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灰頭土臉

李邦彥的面色,如同塗了靛藍的布,整個兒都不好。

而這種面色,已經保持了十五天,從那日周銓在延福宮見到趙佶之後,一直保持到現在。

若是中間能見到天子,或許他還會換一換面色,但是,往常每隔一天就要喚他去陪着遊玩的趙佶,已經連着五天沒有召他了。

這讓李邦彥心中甚是恐慌,原本因爲張商英去職,朝廷裡混亂,他可以混水摸魚,從校書郎這個尷尬位置轉遷到吏部擔任員外郎,趙佶都流露出口風了,但現在,他擔心的可不僅僅是這個吏部員外郎官職,更擔心自己是否失了聖眷。

他很清楚,象自己這樣的人,若是失了聖眷,那就失去一切。而且他爲人浮浪,得罪的人同樣不少,若無趙佶看顧,落井下石的人很快就會蜂擁而至。

“李校書,李校書,你怎麼還在這裡,聖人召你!”

他正生着悶氣,同時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恐懼之時,突然聽得有人叫道。

是一個內監,向來與李邦彥熟悉的,李邦彥頓時精神一振:“官家召我……公公,不知官家如今心情如何?”

揣摩天子心意,原本是大忌,不過李邦彥這樣的近臣,就是靠着這個固寵邀恩,自然做得輕車熟路,開口問的同時,裝着銀錁子的小袋,已經塞入了那內監的掌中。

“陛下連下了幾日跳棋,有些倦了,今日遊延福宮,尋找不足之處,興致極高……對了,童太尉要出使遼國了!”

童太尉就是童貫,李邦彥聽得這個,心中一動。

若是能將那滑頭小子,也送入這個使團隊伍之中,讓他消失在遼國,那就太好了!

不過李邦彥心知此事必難成之,而且周銓正忙着給趙佶造水泥,他最好別提此事,免得惹取趙佶反感。

趕到延福宮後,果然,此次陪同趙佶的人裡,就有童貫。樑師成也在,但是楊戩等人,則未曾隨伴。

趙佶見着李邦彥,原本就喜氣洋洋的臉上,更添了幾分歡色:“李卿,快來快來,你看這塊石頭,若是朕真也建起空中御園,這塊石頭當立於其最高之處,使之爲峰嶽!”

李邦彥憋了半個月,頓時將那些不要錢的馬屁話語,一堆堆吐了出來。他生於市井中,爲人又詼謔,逗得趙佶哈哈大笑。

旁邊的童貫也笑眯眯的,不過李邦彥不太敢與這個太監目光相對,實是因爲,童貫長得有些詭異。

絕大多數太監都是男生女相,唯獨童貫,不僅體貌魁健,而且皮膚如鐵,更讓李邦彥覺得奇怪的是,他腮下竟然生有鬍鬚,與健全男子幾無區別。

若不是知道宮中禁規森嚴,李邦彥都要懷疑,童貫是不是一個假太監。

談了一番未來的新御苑之後,趙佶將話題拉到了童貫即將出使的事情上來:“童卿,朕讓你爲副使,可是有不少人反對,便是蔡太師,亦上書言此事不妥呢。”

原本這是朝堂政事,又牽涉到童貫自身,是不宜向他說的。但是趙佶此人,性子輕佻,雖然權謀之術也算圓滑,卻總忍不住泄出口風。

李邦彥這些時日雖然縮在家中,卻也打聽了詳細,卻是天子欲派遣最爲親信的童貫爲副使,出使遼國。

只是這一任命,在朝廷內外,都遭至反對,甚至連蔡京都自杭州上書,認爲此事不妥。

“臣此去遼國,必會關注地理水文,瞭解風土人情,爲官家備用。”童貫面上並沒有惱怒之情,只是冷肅地道。

趙佶滿意地點了點頭,還是童貫明白他的心意。

那些勸諫之人,根本不懂他的用意,只知道一昧地說童貫閹人,哪裡知道,童貫此行,其實肩負着重要使命!

目光裡的輕佻沒有了,趙佶站在延福宮的最高處,眺望着東北方。

“太祖之憾,太宗高梁河之恥,朕欲雪之!”他在心中喃喃說道。

朝中那些只會吠日的犬儒,每日裡盯着就是他大興土木之事,卻不曾想,自從登基之後,他在西北開疆拓土,連敗西賊和羌人,逼得西賊不得不向遼國求援。若不是遼國干涉,他早已滅了西賊,打通河湟故道,直指西域!

只不過朝中文臣,只知黨爭,邊疆悍將,唯識冒功,故此趙佶覺得無人可信、無人可用,唯有身邊的宦官,一身富貴榮辱乃至生死,盡皆依附於皇權,纔是他可以信賴的人。

派童貫出使,目的就是了解遼國虛實,看看是否有可乘之機。

想到此處,趙佶深深吸了口氣,自覺氣吞萬里如虎。

不過他性子跳脫,才思忖了會兒軍國大略,轉眼又回到了苑囿宮殿上來。

若是徵遼得勝,他須爲自己建造一座最爲奢華廣大的御苑,比那泰西拂林國所說什麼七大奇蹟加在一起,都要更壯麗!

“李卿。”他漫不經心地說道。

李邦彥此時正琢磨着別的事情,未曾注意到趙佶喚自己,過了會兒纔回過神,忙上前道:“臣在,官家可是有什麼吩咐?”

“朕令周銓燒製水泥,如今半個月過去,也不知那邊有無進展,你不防替朕去看一看。”

趙佶命令讓李邦彥愣了,他偷眼瞧了一下,然後試探着問道:“周銓立下半年之約,如今去看……未免太早了吧?”

趙佶淡淡一笑:“早是早了,不過卿是去替朕慰勞一番,又不是催促什麼。”

“臣領旨!”李邦彥頓時醒悟。

趙佶是在給他機會,讓他與周銓和好!

此前十五日不召他伴駕,是對他的一番敲打,定然有人在趙佶面前進了讒言,說了他的壞話。

但他的聖眷終究沒有退去,官家還是念着他的,故此會讓他前去慰勞周銓——其實就是給他機會,與周銓化敵爲友。

只不過,要與那個倖進小兒、不學無術的市井之輩化敵爲友?

李邦彥心中冷笑了一聲,但是面上,卻露出心領神會的意思:“臣定然辦好此事,不負陛下所託。”

“好生去做,吏部員外郎之職,待水泥製成之後,論功升遷,少不得你的。”趙佶對他還有些不放心,拋出了個餌。

“是,臣謝陛下隆恩!”李邦彥精神一振,官他要升,可是暗中給周銓埋坑,他也要做!

趙佶催促他當日就去“慰問”周銓,李邦彥也不等,出宮乘轎,還帶了些禁軍充作儀仗。當這一隊人馬來到城頭的窯場時,已經是下午時分,太陽快掛在樹梢上了。

“窯場這邊,當真是又亂又髒,今日回去,定要沐浴!”

出得轎子,李邦彥被迎面撲來的粉塵弄得灰頭土臉,他用袖掩住口鼻,有些氣急地想。

他可是著名的浪子,平日裡簪花帶錦、披紅掛綵,這纔是他的風格,幾時弄得如今這般,象個燒炭翁一樣。

迎面傳來笑聲,李邦彥大怒,放眼望去,就看到幾個匠人,同他一般灰頭土臉,所不同的是,這幾個匠人都在面上戴着一種怪異的口罩。

雖然效用並不是十分理想,但這種口罩,還是能擋掉大多數粉塵,讓窯場裡的工匠們性命能更長久些。

“大膽……咳咳咳……”

有個想要拍李邦彥馬屁的禁軍士卒剛開口一喝,就吸進了一口粉塵,然後劇烈咳嗽起來。咳得如此厲害,撕心裂肺一般,甚至讓那健壯的士卒,都直不起腰來。

這把李邦彥也嚇住了,他纔不想變成這般模樣,因此往上風頭處避了避,然後道:“本官李邦彥,受聖上之面,前來慰問匠人,這窯場勾當何在?令他速速前來迎接!”

勾當窯場者,就是周儻,他此刻同樣戴着口罩,正在一塊空場地前看着幾個工匠行事,聽得匠人傳來這樣的消息,當即慌了,整理衣冠就要過去。

他身邊的周銓卻一把將他拉住:“去做什麼,咱們正事要緊。”

“那是天使……”

“官家遣李邦彥來,可不是爲了縱容他來給咱們搗亂的,而是讓他低頭,與咱們和好,既然如此,咱們爲何不幫他一把?”

不知爲何,周儻聽到兒子說“幫他一把”時,感覺到一絲寒意。

“不好吧,官家之意既是和好,我們當遵從纔是。”

“老爹,你知道你********麼,你總將官家、朝廷還有官員視作一體,卻不曾想,這些都是人,人皆有自己私心!官家想着我們和解,李邦彥就一定會遵從?依我之見,那倒未必!”

若換了以前,周儻肯定已經一巴掌拍下去了,可現今,他在兒子面前實在擡不起頭,而且他對自己是不是真有些蠢,也有了疑心。

將信將疑地點了點頭,看着周銓召來一個匠人,吩咐了幾句,那匠人滿臉爲難,但周銓又說了幾句,那匠人才離去。

好半天之後,李邦彥終於出現在他們父子面前,只不過,現在的李邦彥,已經與那些匠人沒有什麼區別,滿頭滿臉都是灰,只有一雙眼睛還顯得清亮。

好在他不知從哪兒討要了一個口罩,將口鼻都矇住,所以纔沒有咳嗽不止。

眼見周儻周銓父子,優哉遊哉地坐在一處空曠之地上,李邦彥怒火上涌!

四三三、誰爲周銓辯護一一零、就要大禍臨頭了一七七、這可是周銓啊五八四、自己爭來的權力才屬於自己四一二、土豪劣紳們的新招數四六三、無雙四、香車系在誰家樹(4)三七二、他又要折騰誰了五零六、活捉阿骨打三二零、填坑者張擇端二八七、等待命運判決二零五、借兵(又是四更一萬二千字)一四三、連刺五六三、生父之仇,養父之恨五九七、大理的命運五三二、莫非有變第553章 五五三、望風而逃四三九、避而不見十一、街頭戲鼓,不是歌聲(4)九九、亂戰三七三、哪和哪五二、真是官逼民反四二六、京師隱患五七六、君子不器二三四、窮奢極欲二六二、你想和我爭餘里衍?四七、小短命鬼二一、大小和尚各幾人五零一、勾結一二二、陣列少年五二三、破門九三、我是你叔父啊六一零、此事必成三五七、吾道不孤,則事必濟矣二九八、娘娘還想一見駙馬六零八、志向:總理大臣或實權尚書一七零、水中四七九、宋欲步遼後塵乎?一九四、滾來滾去,然後又滾來滾去二六三、來自中原的仁義之師四六八、兩親家一五六、一起上五零八、被架上火一五八、快哉快哉二九八、娘娘還想一見駙馬二五、沒相好,懶洋洋三一零、到徐州,管飯吃,還有肉五三三、試戰一五三、品秩最高三八九、雷電四五六、不靠譜的丈人四一二、土豪劣紳們的新招數五零一、勾結一二八、麻煩三九零、火種三六五、廣平郡王趙構九六、死撐二三零、負心之國五零四、城亂四一五、提醒四四四、只見公主,不見皇子四五四、有女懷春一零八、童貫的秘密一一五、三倍之利,冒死逐之二七二、陛下大喜四三七、身居高位,恐不免責二八二、紈絝之王五零六、活捉阿骨打第545章 五四五、威名之下一七九、心眼是怎麼長的六、香車系在誰家樹(6)一零八、童貫的秘密五一六、牆上蘆葦知風勁二九九、兀朮鬧事第539章 五三九、兩院三臺十二部三三九、侯秀吉與****喜二郎四零六、夜擾二五六、毒計******、你就不能再努力一點?四一五、提醒五一六、牆上蘆葦知風勁一一六、榮華堂六二零、一本正經一八八、將門虎種四零九、大忠大奸三三六、價值幾十萬貫的靶子四四六、走着瞧就是二八六、用武之地一五九、樹倒猢猻散二七零、滿心淒涼三七九、可能引發一場大禍一零二、風頭四五七、丈人對丈母四一八、變臉二七六、又一位公主?三六九、送上門一四九、學士,你怎麼這樣想不開五一二、報道員見聞錄五九六、各謀百年三七三、哪和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