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三、堂下何人,爲何狀告本官

這是耶律術者和耶律大石最不喜歡聽的名字了。

周銓!

不過當聽得這個名字,他二人頓時明白,李資謙口中所說的遼國皮室軍是從何而來。

蜀國公主餘里衍!

餘里衍與周銓的事情,在宋國鬧得沸沸揚揚,甚至讓餘里衍遣人刺死了宋國的一位去職官員,這在遼國怎麼會不引起震動?

只不過耶律延禧這位遼國天子,不知出於何種考慮,並未追究餘里衍的事情,而餘里衍母族在遼國勢力也不小,故此震動沒有轉爲追究。當餘里衍封地武清,也成了有實無名的榷城,爲遼國帶來大量利益之後,這件事情,更沒有人在意了。

術者與大石二人心驚餘里衍對周銓的維護,連自己的親軍都能交給周銓,但在高麗,他們還必須裝作不存在這件事情。

“此事並無可能,皮室軍乃我皇親衛,就是我們沒有軍符,也無法指揮得動,何況周銓一介宋人?此必有人僞冒,以壞兩國恩義!大王,還請令國舅將事情始末詳說一遍,或許能看出端倪!”

王俁也不是真想和遼國翻臉,哪怕現在遼國勢衰,但是實力還不是區區高麗能夠抗衡。

李資謙只能再將自己失敗的事情又說了一遍,少不得推卸責任,什麼部將愚蠢,兵士膽怯,什麼土人背叛,宋人妖法,歸根到底,就是他沒有錯,錯的是世界。

聽聞此語,耶律術者與耶律大石二人對望一眼,術者年長倒還好些,耶律大石根本就是滿眼噴火。

妒火!

對於周銓以一人謀一國之事,他不但不覺得悖逆,反而覺得,大丈夫當如是。讓他覺得不快的,是做出這樣事業的人不是他,而是周銓。

論及年紀,周銓可比他要年輕。

不過耶律大石畢竟是契丹人中的佼佼者,他定了定神,開始尋思整件事情。

周銓借梁山賊謀奪耽羅島之初,就應該考慮到高麗會發兵討伐,所以那個時候,他就有了應對之策。

“我大遼的皮室軍?宋國的妖法?看來至少在那個時候,他就已經有底氣了……”

一念至此,耶律大石更爲沮喪,不意宋人竟然出現這等人物。

他沉默不語,耶律術者則獨自抗辯,總算說得王俁不追分契丹皮室軍出現在濟州的事情。

然後兩位遼國使臣就被請出,大量的高麗高官則涌入大殿,開始商討應對之策。

再次離開高麗王宮之時,耶律術者停住腳步,突然嘆了口氣。

幾乎是同時,耶律大石也嘆了口氣。

兩人對視一眼,術者道:“我老矣,只怕是看不到周銓成爲我大遼心腹之患的時刻了,大石你且拭目以待吧。”

“我必不會坐視!”耶律大石雙眉一凝,方纔嘆息的消極頓時掃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躍躍欲試。

有這樣的對手,正合其心意。

然後兩人又笑了起來:“不過,周銓鬧上這一出,也是好事,至少在榷城之事,高麗人不會再敷衍,我們可以提出更多要求了!”

“只是不知,高麗人能做何應對!”

高麗人的應對,自然是去哭訴了。

遼使這邊,他們的哭訴被搪塞過去,但是宋國那邊,卻還沒有哭過。

故此次日,高麗使團就乘上船,準備前往大宋。

但是高麗本國之船,幾乎全都滅在了濟州之戰,因此他們能乘的,也只是宋國商船。

聽聞高麗使者欲往京師,那商船船主笑道:“此事和以往不一般了,我們來時,早得到消息,高麗、日本使臣之事,不再由明州沿海制置使處置,改由海州沿海制置使處置……不過我原本就要回海州,倒是順路。”

那船東得了高麗朝廷的錢財,花了小半個月功夫,這才抵達海州。

高麗使者也是由正副二使帶隊,爲正使者李資諒,正是李資謙之弟,現居刑部侍郎、樞密院知奏事一職,而副使乃禮部郎中金富轍,乃是金富軾之弟——這對兄弟之父金覷曾任高麗禮部侍郎,乃是蘇東坡兄弟的死忠粉絲,故此將二子以軾轍命名。

金富轍倒還罷了,李資諒曾不只一次來宋爲使,此前雖然沒有到過海州,卻到過明州。因此,原本他以爲海州不過是另一個明州罷了,可當船入港之時,他卻驚住了。

“海州竟然如此繁華,已勝明州矣!”他在船頭嘆道。

那船主宋商聞言笑道:“休說是貴使,就是區區我,每次來此,都覺不一般。讀書人所謂日新月異,所指便是此吧!”

他們眼前的海州,確實海帆雲集,雖然正值盛夏,但是碼頭上仍然是人來人往忙着不停,邊上搭着的棚子裡,還有不少人休息乘涼。更讓李資諒和金富轍驚訝的是,水泥在這裡的普遍應用。

建築物是磚石水泥砌成,道路是沙石水泥鋪就,甚至連碼頭都被水泥所包裹,他們還看到幾艘由水泥砌成的船——這堅比岩石的東西,竟然可以用來砌船,實在讓人震驚。

上岸之後,卻不許他們隨意進出,先是被帶到了一座棚子當中,登記了來人國籍、姓名、性別、來意,在此蓋上公印,方許他們離開碼頭區。

那商人既然收了高麗朝廷的錢,自然要將事情辦妥來,帶着他們經過一套手序之後,便帶到了一座水泥建築之前。

這座水泥建築門前有十餘名少年,身上穿的衣裳煞是威風,但與李、金二人所知的宋國服飾,頗有不同之處。那宋國商人到了之後,先在臉上堆笑,上前行禮:“高麗使臣求見制置!”

“來得倒巧了,我家大郎纔回來一日……高麗使臣,哈哈哈哈!”

門口的少年隨口說道,然後哈哈笑了起來。李資諒見他笑得頗爲無狀,眉頭一皺:“還不快快稟報,我乃大國之使,奉我王之命前來公幹,貴國向來結好,常年有言,外交無小事,若是誤了兩國大事,你這小廝吃罪不起!”

“哈哈哈哈……”

那被李資諒視爲小廝者,正是葉楚。

他哈哈大笑,不過想到周銓的交待,也不以爲意,當下進去稟報。

李資諒覺得,裡面的那位海州沿海制置使,很快就會出來迎接吧。

果然,片刻之後,便見一人身着常服,眉宇頗爲不凡,緩步踱了出來:“高麗使臣何在?”

“使臣在此,見過官人……官人可是制置官人?”

那人上下打量了李資諒一眼,輕輕一笑:“我不是制置官人,汝既是使臣,當有國牒文書,還請出示。”

“閣下既不是制置,豈可收看文書?”

“既是如此,那貴使就在這等着吧。”

那人二話不說,拂袖而去,李資諒與文富轍面面相覷,隱約覺得此次大宋之行,未必能夠如意。

這也是高麗人心急,忙着來此,未曾仔細打聽,否則哪裡會鬧出這番烏龍來。他們只知道此次濟州島之戰,乃是東海商會暗中支持,其商會會首名爲周銓,卻不知道,如今負責處置高麗使臣之事的海州沿海制置使,就是周銓。

衆使等了許久,也不見一人來,過了會兒,卻見外邊進來一人,也是文士打扮,眉目如劍,微留短鬚,看上去氣勢頗爲不凡,於是金富轍上前哀求道:“請先生通稟,高麗使臣,求見大宋海州沿海制置使!”

“這倒巧了……哈哈。”沒有想到的是,這人竟然也笑了起來,然後意識到有些失禮,此人忙拱手:“在下董長青,正在制置帳中充任賓客,不知諸位當中,誰爲主事?”

“此乃鄙國刑部侍郎李公諱資諒,充任此次正使,區區姓金,名富轍,在鄙國任禮部郎中,爲此行副使。”

“原來是一位侍郎、一位郎中,二位漢話倒是甚爲精通。”董長青可不象剛纔出來的白先鋒,與這二人聊得甚是愉快,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過了會兒,金富轍又道:“我等爲使,海上風波極苦,還請制置早日安排好我等,令我等能上京師拜竭大宋天子。”

“這倒奇了,此時並非貴國派遣使節的時節,不知貴使來我國何干?”

“因有貴國亂民,在我國爲亂,故來此向貴國求告!”

“哦,亂民爲誰?”

“貴國東海商會會首周銓!”

聽到這裡,董長青終於再忍不住,然後捂着嘴,過了好一會兒,才向金富轍道:“既是如此,我入內通稟一聲,二位且稍候。”

不一會兒,便有少年出來,招呼高麗正副使入內。李、金二人不敢怠慢,正好衣冠,舉步入內。

這建築與別的衙門不一樣,他們進來之後,發覺裡面甚是亮堂,在大堂正中,擺着一張桌子,桌後坐着一人。

那人甚是年輕,長得極爲俊秀,李資諒看了一眼,心中暗暗稱奇。但對方卻有些無禮,明明看到他們進來,卻不起身迎接,而是伸手將桌上的一塊硯臺拿了起來。

李、金二使正待見禮,卻見那人將硯臺往桌案上一拍,叭的一聲響,駭得二人都是一愣。

“堂下何人,爲何狀告本官?”桌案後那人面無表情地說道。

九、街頭戲鼓,不是歌聲(2)第551章 五五一、血肉之峽三四、死心塌地第549章 五四九、戰始四五九、趙構與岳飛六一七、不可仁慈三八九、雷電五八一、破綻百出的行刺計劃五一六、牆上蘆葦知風勁八四、拱白菜的野豬四零零、不孝五二六、周銓所欲四七零、老賊真奸二零二、陷阱難逃一三四、規矩三二零、填坑者張擇端二一一、周銓,我與你勢不兩立八七、實力與利益四二一、應天書院九二、女真人六二零、一本正經二六四、溫暖四七八、好,好五二八、不食“周”粟五九三、嘔心瀝血四六六、兩個大坑九四、童貫與阿骨打的眉目傳情一五零、京師的關注五六二、鄧艾故道五四、意外五、香車系在誰家樹(5)五八三、周銓的大忌諱一三零、龍川別院三四五、與制置是親戚三七二、他又要折騰誰了九六、死撐二八五、救美!(第三更奉上,求票票~)一四九、學士,你怎麼這樣想不開一一六、榮華堂一四三、連刺三二六、我真不是公主收集者三七零、或以子爲使,或以父爲使三八一、掀桌子放大殺器二八五、救美!(第三更奉上,求票票~)五零七、由死氣活五九九、華夏帝國皇長子十、街頭戲鼓,不是歌聲(3)七八、贈馬二二三、李資謙三七九、可能引發一場大禍一三七、私心一七八、十年專銷之利五七四、欲與天下讀書人爲敵二八四、好險?五一、從早到晚三一零、到徐州,管飯吃,還有肉七七、見與不見第552章 五五二、背叛一九七、宿敵“偶遇”九六、死撐六八、空中花園三四零、日本董卓之初始篇二二、十分聰明,九分狡獪二九二、公主收集者周銓四四四、只見公主,不見皇子三八六、圖窮匕現五六零、楊再興的新任務八、街頭戲鼓,不是歌聲(1)四四八、不顧一切第554章 五五四、內教化而外王霸三五八、勢成騎虎五一七、室中碩鼠識廈傾六二三、琉森條約四四八、不顧一切四四五、開誠佈公四三三、誰爲周銓辯護二四五、金磚二九三、忙殺人一九九、脣語三一四、石秀的腦袋四一七、牽一髮而動全身四八八、外圍三五二、色膽包天五一四、送你與阿骨打團聚三三二、東海龍王神四五七、丈人對丈母九、街頭戲鼓,不是歌聲(2)四五零、猝起發難二四三、終身不是一場交易三四八、兩相離忘再無恩義五一六、牆上蘆葦知風勁七六、利益聯盟四二五、敗訊九九、亂戰四五、你啊,太簡單太幼稚四二、三個條件二一零、紈絝齊聚二八八、習慣性造反的摩尼教三八六、圖窮匕現五五六、肉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