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

國家往前發展,有點像一個普通人去跑步減肥,不斷運動,不斷甩去脂肪,換取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

一個人運動減肥尚且那麼難,更何況一個龐大的國家,任何人都有好逸惡勞的天性,而且大宋已經很富庶了,完全有資格翹着二郎腿,好好享受。

雖然好日子只剩下幾十年了,但問題是隻有王寧安清楚而已,至於其他的一些人傑,也僅僅是看到了危險,卻不會相信有神州陸沉的一天。

這就是王寧安的苦惱,儘管他費盡了力氣,扭轉了大宋的方向,讓大宋跑了起來。

可是這個龐然大物剛一運動,就面對着一連串的難題。

河北,西北都出現了災荒的苗頭,東南的棉田和桑田又快速增加,就連傳統的產糧區巴蜀大地,都開始廣泛種植桑樹,多織蜀錦。

王寧安覺得,他應該制定一個耕地保護法,保護基本耕地,大宋的糧食自給率至少要維持在百分之95,這樣才能安全,另外各地要建立起大型的糧倉,儲存糧食,以備荒年。

還有,必須加快經略南洋的時間表。

北方的土地還是太貧瘠了,而且產量也低,不足以支持大宋進行工業化和城市化。遼東的黑土倒是不錯,只可惜還在遼國手裡,想要搶過來,尚且需要時間。

千頭萬緒,像是一團亂麻。

王寧安也沒有別的辦法,他只能一樣一樣落實,讓手下人去安排,做好前期的準備。

相對長遠的佈局,當下最緊要的還是利用倭國和高麗的戰局,賺取最大的利益,先把糧食缺口填上,順利度過今年的災荒。

王寧安召集戶部,參謀部,還有其他幾個衙門,一起商討。

“倭國打得很不錯,但似乎後勁不足。”

狄青開門見山,他向大家介紹了前方的情況,倭國的確窮兇極惡,很有戰鬥力,他們派遣了1萬5千名先遣隊,順利通過對馬海峽,在高麗東南的海岸登陸。

這些地方是一馬平川,根本阻擋不了倭國的前進步伐。

短短一個月,倭國就高歌猛進,直逼漢城。

高麗這些年,一直提防契丹入侵,對於陷入戰亂的倭國並沒有多少在意,也不相信他們有本事打過來,尤其是一點戰爭準備都沒有,如何跨越海峽,進犯高麗?

正是自大而疏忽的心態,造成了高麗的慘敗,幾乎半個國家淪陷了。

整個高麗震動,他們全力調動人馬,把原來防備契丹的精銳匆忙調到南邊,構築防線,死守城池,和倭國擺出了決戰的架勢。

其實這時候倭國也犯了錯誤。

他們只派出了一萬五千人,外加兩萬名民夫。

實在是倭國上下對這場戰鬥存在懷疑的態度,除了源賴義積極出兵之外,其他人包括倭王在內,都不太相信大宋,也不看好戰爭,只是敷衍了事。

可是當戰爭初期的狂勝傳回國內,瞬間倭國就沸騰了。

擺脫海島,登上陸地,是他們多少年的夢想。

如今希望終於來了,倭國上下,立刻發動了總動員,各地的兵馬,地方武裝,包括清原氏,平氏,還有更多的地方勢力,以及朝中的大臣,也都積極鼓吹戰爭。

倭國迅速集結了十萬人,準備跨海蔘戰,擴大戰果。

而此刻,源賴義的威望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他被吹噓成了戰神,用兵無敵,所向睥睨,是倭國的大英雄,有人還推舉他出任關白,總領大軍,負責滅掉高麗。

倭國內部歡欣鼓舞。

可源賴義有苦自知,這仗並不容易。

因爲先期投入兵力不足,雖然打下了很多地方,但是卻沒法控制,只能像流寇一樣,搶掠一把,就趕快離開。

而且源賴義也發現了問題,他搶掠的東西,多數並沒有落到自己的手裡,而是償還了大宋的借款!

那個睡遍了源氏女人的章敦,絲毫不體恤他的艱難,半點客氣也沒有。

金銀財寶全數拿走,糧食,耕牛,也都運走,他們簡直就是一羣蝗蟲,倭國在前面打仗,結果最好的東西都給了大宋,這,這仗打得有點賠錢啊!

源賴義去找章敦說理。

章敦絲毫不懼,“我必須提醒你,大宋運走的東西,沒有半點是白白佔有的,我們提供了100萬貫的貸款,借給了你們船隻和武器,幫着你們提供情報,助你們打贏戰爭。如果沒有大宋,你們的人馬如何能夠神兵天降,打得高麗抱頭鼠竄?莫非你真覺得自己是戰神了?不自量力的東西,也不照照自己是什麼德行,敢跑來跟我討要東西,你夠格嗎?”

章敦一頓臭罵,就跟教訓自己孫子似的。

柳羽聽得都無語了,你丫的真是個混不吝,人家把女兒,孫女都送給你了,好歹也是你岳父吧!你客氣點能死啊!

更令柳羽吃驚的是越是捱罵,源賴義就越是恭謹,不停嗨,嗨的,也不知道嗨什麼!

罵夠了,章敦長出口氣。

“我知道,你們國家窮,打了一段時間,就糧草不濟,想要彌補缺口。可是你也不能打大宋的主意,要知道,沒有大宋支持你,你什麼都不是!”

章敦起身,帶着源賴義到了碼頭,有工人正往下搬東西,在碼頭上,擺滿了箱子,拆開一看,全都是嶄新的刀劍和鎧甲,源賴義看得眼睛都直了,口水長流。

“不用看了,這裡面最差的刀劍,也比你們的寶貝強。”

章敦得意道:“這是3000副鎧甲,1萬柄戰刀,助你們儘快擊敗高麗。至於缺少糧食人馬……”章敦湊到了源賴義的耳邊,低聲道:“我已經上奏朝廷,你們源氏擁有獨一無二的貿易權,只有你們能得到大宋的武器盔甲,想要多少有多少……該怎麼用,你懂的!”

源賴義足足思索了五分鐘,這纔想明白,等他擡頭看的時候,章敦和柳羽早就離開了。

對啊,有了鎧甲,有了武器,什麼沒有!

這樣的寶貝,拿到倭國,那些地方的豪強會爭着要的。

一把寶劍,100石糧食,一身鎧甲,一萬石糧食,這麼多的兵器,能換來多少兵,多少糧!

還有什麼好怕的!

章大人夠意思!

沒白睡!

源賴義考慮着,要不要把自己媳婦也送來算了,沒準能撈到更多的實惠!

章敦要是知道他的想法,保證能把老東西按到海水裡淹死!

你丫的想噁心死人啊!

老子纔沒有那麼重口味!

雖然,在大多數人的眼睛裡,章子厚已經夠黑夠綠夠重了!

……

“你覺得這場戰鬥接下來會怎麼樣?”章敦問道。

“不怎麼樣。”柳羽很老實答道:“倭國明顯是勉強出兵,哪怕有我們支持,他們也沒有準備妥當,如果高麗斷然反擊,倭國未必能撐多久,還是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章敦露出了驚訝的目光,沒看出來,柳羽這小子挺有戰略眼光的。

柳羽也翻了翻眼皮,別眼高於頂好不?

老子出身名門,我爺爺,我爹都是帶過兵的,我又跟着王寧安,還在皇家武學待過,論起本事,不比你差什麼!

章敦也感到了柳羽的傲氣,就忍不住道:“那你說,接下來該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擴大戰場,讓他們沒有辦法退,只能硬着頭皮扛下去。”

章敦頓了頓,突然放聲大笑。

“好,真是太好了!就這麼辦了!”

這倆壞蛋商量妥當之後,立刻給渤海國送信,要求渤海國立刻出兵一萬人,夾攻高麗。

渤海國大氏本是王寧安洗腦出來的怪胎,但是還真別說,經過了這麼多年,他們已經漸漸成型了,還真的變成了一個國家,變成了一個部族,沒有人懷疑。

而且萬壽盛典的時候,渤海國還出了豐厚的貢品,正式成爲大宋認可的藩屬,而且擁有自由貿易的權力,是大宋的自家人。

得到了命令之後,渤海國早就整裝待發,他們的先頭部隊一共五千人,立刻跨越海洋,在仁川登陸,直撲漢城!

渤海國出兵,把本來就很亂的局勢,弄得更加亂套了,他們是從西邊攻擊漢城,而倭國的人馬停留在漢城的東邊,這下子可大大刺激了倭國。

他們辛辛苦苦打了這麼長時間,結果讓渤海國摘了桃子,這不是豈有此理嗎?

源賴義之前還不滿大宋的分配方案,消極怠工。

可是當渤海國出兵的時候,他們再也坐不住了。

第一批2萬名倭國士兵,投入到了戰場,漢城的高麗守軍面對着兩面夾攻,情況十分危急。

更讓高麗感到恐懼的是不管是渤海,還是倭國,看起來背後站着的都是大宋。

他們兩國圍攻高麗,打的是什麼算盤?

一個小小的高麗,也值得大動干戈嗎?

開京的高麗君臣,連着商討了三個晝夜,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顯然,大宋要針對的是遼國,他們慫恿渤海和倭國攻擊高麗,是想從東邊包圍契丹。

而且只要解決了高麗,遼東的女真諸部就和大宋直接接壤了,大宋完全可以扶持女真,繼續對付契丹,直到把契丹肢解!

好一個狠毒的計謀!

可憐的高麗,成爲了兩大國角力的犧牲品!

高麗君臣最後決定,立刻向契丹皇帝耶律洪基求救,無論如何,脣亡齒寒,請契丹一定出兵,保住高麗。

顯然,一場小小的衝突,正在向着世界大戰的方向演變……

第39章 王家的旗幟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3章 偏心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1041章 喜歡御駕親征的趙曙第396章 鎖定趙允讓第1060章 火爆的議政會議第464章 民變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1129章 王寧安的手段第1134章 軍銜制第673章 戰前總動員第659章 天兵至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67章 醉翁醉了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704章 沈端招了第1074章 撕破臉第800章 情深第554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737章 炮轟王安石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773章 勇敢的呂誨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730章 朝廷又來人了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924章 查封書院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399章 不想做宅男的趙禎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99章 歐陽修的魅力第112章 哭暈在祠堂第25章 長街毆鬥第622章 君臣情深第1010章 坑爹的兒子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945章 3000萬貫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第712章 封王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229章 下馬威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440章 天下第一學堂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455章 御前大勝第759章 像個勇士一樣戰死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126章 王老師的禮物第1062章 強勢通過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448章 皇帝急召第243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450章 挑戰千年國策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643章 六千刀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773章 勇敢的呂誨第576章 天子劍的用處第562章 新交子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287章 出奇招,解錢荒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791章 大宋的吸金大法第399章 不想做宅男的趙禎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812章 母子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637章 覆滅第965章 尚書大人們第316章 王寧安的怒火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483章 老師不好當第926章 謀反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623章 登聞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