪恨(上)第六十七章 亂戰(二)第九十九章 喚醒更多的人第十五章 全新的戰鬥(五)第九十六章 後路第179章 真正的秘密第129章 死戰(一)第137章 怨氣(下)第197章 突擊(三)第三十八章 覆滅(一)第三章 應對(上)第129章 襲擾戰第三十六章 斥候第133章 死戰(五)第六十二章 攻防戰(四)第152章 雛鷹展翅(四)第179章 攻城(四)第155章 元人的勇氣(上)第六十五章 終於來了第三章 宣傳戰第142章 臣不需要大宋(上)第二十一章 戰房縣(一)第104章 冷雨夜(三)第七十一章 小法規大作用第十四章 石頭第八十二章 且慢(下)第八十一章 關鍵一擊(六)第六章 狂士張順第五十章 一頭惡獸(一)第三十一章 登陸山東第四十六章 阿里海牙第九十一章 喊話第190章 正氣歌第二十五章 拼死一搏第三十四章 攻破水寨(二)第178章 婚禮準備第八十一章 發大財第五十九章 火焰中的瘋狂第一章 來了,神農架第六十章 攻防戰(二)第二十二章 破綻第176章 攻城(一)第165章 奸細(上)第二十章 血戰(二)第十六章 血染關頭(三)第137章 遭遇第四十三章 心狠第九章 神農架(二)第七十五章 張弘範的疑問第201章 沒有結尾的偷襲(上)第138章 韃子戰術第五十八章 水軍第四章 連戰連敗(上)第148章 學生團第120章 密謀(中)第六十九章 化解危機第146章 憂慮(上)第162章 對手的凝視第123章 臨安(上)第149章 信鴿第143章 臣不需要大宋(下)第六十二章 攻防戰(四)第171章 暗戰(上)第141章 揚州破(中)第175章 朝廷的安排第193章 最後的吼聲第四十章 天變(一)第153章 這裡是大宋第125章 大江南北第三十章 有點無奈第四十四章 光明之路第120章 撤退第五十八章 蛻變(三)第209章 擊穿未來(下)第177章 攻城(二)第126章 斷然的決定第六十三章 偷襲與強攻(二)第六十六章 另類阻擊戰(三)第131章 死戰(三)第175章 襄陽破第三十六章 斥候第154章 交鋒第122章 反差(下)第141章 恐懼與憤怒(三)第187章 連環局(四)第六十五章 終於來了第九十八章 目標終於找到了第七十五章 張弘範的疑問第183章 成了第七十五章 動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