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九、避而不見

雖然春節已經過去了,可是應天府還是張燈結綵,上任不久的應天知府恭恭敬敬站在城門前,等着從西面來此的車駕。

“回稟老爺,儀仗離城只有十二里了。”

一騎快馬回來,向他稟報了康王車駕目前到的位置,這位知府微鬆了口氣:這樣就好。

近來大宋頗不太平,特別是在伐遼失利之後,各地騷動,盜賊再度興起。從京城到應天府這段,倒還算好,因爲有農會的緣故,盜賊不敢接近計劃中的鐵路沿線,否則必然被農會羣起而攻之。

“只不過這農會,究竟不是出自祖宗之法,若我當政,還是要將之罷去。”這位知府心中暗想。

如今的應天知府名爲孫傅,他與周銓其實是熟人,當初作爲使者,與周銓交涉接替蘇邁的海州知州的便是他。

也正是憑藉這交涉的“功勞”,他頗受一些人的賞識,特別是西京中那些門生幫吏盤根錯節的老人的賞識,成功成爲應天知府。

他成功地掩蓋了自己的傾向,沒有表露出自己對周銓推出的新事務的厭惡,所以朝廷認爲,他能夠在鐵路問題上與周銓良好合作,早些將此事辦妥來。

“東海郡公呢,他怎麼還不來?”問完趙構等人的行蹤之後,他又問起周銓現在在哪兒。

這一下大夥都面面相覷,沒有人能夠回答他的問題。

孫傅瞪着一個文吏:“我命你去拜請東海郡公的,爲何你人還在這裡?”

“卑職去了……郡公那邊只是說‘知道’,然後將卑職打發回來。”那文吏委曲地說道。

“快去催請,只有十二里了,如今路修得好,車駕最多一個小時便能趕到,到時郡公不在,誰來接聖旨?”

那文吏被噴了滿頭的口水,撒腿就跑。孫傅喃喃嘀咕了一聲:“無怪乎今日翻看皇曆,說是不宜接風……”

他知道此事肯定不會是一帆風順,畢竟京中的傳言早就傳到了應天府,他也知道,最初時有人將北伐失利的原因推到了周銓身上,甚至還有暴民去燒了東海商會。

這是公開的消息,他通過秘密渠道還知道了一些未公開的消息,象是東海商會的十三柱石已經分裂,周銓與童貫反目成仇,與宗室那邊亦是劍拔弩張——東海商會如今已全面停止與天水商會的一切合作,不再向天水商會提供任何貨物,拒絕運輸天水商會的任何人員、物資。而天水商會則拼命挖人,試圖藉助其宗室背景,從東海商會中挖走那些精幹的經理、主管和管事。雙方在一些地方,甚至還暴發了肢體衝突。

孫傅雖然不甚聰明,卻也知道,遇到這些事情,周銓的心情肯定不太好。

朝廷此時派遣康王趙構來,目的就是安撫周銓,有些事情,需要給周銓一個解釋。

那文吏去了好一會兒,等康王車駕的旗幟都可以望見的時候,他才匆匆趕了回來。

回來時他完全是哭喪着臉:“老爺,東海郡公出了府邸,但他沒有來迎車駕,而是離開應天,去往徐州了!”

聽得這個,孫傅先是一頓足,忍不住罵了一聲“無君無父跋扈至極”,旋即意識到,自己說這話,很有可能會傳到周銓耳中去,於是又閉緊了嘴。

周銓這可是擺臉色給康王看,實際上就是以此告訴朝廷和官家,他很生氣了,後果很嚴重!

“唉……”

嘆了口氣,孫傅別無它法,只能將那文吏喝退,想着回去之後,要想什麼辦法轉轉運氣,莫總是遇這種事情。

不一會兒,趙構的車駕就到了面前,一番見禮之後,聽到問起周銓在何處,孫傅只能訕訕地道:“東海郡公爵位職務皆在微臣之上,他意欲離開,微臣也無法阻止。”

讓他意外的是,年輕的康王不但不怒,反而是一笑:“當是如此,郡公這般也是自然,換了我,火氣比他還大……可知郡公去了何處?”

“去了徐州。”

“既是如此,車駕就不入城,繞過應天,直去徐州。”趙構說道。

孫傅一愣:“殿下,一路奔波辛苦,微臣略備酒水,還請殿下入城休息……”

“多謝孫知府,不過事關重大,我越是辛苦,或許東海郡公就越解氣呢,我這一次來,原本就是給郡公出氣的,誰讓朝廷裡有些人胡作非爲呢!”趙構朗聲說道。

他知道,自己說的這番話,肯定會通過不同渠道傳到自己父皇與周銓耳中,在父皇那邊,自己會有一個忍辱負重、顧全大局的印象,而在周銓那裡,自己也是一個通情達禮、禮賢敬士的印象。

他卻不知,周銓對他的印象,其實早已定下了。

趙構決意不進應天府城,回到車駕隊伍之中後,他想了想,專門來到後邊的一輛馬車旁,低聲說道:“兩位皇妹!”

不一會兒,內裡傳出一個低低的聲音:“兄長可是有何吩咐?”

“東海郡公不在應天,而是在徐州,我們還要前行一段,不知二位皇妹是否能撐得住?”

“無妨,我們並不覺得勞頓。”裡面的聲音響起,微微一停,然後又輕輕地道:“這外邊,倒是有些新鮮的風景,比起宮裡更自在些呢。”

趙構聞得此言,哈哈一笑,心裡卻是不以爲然。

外頭的風景確實新鮮,可哪裡比得皇宮之中權傾天下衆所矚目來得好?

“論及新鮮,還是徐州那邊更新鮮,等到了徐州,我一定要引二位皇妹去狄丘城見識一番,這可是東海郡公一手建起的城池,也是座無牆之城,但其熱鬧繁華,幾乎不遜於京師!”

車中的二位帝姬小聲嘀咕了幾聲,傳來了輕笑,然後一位道:“哥哥說的可有些過了,京師繁華甲於天下,怎麼還有不遜於京師的地方,小妹也曾經打聽過,那狄丘不過是利國監所在,原本只是個小城,東海郡公去那裡也只有十年時間,能夠有多大變化?”

“皇妹這是小瞧了東海郡公的本領!”

趙構怕兩位妹妹旅途無聊,當即打起精神,繪聲繪色地講起自己前往狄丘的經歷來。

他兩度進入狄丘,頗爲仔細參觀過,特別提到狄丘的龍川學校中,甚至設有專門的女校,招收七至十四歲的女子入學,不僅學習讀書寫字算數,還學得一些機械手工,凡這女校出來的女子,在內可以管家,在外則能自立,這讓馬車中的倆位帝姬聽得呼聲連連。

雖然生在帝王之家的她們,不可能羨慕這種平民女兒,但對於這些少女的自立,心生嚮往卻是難免。

此時是初春時節,冰雪尚未徹底融化,他們一路行來,頗多艱難,又花了六日時間,這才抵達徐州,到得徐州一問,果然,周銓並沒有留在這裡,而是去了狄丘。

“殿下欲見東海郡公,恐怕還得趕一趕,郡公明日可能就要去海州,然後會揚帆東海,前往濟州……”滿臉諛色的苗仲先向着趙構行禮說道。

他這個徐州知州的位置坐得甚是穩當,朝廷幾次都想將他調回京中升職,但他卻百般活動,拼了命也要留在徐州。白花花的銀圓撒了出去,他的目的也達到了,果然留任徐州,到現在,都快第三任了。

這些年在徐州,也讓他撈得盆滿鉢滿,不用貪污受賄,只是指使着家人,跟在周銓身後做生意,便讓他積下了十輩子也花不盡的財富。他原本是個庸碌之人,可現在倒也有幾分商人的精明,因此,見到趙構之後,便做出了他認爲最合適的暗示。

周銓是在避着趙構,但避讓之心並不明顯,所以,苗仲先纔敢泄露周銓的行蹤來討好一下這位年輕的殿下。

“哦,那當如何?”

“殿下來得可真巧,正好龍川別院用蒸汽機車帶了列車在鐵路上試驗,若是殿下有意,便可乘此列車前往狄丘,所花費的時間,不過是區區一個小時!”

趙構坐過鐵路上的列車,那時是十二匹挽馬拉的大車,讓他能在一個時辰之內從徐州趕到狄丘,他也見過蒸汽機,他在徐州、狄丘參觀之時,多次在礦山中見到這玩意兒將礦底的積水抽出來,或者是從深達十餘丈、三十丈的礦坑之中將煤、鐵等礦石拖上來,他甚至在海州的一些棉紡織工廠中,看到了由蒸汽機帶動的機械運轉。

“蒸汽機車……定然又是東海郡公的主意,這車子好使麼?”趙構驚訝地問道。

“殿下放心,東海郡公在這東西上投入的錢,那可是嘩嘩如流水,據下官所知,就不下百萬貫!嘖嘖,也就是郡公有這大手筆,現在我算是明白了,郡公他早就看到蒸汽機的用處!”

苗仲先狠狠把周銓誇讚了一番,聲音正好可以讓趙構之外那輛豪華馬車中的兩位帝姬聽見。

苗仲先背後,其實也是有朝中大佬的,雖然那位大佬如今處境不是很好,可是消息卻是很靈通。趙構此次前來宣慰,爲何要帶這兩位帝姬,其真實用意,苗仲先早就打聽到了。

對此,他是舉雙手贊成,而且早有決心,一定要全力促成此事。唯有如此,他可以既將自己與周銓的利益綁得更緊,也不虞得罪了朝廷。

果然,在他大力勸說之下,趙構果然意動,然後來到那輛豪華馬車邊,小聲與馬車中的兩位帝姬商議起來。

三零二、作死之路上狂奔的兀朮(會飛的小朋友打賞加更)第553章 五五三、望風而逃一四零、狄丘晨驚四五九、趙構與岳飛三六九、送上門三五二、色膽包天二四一、恭喜明公,賀喜明公三二六、我真不是公主收集者二九五、身不由己六零四、明君二二七、漫山土雞二八九、梟雄六零二、人才四二、三個條件二六七、欺負了我的女人,還想全身而退?五五八、暗合九一、我不賣身的五二二、跪三八一、掀桌子放大殺器四九五、撼山易,撼漢軍難十八、有人內通六二五、周銓教子四零六、夜擾四四六、走着瞧就是五九三、嘔心瀝血二零三、東海商會駐濟州總督府(感謝刺劍飄紅打賞加更!)三三零、你想來搶麼第543章 五四三、西征二七八、周銓不好見三四八、兩相離忘再無恩義九六、死撐六一九、好消息六二七、污點四八零、夢碎保州二十、第三高手四三、相謀一一五、三倍之利,冒死逐之三一五、濟州賊?三六七、任何、事情四八零、夢碎保州三九九、海州知州三九六、浸豬籠二七五、吾子如何(感謝武陽打賞加更)三四五、與制置是親戚四四四、只見公主,不見皇子三四二、你們爲什麼投降四七四、童貫再敗一三五、炸人好玩嗎三九三、不速之客一七二、資本的血腥五二六、周銓所欲二七三、你怎麼在這?五七八、大學之城四三五、宗室又有新招數一九三、外交無小事六零五、求和二八七、等待命運判決三四八、兩相離忘再無恩義一四五、戰後一七八、十年專銷之利七二、我是粗人,罵你活該一零一、私利四九四、山與火三五八、勢成騎虎二零六、文化是什麼一九二、朋友三一四、石秀的腦袋一一五、三倍之利,冒死逐之五八二、我也可以做四七二、無麪人二三二、高麗國王六零六、親眼所見四九四、山與火四七八、好,好一九一、盧進義的野心四一零、風雨飄搖五零八、被架上火四七二、無麪人六零八、志向:總理大臣或實權尚書二五六、毒計三四二、你們爲什麼投降五一五、犯了中二病的皇帝趙桓二六八、鋼鐵撞上瓷器三六一、業餘選手對職業選手二三零、負心之國一二七、連環三四三、史上最霸道海上秩序三八六、圖窮匕現一零二、風頭三七九、可能引發一場大禍二一九、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五七五、華夏帝國第一次御前圓桌會議一零二、風頭三九八、聲勢再起,不可阻攔一六六、你們有福了三六三、大戲餘聲二六八、鋼鐵撞上瓷器三五五、一個人頂十個師一一五、三倍之利,冒死逐之一一一、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