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史彌遠上

三十三、史彌遠(上)

臨安乃行在駐所,因天子志圖光復,自高宗至今,並未如何擴建。中間御街雖說也極寬敞,可比之中原汴梁時,畢竟要顯得落魄些。

兩個轎伕擡着一頂暖轎,緩緩穿過御街,因此時轎子極爲尋常,這頂轎子裝飾不算華美,轎邊跟着的也只有十餘個人,故此倒沒有什麼人注意。

轎窗處被拉開一條縫隙,兩隻眼珠正透過這縫隙向外張望,若是有認識的人見着這位向外張望的,定是會被嚇上一跳的。

這人不過四十餘歲的年紀,麪皮白淨,五官也算端正,只是眉毛特濃密了些,顯出此人心志剛毅。他留着長鬚,向外觀望時手一隻手撩起布簾,另一隻手則捻着鬍鬚,彷彿是在咬牙切齒一般。

他便是大宋如今的右丞相兼樞密使史彌遠。

自開禧三年十一月,他與楊皇后等密謀,殺死了當時的丞相韓侂冑至今,他已經大權在握五年。久居上位,使得已經有了不怒自威的風範,處理起政務來,也不再象最初時那般手忙腳亂。

但此時,這位權傾天下的丞相大人,卻多少顯得有些鬼祟。就連向御街兩旁觀望,也都得小心再小心,生怕爲人所發覺。

之所以至此,是因爲三年前的那場刺殺。嘉定二年五月,一位叫羅日願的軍官,曾密謀殺他。雖然因爲事情不機密而失敗,羅日願也被他處以磔刑,但自此以後,史彌遠便不大敢便服出門,即使是上朝之時,也都前呼後擁多置護衛。

偶爾,他也會輕車簡從,出來透透氣,察看一番民間景緻。只不過每次都會象現今這般,幾乎不露出臉面,免得被臨安城中百姓認出。他雖不常外出,外間的消息卻從不間斷地傳到他耳中,他知道因爲他強力要給秦檜恢復官職諡號之事,臨安城的百姓已有人將他與秦檜相提並論了。

“這些子愚氓蠢婦,哪知道廟堂之策!”想到這裡,他冷冷哼了聲。

近些日子,又一個極不好流言在臨安城中傳播,北方的大金與胡人交戰失利,意欲自大宋彌補損失。這個消息讓史彌遠極是不安,他對金國失利之事也有所耳聞,但心中卻有些將信將疑,自開禧北伐失利之後,史彌遠便認定,大金兵強馬壯,實是天下一等一的強國,怎麼還會輸與那些胡人?

他正猶豫之間,突然聽到御街之旁傳來一聲嗡響,彷彿古寺晨鐘一般,讓人心靜神寧。他吃了一驚,御街他是極熟悉的,卻不曾知道這裡也有寺院,難道說是新近建成的?

他再度撩起簾子向外看,發覺自己置身於御街中斷,周圍都是金店銀店的。其中一處金店之前,圍着百餘名百姓,那鐘聲,正是從金店中傳來。

史彌遠沉下臉,他是個崇信浮圖之人,民間甚至有流言,說他原本是天童和尚崇智正覺轉世,至於這流言是誰傳出去的,唯有史彌遠自己才知曉了。故此,他不願看到這充滿銅臭味的金店,卻用佛鐘來招徠顧客。

“響了,果然響了!”那些圍觀的百姓轟然喝采叫好,這聲音蓋過了銅鐘聲。

史彌遠用腳踩了踩轎底,兩個轎伕都是家養的,早熟悉了他的意思,知道這是駐轎的暗號,便停了轎子。幾個隨從立刻分爲兩夥,一夥擠開轎前圍觀的百姓,另一夥則護在轎邊。

被擠開的人回頭看了看,只道是官宦人家的女眷,倒也不以爲意。便是心存不滿者也只是小聲叫罵兩句,這臨安乃天子腳下,多的是普通百姓得罪不起的達官貴人,爲爭一時閒氣吃了板子,實在是不值。

被圍在正中的,卻是石抹廣彥與金店的掌櫃。

“如何,俺說了這刻鐘是上好之物吧。”那金店掌櫃用手拍着張方桌,方桌之上擺着刻鐘,不過這刻鐘較之趙與莒見到的第一座刻鐘要精細得多了,高不過半人,長寬也各只有尺許。

石抹廣彥好奇地歪着頭,這東西確實是稀奇,至少此前他在大宋與金國都未曾見過。

“你且說說,此物有何用處?”雖聽得刻鐘能發出鐘聲,石抹廣彥還是有些不明白,抱着雙臂向金店掌櫃問道。

“此物名爲刻鐘,乃計時之器,你見這三根針,短粗者爲時針,專指十二時辰,細長者爲秒針,專掌白駒過隙,這中間的便是分針了。秒鐘轉一圈爲一分,分鐘轉一圈爲半個時辰。”金店掌櫃手舞足蹈地道:“比之沙漏刻漏,此物簡便易識,放在家中堂屋裡,既可計時,又可裝飾!”

石抹廣彥不覺心動,他看了看那刻鐘三根指針的指向,很快便認出時間:未時兩刻

“瞧那秒針,一直在轉,那分針也在轉,只是轉得稍慢。”

“還要下方那鐵葫蘆,一直在擺,竟然未曾停過!”

“莫非這木盒之中有人操縱機關?”

“休得胡言,那木盒纔多大,便是一個小兒,也不可能躲在其中!”

周圍圍觀的百姓議論紛紛,史彌遠心頭的怒意散了,若這真是一上好計時之器,自家裡倒是要買上幾個。

石抹廣彥繞着那刻鐘轉了幾圈,若是真象這金店掌櫃吹噓的那般神奇,這倒是一件極好的禮物。他輕輕拍了拍刻鐘,金店掌櫃立刻攔住他的手:“客官,此物雖好,價錢卻是不便宜,若是不買,還請勿動。”

“我倒是想買一個,只是不知這個……呃,刻鐘,果真能永動不止麼?”石抹廣彥問道。

“客官說笑了,世上豈有永動不止的機關,這刻鐘自然也會停,夥計,擺上桌子,將那個停下的搬出來!”那掌櫃笑了笑,然後向店裡喊道,店中有個夥計又搬出張方桌,又小心翼翼地抱出另一座刻鐘,這座刻鐘與先前那座一模一樣,只是秒鐘與鐵葫蘆未見其動。

“諸位請看,這座刻鐘是停的,俺這便讓它動起來。”聽得圍觀百姓有些譟動,那掌櫃的得意洋洋地來到刻鐘之後,將手塞進後部的一個圓孔中,也不知他是如何做的,那秒鐘與鐵葫蘆便又動了起來。

四孤兒下二九三和光同塵聽道途第四十一章三一六一世雄二十一積善下一百炮作霹靂狡兔驚一四三八方風雲聚行在一九零十里寒光映血衣三三一天理公道人心六十五好風七機械下二五八欲爲聖王做前驅十六盜賊下三十九暗眼上三十五迎新上二十四一年之計上九十千舟競渡欲揚帆十六盜賊上三三一天理公道人心二三八仁心妙手驚杏林六十九何懼海賊登懸山二謫仙上三五零東勝洲招商局八十九浮生半日難得閒三六一廢物天子與窩囊皇帝二十九巧取下二二四困獸被圍嵩之死一七零滿城風雨近重陽一零七慷慨赴死豈懼難七機械下一五六奇折廣開天下財四十三毒蛇上八十四昔日亞夫屯細柳一四八天子宴前論鵝湖三四四從容偷生難三零二設局二十七媒子上二五九鋌而走險奮一擊二三七君子因仁遠庖廚一二九南海又聞風波起二九零白駒過隙休蹉跎二七八溫補羊肉定四策二四七欲使蛟龍過三峽二三七君子因仁遠庖廚三十巧匠下五十六艾殺蓬蒿來此土一一二孰堪身負天下望十四繼昌隆上三一二未定二四五溫情鄉里聞獻捷八十九浮生半日難得閒一一五恰是潛龍臥大淵七十五海外喜傳豐收音二十九巧取下八十晦冥地穴誰扶將五十六艾殺蓬蒿來此土一一七忽聞海上有仙山三三零潑皮三五四誰之相公一五三富貴豈可忘舊賢二一四國勢維新孰執掌三二九薨逝綢繆豈爲富貴計一六八學士立名博雅樓三零零鄉音未改心已衰三十六結納上二一四國勢維新孰執掌二一七總因明君譜華章三三八馮雁亭一十五事端上三四零集風雷七十回首烽煙平息處五家規上一七零滿城風雨近重陽一二六豈意周公害成王一八七勞餘復見寶船沉三四九千古奇勳勝開疆三零八功勳第四十一章四十六天下英雄出我輩三六一廢物天子與窩囊皇帝第三十七章三零八功勳二五八欲爲聖王做前驅九十五朕聞上古合天意一九九老虜惶恐臨天誅二二八繼亡復絕責不義第三十五章二二八繼亡復絕責不義二一九喜遇良機聆聖音三零六興亡三十四新血下一零五風雲激盪別有天三規劃上二六五戰雲漸聚事已預三六三大勢所趨一五零朕有婦好名妙真三一九大宋龍騎兵在此一九七赤血報國嘉忠勇第四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