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積善下

二十一、積善(下)

因爲胡福郎是趙與莒外祖父家親戚的緣故,他又深得趙與莒信重,故此山莊僕役對他的吩咐不敢怠慢,立刻招呼李一撾進了門房。

胡福郎撣了撣身上的塵土,對李一撾道:“你且在這候着,過會兒我會叫你。”

李一撾怯怯地點點頭,看了看門房裡的那個僕役,卻發現他拿着一個木盤,木盤裡盛着沙,他拿着一根蘆杆在沙盤上劃來劃去,似乎是在寫字。

“連看門的都會寫字麼?”李一撾心中對未見過的主人更加好奇了。

胡福郎安頓好李一撾,便一個人穿過前院來到趙與莒的書房。衆人都知道趙與莒喜好清靜,在書房中的時候,不允許有人隨意打擾,因此,他在趙與莒書房外停了下來,敲了敲門道:“大郎,俺來了。”

“請進吧。”趙與莒略帶着些疲倦的聲音傳出來。

胡福郎推開門,趙與莒與往常一樣,坐在那張大書桌前,書桌上堆滿了紙。胡福郎見趙與莒用手在揉搓着額頭,心中微微一驚:“大郎可是不舒服?”

“無妨,只是有些倦了。”趙與莒示意胡福郎坐下,雖然胡福郎在他面前相當謙恭,但趙與莒覺得他與家中的僮僕還是有所不同,一則他算是自己遠親,二則趙與莒相當看中他的能力。

古人有云,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十室之內,必有忠信。見着胡福郎,趙與莒便覺得這話絕非虛言,象胡福郎的能力,若不是自己發現並點撥,最終也不過是一小小糧店的掌櫃罷了。

“九哥,你上回的書信中說,豐餘堂也找上你要買魯班秘術?”單獨情形下,趙與莒會按照胡福郎的排行喊他九哥,兩人輩份相當,又有着拐彎抹角的遠親關係,這樣叫可以更親近些。

“正是。”胡福郎聽他提起這事,臉上便露出笑意:“他們送上門來,俺自然不會客氣,兩千貫,足足是別家的四倍。”

“他們真買了?”趙與莒有些吃驚。

“買了,不過我瞅着那黃某人的意思,倒是有些想破財消仇的意思。”胡福郎說道。

那個所謂的魯班秘術,無非就是趙與莒從後世抄來的水輪鐵磨圖紙,臨安城裡規模大的米行糧店,幾乎都買了張去。豐餘堂若是不願到胡福郎這買,也有其它渠道可以得到,但他們寧肯出高價自胡福郎這購得,其中必定另有深意。

“懶得與它們計較。”趙與莒淡淡地說了句,他不準備再插足這糧食行當,因此不願意再爲這些糧商而傷腦筋。

“連着盤掉保興,一共得了一萬五千貫。”胡福郎將總帳算給趙與莒聽後,頗爲惋惜地道:“只是可惜了保興。”

趙與莒淡淡笑了笑:“捨得捨得,不捨不得。”

兩人細細對了一會帳目,這過程廢心耗時,趙與莒其實很不情願。但他知道,任何信任都是有限度的,就算是老管家趙喜那般忠心耿耿,也懷有自己私心,若是信任得失去了約束,信任便變成縱容,最終必定是傷人傷己。不過,再過個年月,那些孩童們當中算數最好的幾個,便可以在這算帳上幫上忙了,那時他便能抽出更多的時間來。

對完帳之後,胡福郎見趙與莒滿臉疲憊,便要告辭離開,趙與莒卻喚住他:“九哥,年關之後,你替我跑一趟泉州行麼?”

“你真要做海客?”雖然早就知道趙與莒的打算,但胡福郎還是忍不住追問了句。

“不錯。”

“海客雖是獲利極大,可風險也極大,與其如此,倒不如將保興開下去。”胡福郎勸道。

趙與莒搖了搖頭,胡福郎說的是一般人求穩之理,可他雖是有心求穩,時間卻不給他求穩!

海外貿易獲利極大,無論是向北前往高麗、東瀛,還是向南往交趾、占城、三佛齊,獲利都是十倍乃至數十倍。但其中風險,也大得驚人,不但需要大量的投資,還要靠天行事,運氣不好,那便是船毀人亡,更別提財貨。

見他心意已定,胡福郎也不再勸,他遲疑着如何開口拒絕,卻聽趙與莒道:“九哥,我知道你擔心海上風浪,我們本錢又小,若是有個閃失,便會元氣大傷。”

與大海商相比,鬱樟山莊只能說是本錢小。胡福郎點了點頭,聽得趙與莒繼續說道:“我請九哥去泉州,倒不是要九哥出海,上回繼昌隆那邊結識了一個泉州來的海商,九哥去泉州盤下家鋪子,然後再去拜會他,咱們將生絲直接賣與海商,免得又惹來和保興一般的麻煩。”

聽了這話,胡福郎恍然大悟,保興賣了不過半年的麪粉,便被臨安城的糧行使絆子,繼昌隆的生絲也是遠超同儕,難免會遭到嫉妒。趙與莒遣他去泉州,倒是深謀遠慮之舉,既是沒有海上風浪之苦,他家中又沒有什麼牽掛,去泉州也未嘗不可。

“九哥,你去泉州後有幾件事情要替我做好。”見胡福郎臉上的拒絕之色消失了,趙與莒算是安下心來。

“大郎儘管說吧。”胡福郎迴應道。

兩人一談便是一個多時辰,直到午飯之時才結束,胡福郎想起還在門房裡等候的李一撾,便笑着問趙與莒道:“昨日在紹興府買下的那個小子,今日俺帶來了,大郎要如何發落他?”

趙與莒抿了抿嘴:“先在義學試試,若是不成,便打發出去。”

“他來得晚了,只怕是跟不上其餘孩童。”胡福郎想起李一撾昨日那可憐兮兮的模樣,頗有些同情地道。

“無妨,過些時日,我將再買些孩童來,這個小子可與他們在一起。”趙與莒思忖着回答,然後微微一笑:“我倒是想看看,這小子是否會將我這鬱樟山莊也燒着。”

聽得他說笑話,胡福郎覺得極是奇怪,又看了看他,原本想問他昨日爲何去紹興府的,但不知爲何沒有問出口。停了會兒,胡福郎道:“既是如此,我便將那小子喚來拜見大郎?”

——————————————自我介紹,我是分割線——————————

(李一撾聽得主人喚他,心中戰戰兢兢,只擔心這主人是難侍候的。待見得主人不過是一孩童,年紀比自己還小上幾歲,懸着的心總算放了下來。可主人第一句話便將他嚇了一跳:“看書投票的麼?”他有了門房經歷,自不敢怠慢:“投,投,自然是投的。”“此言果真?”主人盯着他追問道。李一撾悄悄抹了把冷汗:“小的不敢隱瞞,雖不是日日都投,卻也隔三岔五總得投上一次。”主人極是失望地嘆了口氣,沉吟好一會兒方道:“留你下來倒無不可,只是有一句話你得記着,記得住便可留下,記不住嘛……”“小人必是記得的!”李一撾大聲道:“請大郎吩咐就是!”“那便好,你記着:做人要厚道,看書要投票!”)

第三十七章三四三慷慨赴死易一十五事端上二五八欲爲聖王做前驅五十一收拾寶劍看紅妝一九七赤血報國嘉忠勇三零二設局二零六財迷心竅膽包天一八零爲民生利方至尊二六五戰雲漸聚事已預一一二孰堪身負天下望五十二莫道巾幗遜鬚眉三十六結納上五十九萬丈高臺起壘土一七五抱劍營中懷抱劍三六四西方三王四十二餘波上七機械下三規劃下三十七親人下三三三當罰則罰三三九制度三十四新血上三十八懸山下一一二孰堪身負天下望二五五天下攘攘爲利往三十巧匠上一六二匡復應作長久計二九五羅裙紛舞現白刃二零三挾威宜行練新軍一八一疾風板蕩嗟榮辱九十九此去應是千層浪三十六結納上三一九大宋龍騎兵在此二零七隻因多情賜金鞭二十二秀才下八十三心中忐忑費思量六十一世事洞明亦文章二十八無賴下二三八仁心妙手驚杏林二三六天子定策掌兵符二九四花開花落兩不同一零六漁陽鼓動徒有聲第四十四章二零零煌煌大宋何多士三四五分化二零八早藏伏兵待良機二十四一年之計上四十三毒蛇下二零八早藏伏兵待良機三四七財帛動人心五十三敢笑田橫不丈夫一零四專諸藏劍豈知謬一五六奇折廣開天下財三十八懸山下一八九狡胡兇蠻吾砥柱二七四英雄所生非其時一一四飛鳥盡後弓自藏三十五迎新上十六盜賊下二十九巧取上三零六興亡一七三國事不密釀大禍二五零休道聖主易欺瞞七十一雖無風雨卻有晴一二零路語基隆論短長六十五好風一五六奇折廣開天下財十九算帳下七十七渡罷滄海有故交二四六雖是親侄猶相疑九十四熄燭分香盟誓言九十六卿乃佳人總多情一五一肘下常備善後方三十七親人下二三五壯士志在開疆土二十四一年之計下一三零以夷致夷有何妨二三六天子定策掌兵符二六六虜胡雖狡何所懼一九六明朝花落是誰家三五二離間八十一千里鴻雁飛書忙二一二安石變法遺教訓二一一東施效顰計安出二十四一年之計上一九三膽破心惶潰窮寇五家規下一十八志向下一一七忽聞海上有仙山一零三深殿夜雨掩孤燈二四九勿令疏忽防蛇蠍三十四新血上三四零集風雷一一七忽聞海上有仙山七十四塞上忽聞金鼓響一四六獻土下拜真吾主三二六大戰略七十回首烽煙平息處第四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