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五事端下

一十五、事端(下)

(今日第一次加更,列位看官,規則如舊,每被列位推得在新書榜上前進一名,俺便加一更)

見趙與莒進來,那老人呆了呆,回頭看了趙喜一眼,趙喜則站了起來,垂手道:“大郎。”

“老管家,派個人去外祖父那裡,便說有人欺上門了。”趙與莒瞧也不瞧那老人一眼,直截了當地對趙喜道:“我家豈是誰都能欺的?若是外祖父管不了,那我便去家廟哭去!”

無論是趙喜,還是那個老人都是嚇了一大跳,趙與莒外祖父只是個保長,雖是沒有什麼權勢,卻也與縣吏差役們熟識,一般的爭執訟事,倒也可以壓得住。況且若是真惹得趙與莒去哭家廟,那事情便大了,鬧將起來,便是紹興知府也未必能好受。

大宋自建朝以來便善待宗室,到高宗南渡以來,宗室甚至可以出任右丞相這樣的高官(注1)。太祖一脈傳下來有兩房,即燕王房(趙德昭後裔)與秦王房(趙德芳後裔),孝宗皇帝便是出自秦王房,而趙與莒則是燕王房的遠支。他這裡說的家廟,自然不是指自家莊子裡建的祖廟,而是宗室祖廟,若真被他去大哭一場,沒準連天子都會驚動。

趙與莒說這話時用眼角瞄着那老人,見那老人臉上顏色,心中便有數了。

他在門外時便聽得分明,來的人盡數姓羅,乃是同族。他們住在山溪下游的羅村,約有四十餘戶人家,因水的緣故,來鬱樟山莊生事。趙與莒自然知曉,自家後山的山溪不過是流經羅村的小河的一個支流,他們今年收成少,原因根本不在自家修了水壩。

若只是鄉間的愚夫俗婦,聽得他說要哭廟,定然不知深淺,可那老人如此變色,證明他們此來是打探清楚,知道自家只是宗室遠支,早已沒了爵位。饒是如此,若是背後沒有人指使支撐,趙與莒纔不相信他們會爲了個莫須有的理由跑來生事。

對方敢來,估計是欺負自家孤兒寡母主事,以爲不敢鬧大罷了。

“何至於此,何至於此?”

果然,趙與莒如此果決,那個老人呆了會兒又滿臉苦澀地坐了下去,口中喃喃說着,心中卻反覆盤算起來。

他原本以爲是有利可圖,這纔來鬱樟山莊生事,可沒料到這鬱樟山莊的大郎雖是七歲孩兒,卻極有膽氣,一句話便逼得他不得不退縮。早就聽人說這位大郎乃神童,極是聰明的,現在看來,自己還是低估了這位神童。

“羅老漢,你請走吧。”得了趙與莒眼色,趙喜腰立刻硬了起來,他也是人老成精的,看出羅老漢色厲而內荏,立刻順竿向上道:“要拆俺家的水壩可以,日後官府追究起來,你羅老漢少不得吃板子!”

羅老漢擠出笑容,將身體縮了縮:“都是鄉里,同飲這一河之水,有事好商量,何至於此?”

“俺先前說了,若是天旱要水時,俺們開閘放水便是。”趙喜指着他的鼻子,心中覺得極是暢快:“偏生你這老兒得寸進尺,如今你倒說說,還要俺家拆水壩麼?”

“不拆不拆,依你依你!”

羅老漢這時除了應是之外,不知該如何是好,他也沒有臉面再坐下去,便站起身,對着趙喜拱了拱手,便快步走了出去。

“老管家,出去約束好莊裡的,莫要與他們起了事端。”趙與莒低聲對趙喜說道,趙喜會意,立刻跟在羅老漢身後。

羅村人來鬧事便如此不了了之,雖是雷聲大雨點小,卻讓趙與莒警覺起來。羅村人若只是貪心想來訛上幾貫那倒好辦,若是背後有人支使,那麼對方一計不成必有後計。他想不出有誰可能算計自己,便只是吩咐莊丁們小心謹慎,在他想來,無論如何,自己先不犯錯,才能靜候對手犯錯。

羅村人鬧事後的第四天夜裡,鬱樟山莊的義學如同往常一般教着算術。從這些孩童來到鬱樟山莊算起,已經過去了近半年,這些孩童們無論是識字還是算術上都有了些進步,識字上多的可以認得八百餘字,少的也可認得五百餘字,算術上彼此間的差距則更大些,好的如陳子誠、歐八馬已經背得出九九乘法表,差的如龍十二、韓妤,卻仍在做一千以內的加減。

這使得趙與莒在教授時更爲困難,既要考慮那些聰明孩童的進度,又要照顧後進孩童的接受水平,其中甘苦,唯他自知。到近一個月來,他變更了方法,讓好的帶差的,雖說放慢了整體進度,卻也大大減輕了他的負擔。

好爲人師乃人之天性,那些學得快的孩童也樂於帶學得慢的,特別是陳子誠與陳任,兩人從第一日起相互競爭,此刻得了趙與莒的命令,自己覺得來到鬱樟山莊以來總算能替大郎做些事情,一個幫李鄴一個助龍十二,竟生生將這兩個拖大夥後腿的拉了上來,勉強可以跟上進度了。

女孩中韓妤年紀最長,學得也最慢,無須趙與莒交待,耿婉便在細細帶她。經過這半年飽食,營養與運動都跟上來了,耿婉已經不再象初見時那般面黃肌瘦,臉圓了起來,面色也晶瑩紅潤,再配上一雙大而清亮的眼,倒有幾分美人胚子模樣。

姿色最出衆的還是韓妤,她雖說在學業上弱了些,在手工上卻極強,每每去繅車上做活兒,比起大人也毫不遜色。不過,她害羞不願多說話的毛病仍未改去,趙與莒用了許多辦法也都失敗了。

進度大體上還是讓趙與莒滿意,他甚至覺得,再有些時日,自己便可以委託石抹家自北方再帶第二批孩童來了。

他正在給幾個進度最快的孩童講除法時,外頭忽然傳來喝罵聲。趙與莒眉頭一皺,趙家家規森嚴,在授課時全家老少都知道不得喧鬧,怎麼還有人敢在外頭喝罵?

跟在他身邊維持紀律的早已不是趙勇,而是換了趙子曰,無須趙與莒吩咐,他便快步推門出去,不一會兒,又滿臉怪異地走了進來。

他是個謹慎的人,知道有些事情不能讓孩童們知曉,因此向趙與莒做了個手式。趙與莒抿了抿嘴,見孩童們都有些心神不寧,知道這課很難再講下去,便揮手讓他們自習,自己卻來到門前。

“出什麼事了?”他向趙子曰問道。

注1:指趙汝愚,宋光宗時任吏部尚書,寧宗即位後曾任右丞相。

二九八勵兵秣馬劍指北二二三重陽登高賞秋菊三三一天理公道人心三十六結納下一零六漁陽鼓動徒有聲十七冬至上五十一收拾寶劍看紅妝七機械下二五六觥籌交錯國宴香七十回首烽煙平息處一八二單于戰火起河朔五家規下十三繅車上八糧商下第三十九章四十九怒向海隅棄賊屍二三五壯士志在開疆土三三八馮雁亭一十八志向上三一二未定二一二安石變法遺教訓五十一收拾寶劍看紅妝二三八仁心妙手驚杏林七十六深入莽荒須放膽二二四困獸被圍嵩之死二零四千裡救災急先鋒二十五孔明燈下二九五羅裙紛舞現白刃三十巧匠上二七九重樓商市售百貨二七三將軍烈火護堅城第三十六章一九八晚花殷勤相謝問一二五無須狸貓換皇子十相識下二零一舌戰敵帝苦相逼二零四千裡救災急先鋒二四一猶豫不決名臣心二三九金玉良言動君王二四五溫情鄉里聞獻捷二九一里語村言隔簾聽四十六天下英雄出我輩一三五帝星夜耀天子堂二四七欲使蛟龍過三峽二十七媒子下一一四飛鳥盡後弓自藏三六零南洋之血三五零東勝洲招商局三零七無印御史二十一積善下二九七敗由驕奢成由儉一三五帝星夜耀天子堂三一三大膽五十六艾殺蓬蒿來此土三四七財帛動人心三零零鄉音未改心已衰三零八功勳三四九千古奇勳勝開疆三二八失而復得二零六財迷心竅膽包天三十一春好上三五五海外風雲二六九流不盡之兄弟血一九三膽破心惶潰窮寇二十八無賴上二四零張馳有度天子政九頑童上三零三入套一七一朕心寬厚任擇官三四二當與不當一一九瀚海洶洶涌暗潮二十三大年下九頑童上十四繼昌隆下十九算帳下三十七親人下一六五徐州雖治尚遺患二九八勵兵秣馬劍指北九十千舟競渡欲揚帆二四二唯恆產者有恆心二八九汴梁暮春春如歌第三十六章二九五羅裙紛舞現白刃一一三忽有云帆登新港五十四抱絲貿皮何所求一八六戰罷又迎雙重喜二十胡福郎下二九三和光同塵聽道途二六七大石臨敵三不戰二十九巧取上三六一廢物天子與窩囊皇帝一五六奇折廣開天下財一二六豈意周公害成王三零二設局四十七孽風凌島島欲摧三三八馮雁亭二八六君子之爭起廟堂三六三大勢所趨三二四女色二十九巧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