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前所未有的學校

外行領導內行,政治代替專業,一意媚上……真些官場弊病,在回河之爭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醉翁,朝堂袞袞諸公,無不是孔孟門徒,學的是儒家教化,詩詞歌賦,文學造詣,冠絕歷代。可是孔老夫子沒有告訴人們如何治河,孟老夫子也沒有教給後人理財,至於天文、曆法、算術、測繪、地理、工程……更是一點沒有,光是會做人,就能做好官嗎?光是品行高潔,就能富國裕民嗎?”

“先秦時候,儒家弟子尚且學習六藝,漢唐的詩人儒者,無不能提三尺劍,爲國戍邊,征戰沙場。到了大宋,承平百年,文恬武嬉,儒者皓窮經,再也不能仗劍殺人,更捨不得親力親爲,只知道閉門造車,坐井觀天。假如朝堂之上,能有一半的大臣肯沿着黃河走一走,肯拿起尺子,測量河道落差,肯觀察水勢情況,就斷然不會支持恢復故道這種荒唐的主張!”

王寧安沉重說道:“醉翁,晚生不敢詆譭儒家經學,但是晚生以爲光靠着經義,遠遠不夠,朝廷需要方方面面的專業人才,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醉翁應當把這副擔子挑起來,替大宋培養真正有用的人才,晚生不才,願意傾盡全力,輔助先生,不管用錢,還是用人,晚生都竭盡所能!”

聽完了王寧安的長篇大論,歐陽修震驚了。

王寧安給了他一個全新的角度。

以往歐陽修總是認爲夏悚等人主張回河,是私心作祟,不顧蒼生黎民,是小人,是奸佞……至於富弼和韓琦,他們沒有仗義執言,沒有勸諫皇帝,就是逢君之惡,失去了風骨,十分可惡!

正因爲失望,歐陽修纔想辭官不做,不和他們同流合污。

可是王寧安的一番話,讓歐陽修有了更多的思考。

自從科舉制確立以來,以文章經義選官,只要學問好,就能牧守一方,宰執天下,這並沒有錯,可是光有會寫文章的人成嗎?

儒家子弟總是宣揚一竅通百竅通,懂了聖賢之道,學會了最高深的學問,其他的東西還不是手到擒來,輕而易舉。

歐陽修曾經深信不疑,可是這些日子以來,根深蒂固的觀念徹底動搖了。

王則叛亂,面對成千上萬的人馬,他束手無策,面對黃河改道,他幾次上書,卻石沉大海,一點用處沒有。

聖人之學,說到底是教人做人,做官的。

唯獨沒有教人做事!做實事!

官員想的是利害得失,想的是頭上的帽子,屁股下面的位置,就拿富弼和韓琦來說,幾年之前,他們是慶曆新政的干將,不計得失,一心爲國……經過了挫折之後,他們鋒芒收斂,變得溫文儒雅,舉止有度,堪稱標準的宰輔。

回河之爭,他們不再以蒼生爲念,失敗了又如何,反正有夏悚頂着,成功了也不過是賈昌朝撿便宜……

天下事壞就壞在了黨同伐異上!

要想治療痼疾,最好的辦法就是專業。

“醉翁,其實阻止修六塔河並不困難,只要計算出河道落差,還有黃河的水流量,一尺長的腳,總不能穿半尺的鞋吧?之所以困難重重,就是我大宋的士人缺少務實精神,凡是靠着想象,靠着腦袋一熱,全憑感性熱情,缺少理智思考,又人云亦云,盲目跟隨,纔會出現一大堆的問題,晚生以爲,糾正世風,大力辦學,刻不容緩,醉翁以爲然否?”

歐陽修愣了一下,突然老臉通紅。

初到滄州的時候,王寧安就和他辯論過慶曆新政,這一次王寧安的話,又點出了更重要的問題。

當初幾位相公不就是爲了洗雪西夏之恥,急於富國強兵,上至皇帝,下至百姓,腦袋瓜熱,一股腦拋出一大堆的新政,眉毛鬍子一把抓,結果草草收場……假使當年能仔細研究推敲,真正去走訪百姓,下功夫研究,提出的策略更加合適,慶曆新政沒準就能推行,大宋說不定就會中興……

想到這裡,歐陽修越覺得王寧安的提議太好了。

辦學!

辦一所前所未有的學堂!

不光教給學生聖人微言大義,還要教給他們天文曆法、兵書戰策、算學醫學,總之一切有用的學問,全都能學到!

歐陽修像是瘋了一樣,喃喃自語,臉上冒着紅光,眼睛越來越亮,激動得渾身顫抖,他終於想通了,困擾了多年的心結打開了。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慶曆新政就是個不成熟的早產兒,夭折難免。

要想救國救民,就要從教化開始,從培養人才開始……王寧安這小子真是個鬼才,他給自己點名了方向啊!

歐陽修抓着山羊鬍,老臉笑成了菊花。

……

“成了!”

王寧安同樣笑得開心燦爛,在黃河決堤之前,他就忽悠歐陽修,希望老先生在滄州辦學。

他要展生意,練兵賺錢,不管哪一樣,都離不開識字的人才。偏偏滄州又是文化的沙漠,缺少鴻儒,倘若歐陽修能夠在滄州辦學,老先生的旗號打起來,勢必天下人才,雲集滄州,做夢都能笑醒了。

自從朝廷堅持回河,王寧安那點可憐的報國之心都煙消雲散了,他給歐陽修說得這一套,完全就是畫餅充飢。

一個書院,能改變大宋最好,不能改變,也沒啥損失,關鍵是給王家的事業培養足夠的人才。

可憐的醉翁還迷迷糊糊,沒有看透王寧安的險惡用心,反而樂顛顛成了王家的打工仔。

老夫子別提多勤奮了,到了滄州,連兒子都沒看,直接去了城隍廟。

這一塊地還挺有說頭,當初是崔鈺捐給包拯的,後來王寧安弄到手,想用來辦學,只是歐陽修走了一圈,不停搖頭。

“太小了,太小了。既然要教授各種學問,至少要有個觀星臺,還要有跑馬場,農桑水利,一樣不能少。”老夫子嘿嘿笑着,“王二郎,你不是要全力資助老夫嗎,我說的能做到嗎?”

“能!”

王寧安咬着後槽牙說道:“醉翁,我把學校建起來,講師可要靠你才行。”

“沒問題,這點人老夫還是能請來的。”

歐陽修大包大攬,可是他往學校的新址一看,頓時驚掉了下巴。

王寧安選擇鄰近野狼谷的位置,一共劃出了三座山谷,山前有一條兩章多寬的溪流,夾在山谷和溪流中間,有差不多一千畝的空地,一眼望不到頭。王家的部曲,土塔村的百姓,弓箭社的成員,還有隨同王良璟回來的青壯,全都投入。

先是砍伐光樹木雜草,然後鋪上混雜的三合土,用石滾子壓平,一個足以跑馬的空地出來了。

緊挨着山谷,是一排排的房舍,歐陽修看得眼睛都花了。

“這是要裝多少人啊?”

“當然是多多益善了。”王寧安笑道:“聽說醉翁興學,誰不過來捧場!已經有三千多人來報名了,就憑先生的號召力,那可比王則強多了,只要登高一呼,天下響應……”

“你給我閉嘴!”

歐陽修可懶得聽王寧安胡說八道了,汴京太學也不過三千學生,王寧安這小子弄了三千人,是想累死老夫啊!

二話不說,趕快回去,多寫幾封書信,趕快求援,來的是越多越好。

看着歐陽修倉皇的背影,王寧安別提多得意了。

看以後誰敢小瞧我的部下,王家的部曲都是文壇盟主的弟子,蘇大鬍子的師兄,倍兒有面子!

第187章 跟着王寧安不吃虧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205章 官場屠夫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20章 無商不奸第27章 棒槌王良珣第491章 新的太子師第653章 太子的使命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774章 暴富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1114章 鉅額財產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231章 神通不敵佛法第376章 知恥而後勇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1153章 絕命書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1131章 拋棄金本位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656章 天價買路錢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535章 喜當爹第543章 叛宋者,死!第537章 王安石惹禍了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626章 誅九族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720章 文狐狸的生存之道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525章 “錢”之新解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1011章 陛下也怒了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第241章 你不是韓琦第893章 覆滅第616章 真兇顯露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112章 哭暈在祠堂第174章 老將王德用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471章 圍剿崔家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5章 被冤枉的王二郎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150章 清流本色第409章 王貴的遺骸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83章 大龍頭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1064章 人口大爆炸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231章 神通不敵佛法第177章 讓錢下崽兒第645章 賠款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930章 王寧安過江第95章 賑災妙法第285章 單挑政事堂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11章 神奇的臭鞋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828章 大宋是個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