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南人懦弱

之後的朝會忽必烈的激動情緒也沒有完全平復下來,他和呂文煥又進行了一次演戲一般的對話,把剛纔兩個人在路上的對話重複了一遍這才心滿意足。

之後他便下令全國再次進入備戰狀態,更改之前制定的一年以後再對大宋進行討伐的政策,轉而變成兩個月之後就對大宋展開大決戰,這一下真個朝廷上下全都震驚了。

畢竟之前所有的準備工作都是按照一年時間來設定的,可是現在一下子變成了兩個月,這讓這些人真的有點不知所措,糧食該從什麼地方得來,軍隊該從什麼地方調集,軍事物資該怎麼調配全都成了擺在面前的重要問題。

不過伯顏在這件事情上還是展現出了一貫的作風,他只是沉吟了半晌之後就馬上表示,一切都可以想辦法來完成。糧食可以從全國的漢人手裡再多爭奪一些出來,實在不行就帶領軍隊邊打邊搶,軍事物資必須加快速度,所有的工坊全面加班加點,當初金國的火器也並不遜於南宋,所以當大元滅掉大金之後也在他們手裡繳獲了大量的工匠和物資,再加上這麼多年的籌劃還是可以支撐一場大戰的,唯一難辦的就是軍隊調集工作了。

畢竟這個時代沒有飛機火車,所有軍隊想要儘快到達指定地點就必須要依靠戰馬或者兩條腿,而元軍的一半精銳此時還滯留在巴蜀地區,另外還有很多都在西方,所以伯顏提出了一個更加靠譜的提議。

首先命令在路上的元軍騎兵部隊加快速度向長江挺進,另一方面在高麗徵召二十萬大軍,乘船直達青州,然後向徐州挺進,再把當初收攏的金國殘兵全部投入戰場,這些人也有將近二十萬,本來元朝高層就不知道該怎麼處置,現在正好趁機借刀殺人,讓他們自相殘殺去,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將那些沿路投降的宋軍也整備起來投入戰鬥,這樣一來元軍第一次投入戰鬥的數量就可以高達八十萬之多,而後面還有三十萬左右的部隊可以在半年之內相繼投入戰鬥,這也就可以緩解燃眉之急了。

元世祖忽必烈聽後大喜過望,當即加封呂文煥爲昭勇大將軍、侍衛親軍都指揮使、襄漢大都督,賜其將校有差,並任命伯顏爲都總管代替自己親自出徵,阿術依舊被任命爲大帥,即刻啓程回襄樊地區準備下一步戰鬥的策劃,由於他們下一個目標將是鄂州,所以阿術的任務依舊還是加快速度製造戰船,準備接下來的水戰。

大元朝廷此時全部都在圍繞着忽必烈的意志運轉,而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也的確不是吹出來的,他在歷史上可以佔據一筆也算是合情合理,要知道縱觀整個元朝可以被後人記住的不過只有三個皇帝,縱橫天下的成吉思汗,平定中原的忽必烈,和亡國之君元哀帝而已,而最後一個是爲什麼不需要多說,前面這兩個就真的是不世出的英才了。

但是忽必烈總是個人,就算有所謂天命所歸的加持也不過還是個平常人而已,他並不知道的是在遙遠的神農架地區,那個張順正是一個準備逆天而行的瘋子,和他相比自己有着將近一千年的差距,而這種差距在這個時代幾乎就是不可跨越的鴻溝。

不過此時忽必烈心情大好,見到事情已經安排的井井有條,便開口對衆將說道“諸位此去一定要謹記一點,對於南人不可再像之前那樣隨意屠殺,我們想要一個富饒的大宋,而不是一個滿目瘡痍的地方,這一次我們所有的付出都要從那裡出來,所以你們一定要記住這一點,儘量不要多做殺戮,要讓他們歸心。”

右丞相阿塔海聽了這話之後立刻出班奏道“陛下不可下這個命令,要知道南人一向都自持身高,又狡詐多端,還特別看不起我們這些異族,在他們眼中我們也只不過是一羣茹毛飲血的野蠻人而已,如果不能用殺伐來讓他們臣服,未來恐怕他們就會不停的起來反抗,到時候我們可就永無寧日了。”

忽必烈聽了這話之後當即哈哈大笑“你把這些南人想的太厲害了吧?的確是有一些人可以爲了他們口中所謂大義不懼生死,敢於我們對抗,但在我們的戰馬之下他們當中還是會有絕大部分人選擇安於現在的生活。大部分南人都有一種想法,就是隻要死的不是我,那麼我就不會起來反抗,他們會成爲最好的奴隸成爲最好的狗,這一點朕是非常有信心的。我記得當初在攻下大都的時候,他們當中就有不少人選擇了緊閉門戶,就算是我們抓來他們的鄰居,他們也不會開門看看,這就是南人,自掃門前雪不顧他人瓦上霜,我們就利用這種特性打敗他們征服他們最後奴役他們,你們明白了麼?”

衆人聽得全都熱血沸騰,一個個瞪大了眼睛,細細一想也都品出了這其中的精妙之處,的確啊,他們和宋人已經打了多年的交道,這些人一向都是色厲內荏成不了大器,你要是軟下來他們就會蹬鼻子上臉,只要狠狠地教訓一下他們,這幫人又會變成溫柔的小羊羔,實在不明白的就是這種民族怎麼會有那麼多的財富,老天爺實在太不公平了。

但這些人中也不全都是被眼前勝利衝昏頭腦的人,這些人當中還是有像阿術那樣的聰明人,他聽着這些話不禁一個勁的在心中苦笑,要是說漢人懦弱他是相信的,可漢人卻從來也不缺少民族大義,隨手翻翻他們的歷史典籍哪個朝代不是一邊在和異族征戰一邊卻在努力的生活?

的確有很多時候看着他們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只要有人敢於站出來登高一呼,他們就會像是被點燃的柴火不畏生死的跟着你拼命,這樣的人其實並不少,而想要把這些人全都殺光又怎麼可能呢?

第四十七章 心意已決第114章 海戰(三)第七十五章 漕幫(二)第146章 早朝(下)第107章 怒火第八十八章 奪船(中)第九十一章 一戰成名(四)第二十五章 奪關第151章 雛鷹展翅(三)第二十八章 戰房縣(八)第五十五章 怎麼會這樣第十八章 起死回生第173章 張弘範的機會(下)第166章 使者(上)第183章 成了第151章 突圍(二)第125章 規矩第十三章 全新的戰鬥(三)第九十六章 建議第二十七章 戰房縣(七)第六十三章 呼喚(下)第111章 斷絕(下)第163章 送別第七章 出兵(上)第101章 信心(求收藏)第143章 恐懼與憤怒(五)第八十七章 問題(下)第四章 應對(下)第131章 混亂的局面(下)第163章 送別第154章 反偷襲(四)第160章 雪恨(上)第198章 突擊(四)第八十章 看不上第十八章 南人懦弱第九十八章 目標終於找到了第151章 突圍(二)第194章 炮灰第五十一章 熱點(三)第七十一章 大年夜(三)第二十五章 倭國有變(上)第162章 合約第九章 彼此算計第161章 軟肋第十九章 一個教訓第十九章 時間第156章 元人的勇氣(中)第170章 新市場第158章 狠狠地打第四章 計劃第115章 鞭笞第六十五章 偷襲與強攻(四)第105章 一首輓歌(上)第138章 談判(上)第十三章 內務司第126章 形勢第五十二章 一頭惡獸(三)第118章 不死不休第201章 反衝鋒(三)第三十九章 運氣(下)第一章 援兵第208章 嘹亮的衝鋒號(四)第三十八章 不敢妄想第157章 改變歷史的一擊(一)第四十三章 覆滅(六)第三十九章 狂妄(上)第二十九章 戰房縣(九)第八十五章 設計好的叛亂第129章 混亂的局面(上)第118章 一盤散沙第六十三章 救星來了第113章 海戰(二)第六十九章 豬隊友(下)第七十一章 大年夜(三)第九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196章 縫合(下)第十章 神農架(三)第130章 混亂的局面(中)第七十五章 情況(下)第144章 早朝(上)第七十一章 亂戰(六)第118章 山谷墳場(中)第二十四章 立功心切(下)第六十一章 咆哮(上)第129章 死戰(一)第175章 襄陽破第103章 新式武器第二十章 全新的戰鬥(十)第七十五章 張弘範的疑問第三十四章 攻破水寨(二)第103章 新式武器第203章 水軍(上)第十一章 抓住郭破虜第177章 攻城(二)第八十七章 奪船(上)第149章 天才(上)第七十八章 關鍵一擊(三)第一百章 圍點打援(五)第189章 連環局(六)第126章 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