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三大膽

若是放在鐵木真時代。這蒙胡還真敢不將漢官的諭令放在眼中。即使是現在。換了別的漢官。這蒙胡也敢不放在心上。但是。對着的是李銳的話。他就有些忌憚。

這幾年來。李銳在蒙元強行推行漢化。頗有些不開眼的貴戚阻撓。官司甚至打到拖雷那兒。結果無一例外是李銳獲勝——拖雷還指望着李銳爲他斂財。加上李銳又頗知進退。即使獲勝也從不提公事以外的要求。那些貴戚尚且拿李銳無法。何況這個蒙胡只是一個區區的百夫長。

他揮手便給了自己的那個通譯一個耳光子。抽的那個通譯原的轉了三圈。兩顆牙隨着血水噴了出來。唐凡笑嘻嘻的看着那廝。面上的譏諷之色。便是傻瓜也看的出來。

方纔蒙胡也給了他一記耳光。如今又打還到那漢奸身上了。

“你……你……”那漢奸惱羞成怒。但在蒙胡百夫長身邊又不敢亂動。心底將唐凡恨的癢癢的。他這樣的漢奸。全然不想正是自己動了貪心。先要招惹唐凡的。

“須的讓這小子死。”那漢奸心中想。腦子裡便在拼命轉動着壞主意。這般人。成事不足。壞事卻是有餘。回頭的途中。他絞盡腦汁。終於發現一個破綻來。

如今蒙元高壓統治之下。境內並不是十分太平。不少被迫的流亡荒野。他們若是嘯聚一處人數衆多。自是少不的有官兵出去圍剿。但若只是幾十號人佔個山頭。那麼誰會吃飽了撐的去管這個閒事。

這就使的單身商旅幾乎絕跡。

唐凡不過是一個普通商人。單身跑到高麗去收棉衣。這讓誰能相信?這其中。必定有什麼問題。而且。他手中的通行令諭不假。若是順着這條線摸上去。沒準還能找到給他發通行令諭的上線。最近因爲龐玉叛元的事情。不是弄的計多漢官都被拘麼。若是尋着個差不多份量的。或許還能獲的恩賞。

這漢奸便有十個膽子。也不敢懷疑到孛魯與李銳身上去。不過在他想來。下邊經辦的具體官員中。必定有唐凡的同黨。

聽他如此說出來。那蒙人百夫長大覺有理。只道是邀功請賞的時機到了。而且若是爲着這理由。便是抓錯了。孛魯與李銳也只有稱讚他謹慎的。卻不會怪罪。故此。立刻點了人馬。飛速出城。趕來追捕。

有驚無險的離開了遼陽。出了城不過三裡。唐凡棄了馬。站在遼河之畔。又過了會。只見一艘小漁舟自蘆葦叢中過來。因爲隔着老遠的緣故。那小船還只是個小點。唐凡眯着眼睛笑了笑。

只要上了船。他的安危便沒有問題了。蒙胡雖然也建了支水軍。不過想要在這遼河上抓船舶……恐怕還是捕魚來的更輕鬆些。

乘着船。就可以到遼河口。然後再在遼河口轉乘海船。趕回臨安。聽說乘火車會更快些。到了華亭府便可以改乘火車了。三年未曾回過江南。江南一切應當還好吧。這個時候。正值蓮紅柳綠。臨安西湖上應是風景如畫。若是趕上週末休息日裡。那些織廠繡廠的女孩子們裙袂飛舞嬌笑連連。國子監的太學生們在湖畔綠蔭中飲酒讀書。臨安城御街之上。應是人流如織。那先施百貨的燈光經夜不熄。三輪車和黃包車的車伕們聚在廣場一角。等着自己的生意……

他雖不是臨安人。但早就將臨安當作自己的故鄉。在臨安城中也爲自己置下了宅院。此次回去之後。他便可以的到一大筆賞錢。天子待人最寬厚念舊。這下半輩子便不愁了。在家中養上一條狗。每日晚飯之後牽着狗兒在西湖畔轉轉。看着湖光山色。聽着畫舫之上歌女們若有若無的歌聲。若是有合適的。還可以娶上一房媳婦。再生下兩三個兒女。待到垂暮時。可以和孫子外孫們吹噓自己在蒙胡的間細經歷……

然而就在這時。唐凡聽的身後馬蹄疾馳的聲音。他回頭去看。卻見數十騎狂奔而來。

“休走了奸細!”一個聲音在他背後喊起。正是那個漢奸的聲音。不過那傢伙騎術最差。落到最後頭。

唐凡心中一動。也不知是哪兒出了差錯。他回頭望了望河面上。那小船顯然也是覺查到不對。劃的更快了些。唐凡心中焦急。也等不的船靠岸。便自己跳入水中。他原本會水。只是這幾年未如何遊了。故此初入時有些不利落。但很快就遊的飛快起來。

若他未曾入水。蒙韃或許還有些疑心。而往水中一跳。卻是將自己的罪名座實了。

四月底的遼河水雖是不冷。水流也不急。可這百餘歲也不是好遊的。而那蒙胡百夫長又精於騎術。貼在馬身上彷彿粘住一般。催着那馬飛速狂奔。瞬息之間。便到的河邊。

唐凡慌亂中回頭望了一眼。見着那蒙胡正在驅使部下入水。他撲騰的更快了。那蒙胡百夫長叫的雖兇。可手下沒幾人會水。這些蒙胡騎馬倒是一等一的好手。但下了馬便連走路都搖搖擺擺的。何況去水中撲騰。看來看去。好死不活的那漢奸此時衝了過來。結果便被那百夫長一指:“你。下水!”

“我我我我……”那漢奸登時慌了。他雖然曾學過兩下狗刨。在一人深的小溝裡倒不會淹死。可在這大河之中。莫說抓人。便是游過去也難啊。

“下水!蒙胡百夫長可不管那麼多。繼續逼道。

那漢奸知道。這些蠻子可是翻臉不認人的主兒。若是不下水。只怕他真能拔刀出來將自己砍死。畢竟隨着會說漢話的蒙人越來越多。象他這般貨色的重要性已經大打折扣了。

他拖拖拉拉的脫了衣衫意欲下水。好不容易纔遊了兩下。那邊唐凡已經離船不足十步了。百夫長見情形緊急。便摘下弓眯眼搭箭。唐凡聽的船上一聲小心。心中驚覺。他的第一反應不是潛水自保。而是摘下自己的帽子。將之甩了出去。

那帽子在空中劃了道弧線。險些落入水中。不過撐船的艄公探出竹篙。將之勾了過來。

就在這時。百夫長鬆弦放箭。他的箭術甚準。隨着破空之聲。利箭直飛向唐凡的脖子。唐凡丟出帽子後。立刻開始潛入水中。箭自他身影消失處貫出水裡。片刻之後。唐凡在船邊上爬了起來。

“快上來!”艄公拼命去拉唐凡。將溼漉漉的唐凡從水裡拉起來後。剛待說話。便聽的岸上又是一聲弦響。

這一次唐凡未能躲過。箭穿過他的背。從前胸冒了出來。他身子一挺。血從口中噴出。恰恰噴在那艄公手中的帽子之上。艄公顧不的照顧他。拾起櫓拼命搖晃。將船遠遠划走。而岸上的蒙胡都紛紛射箭。腦子不好使的還跟在江邊追了陣子。

唐凡支撐着回過頭來。看着離岸邊越來越遠。懸着的心放了下來。他劇烈的咳嗽了兩下。血不停的從他的喉嚨與傷口流出。

“看來……是回不去了呀……”唐凡這個時候沒有想到藏在帽子裡的密信。他想到的是江南的景緻。

船順河而下。花了兩天功夫到了河口。恰好這一日。大宋水師又到了河口“巡查”。那艄公靠上船後。將一頂染着血的帽子交給了船上的於竹。

“他死了。”艄公用顫抖的聲音道。

於竹臉上的刀疤亮了一下。他每隔個十天半月。便要到遼河河口來轉悠一下。既是給蒙元一種威懾。偶爾也要爲潛伏在蒙元境內的密諜傳遞消息。雖然並不知道那個潛伏在蒙元境內的“紅雷”究竟是誰。但這幾年間。他對自己的那個從未見面的職絡人也感到好奇。原本這次的任務。便是接那個聯絡人回臨安。但派出的人卻有把活人接過來。

他看着岸上。這已經是夜晚。陰沉沉的。遠處的山象是安睡着的獸。於竹點了點頭。接過那頂帽子。然後下令:“鳴炮。”

按着海上的規矩。這樣英勇而死的漢子。應該爲他鳴炮送行。

那個沾着血跡的帽子。一共用了五天送到了臨安。趙與莒看着帽子裡拆出的秘信後。神色立刻變了。

“召趙善湘、崔與之還有魏了翁來鄭清之。”他下令道。

秘信在四位朝中重臣手中一一傳過。此前趙與莒給他們看的。一般都是副件。這次則是原件了。當看到信上有些黑色的斑跡時。鄭清之問了一句:“這信爲何如此……這是血跡?”

“朕遣去蒙胡境內潛伏的一個信使。當初便是他聯絡窩闊臺的。如今殉國了。”趙與莒抿了抿嘴:“此乃國士之血。朕必將奉之入英烈祠。”

英烈祠是收復中原之後在武廟中建起的一座祠堂。說是祠堂。因爲趙與莒重視的緣故。如今已經成了一片連綿的建築羣。建築的前半部分對外公開。臨安的駐軍、初等學堂和各工廠。時常會組織人手前去灑掃拜祭。後半部分則不輕易公開。存放着許多對於大宋軍事來說甚爲珍貴的東西。象岳飛的佩劍、臺莊大戰中打響首聲的火炮、收復中原時陣亡將士的遺物等等。雖然看上去。憑着絕對的優勢。大宋這幾年來戰無不勝。不過這背後密諜們做出的犧牲與奉獻。趙與莒是一清二楚。這封信件。也算是那些爲着大宋而將自己的姓名都遺忘掉的沉默者爲志。

“陛下。蒙胡此策是否能行?”

崔與之皺着眉。向趙與莒詢問。他這些年來也飽讀了智學書籍。其中的理一樣。他看了不少。對於借冰封之機從最北的海峽穿過。抵達東勝洲之事。他覺的似乎可行。

“以舉國之力搞這個。雖然死傷會甚爲慘重。但是應當可以過的去吧。”趙與莒輕輕敲了幾下桌子。嘆了口氣。

若是給蒙胡跑個幾萬人到了東勝洲。以北東勝那些尚未立國的土著。只怕擋不住蒙胡。而蒙胡兩個王子。無論是蒙哥還是忽必烈。從那封秘信和此前的消息來看。都有英主之姿。特別是忽必烈。在那信中。還交待了這個忽必烈幹過一件現在不爲人知的事情。

這小子在學好宋話後。竟然曾經潛入徐州。藉着中原戰後的混亂。在徐州讀了一年半的初等學堂!

趙與莒現在已經派人調查這小子在初等學堂時的成績。雖然結果還沒到。不過趙與莒大致可以猜出。他的成績不會差。

除了趙與莒外。崔與之等人並未注意到這一點。他們只覺的這是蒙胡蠻種。膽大妄爲。趙與莒卻明白。這分明就是提前出世的彼的。若是讓忽必烈真上了位。帶了三五萬人跑到東勝洲。沒準真給他搞出什麼事來。一個膽大英武又受過初等教育領導者。帶着一羣經過長征淘汰的惡狼。闖進連鐵器都沒有的北東勝洲……

這不就完全是給自己的後世子孫找麻煩嘛!

“陛下!”趙與莒在發呆。崔與之的問話便沒有注意。發覺他心不在焉之後。崔與之催了一聲。趙與莒這才反應過來。

“哦……秘信中說。蒙胡準備二十萬青壯。這樣說來。至少有三五萬人可以到吧。”趙與莒對此倒不敢肯定。他知道東勝洲的土著是從亞洲過去的。據說就是從白令海峽穿過。就算冬天時白令海峽沒結那麼厚的冰。可是蒙胡的造船水準也沒有差到連這麼窄的海峽也過不了的的步吧。

“陛下召臣等。必是不願意此事成功?”趙善湘道。

這是當然的事情。縱虎遺患。不是趙與莒的風格。事實上趙與莒對待他的敵人。竟然手段不算什麼殘忍。可基本上打倒了就不會再給對方有翻身的機會。就象史彌遠。如果不是徹底失去了對朝廷的影響力。這個時候只怕還呆在流求島上數椰子呢。

“你們準備好了麼?”趙與莒收斂住心思。沉聲向趙善湘問道。

“兩萬人。萬事俱備。只等水師。”趙善湘道。

他二人打啞謎一般。魏了翁忍不住問道:“官家。莫非早有對策?”

“起初的時候。軍情參贊司便擬了一個總攻的條文。便是大規模海運。在遼東登陸。然後迅速直搗黃龍。”趙與莒隨口說了一句。

大規模跨海登陸作戰。在大宋來說還沒有太多經驗。策劃這般一件大戰。趙善湘嘴巴說二萬人。實際上牽涉進來的相關人等。便是二十萬也不只。

三五二離間二十九巧取上二十五孔明燈上一五五平地風雷起京東三六三大勢所趨一一五恰是潛龍臥大淵二七六一朝兵敗如山倒一七八振臂三呼發聾聵三三五豈曰無衣二四三逐鹿羣英正年少第四十三章三五零東勝洲招商局三零七無印御史三三四兄弟一零二深謀遠慮有晉卿二十七媒子上十三繅車上八十七呦呦鹿鳴食野蘋七機械上三零零鄉音未改心已衰三三四兄弟四十六天下英雄出我輩九十九何故西窗起惡言一八零爲民生利方至尊三十八懸山下一七零滿城風雨近重陽一六四後宮佳麗三十六二二八繼亡復絕責不義二十九巧取上一十八志向上第四十三章二零三挾威宜行練新軍十四繼昌隆下三三七吳文英三二七鳳歌笑孔丘四十弔唁下二九四花開花落兩不同一二一雖爲虛驚亦悵惶二零七隻因多情賜金鞭二謫仙下三十五迎新下一二六豈意周公害成王一十八志向下三零五咆哮二四零張馳有度天子政三三二書生豈只有意氣一九七赤血報國嘉忠勇第四十一章五十六艾殺蓬蒿來此土二四九勿令疏忽防蛇蠍一七四休令豎儒壞天機二十五孔明燈上三五八我心安處即吾鄉七十七渡罷滄海有故交二二零狐媚事君非至善三十七親人上一八零爲民生利方至尊一一一亂七八糟亦有得五十四抱絲貿皮何所求二四七欲使蛟龍過三峽一八六戰罷又迎雙重喜七十回首烽煙平息處三五四誰之相公九十千舟競渡欲揚帆二一七總因明君譜華章二六二車聲響徹臨安城十四繼昌隆下一十五事端上一二六豈意周公害成王八十六寤寐思服轉反側三零三入套三三三當罰則罰一一六怎如猛虎嘯山崗八十四昔日亞夫屯細柳六十四誰道仙山無處覓三十六結納上三五零東勝洲招商局一五一肘下常備善後方三三三當罰則罰五十一收拾寶劍看紅妝二十三大年下三十三史彌遠上四十三毒蛇下三五八我心安處即吾鄉三四五分化一五九虎賁卻月濟柔剛六十六隔牆常須防有耳二九一里語村言隔簾聽三一八龍騎兵二三零清明上河心思宋三五三大轉折三四一君子死而冠不免九十千舟競渡欲揚帆七十三爲汝癡情爲汝真三五六官制改革五十一收拾寶劍看紅妝三五五海外風雲二一八驚聞妖氛起華亭二四四黃金萬兩火車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