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千里鴻雁飛書忙

八十一、千里鴻雁飛書忙

趙與莒收到信時心中極是歡喜,這次來的不僅僅有一封信,孟希聲、歐八馬、李雲睿、陳任都他寄了信來,便是方有財,也有一封託歐八馬寫的知玲。

孟希聲信中說了一件極大的喜事,依着趙與莒提供的海圖,林夕爲船正,胡幽爲領航長,大船定遠號與新建的三遠級別海船通遠號一起,載着瓷器、絲綢、佛像、經文(注1),經過十日航行,順利抵達了一處叫“葦之浦”(注1)之所在,在平戶停留一個月,將滿船貨物盡數換成黃金,共得黃金竟然達三千兩(注3),還有部分換成了倭國珍珠、木材、工藝品,扣除成本,此一趟下來,兩船獲利便近十萬貫(注4)。

當然信中也提到一件不好之事,三遠船中的懷遠號在赴淡水途中沉沒,幸好船上救生設施充分,同行的致遠、濟遠號施救及時,人員損失並不大,趙與莒最爲看中的義學少年,有一個二期的爲大海吞沒,這讓趙與莒極是傷感,前三期的義學少年,如今大都能獨當一面,這般損失,實在是令人痛心。

不過有一艘新船又已經下水,孟希聲在信中提請趙與莒爲這艘新船取名,以補足三遠船。趙與莒毫不遲疑地以那個遇難的義學少年之名爲這艘新船之名,三遠船的合稱雖說保留下來,有一艘自此叫“章渝”號了。歐八馬地信中提及他在淡水的進展。他九月到的淡水,十一月初寄的這封信,此時淡水已經建成了木工車牀與簡單的金屬加工刨牀,這二者皆以水力驅動,所用鋼則是歐老根新建的坩鍋高爐裡煉出來的鋼料。因爲剛剛開始製造的緣故,這些車牀的精度還不夠高,目前正在一個部件一個部件地升級之中(注

歐老根用高爐煉出鋼來,在淡水鐵器場中引起了轟動,鐵器場地工匠們得知這東西是學自小主人之後。更是驚爲天人。歐八馬特別提到其中有個叫敖薩洋的,極是好學好問,這些時日跟在他身邊已經學了不少東西。

如今歐老根正在試製玻璃,雖然失敗了四回,不過漸漸有了些經驗,或許下次再寄信,便能給趙與莒帶來好消息了。

歐八馬之信末尾,還提及他的歸期。原本他是要在年底前回鬱樟山莊的,可是淡水事務極多,千頭萬緒,製造局離了他暫時還無人能擔得住,故此特意向趙與莒詢問,是否要他留到年後再回來。

陳任寄來的信主要說了淡水如今的情形,經過三遠船不停地運送,淡水鎮中如今人口已經有九千一百人,其中有六千五百人是來自紅襖軍。二千餘人是自兩淮宋金邊界招募來的流民,還有幾百人則是山莊直接派去的。雖然山莊派去之人人數最少。最牢牢握持住淡水各部門地主幹,經過衆人努力。無論是紅襖軍還是兩淮流民,對淡水都有了一定歸屬感。劉全被任命爲淡水木器場的場正,他在紅襖軍中有一定威信,卻又不足以大到能將這些義軍收攏起來擰成一股繩的地步,他對於如今處境,陳任用隱晦的話語說是“極爲滿意”,唯一常抱怨的便是楊妙真不在身邊。陳任信中還附有一段陳子誠寫的。有關淡水初等學堂之事。專門提到了李鄴收拾頑冥之輩:“見彼輩今日之頑,方知吾等昨日之非。若無大郎之諄諄教誨,吾等亦如此輩矣。”

“這倒是有趣。”趙與莒想着曾經被自己教訓的李鄴用當初自己對付他的法子去對付那些孩童,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他這也算是言傳身教吧。

“何事有趣?”楊妙真與韓妤都在他身邊,韓妤自然是什麼話都不會問的,楊妙真卻好奇心起了來:“與莒,你覺得何事有趣?”

“李鄴在流求教訓孩童呢,四娘子,你舅父想你了,要不要去淡水看看?”趙與莒不願意提起當初李鄴地糗事,這東西他自家笑笑無妨,拿出來去博婦人女子一樂,那絕不是御下之道。

“不知舅父如何了,他也不給俺寄信來。”楊妙真心中大動,她確實有些想去島上看看。

“想去便去,如今冬季,颱風要少。”趙與莒淡淡地說了一聲,然後又去拆方有財的信。

方有財信件之中沒有什麼大事,就是小小地自責了一番,主要都是在說自己如何鞠躬盡瘁。趙與莒仍然仔細地看了一遍,從這封信裡,他便能推斷出,方有財定然是被義學少年敲打過,有些怕義學少年告狀,故此來表忠心與功勞了。

若是老管家身體還康健,或者趙勇能當大任,趙與莒不會選方有財作淡水管家。但囊中之人就這麼多,方有財私心雖是重了些,至少比義學少年更通人情事故,處理事情要穩重一些。

最後他拿起地是李雲睿的信,李雲睿是二期義學少年中最爲趙與莒所看重者之一,他外表看起來有些柔弱,想事情卻往往能想人之未曾想,做事也是極謹慎,故此在流求他還有一個任務,那便是將一些奇聞逸事告訴趙與莒。

他與趙與莒都明白,其實趙與莒想知道地不是什麼奇聞逸事,而是那些異動。任何有不利於淡水的苗頭,他都得在第一時間裡寫入信件之中。

李雲睿的信只一有頁,廖廖數語,卻都是緊要的。象是土人也要有單位、義軍已經被打散按單位安置。楊妙真看趙與莒看了好半天的信,忍不住說道:“還未看完麼?”

趙與莒看了看書櫃邊的刻鐘,已是下午四點二十了。他如今地作息表中。下午四點以後是運動時間,要跟着楊妙真學習槍棒騎馬,倒不是爲了學成戰陣上斬將奪旗地本領,而是鍛鍊騎術和體魄。因此他淡淡笑道:“原來已經是這麼晚了,好吧,這就與你去。”

因爲宋金交戰地緣故,如今再自金國弄馬來就有些難了,鬱樟山莊現在養着七匹馬,都是前兩年石抹廣彥送來的。楊妙真最喜歡地便是騎着馬在莊中閒逛。只不過莊子狹小,地方又不是很平,馬跑不快,讓她有些遺憾。

看到她在馬上歡聲大笑的模樣,趙與莒也禁不住微笑了。

這個時代裡,馬是最主要的代步工具,趙與莒此前只能算是能騎馬,坐在馬上不至於落下來。但馬若奔起來,他可就未必穩當。楊妙真縱馬在校場上轉了兩圈,將亮銀梨花槍舞得雪花兒一般,又往來衝殺了兩回,把兩個充當靶子的草人都挑翻,這才緩緩驅馬來到趙與莒身前。她也不下馬,只是彎腰向趙與莒伸出手:“上來!”

“啊?”

趙與莒有些驚訝地看着她,卻見她臉紅撲撲的,也不知是因爲方纔運動地緣故。還是因爲羞澀。他略一躇躊,楊妙真臉上掛起了嘲笑:“不敢麼?”

這種激將法。哪裡能騙得到趙與莒,但趙與莒心中一動。他臉上故意露出一絲怒意來:“有何不敢!”

拉着楊妙真的手,藉着她的拉力,趙與莒奮力爬上馬背。他坐在馬鞍之前,楊妙真則在他手後,將繮繩將到他的手上,然後一拍馬臀。那馬歡鳴一聲,開聲小跑。韓妤站在校場旁邊望着。眼睛直閃閃,也不知是羨還是妒。

因爲楊妙真身材較高。而趙與莒才十三歲還未完全發育的緣故,兩人侍在馬上,楊妙真顯得要比趙與莒高半個天。隨着馬的奔馳,趙與莒身體前後擺動,每每與楊妙真貼到一起。楊妙真倒一如既往,倒是趙與莒漸漸有些羞慚起來,這個身體,畢竟還只是十三歲的少年。

哦,再過幾日,待過了年便是十四歲了……

“注意集中,等你到了俺這般本領,騎在馬上打瞌睡也栽不下來,可如今麼,你還是給俺老老實實拉着繮繩,莫要分心!”正當趙與莒胡思亂想之時,楊妙真喝斥道。

趙與莒只覺得臉上一燙,隨着年齡的增長,他那童年之時地冷靜自持,漸漸敵不過這身體的本能反應了。

“叫你注意集中呢,若是你莊上的義學少年象你這般,早被罵得狗血噴頭了!”楊妙真在身後緊了他一下,這讓他更清楚地感覺到她身體的活力與彈性,趙與莒只覺嗓子有些發乾,狼狽地向前閃了閃,恰好那馬躍起,他身體一歪,眼見就要從馬上栽下,楊妙真緊緊摟住他的腰,將他靠定在馬上。

“你這廝爲何如此之笨?”楊妙真雖說抱住了他,卻也被他方纔那樣子嚇得一跳,馬跑得又不快,他竟然也坐不住!

“啊……”趙與莒心中大叫吃不消,楊妙真這般摟着他,兩人身體之間幾無縫隙,已經是親暱之至了。

楊妙真終於明白他在想什麼了,自他手中奪過繮繩,將馬定住後翻身便跳了下來,兇巴巴地指着趙與莒道:“你這廝沒安……沒安……”

“這卻不怪我。”趙與莒有些委曲地道:“四娘子,你生得也太好了些。”

他說話的聲音極低,只有楊妙真一人聽到,楊妙真雖是氣得跺腳,心下里卻不由自主地一甜,她掉過頭便走開,口中憤憤地道:“你便自己練騎馬吧,你騎的馬,還沒有俺走路快!”

迎面而來的韓妤神情也有幾分古怪,楊妙真原本與她極要好的,此時也禁不住白了她一眼:“有什麼先生便有什麼弟子,這莊子上下,盡數是些奸猾地人物,笑笑笑,妤姐你也一般,都欺負俺這實誠人!”

“嘻嘻。”知道她只是口快嘴硬罷了,韓妤不僅不以爲意,反而還笑了出聲,趙與莒遠遠地見着她們二人嘻戲打鬧,心懷一時大暢。方纔因爲損失了一個義學少年的事情,也被他拋開了。

爲有壯志多犧牲,要做成這逆轉國運地大手筆來,還不知要犧牲多少人,便是他自己,也已經做好了準備,只要需要,不惜性命。

正嘻笑間,龍十二匆匆跑了過來:“大郎,石抹家遣人送信來了。”

石抹廣彥上回回到金國之後,因爲兩國開戰的緣故,便少有信件來,聽得龍十二這般喊,趙與莒心中一喜,今天也不知是什麼日子,所有地信件盡集中於一起收到。他不敢催馬快馬,撥過馬頭緩緩向龍十二那走過去,楊妙真跑過來替他籠住繮繩,他才下了馬。

“後世開着哈雷可以跑一百邁的,如今卻騎馬都不敢跑快……”在心中狠狠嘲笑了自己句,趙與莒又接過韓妤遞來的毛巾,擦過汗後道:“請他到這裡來吧。”

石抹廣彥派來的是個大鬍子,自稱叫耶律正光的,原是契丹人。他將信件交到趙與莒手中,趙與莒拆開一看,這信是兩個月前,也就是十月寫的,拖到如今纔到他手中。

“若是有電話就好……或者無線電報也成,實在不行,有線電報也湊合。”他心中一邊想一邊看下去。

石抹廣彥說了幾件北方的大事,有地是趙與莒知道地,比如金國伐宋不利,三線都連遭敗績;金國鈔法敗壞,發行貞通寶,卻迅速貶值,乃至八百貫才當銀一兩;胡人大汗鐵木真拜木華黎爲太師、魯國王,分軍歸其節制,於燕雲建尚書省,令其征討太行以南。在信中,石抹廣彥盛讚趙與莒當初與他說的金國三敗大宋三勝有先見之明,這些誇獎之語,趙與莒只是一眼掃過,倒是對其中所說山東東路義軍有意南投之事極感興趣。

“四娘子,那李全舍了海州。”這事情與楊妙真多少有些關係,因此趙與莒也未曾對她隱瞞,在送走耶律正光之後對楊妙真道:“朝庭有意招撫他們呢。”

“大宋官家?”提到李全,楊妙真神情微有些不屑,她想到那日李全曾說過要投大宋以博取富貴之聲忠義之名,便說了一句:“那確實正合了李鐵槍心意,只是石抹東家如何知道此事?”

“他寫信之時正在李全那,故此得知。”趙與莒嘆息道:“兵荒馬亂,也不知他如今是否安好。”

(修改加入,不計字數。票啊票啊,你在哪裡。)

注1:這些商品,是宋時對日本貿易地主要產品,當然,宋時輸往日本最多的商品是作爲貨幣的銅錢。有關商品種類,可見《慶元市舶司與元日貿易研究》一文,作者浙江工商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碩士江靜。

注2:今稱爲古江灣,位於日本平戶市東。平戶乃是當初遣唐使出發之地,宋時商人多次往來。

注3:宋理宗寶右年間慶元府一年自日本商人處輸入的黃金便有四五千兩,加上中國商人自己帶回的,總數超過萬兩,高於南宋中期中國黃金年產量,具體出處參見注1。

注4:作者找到的資料中,宋朝金價一直變動,靖康年間高者與銅錢兌換達一兩比五萬文(五十貫),在此取其平均三十貫。資料見《宋代白銀貨幣化研究》。

注5:作者對車牀幾乎是一無所知,故此只能略寫,對車牀如何升級感興趣的,可以參看絞線大大的《與宋同行》。

二四四黃金萬兩火車響三五五海外風雲二一七總因明君譜華章二五八欲爲聖王做前驅一九六明朝花落是誰家一六一此一時也彼一時九十三且背青囊白雲邊一七五抱劍營中懷抱劍二一八驚聞妖氛起華亭一六五徐州雖治尚遺患一七七妾在深宮亦驚魂六十四誰道仙山無處覓二二九近蕃直轄羈縻策一一七忽聞海上有仙山三五五海外風雲二十二秀才上八十一千里鴻雁飛書忙三六零南洋之血第四十五章二零三挾威宜行練新軍四十二餘波下三一七赫赫華夏歌一九七赤血報國嘉忠勇三一二未定一四六獻土下拜真吾主二五六觥籌交錯國宴香二九九多年離家老大回二三四此困無計可消除三規劃下九十千舟競渡欲揚帆二八八三軍協力定中原二一九喜遇良機聆聖音三五零東勝洲招商局六十二揖別豈是爲私利一五九虎賁卻月濟柔剛一九三膽破心惶潰窮寇二零七隻因多情賜金鞭二九八勵兵秣馬劍指北四十弔唁下三一三大膽四十一夜盜上一一零險象環生終獲勝四十八冷對槍尖掀血浪一零八休道高處不勝寒三二一生當其時二十六拜師上一七一朕心寬厚任擇官一五二晦庵不知知尼庵一二一雖爲虛驚亦悵惶一五三富貴豈可忘舊賢一零七慷慨赴死豈懼難二零六財迷心竅膽包天四孤兒下四孤兒上三零四武人一六三國之利器護吾民三六一廢物天子與窩囊皇帝三三五豈曰無衣一八六戰罷又迎雙重喜二七零砍不完之韃虜頭三一七赫赫華夏歌三六二北巡二七三將軍烈火護堅城一八零爲民生利方至尊三一九大宋龍騎兵在此一一零險象環生終獲勝二四四黃金萬兩火車響八十五今日南冠做楚囚一一四飛鳥盡後弓自藏二零二佯醉日新疾誇富三四五分化二五四爾曹身名俱成灰三六一廢物天子與窩囊皇帝九十九何故西窗起惡言二八五聚其財兮集其力一五六奇折廣開天下財一九八晚花殷勤相謝問二六四孰爲鷸蚌孰漁翁一四七翻雲覆雨愧狂儒二九零白駒過隙休蹉跎一零八休道高處不勝寒三四七財帛動人心三六五時代三五七自此絕疆無戰事一九零十里寒光映血衣一三六御苑學種昭烈圃二四一猶豫不決名臣心四十弔唁上二一七總因明君譜華章四十三毒蛇上二一八驚聞妖氛起華亭一八四伏羅織網捕狡雀二零五順水推舟引洞蛇六十二揖別豈是爲私利一一七忽聞海上有仙山一零九三軍一時變顏色九十二澹泊明志靜使遠三十九暗眼下六立威上二六六虜胡雖狡何所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