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三當罰則罰

三三三、當罰則罰

趙與莒對於陳安平所反應的問題並不覺得奇怪,事實上,這在他的意料之中。

資本自其誕生以來,從頭到腳每個毛孔裡都是鮮血淋淋。資本本身沒有意識,它就是饕餮,將它能吃到的一切都吃下去,甚至包括它自己。這種吃法不僅吃相難看,而且結果必是自我毀滅。

就如馬克思所說,它產生了自己的掘墓人。

他終於將奏摺看完,然後嘆了口氣,將身體向後靠了靠。

魏了翁轉奏的張端義對當今大宋的看法之中,便有“官家放出了一頭怪獸”的說法,張端義如同陳安平一般,都看到了社會財富雖然遠比當初要豐富,但這同時,貧富之間的差距也遠比革新前要大,巨大的分配不公平,使得底層民衆雖然也得到了革新的好處,可這好處與他們所付出的一切相比幾乎是微不足道。

這種矛盾長期積累下來的結果,便是整個社會都面臨着崩潰。在單純的農業時代,土地資本的無節制擴張使得土地兼併橫行,失去生計的農民便會藉助一場危機進行一次王朝更新,而如今大宋已經進入工業時代,失去生計的工人恐怕會藉助火槍和蒸汽機,來對社會財富進行重新分配。

如此一來,原本是那些貪心不足與被剝奪的矛盾,便轉移成了趙與莒與尋求社會穩定的新興產業大軍同各種希望社會動盪便乘機火中取粟的矛盾了。趙與莒是真的不希望,自己爲國戰而訓練出來的軍隊將槍口調轉過來對準國內。

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在陳安平交待事情原本經過的冷子強的事例之中,冷子強或貪婪無恥,但是他的做爲在法理上確實是有證據的,並不違備大宋律令。指望着通過法律途徑去解決這個問題,明顯是不可能地,而且總指望着一兩位聖君名臣去替底層百姓出頭,也明顯是短視地。

這些百姓。須得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才行。

想到這裡。趙與莒心中動了一下,目前情形還沒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要自己手中牢牢控制着軍隊,那麼冷子強之流最多也只能倚仗一些潑皮無賴也就是後世人所說的流氓無產了。

他正想着這件事情,又有內侍進來稟報道:“胡福郎求見。”

趙與莒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又活動活動手腳。坐久了身上便有些不舒服。他示意謝道清將那些奏摺都收好。然後命內侍將胡福郎引進來。

因爲外邊在下雪地緣故。胡福郎地斗篷上沾上了細碎地雪屑。他自然不敢穿着沾雪地斗篷進天子辦公之處。因此在博雅樓外。他便將斗篷摘了下來。交給一個內侍。那內侍知道他與天子關係不同尋常。笑嘻嘻地搬了個衣架子來。放在承檐之下。然後替他將斗篷掛起。

胡福郎又在門前地地毯上蹭了蹭腳。那地毯已經相當舊了。這讓胡福郎心中微微一怔。

天子富甲天下。而當今天子更恐怕是比歷朝皇帝都要有錢。他爲人也不是那種惺惺作態地。但這種小地方還可以看出。天子講究地是物盡其用。

“九哥來得好。今日便與我一起去榮王府。與太妃和與芮一起吃個家常宴。”趙與莒地情緒便沒有受到開始奏摺地影響。見着胡福郎後還是如同當初一般。按照排序喚他九哥。宋代天子在稱呼臣子時原本就比較隨意。故此胡福郎雖是感激。卻也不至於到不敢應承地地步。

“官家最近常去榮王府啊。臣聽得榮王說了。”胡福郎小心地回了一句。

自從楊太后薨逝之後,趙與莒去榮王府的次數就明顯多了,不僅僅是因爲不必再顧忌楊太后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全氏夫人如今也老子。年過半百,身體也不是十分康健。趙與莒的身份決定他還不能將全氏接入宮中奉養,便只能帶着兒子女兒去討老人家歡喜。

“隔三五日便要去上一回。如今政務都上了正軌,朕閒暇多了。”趙與莒笑吟吟地道:“九哥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地,說說有何事吧。”

“臣是來向官家報帳的。”胡福郎笑了笑。

趙與莒輕輕皺了一下眉,胡福郎掌握的財產,比起外界猜想得還要多,他手中控制的除去輪船招商局外,還有流求製造局的銷售渠道、繅絲、絲綢等等諸多行當還有先施百貨商場等等,既有對着國內的,也有對着國外市場地,每年經他手進出的款項,便不少於整個大宋的財政收入,而其中又有至少十分之一是純利潤。胡福郎以前也會在每年年初趕在大宋戶部做出財政預算之前來尋他報帳,但一般都比較輕鬆,不象這次一樣心事重重。

“莫非是去年生意不太景氣?雖然打了兩個多月的仗,但似乎對他掌握的產業影響並不大……”趙與莒心中想。

胡福郎報來的帳目數據依舊是很令趙與莒滿意,這個糧店夥計出身的人現在是他手下兩大財神之一,若不是他與孟希聲,趙與莒哪有那麼多錢投入到國內的教育、醫療等福利業當中。

孟希聲好歹有一個都督的職司,今後會有一個出身,而胡福郎則只是掛了個虛名,爲地也只是方便出入宮禁,從這一點上說,趙與莒待胡福郎並不是很“厚道”。

“九哥,我見你心事重重,莫非是遇着什麼難處?”見胡福郎始終閃閃爍爍,趙與莒便直接問道。

“啊……臣沒有什麼難處。”胡福郎略一遲疑,低聲說道。

趙與莒如今察言觀色地水平已經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他笑了笑,心中念頭立刻轉到胡福郎的身份上。這個朝代,雖然革新已經推行了八年多,但哪個男人不希望光宗耀祖!胡福郎如今雖然錢是有了,但卻沒有爵位,實在是與他做出地貢獻不符。但若是賜與名爵。那麼胡福郎自己便不適合在全國跑來跑去。直接干預生意之事,更是會被言官們攻訐。雖然御史大多都被送到“學習班”中去學習如何合理地進行監督去了,但這並不意味着朝臣們就不說話,恰恰是御史們不在,那些或爲邀名或爲忠國的大臣們,對於趙與莒地監督反而愈嚴厲起來。

“九哥,朕想賜你一個爵位,可以世襲的爵位。”想到這裡,趙與莒慢慢說道:“只是現在還不是時候。現在朕還離不得九哥爲朕辦事,若是賜了爵,九哥就要被困在臨安城中,再也不得四處替朕效力了。”

此話一出,胡福郎渾身一顫,心念電轉,是不是自己與冷子強的“利益交換”還是被天子知曉了?

他知道趙與莒手中有密諜存在,李雲睿、霍重城地兩套情報系統,再加上原先地職方司。若是天子真地盯着他,想得到他與冷子強利益交換的情報也不難。他略一猶豫,咬牙跪了下來:“官家,臣有罪!”

趙與莒沒有想到自己原本說一句慰心的話,卻換來他這般反應,先是一愕。緊接着又皺起眉來:“九哥,有話起來好好說,別這副模樣。”

胡福郎沒有起來,而是將自己之子如何不才,自己又如何動了私心之語說了了一遍,對於涉及到榮王趙與芮的內容,他只是一掃而過,只是略略提到冷子強是趙與芮背後在支持。趙與莒聽得這個消息時,再與陳安平的奏摺一應證。這才恍然大悟。

他呆立了好一會兒。然後苦笑着坐回了位置上。

事情牽涉到了榮王趙與芮,那便不是那麼簡單的了。對於這個兄弟。趙與莒是相當瞭解的,與趙與莒自小就持家不同。趙與芮幾乎記不得幼年時年計困頓,從他懂事起,便知道兄長有本領能賺錢。他也曾跟着義學少年在鬱樟山莊中讀書,只是因爲性子跳脫,所學都是皮毛,只是對趙與莒賺錢的本領甚感興趣。趙與莒及位親政之後,他成了榮王,爵高名重,卻還是當初那種性子,甚至微微有些跋扈,趙與莒告誡過很多回,卻也沒有什麼用處。想到當初跟在自己身邊的兄弟,如今自己也不太清楚他想做什麼,趙與莒便覺得頭痛。他相信與芮對他地忠誠,絕對不是有意要與他這個兄長唱反調,但同時他也知道,在二人進京之後,圍在與芮身邊的便是一批舊式文人儒生,趙與芮在太學讀書時,那些舊式文人儒生對他的影響甚大。

而自己忙於穩定政權處理政務,這幾年又忙着練兵收復失地,雖然每月總要與與芮一起吃飯,可真正用於兄弟交流的卻並不多。

“九哥,起來吧。”

思考了好一會兒,趙與莒微微嘆息了聲,他所做的事情,是這個時代無人能夠了解的,比如說他加強皇權的舉措,臣子們當中便頗有微辭,認爲他攬權過甚,破壞了皇權與士大夫之間的平衡,卻不知道他今日攬權是爲了明白放權。再比如說他手中的產業,幾乎每月都有士子上奏,批評他聚斂無度,甚至以在後宮中開辦市場漢靈帝相類比,卻不知道這些產業地收益,幾乎都用在社會福利或科研明之上,用於他趙與莒個人享受的部分,真是少之又少。

所以,趙與芮不能理解他的用意,甚至把自己的舉動當作是幫助他都有可能。趙與芮如此,胡福郎亦是如此。

聽得趙與莒仍然稱他九哥,胡福郎終於放下心起身,不過還是不敢坐下來,而是躬腰站着。趙與莒搖了搖頭:“九哥,坐下來,朕與九哥,自微末之時結識,當初若不是九哥鼎力相助,朕也難以佈局今日。”

聽得趙與莒反覆招呼坐下,胡福郎這才告罪端坐,他唯唯喏喏,心中也不禁想起初見趙與莒時的情景。

那時的趙與莒,還只是個七八歲地孩童……

“朕即位以後,許多事情都不方便,仍要九哥去替朕做……朕豈是隻能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之人,九哥令郎之事,不來找朕,卻去尋那個什麼冷子強那廝不過是一牽線傀儡,便不是一個傀儡,他區區一個地方上的豪商,又能給阿七什麼前途?”

阿七是胡福郎之子的小名,趙與莒這話雖然是在責備胡福郎,卻聽得胡福郎心中暖洋洋的,禁不住連連點頭。

“不過,九哥,阿七沾上好賭好玩的毛病,卻是不能慣,這也要怪朕,若不是朕指使着九哥日夜在外奔波,阿七又如何會沾上這些毛病。九哥若是信朕,朕可以給阿七一個好的前途,或子承父業,將來替九哥打理朕的產業,或出仕爲官,九哥意下如何?”

胡福郎猶豫了一下,然後愧然道:“官家,阿七實在不是這塊料,臣都已經灰心了……”

“他的壞毛病與朕有關,朕保證給你改過來!”趙與莒揮了揮手:“將他送去流求,今年十六歲了吧?去流求近衛軍,在近衛軍中三年下來,朕保證什麼毛病都沒了,而且還可以在那裡學得本領!”

胡福郎先是一怔,然後覺得眼前一亮,這確實是個辦法,如今不比過往,武人受歧視,自從大宋屢戰屢勝復土拓疆以來,武人特別是近衛軍的地位在社會上直線上升,他兒子若是進入近衛軍,一來合他地那火爆地脾氣,二來有天子的安排,今後升官之事豈不是一帆風順?

至於當兵地危險性,胡福郎完全沒有考慮以大宋如今的實力、兵力、戰力,便是打到大食去也是一路橫掃地,有什麼可以擔心的?

“臣謝……謝過陛下!”

他又跪了下來,心中也有些懊悔,自己原先的視域還是窄了,只想到在商場或仕途上爲兒子安排出路,卻沒有想到武人一途。

“應有之舉,不值得謝,不過九哥要捨得孩兒,到了近衛軍中,可是要吃苦的,他初入伍,朕也不會給他什麼特殊照顧,當練則練,當罰則罰,你可明白?”

說到“當罰則罰”四個字時,趙與莒聲音嚴厲起來,胡福郎心中一凜,知道這其實是在敲打自己,又拜倒敬領了。

胡福郎的事情好解決,但是榮王趙與芮的事情則難了,趙與莒覺得,自己有必要與這個弟弟細談一次,但趙與芮如今也是二十五六歲的人,若是直接叫來訓一次,效果未必會好。他向來敬服楊妙真,要說服他,只怕還得將四娘子搬出來纔可。

謝道清在一旁看着趙與莒與胡福郎交談,想到陳安平奏摺上所寫,心中更是好奇,天子究竟會如何處置此事?若是直接去幹涉,卻與天子一向倡導的法不違官不究不合,可若不動用官府力量去幹涉,那冷子強佔據了法理,又有什麼辦法可以讓這種人收斂貪心?

修改加入:一晚上月票沒漲一張啊,相當淒涼……

注1:趙與芮的性格從他對賈似道的處置便可以看出來,在賈似道失勢被貶之後,他因爲深恨賈似道,便募人去押送賈似道,得鄭虎臣,鄭虎臣中途殺賈似道。趙與芮長壽,在宋亡後還被送到大都,又生活了十一年才死。順便說句,賈似道得罪趙與芮最深的是實行“買公田”之法,即要強行收購趙與芮等豪族貴人的多餘土地以充公用,緩解南宋的財政危機,這令趙與芮甚爲不滿,可在蒙元滅宋之後,趙與芮爲保命卻將自己名下的田產、房產和酒業都造冊獻與元朝。嗚呼,文天祥賣家募兵之時,趙與芮何在?

二四零張馳有度天子政一三九調教權奸入吾彀二三三人心不足大食商六立威上一八八朕判虜死孰執劍三十八懸山上二四六雖是親侄猶相疑七機械上七十六深入莽荒須放膽一七七妾在深宮亦驚魂一五四金銀過市何招遙七十九今日小鬼見閻王三三一天理公道人心一二四各懷心思自主張二六三凡路所至皆吾土三十巧匠上一一一亂七八糟亦有得二七二安知血海壞攀籬七十八歸化需得百年計二一一東施效顰計安出三一四嫁衣二四七欲使蛟龍過三峽三零四武人一八八朕判虜死孰執劍一零八休道高處不勝寒四十弔唁下二謫仙上二一零浪花平後餘微瀾二二五山外有山計中計二零一舌戰敵帝苦相逼二一五維新正道多坎坷三三一天理公道人心二零二佯醉日新疾誇富二十四一年之計下一八五窮圖現匕摧頑虜二五六觥籌交錯國宴香三零八功勳七十八歸化需得百年計十六盜賊下二謫仙下一四零暗行密道通春來一六三國之利器護吾民一七一朕心寬厚任擇官三三七吳文英四十七孽風凌島島欲摧四十弔唁下一十八志向下二十六拜師上三五四誰之相公二零四千裡救災急先鋒二零三挾威宜行練新軍三規劃下第四十章一八八朕判虜死孰執劍二八九汴梁暮春春如歌三五九官員進修制三三六一牆之隔三一三大膽四十弔唁下三六三大勢所趨二一零浪花平後餘微瀾一十五事端下三零四武人一零八休道高處不勝寒九十千舟競渡欲揚帆八十五今日南冠做楚囚二二三重陽登高賞秋菊二二零狐媚事君非至善三零三入套三三四兄弟四十三毒蛇下二十一積善下四孤兒上二五三楚雖有材晉用之六立威上一四四九州生氣忖雷霆二九七敗由驕奢成由儉一八五窮圖現匕摧頑虜二四七欲使蛟龍過三峽一零一忠不畏死陳少陽五十拂淨征衣問疆外一六零前方忽報已獻捷四十九怒向海隅棄賊屍二九七敗由驕奢成由儉五家規下六十六隔牆常須防有耳二九零白駒過隙休蹉跎一九八晚花殷勤相謝問一四七翻雲覆雨愧狂儒二三三人心不足大食商一五一肘下常備善後方八糧商上一三四漢衰曹瞞學霍光一三一巧計可使狼變羊三一七赫赫華夏歌三規劃下一一二孰堪身負天下望一四四九州生氣忖雷霆七十五海外喜傳豐收音十四繼昌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