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門戶

張順給出的練兵計劃實際上就是一份取自後世的軍隊訓練腳本,當然也是經過張順改變的的。

後世的所謂五大技術就是投彈、射擊、爆破、刺殺和土工作業,這也是我軍經過了無數次的戰鬥所總結出來的精華所在,但要是生搬硬套放在這個時代那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所以他經過割捨之後選擇了投彈、武裝越野、土工作業、殺敵技術和陣法訓練,這些也都是張順想來想去認爲最好的東西,至於是不是真的可行,還是要等到未來戰場上來試驗。

鴛鴦陣陣形以十人爲一隊,正好是一個班的配置,最前自然就是正負班長,此兩人一個手持長盾牌遮擋敵人的箭矢,另一個則手持輕便的皮盾或者藤牌,用以機動防守對方的攻擊,他帶有短標槍和彎刀,長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護後隊前進,而藤牌手除了掩護還可與敵近戰。

再兩人爲狼筅手執特製的長矛,這種長矛都是利用這邊山區到處都是的毛竹,選其老而堅實者,將竹端放置鐵製槍頭,枝葉不剪留着四周尖銳的枝枝丫,每支特製長矛長達三米左右,前進的時候狼筅手利用特製長矛刺殺敵人而這種竹子還可以遮擋普通羽箭,以掩護盾牌手的推進和後面長槍手的進擊。

再接下來的就是四名手執普通長槍的長槍手,左右各二人,分別照應前面左右兩邊的盾牌手和長矛手。再跟進的是兩個手持巨斧的士兵擔任警戒、支援等工作,而他們身上也佩戴着強弩,如果距離遠他們就可以遠程攻擊,如果敵人迂迴攻擊,他們則衝上前去劈殺敵人。各種兵器分工明確,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種的操作,有效殺敵關鍵在於整體配合令行禁止。

鴛鴦陣不但使矛與盾、長與短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了各種兵器的效能,而且陣形變化靈活。可以根據情況和作戰需要變縱隊爲橫隊,變一陣爲左右兩小陣或左中右三小陣。當變成兩小陣時稱兩才陣,左右盾牌手分別隨左右長矛手、長槍手和短兵手,護衛其進攻;當變成三小陣時稱三才陣,此時長矛手、長槍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兩側護衛,而這種變化了的陣法便成了變形鴛鴦陣。

而這也只是一個最簡單的小型鴛鴦陣,而隨着班的增加,鴛鴦陣還能變成大鴛鴦陣。不過最大的問題就是這樣的打法需要非常熟練的配合,所以想要成形還需要時間才行,所以很多人一看到這些東西當即就感覺這完全可以對抗騎兵,但至於到底該好不好用,也沒有人能說出來。

張順對於短兵手的武器也還是有着特殊的要求,他想要的還是戚刀,戚家軍當年橫掃倭寇的主力戰刀。這個時候一定會有人說這種戚刀只是爲了對付倭刀才鍛造出來的,但別忘記了,當初戚家軍曾經也常年駐紮在遼東,和滿人交鋒的時候絲毫也不落於下風。

這種刀的特點是隻有刀頭的三尺之處開刃,其他的地方可以隨便握住用力,這可以讓這種刀變成長武器,而且並不需要很高的鍛造技術,使得這種刀的戰鬥力成倍的增長,他比斧子要輕得多而殺傷力則毫不遜色,更非常適合這個時代的製造技術,所以張順還是非常想要這種武器的。

但有種江湖上有中傳說,戚刀的出現導致了很多江湖門派的不滿,所以戚刀的刀法在清軍入關之後也就消失無蹤了,好在張順曾經和一位有名的導演一起拍攝過一部專門反應這種刀法的電影,雖然在市場上並沒有取得什麼好的成績,但張順還是從那個導演身上學到了一些有趣的東西,特別是戚刀的使用,雖然並不知道這種刀法到底能不能用在戰場上,但張順還是想要試一下。

當然了想要達成這種效果,他還需要提高這個時代的冶煉技術,因爲在路上郭破虜就和他說過一些鍊鐵的技術,而且陳七也和張順也說過鍊鐵的事情,張順也就知道了自己現在面臨的問題,所以他纔會這麼着急的要去神農架看一下。

所以他纔在第二天一大早就離開了房縣,帶着幾個主要的人朝着神農架出發了,一路上他走得非常之快,一點也不敢耽誤時間。

他們出了房縣一路向北很快就進入了一片荒涼之地,擡眼看過去到處都是崇山峻嶺,哪裡還有一點人氣的感覺,不過走了不遠就看到了一道峽谷出現在他們的面前,這道峽谷細長最多也就是三五匹馬並排而行罷了,而兩邊的山勢如刀削斧劈一般。

張順他們剛剛走進去郭破虜就介紹起來“三哥,這個地方叫羊腸路,就像是一條羊腸子一樣,走出去就是野人谷了,而這也是唯一一條可以走進去的路,可以說是神農架的門戶了。”

張順擡頭看了看兩邊的情況,長長地吐了一口氣然後說道“這兩邊能不能上去?”

“這個還真就不知道,等我們問問當地人吧。”

張順輕輕搖頭“不必多問了,一定有辦法可以上去的,你馬上安排人上山將這兩邊控制起來,這麼好的地方要是不合理的使用,難道還扔了麼?在這裡只要放上兩個連隊就可以擋住十萬敵軍了,這種天險不要浪費了。”

“明白了!三哥你放心好了,我一定把這裡運用起來。”

張順點點頭,又交代道“你讓人用鐵釺子一點點的釘在山壁上,然後拴上繩子,就可以拉出一個梯子,再讓人一點點把東西運上去,這也算是一種鍛鍊了,正好可以讓這些人練一下。”

“三哥,你弄出來的東西我昨天也看了,不過我還是有些地方沒有看明白。”

“哪裡看不懂?”張順微笑的看着郭破虜。

“其實就是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用這樣的陣型打仗,那麼我們的火器該怎麼體現出來呢?”

第十九章 時間第170章 新市場第一章 重聚第129章 襲擾戰第107章 怒火第125章 辯手第162章 合約第141章 揚州破(中)第六十八章 愁第162章 對手的凝視第二十二章 血戰(四)第七十三章 阿速人的反擊(下)第七十七章 掌中雷第九十三章 騎戰(上)第五十二章 一頭惡獸(三)第二十四章 立功心切(下)第十四章 石頭第143章 臣不需要大宋(下)第145章 早朝(中)第五十八章 水軍第二十三章 立功心切(上)第九十七章 幻滅(上)第五十六章 鄉野村夫(中)第三十八章 運氣(上)第195章 縫合(上)第158章 恐怖的援兵(中)第136章 怨氣(上)第五十二章 血海(五)第149章 信鴿第五十三章 夜襲(上)第三十七章 攻破水寨(五)第194章 炮灰第三十七章 濟南(下)第五十二章 熱點(四)第六十九章 亂戰(四)第二十五章 倭國有變(上)第四十八章 應對辦法第八十九章 熱血男兒(下)第六十三章 救星來了第二十六章 戰房縣(六)第143章 換人第七十八章 故人第五十一章 血海(四)第五十七章 蛻變(二)第204章 水軍(下)第六十二章 偷襲與強攻(一)第十三章 內務司第142章 恐懼與憤怒(四)第五十八章 水軍第142章 揚州破(下)第147章 援兵第101章 信心(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前途第五十五章 鄉野村夫(上)第四十六章 計劃(下)第五十六章 心狠第十一章 條件(下)第六十九章 大年夜(一)第四十八章 血海(一)第六十六章 崩潰第六十八章 大事第五十二章 郭大俠的厲害(下)第124章 關於未來(下)第二十九章 新發明第十九章 一個教訓第三十一章 拖刀計(上)第六十章 敗了第八十八章 徐寧謀劃第十五章 樣品第八十五章 鬥(上)第205章 嘹亮的衝鋒號(一)第四十章 天變(一)第107章 上當了第五十四章 尊嚴第五十八章 蛻變(三)第五十六章 鄉野村夫(中)第六章 畢業訓話(中)第七章 女變態第137章 強手在旁(中)第178章 攻城(三)第八十八章 徐寧謀劃第五十一章 血海(四)第七十三章 援兵第189章 大宋新起點第182章 婚禮(下)第126章 關鍵人物第八章 裕西鐵木爾第八十六章 心理戰第四十六章 計劃(下)第八十七章 奪船(上)第七十五章 情況(下)第119章 山谷墳場(下)第201章 反衝鋒(三)第128章 對策第173章 張弘範的機會(下)第三十四章 攻破水寨(二)第105章 冷雨夜(四)第六十一章 張弘範的等待第八十七章 朝廷第六十六章 另類阻擊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