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二國勢飄搖雨打萍

還都、子女的教育問題,都困擾着趙與莒,讓他覺得甚爲棘手。還都問題還好解決,葛洪回去後不久,便在《大宋時代週刊》上撰文,詳細分析還都利弊,指出現在不是還都汴梁的最好時機。

他的理由主要有四點,第一便是國庫尚不豐盈,還都汴梁,僅宮室營建花費,就有數千萬貫之多,必將拖累大宋的經濟;其二是汴梁準備不足,還都汴梁,不是喊喊就能辦到的,那些全力鼓譟還都的人,都未曾想過,還都之後包括天子、宗室、百官、護衛、禁軍等足足有四五十萬人要遷到汴梁,這四五十萬人住的問題如何解決;其三,此時還都汴梁,鐵路未通,中原糧食尚不能自給,漕運壓力驟增,必然會導致新問題出現;其四,原先還於舊都的重要理由便是要在此對抗金虜,如今金國已滅,蒙胡也被打得不敢南窺,還於舊都已經沒有當初的緊迫性。

當趙與莒看完這篇文章時,還是罵了一句老滑頭。葛洪雖是決意替他將北地大儒的怒火都接過去,但還是耍了個小手段,不曾明確提出不再以汴梁爲都城,而是聰明地說汴梁暫時還不具備作爲大宋都城的條件。

至於何時汴梁才具備作爲大宋都城的條件,那自然是由朝廷說了算的事情。

葛洪此文出後,並未產生太大爭議,雖然那些北地的儒生免不得給他寄信,罵他是投機取巧,但輿論普遍支持他的觀點。他將絕大多數人想說而不知如何說的話說了出來,如今朝廷中的官員幾乎都是來自南方,誰都不願意遷到北方去,至於北方的儒生,他們的想法雖然寫成了文章,卻找不着報紙發表,在全國有影響的報紙無一例外都是南方的,北方的幾家報紙。其投資人也是來自南方地大商賈。

一氣之下,北大的大儒集資在長安辦了份報紙,名字用的是宗澤臨終時所喊的“過河”二字,暗指朝廷忘了中原。這份報紙比南方保守派跑到成都辦的報生命力要強,北方的儒生有餘力者多會定閱,不過影響力出不了潼關。便是他們聲稱應該還都地汴梁,這報紙都賣不出幾份來。

《京華秘聞》報此時堅決地站在朝廷一邊,它不是《大宋時代週刊》這般要注意影響的報紙,罵起人來百無禁忌,直截了當地諷刺北方的這些儒生是“志大才疏,見美女而不舉,飲佳釀而嘔吐,下筆洋洋數千言引經據典,處事碌碌無一功見行於今”。雖然不帶髒字,卻說得酣暢淋漓,讓人大覺痛快。此時《京華秘聞》也已經成了全國性的大報。凡鐵道、汽輪所通之處,皆有其發售,故此南方讀者見了皆是大笑,而北方讀者則一半說它不厚道,另一半則默然。

趙與莒竭力爭取民心,但他一人的努力作用有限,加之北方儒生的因循保守和自利,也着實激怒了南方,故此南方報紙免不了以勝利者自居。言談之間對北方儒林貶斥較多,雙方互不相讓,報紙上的口水仗暫時取代了對是否還都於臨安的爭論。

“這些宋人若是亂起來便好了。”

拖雷喝着熱奶,將手中的報紙放下,笑着對李銳道。

兩年前地大戰中,孛魯逃回燕雲,雖然未能達到佔領徐州的目的,但是也帶來了兩大收穫,一是沿途孛魯發揮蒙胡擄掠地天賦。將所能見着的一切都帶走,而完顏陳和尚因爲與窩闊臺的大軍決戰,未能及時截住孛魯,盡然給他劫走了二十萬人口與財富。

第二便是火炮了。孛魯沒有搶走金人地火炮。卻自金營中劫走一批工匠。回到遼陽後。這批工匠便被派給了李銳。李銳不負拖雷之望。終於在去年造出蒙元地第一門大炮。

只不過這大炮與金國地大炮一樣。過於笨重。射程與威力也遠遠比不上宋國地大炮。

“中原地那些宋人。讓他們動動嘴皮子尚可。要他們真起戰作亂。絕無此可能。”李銳恭敬地答道。

拖雷嘆息了一聲。纔是兩年時間。他便從一個風華正茂地英武君王進入中年。他用力揉着自己地額頭。驅逐因爲憂心如焚而導致地頭痛感。過了會兒才道:“國庫之中還有錢麼?”

“暫時沒有。只等與高麗商人地貿易了。”李銳苦笑道。

所謂地高麗商人。拖雷和李銳都知道。那其實是宋國商人假冒地。這羣膽大妄爲地宋國商人。藉着高麗在蒙元與大宋之間進行走私。將宋國地奢侈品賣給蒙元。再從蒙元換走皮毛、藥材。去年開始還增加了巨木這一項。爲此拖雷再度北伐。征服了遼陽以前地大森林。迫使在森林中游獵地女真等諸族伐木下山。

整個蒙元地國庫,靠的就是兩筆收入:李全的屯田與李銳主持的商路。若是勤儉些的話,倒也可以過下去,但是宋人卻不讓蒙元能好生過下去,隔三岔武,宋人的兩個河東河北兩軍區的部隊便會騷擾燕雲。逼得燕雲的農耕放牧全部停止,蒙元將燕雲各族數十萬人又遷至遼陽、遼東,又不得不增加邊境的火炮數量,將國庫一點節餘盡數花費在與大宋地軍備競賽之中。

這就使得拖雷地口袋裡始終空空如也,甚至到了宋國來的走私商人往來一日,他地百官便沒有薪俸的地步。李銳已經算是會理財的,但仍然因此被蒙古貴人指責斥罵,李銳曾爲此告過兩個月的病假,將事情盡數委與他人,結果蒙元貴戚很快發覺,他們接手的是一團亂麻,除了李銳本人,誰都無法整理出頭緒來。

“李卿,你那推廣漢字宋語之事……能否先緩緩,將那錢……”

“陛下,萬萬不可!”

聽得拖雷要打這筆錢的主意,李銳立刻變了顏色,原先的恭順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滿臉固執:“此例不可開,今日陛下爲它事挪用這筆錢鈔,明日別的貴戚便也會找上門來。陛下當知這學業漢字宋語之重要。臣已經將其開支壓得最低,實在不能再裁減了!”

拖雷看了看李銳,頹然坐入椅中,又嘆了口氣。

對於這個年輕的漢臣,拖雷是十分滿意的,自從投奔過來之後。做事兢兢業業,比其餘漢臣都多了份英氣,而比蒙人又多了他們沒有文雅之風。他學識廣博,而且都很實用,又善於理財製造,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實幹型人才。但他有件事太過固執,便是推廣漢化之上不遺餘力,上次他告病,便是因爲貴戚動了那用於推廣漢化的錢鈔。

經過臺莊和鄭渠的兩次大敗。蒙古貴戚也意識到,如果不能追上宋人地腳步,那麼他們不僅守不住燕雲。便是遼陽、遼東之地,也遲早會爲漢人所有。而要追上宋人,就必須接受漢化,跟着拖雷的蒙古貴人,象孛魯等,又都是較爲年輕進取的,故此在接受漢化的意見上極爲一致,只不過他們終究是缺乏長遠眼光與理智思維習慣的遊牧強盜,有時事急起來。便會將此事拋到一邊,先滿足眼前的口舌物慾。

“做什麼都沒錢……朕這個皇帝,當得也太憋悶了些。南朝地那個皇帝,爲何就如此有錢?”拖雷想想又有些不甘心:“南朝的火槍,仿製進度如何了?”

鄭渠之敗後,有關宋人的新武器傳聞便隨着潰兵傳回了蒙元,最初蒙元稱之爲“手執火炮”,後來在宋人的報紙上看到,這種武器被稱爲“火槍”。於是改稱火槍,而且立刻開始了仿製過程。只不過當時連火炮的仿製還沒有把握,何況是這火槍,直到今年,彷彿制火槍才被拖雷排進日程。

“陛下,此事不易,只有我大元有了工業基礎,纔可仿造出來,而在此之前。我們先得使用宋人如今通行的度量……”

無論拖雷是否喜歡。李銳給他的答案總是這樣讓他失望,在半個鐘點之後。應付拖雷各種問題而有些疲倦的李銳出了門,他回頭望了拖雷的屋子一眼,雖然拖雷稱帝,在黃龍府原先金國宮殿地基礎上也擴建了宮室,但大體上講,他是一個英武、勤儉和勤政的皇帝,但是“畢竟只是蒙胡的皇帝,見識便僅此而已。”李銳將這個念頭深深地藏入心底,喚來自己地馬車,命令車伕回府。

因爲完全得到信任的緣故,也因爲李全又添了兩個孩兒,他如今已從李全的府邸中搬了出來,不過兩人府邸相隔很近,中間只隔着一條小巷子,所以還和住在一起沒有什麼兩樣。他下車時,卻看着一羣人圍在李全府門前,不由得皺了皺眉,打發一個親衛去探聽發生了什麼事情。

“千戶大人,是一個國族喝醉了酒,正在鬧事。”

李銳的親衛當然是漢人,只不過漢人稱蒙古人不敢說是蒙胡,只能以“國族”敬呼之,聽得是一個蒙人,李銳又皺了皺眉,心中一陣煩躁。

李全是遼陽屯田使、漢軍萬戶,若以稱呼來說,算是大官了,但在那些蒙胡眼中,他始終只是一個漢人,低他們一等,故此總有那麼一些愣頭青不服氣。特別是李全管的是屯田定居耕種,他管轄下的一些蒙人不習慣這種生活方式,對他的管理總是橫挑眉毛豎挑鼻子的,讓他倒有大半精力花費在與他們的糾纏上。

“去看看怎麼回事。”雖然不怕李全吃虧,但所謂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叔父有事,他這當侄兒地自然少不得要去了。他才領着人走到李全門前,就聽得那羣蒙人當中一人又哭又喊的,彷彿被人砍了一

“怎麼回事?”他加快了腳步,親衛分開衆人後他問道。

“砰砰砰,我沒有死,砰砰砰!”

地上連滾帶爬的是個蒙人漢子,身上髒兮兮的,遠遠便聞到一股酒氣。他醉熏熏地嘟囔着什麼,反覆發出“砰砰砰”的聲音,李銳問了一句,他卻彷彿沒有聽到一般。

“此人是誰?”李銳又問。

旁邊的蒙人抱着手笑嘻嘻地在看着熱鬧,聞得李銳詢問,又見李銳服飾華美,知道是一個漢官,便撇着嘴道:“這是札古日德的巴特爾,喝醉了酒,來尋漢官要酒錢。”

李銳勃然大怒,札古日德部雖然也是阿闌霍阿夫人後裔,但象這樣一個低賤的牧民,怎麼也敢到他叔父門口胡鬧!他正要命人將那廝趕走,那個叫巴特爾的突然挺身,從地上爬了起來,瞪着眼睛看着李銳:“你……你是近衛軍!”

李銳到嘴地話又縮了回來,他緊所着嘴,巴特爾這句話是用宋語說出來的,因此他聽得清清楚楚。

“饒命,饒命,別殺我,砰砰砰砰,別殺我……我巴特爾是札古日德的勇士,成吉思汗曾親賜我金刀,魔鬼,你來啊,你來殺我啊,我要與你……我要與你面對面決一生死!”

那巴特爾只是說了一句宋語,接着便又開始發酒瘋,喘着粗氣向李銳衝來,李銳的一個侍衛上前要推開他,卻被他反腰一個抱摔,乾淨利落地摔倒在地。李銳見他雖然醉得搖搖擺擺,可身手卻還很敏捷,不由心中一動,他自稱得過成吉思汗親賜的金刀,看來並非虛言。

只是成吉思汗只賜刀與最勇猛的戰士,那種老資格的勇士,爲何會落到如此地步?

“他是怎麼回事?”李銳又向那在看熱鬧的蒙人問道。

“他原本也是草原上的英雄人物,不過上次隨孛魯大王南征,回來就有些瘋瘋顛顛地了。”提到上次南征,那個蒙人面上也露出驚畏地神情,原先笑嘻嘻的模樣不見了,他壓低了聲音:“被宋人地火槍嚇傻了。”

李銳呆了呆,神情多少有些不自在。

若說鐵木真在臺莊的失敗,使得他一手建起的龐大帝國一分爲四,那麼孛魯鄭在鄭渠的失敗,則讓維繫蒙胡顏面的最後一點武勇也蕩然無存了。雖然拖雷孛魯等人還在苦苦支撐,可是他們和李銳一樣都明白,這是在宋人不曾全力北上的前提下才支撐得住的,若是宋人全力北攻,莫說單憑蒙元,就是四個汗國聯手,恐怕也難以抵擋。

正是因爲有這種認識,所以拖雷對於鑄造槍炮纔會如此渴望。微微嘆了口氣,李銳也懶得去管這事,他轉過身,走向自己的府邸。

(修改加入:先要向大家說聲抱歉,因爲要開始準備新書的緣故,從今天起,《金手指》每天只更新一次,更新時間放在早上七點二十分左右,多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敬請期待新書---定然會比《金手指》更爲精彩。)

一三二劫波渡盡兄弟在三一五登陸一三八君王自此不上朝三三零潑皮七十五海外喜傳豐收音三四三慷慨赴死易一八二單于戰火起河朔二四一猶豫不決名臣心六十七沙中總能淘赤金一十五事端下二六六虜胡雖狡何所懼九十二澹泊明志靜使遠九頑童下一六八學士立名博雅樓二二七諸是使至朝萬邦第四十二章一一三忽有云帆登新港三十五迎新下一七三國事不密釀大禍二八七天下板蕩忠臣死四十七孽風凌島島欲摧一七九量爾虜酋豈吾主綢繆豈爲富貴計十三繅車上一二零路語基隆論短長一七八振臂三呼發聾聵第四十三章三十八懸山下一四三八方風雲聚行在二八三丈夫偉岸如神祗二四三逐鹿羣英正年少三二七鳳歌笑孔丘二二三重陽登高賞秋菊一十五事端下四十二餘波上二一八驚聞妖氛起華亭一七五抱劍營中懷抱劍一七一朕心寬厚任擇官二一八驚聞妖氛起華亭二零九結草收網捕死魚一六四後宮佳麗三十六一零六漁陽鼓動徒有聲一二七威加海外歸故鄉二一八驚聞妖氛起華亭七十一雖無風雨卻有晴三一五登陸二零二佯醉日新疾誇富一一一亂七八糟亦有得二九六朱紫滿朝換冠冕三三五豈曰無衣二十一積善下三一五登陸三十七親人上一五九虎賁卻月濟柔剛三四一君子死而冠不免二零三挾威宜行練新軍三零一有感六立威上八十晦冥地穴誰扶將二零四千裡救災急先鋒一七一朕心寬厚任擇官十二愈勇上二零零煌煌大宋何多士八十九浮生半日難得閒三一二未定二五零休道聖主易欺瞞一八七勞餘復見寶船沉七十五海外喜傳豐收音四十三毒蛇下八糧商上三十八懸山上二六零禍起無形聯二國一零二深謀遠慮有晉卿二六四孰爲鷸蚌孰漁翁一二二臨安細話逢故交三三五豈曰無衣二十胡福郎下二八九汴梁暮春春如歌綢繆豈爲富貴計三十一春好上四十三毒蛇下二十七媒子下九頑童下一百炮作霹靂狡兔驚二四零張馳有度天子政五十二莫道巾幗遜鬚眉三零一有感一七六國子監前攔國子一二九南海又聞風波起一六五徐州雖治尚遺患二八七天下板蕩忠臣死一三六御苑學種昭烈圃七十八歸化需得百年計二零二佯醉日新疾誇富一五九虎賁卻月濟柔剛一二五無須狸貓換皇子二謫仙上一一五恰是潛龍臥大淵三五四誰之相公二五零休道聖主易欺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