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忽必烈的決心

要是一般人平時敢這麼說話一定會被忽必烈五馬分屍,要知道他可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從小到大都容不得任何人在自己的面前有絲毫的不滿意情緒,可誰也沒想到今天竟然有這麼一個人在這麼個時候說這樣的話,自然全都被震驚得目瞪口呆,全都不知道等待這個人的會是一個什麼可怕的下場。

但誰知道忽必烈看到他之後竟然驚喜得叫起來“大哥,你終於來了!”這一聲大哥叫的情深意切,沒有絲毫的做作可言,而有趣的是這個稱呼叫出來的時候旁人竟然也沒有感到絲毫的詫異,好像對他們來說這就是應該應分的一樣。

而進來的人則是大步走到了忽必烈的身邊,一把將他拉了起來,然後用自己的胸膛頂在他的背後“不管如何臣都會站在您的背後,就算是死臣也願意死在您的前面,但我們決不能屈服,至少也要讓他們看看我們大元人是有男人的。”

“有什麼用處呢?”忽必烈輕輕的搖頭,一臉的悲傷嘆息。

“有!當然有了!就算我們都死了,也要張順知道我們大元人是有些用處的,也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得住更多的子孫後代,不至於讓他們全都變成奴隸吧。”誰能想到這個人竟然說出了這樣的話,但偏偏這個時候卻好像沒有人能夠說出反駁的話雨來。

其實在在忽必烈統治期間比起其他的朝代,元朝的疆域最爲廣闊,即使是國力也並不弱,比鐵木真領導的時期的國力更加強大,這些都使忽必烈統治的蒙古國有了稱帝的資本。在元朝的歷史上,也僅有兩位皇帝重視漢文化。一爲忽必烈,二就是元仁宗,元仁宗不僅尊崇漢文化還尊崇儒術,這都是忽必烈帶給他的巨大影響。蒙古皇帝向來排斥漢人,他們看不起漢人更看不起漢文化,而忽必烈則是個例外,在他統治期間,大力推崇漢文化和儒術,並打算在統治中融入漢文化和儒術,不僅如此他還啓用有才的漢人將軍,對漢人毫無偏見和排斥,而眼前這一位就是有才並且極受忽必烈的寵愛的漢人將軍,他就是董文炳。

董文炳將門出身,他的父親董俊曾經是位大將軍戰功赫赫。早些年的時候,董俊擔任蒙軍右副元帥,滅金戰爭中屢屢立下奇功,而後來在與金朝的決戰中不幸犧牲,他的去世十分令人痛惋。在董俊戰死沙場的時候,董文炳年僅十六歲,卻已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少年老成的董文炳在兵法上的造詣和理解已不輸於他的父親。後來董文炳被任命爲藁城令,雖然董文炳沒有什麼高深的資歷,但是他卻很善於聽取旁人意見,將藁城管理的井井有條,將下屬管理得十分好恩威並施,人們都很信服他,兩人因爲藁城認識。再之後忽必烈兩人帶領着軍隊來大理征討,儘管路途辛勞,但他和手下都沒有抱怨,因此忽必烈對其十分滿意。從此以後忽必烈將董文炳及他的手下帶到身邊,在忽必烈打天下期間,董文炳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得忽必烈的信任與嘉獎,慢慢地成爲了忽必烈的心腹。

在元朝成立以後,忽必烈準備建立一支屬於自己的衛隊,而對於衛隊隊長的人選,忽必烈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人選,將有着保護御駕功能的衛隊交給了董文炳並對其他前來應徵衛隊隊長的將使說,只有董文炳才能勝任這個職位。在此之後私下見面時,忽必烈都會對他叫他一聲大哥,如親兄弟般相待。

後來漢將李璮造反,忽必烈命董文炳前去平定叛亂,果不其然他不負忽必烈的信任,順利地鎮壓了此次叛亂。但因爲漢將李璮造反的原因,忽必烈對世侯都充滿了懷疑和芥蒂,便下達了一系列政策來削弱權勢極大的世侯,各個世侯都受到了極大程度的削弱,可是唯有董氏沒有受到削弱。

這樣董氏隱隱約約擁有了極大的權勢,併成爲朝廷上地位最高,權勢最盛的漢侯家族。之後董文炳爲了元朝的發展去擴大疆土,南北征戰打下了大量地盤。再一次站和大宋的戰鬥中,在宋軍的漫天箭矢中,一支飛箭直勾勾貫穿了董文炳的左臂並插入他左肋,當時就是鮮血直流,而他滿不在乎地拔出箭矢,將其扔給左右隨從並繼續氣勢昂揚地去前線督戰。

後來忽必烈授董文炳以重任,派他去大都主持事務,並給他其極大的權力,大都的事務無論大小,都由董文炳過目並審覈。董文炳說君王把大任交給他,是對他的信任,而不是養虎爲患,要不徇私枉法,如果不這樣,就會陷入危險之中,這樣就辜負了君王對自己的信任。來到大都後董文君十分有自知之明,不貪贓枉法,也未乾涉政務,反而是努力用自己的實力來平衡朝堂局面,制衡其他權臣,來保持政局的平穩。

董文炳有兩個兒子,長子在與宋軍對決的時候身中數槍馬革裹屍,而他的二兒子董士選才華橫溢,能力出衆,分外受忽必烈賞識,在朝廷上身居要職。不過忽必烈在準備這一次大戰的時候,也想到也許自己會有可能再也回不了大都去,所以便將自己的孫子鐵木爾送去了窩闊臺,而他也將董文炳的兒子董士選也列入了隨行的人員當中,這也是因爲他知道這個人的能力是可以所有擔當的,所以他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而董文炳雖然此時已經六十歲高齡,但還是跟着他一起上了戰場,只是因爲身體一直都不好所以一直都沒有上陣殺敵,可只要忽必烈看到他就會覺得心安,而此時此刻當他看到了董文炳的時候還是感到了心安,這就是這個人最大的的作用了,當即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安心感覺,他擡起頭悽然的笑了起來“既然如此,那就這樣好了,命令全軍進入草原,我們就和他們在那裡決一死戰好了!”

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十九章 一個教訓第158章 改變歷史的一擊(二)第116章 雪恥第八十章 且慢(上)第十七章 水戰稱雄(下)第187章 連環局(四)第三十五章 攻破水寨(三)第三十三章 張順的計劃(上)第188章 連環局(五)第114章 房縣丟了第四十七章 張珪的意思第162章 合約第八十三章 震撼第181章 有仇報仇第一百章 圍點打援(五)第二十二章 破綻第十一章 條件(下)第五章 連戰連敗(下)第四十三章 心狠第五十一章 熱點(三)第181章 婚禮(上)第131章 混亂的局面(下)第176章 挺身而出第173章 暗戰(下)第106章 五年之後第103章 新式武器第188章 連環局(五)第六十二章 攻防戰(四)第九十一章 鐵桿漢奸(三)第十六章 全新的戰鬥(六)第四十六章 阿里海牙第四十五章 大哥(二)第六十七章 忽必烈的決心第五十二章 血海(五)第六十五章 首屈一指(下)第八十一章 關鍵一擊(六)第五十四章 秘密(下)第172章 張弘範的機會(上)第188章 連環局(五)第三章 應對(上)第七十九章 簡單任務第七十七章 掌中雷第二章 緊急消息第148章 消息第八十六章 心理戰第155章 突圍(六)第二十九章 新發明第九章 神農架(二)第五十五章 多事第三十二章 山東攻略(一)第五十章 熱點(二)第162章 合約第127章 戰前準備(上)第五十九章 遠景第110章 陷阱(下)第134章 臨安的二韃子第125章 規矩第135章 雷神傳說(四)第十八章 全新的戰鬥(八)第五十章 熱點(二)第七十四章 動手(一)第二十三章 戰房縣(三)第八十八章 一戰成名(一)第141章 恐懼與憤怒(三)第四十八章 拔苗助長第二十三章 誓言(上)第三十八章 運氣(上)第九十一章 喊話第三十四章 張順的計劃(下)第五十章 放火去了第七十六章 漕幫(三)第七十九章 關鍵一擊(四)第192章 陰狠哈里臺第一百章 幹大事(求收藏)第四章 回家第101章 輕而易舉第106章 五年之後第三十二章 密令第四十章 狂妄(下)第151章 反偷襲(一)第118章 山谷墳場(中)第167章 奸細(下)第162章 西域軍團(上)第九十二章 被淘汰者第三十三章 山東攻略(二)第144章 新法(上)第144章 早朝(上)第128章 謝太后的決定第201章 沒有結尾的偷襲(上)第一百章 結果(一)第七十四章 徐寧的命令第179章 真正的秘密第十九章 時間第五章 連戰連敗(下)第三十章 看法第144章 新法(上)第179章 真正的秘密第158章 恐怖的援兵(中)第148章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