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

滾滾坐在那裡啃蘿蔔,很多人都會覺得萌,唯獨趙頊,他怕得汗毛都豎起來了。這傢伙咬蘿蔔的聲音,就跟咬骨頭一樣,嘎嘣脆!

趙頊甚至覺得這傢伙會隨時撲過來,把他給吃了,就像蘿蔔一樣!幸好滾滾不會讀心術,不然知道趙頊這麼看,保證笑死了。

熊家是乖寶寶,從來不吃生肉的,雖然熊家有尖牙利爪,但是靠着賣萌就能吃飽,何必費力氣呢!

至於那兩條狗,純粹是找死!

要知道在小時候,滾滾還是個小糰子的時代,狗狗造成了多大的陰影,熊家只是報仇雪恨,剛剛好而已!

放心,以後熊家只是乖乖吃蘿蔔……

趙頊不知道這些,他迫切想要離開這個鬼地方。

小傢伙打起十二分精神,居然奶聲奶氣,真的背了起來。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趙曙越聽越開心,簡直笑開了花,等到4句結束,急忙追問道:“後面呢?”

趙頊眨了眨眼睛,努力想着,“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城……”小傢伙背不下來,急得眼淚都出來了。

趙曙倒是沒有責怪的意思,芙蓉樓送辛漸一共兩首,相比而言,第一首更廣爲流傳,他清了清嗓子,繼續念道:“……丹陽城北楚雲深。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唸完了詩,趙曙更是感嘆道:“皇兒,這首詩很有趣的,夜裡的寒雨落在吳地,第二天送客望着楚山,這就有兩個國,吳和楚,全都是春秋列國之一,也都強盛一時……王昌齡是在吳楚分界的地方送別客人,那裡有一座關城,叫做召關,就在現在的潤州治下,還有一齣戲,講的是春秋時候,有個叫伍子胥的人,爲了過召關從楚國逃到吳國,一夜之間白了頭……”

趙曙柔聲講着……他想起了父親趙禎,那時候他還不到十歲,比趙頊大不了多少,父皇就拉着自己,從一首詩,講一段故事,論一朝興衰,聽得親切有趣,入情入理……趙曙有一段時間,非常喜歡拿父皇講的歷史,去問師父,然後再用師父講的東西,反問父皇。

兩個人講東西完全是不一樣的套路,最初趙曙還困惑過,不過了解多了,他也就明白了,這世沒有什麼完全的對與錯,只是站在不同角度看問題而已……

“皇兒,別人能教你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學到多少……等這一次父皇滅了天竺,我就帶你去潤州,到江南看看,我們也去芙蓉樓,登高望遠……昔日的吳楚兩國,皆是大宋疆土,還有更多的國家,也會納入大宋版圖……父皇會給你打一個好大好大的天下,你說好不好?”

趙曙也不理小傢伙怎麼想,只當他默認,就開開心心離開了王府,踏征途……其實在小小的趙頊心裡,什麼吳楚,什麼天下,都不如離開龍潭虎穴來的現實,這日子可怎麼過啊?

……

不說趙頊的糾結,趙曙是意氣風發。

他沒有帶太多的人馬,只有兩萬五千人,從西京出發,經過鐵路,一路到達西域,在塞爾柱的故地,文及甫已經做好了準備。

集結了20萬民夫,囤積糧食50萬石,騾馬30萬匹,還有大批的軍需武器,從大宋調運。

值得一提,向前數一千年,向後算五百年,中亞平原就是遊牧民族決戰的沙場,一旦戰敗之後,就會向南逃竄,進入印度,肆虐一番。

一旦戰勝了,也要殺入印度,再搶劫一番。

總而言之,印度就是個萬年小可憐受,誰都能折騰,而且印度也不爭氣,連修城的能耐都沒有,誰來了就下跪。

反正他們都覺得你這輩子欺負我不要緊,等老子下輩子發達了,再去欺負你們。所以,誰是真正的阿,一目瞭然。

塞爾柱的各個部落,比起大宋還要了解印度,所以當大宋要發動戰爭之後,這幫傢伙就像是聞到了血腥的鯊魚。

也不用大宋出錢,也不用大宋動員,全都自備乾糧,拿着彎刀,跨戰馬,準備跟在大軍之後,發一筆橫財。

對於這幫人,趙曙是沒有什麼排斥的。

畢竟天竺太大了,人也太多了,光靠着大宋一點點打,要打到什麼時候,乾脆把人都放進去,來一個天下大亂,才能不亂不治!

趙曙果斷降旨,凡是能拉起500人馬進軍天竺,授予指揮使職位,1000人授予統制,2000人,都統制……等打下印度之後,還能按照功勞大小,分封土地奴隸。

而且靠着戰功,還能獲得大宋的軍火支持,掌握貿易特權……

這套手法都被王寧安玩爛了,但是在這片陌生的土地,還是十分新奇。

那些部落倍受鼓舞,高興地如癡如醉……他們盛讚趙曙,說他是最睿智的帝王,萬王之王,世界的主宰,天的太陽……總之,都是一些肉麻的吹捧。

就這樣,趙曙短時間之內,就弄到了10萬先遣軍,順着山口,南下平原……幾乎與此同時,大宋的商人武裝,也從海岸線發起了攻擊。

大宋已經開始逐步廢奴,不管真假,但那些以奴隸爲主的工廠和種植園都着急了,他們開出了以往三倍的價錢,求購奴隸。

商人計算過,從天竺捕捉奴隸,運送到泉州,所有成本算起來,最多30元,而一個青壯奴隸能賣到200元,至於心靈手巧,能養蠶繅絲,紡織布匹的女奴隸,也有180元。

瘋狂的利潤,讓商人全都發了瘋。

他們迫切需要販賣奴隸的特許權,而想拿到特許權,就必須好好表現,配合皇帝陛下,征服天竺!

這是一場規模前所未有的征服。

趙曙只出動了兩萬五千人,可追隨他的人馬,超過了20萬,更有趣的是一些天竺的邦國世家,也投靠了大宋皇帝。

整個人馬越來越多,就像是滾雪球一樣,到了最後,簡直就是一場雪崩!

幾千年的天竺社會被徹底摧毀,這一場大亂戰,使得天竺損失了超過三成的人口,還有更多的人被販賣成爲奴隸。

這些人的血肉,天竺的財富,滋養了大宋的工業體系。

接下來的20年,大宋基本完成了鐵路網的建設,更爲重要的是,一些科學家發現了電力,研製成了內燃機,第二輪的工業革命,在中原大地快速推開……

當然,這些還是後話,相比熱衷開疆拓土的皇帝,大臣們更關心明年的政事堂之爭,到底誰能成爲首相,備受關注。

雖然朝廷沒有太多的消息透露,但是也可以從一些蛛絲馬跡,窺見些端倪。

比如王寧安再度回京,負責教導太子,他留下的遼東省平章事,就顯得格外吸引眼球。

眼下的遼東省可是很惹眼。

首先,遼東省面積夠大,不但包括原來的幽州和雲州,還包括了一大半的契丹土地,向北能一直延伸到北冰洋……

過去人們都覺得這裡是苦寒之地,沒什麼油水。

可自從鐵路修了大半,遼東的鐵礦,煤礦陸續被發現,還有那麼多的木材,遼闊的黑土,正好種植莊稼,再有,已經有人發現了金礦,成千萬的人,懷揣着淘金夢想北。

種種條件加起來,遼東省已經是炙手可熱的香餑餑,誰能接替平章事,未來絕對有機會進入政事堂和六部。

爲了這個位置,各方都劍拔弩張。

在吏部這邊,章惇堅持要推布政使蔡京。

“蔡京雖然年輕,資歷淺,但是他在遼東多年,是從普通的書吏一路幹來的,政績卓著,有目共睹,讓他出任平章事,理所當然!”

“這個……”大理寺卿馮京開口了。

“章天官,按理說吏部推舉人選,我們大理寺不該說什麼,但是我以爲這個蔡京不合適。”

“道理何在?”章惇提高了聲音,明顯不悅。

馮京卻沒有害怕,而是沉聲道:“很簡單,他不是進士出身!”

“這,這算什麼理由!”章惇怒道:“如今朝廷已經開了秀才科,地方官吏多數是秀才科出身,蔡京不但出身秀才科,還是最早拿到工程師的一批人……他的學識絕對沒有問題!”

這時候賈章卻笑道:“章天官,你看一看,如今朝堂,可有秀才科出身的人?”

“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後不能有!秀才科纔開了幾年,怎麼可能有人步入宰執?但是我堅信,早晚有一天,會有秀才科的人才,進入六部,乃至政事堂!”章惇聲音洪亮。

“那按照章天官的意思,進士科是不是就可以廢了?”馮京帶着怒氣質問。

章惇輕蔑一笑,“廢與不廢,那是聖人的事情,可要說起來,科舉不過起於隋唐,中間經過了很多變化,廢進士科,轉而用秀才科,也是科舉的一種,諸公以爲呢?”

他目光掃過,有幾個人,諸如曾布,蘇轍,都表示贊同,微微頷首。唯獨司馬光,他咳嗽了一聲。

“既然是推薦人選,就不能指定一個人,要看看大家還沒有更好的!”

他的話剛說完,馮京立刻道:“我推薦呂誨呂大人,他比蔡京合適多了!”

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576章 天子劍的用處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1098章 八方雲集第1009章 團結起來的六藝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645章 賠款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266章 調教紈絝第1012章 案情新發現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586章 審計司在行動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304章 罪己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496章 懂事的太子第287章 出奇招,解錢荒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馬光第126章 王老師的禮物第952章 勤勞的文相公第424章 兒皇帝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1066章 逐步廢奴完本感言+新書計劃第206章 文相公出招了第231章 神通不敵佛法第284章 要權力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6章 罰與賞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1043章 復興文家的使命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1145章 秦王之上第1066章 逐步廢奴第300章 決戰之債務吃人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294章 王寧安的死黨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426章 比試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58章 一條漢子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465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1153章 絕命書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126章 王老師的禮物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129章 韓宗武的妙計第382章 小女子蕭觀音第569章 演戲第94章 王良璟的無本生意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1000章 司馬光的妙招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1004章 蘇軾的新工作第74章 一怒拔劍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397章 老狐狸之死第613章 弒君大案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266章 調教紈絝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620章 大改革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309章 很強勢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821章 該處置理學了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1064章 人口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