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外交無小事

大宋政和三年秋,趕在北風大興之前,一艘船悄悄地靠近武清。

水泥是軍國利器,到目前仍然是禁止向遼國出口的產品之一,因此武清的碼頭仍然是傳統木石所建,與海州那巨大的碼頭相比,顯得分外簡陋。

碼頭之上,一隊遼國皮室軍肅然而立。

哪怕現在遼國國勢衰微,但挑出一支紀律嚴明的皮室軍還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當船靠近碼頭時,這些皮室軍還是有些亂了。

這艘船首上刷了“東海甲”三字的船,乃是東海商會造成的第一艘海船,是一艘兩千料的中大型船,放在大宋不算什麼,可看在遼國人眼中,卻覺得非常驚駭。

遼國也有水師,他們水師的數艘戰船圍着東海甲號,就象是幾隻小雞,繞着一隻大母雞在打轉兒。

“這船簡直象是一幢樓房!”

“南國水師,果然勝過我大遼,不過我大遼騎兵,勝過他們!”

這一片竊竊私語聲中,船靠上了碼頭,不等停穩,周銓就扶着船舷伸出頭來向下張望,與他目光相對,耶律餘里衍勉強保持矜持,沒有向着船跑過去。

“好久不見啊!”周銓俯身向餘里衍招了招手。

這一招手,餘里衍再也忍不住了,她拎起裙角,如同小鹿一般歡快地奔去。

東海甲上的水員才搭起舷板,周銓就輕鬆地跳了下來。迎面,餘里衍已經顧不得掩飾和羞澀,直接撲入他的懷中。

看到這一幕的契丹人,無論是遼國官員還是皮室軍,都露出不忍卒視的神情:自家公主如此主動地投懷送抱,這也太過了!

周銓也沒有想到餘里衍會如此,他略一猶豫,然後哈哈一笑,人家姑娘家都不怕羞,他一糾糾男兒,難道還怕了嗎?

雙手一環,便將餘里衍抱住。

感覺到他有力的臂膀,餘里衍滿心都是甜蜜,然後,羞澀又浮了上來,特別是偷眼回顧,看到周圍自己的親衛們都是滿臉悲哀的神情,她的羞澀又變成了惱怒。

都怪眼前這負心薄倖的漢兒小子!

心中又是羞惱又是嗔怪,於是餘里衍雙手一撐,用力將周銓往後推去。

周銓只覺得溫香軟玉滿懷,正心曠神馳,哪料到懷中佳人突然翻臉,用力將他推得向後踉蹌了好幾步。

若是在海州,肯定沒事,但這是武清,這裡的碼頭甚爲溼滑,腳下不穩,他就直接往後坐倒。

然後就在一片驚呼聲中,他墜入海里。

餘里衍駭得魂飛魄散,慌忙跑過來,要跳下水救周銓,卻看到周銓半截身體露在水面上,渾身溼淋淋的。

原來他墜入海中的地方水不深,只是到腰,因此除了狼狽一些外,倒沒有什麼問題。

“呵呵!”看他沒有危險,餘里衍驚慌之意頓去,但戲謔之心又起,指着周銓叫道:“讓你不理睬我,讓你兩年都不來看我!”

周銓瞪着她,然後捧了一捧水,猛然澆了過去:“你不是也沒有去大宋看我麼!”

他的動作太明顯,故此餘里衍很輕巧就躲了過去,兩人笑鬧之狀,落入衆人眼中,遼國這邊倒還罷了,“東海甲”號船上,有人咳了一聲:“鄭學士,就……讓他這樣?”

鄭允中橫了向自己說話的人一眼,這人甚是年輕,外貌也頗俊秀,顧盼之間,頗有自雄之意。此人姓竺,名簡,今年還不到二十,與周銓年紀相當,但十五歲時便入太學,因爲年少博學,頗得趙佶賞識,大觀三年以上舍生賜進士及第,向來自負,此次能入大宋使團,乃是有力之人舉薦的結果。

但這廝一直看周銓不順眼,沒少指責周銓行事無大臣體,或者是在與遼國出使時有失分寸。上回鄭允中、周銓出使遼國回來,攻訐周銓最力者,此人便是其中之一。

實際上誰都明白,他只是不憤比自己年紀還小點的周銓,竟然能立此奇功,心懷嫉妒,故此處處爲難罷了。

此人幹得最狠的一件事情,就發生在今年,他率先上書,指責哲宗元符皇后劉氏,如今的崇恩宮太后,也就是趙佶的寡嫂干涉政事,將這才三十五歲的婦人逼得用掛簾子的銀勾自縊而死。

見鄭允中不理自己,竺簡哼了聲,他自恃剛剛在朝中立下大功,搶先一步上前,踏着舷板下了船。

才踏上岸,他迫不及待地一揮袖子:“周銓,你私通虜婦,有損國儀,該當何罪?”

這話說出,水中的周銓用一種看白癡的眼光看着他,而岸上的餘里衍,柳眉頓時豎起。

周銓可以打可以罵,但只可以是她打她罵,別人碰着周銓一根毫毛都不行!

“我就說過,你這等不學無術的無恥……”

竺簡還待再罵,就聽到耳畔風聲響起,然後叭的一聲,他白皙的面上,出現了一條長長的血痕。

卻是餘里衍用馬鞭抽的!

“抱歉,快兩年了,我其實都沒有抽過人,今日是第一次抽!”一鞭子將竺簡的厥詞抽了回去,餘里衍滿臉討好之色,看着周銓道。

周銓哈哈一笑:“今日你也沒有抽過人啊,你抽過嗎,我可沒有看到!”

“對,我只抽了一隻狗,一隻亂咬亂吠的狗!”

他二人對話旁若無人,聽得竺簡卻是睚眥俱裂,幾乎要捋拳就上了。

不過不等他動手,餘里衍身後,已經有十餘個親衛一擁而上,將此人制住,然後五花大綁起來。

“我是大宋使節,你們不能這樣待我,我是大宋使臣!”

“你敢得罪我大遼蜀國公主,莫說只是一個區區使臣,就是你們大宋的親王、宰相來了,也得乖乖認罪!”耶律馬哥冷哼了一聲道。

鄭允中咳了一聲,上前來拱手:“耶律將軍……”

“我如今是武清太守!”耶律馬哥很驕傲地道。

“耶律太守,還請念在兩國交好的份上,不要責怪他,此人年輕氣盛,不免有失禮之處……”這個時候,鄭允中不慌不忙跑來勸解。

“何止失禮,簡直是輕浮無行,猖狂不法,你們南國,向來以禮儀之邦自居,爲何就派出這等人物來?”耶律馬哥武將出身,不好與鄭允中爭執,但遼國自然也派了伴使,那伴使毫不客氣地訓斥起來。

“是,是,此是鄙國稍欠考慮,此人只是使團中無足輕重一員,故此未曾仔細選拔。不過,此人雖是無狀,終究是大宋使團之一,貴我兩國如今互誓盟好,還請稍留體面。”

竺簡雖然被綁了起來,耳朵卻沒被堵住,聽得此語,頓時瞪圓了眼睛,鄭允中竟然認下了他的罪狀!

他自覺自己纔是在維護大宋的國體與顏面,如何受得了現在的指責,當下怒叫,卻沒有人理會他。

被帶遠之後,一頓痛毆,打得他筋酥骨軟,他這才意識到,自己雖然使團一員,可是遼國真的不講理起來,大宋如何會爲了他這樣一個區區小官,與遼國全面翻臉?

再受得一頓痛毆之後,他幡然省悟,知道自己********了。

不是對付周銓——若只是對付周銓,鄭允中身爲文官,此行正使,也會想法子維護他。而是因爲他將此次出使看得太輕,根本沒有弄清楚輕重緩急。

待他再被送回大宋使團時,使團正準備出發北上,鄭允中執着周銓的手笑道:“果然如同周郎所言,自海路北上,確實要順利,不過海上風浪頗大,不能不慎重啊。”

“故此我才造新船,練水員,鄭學士,一路順風!”

二人看似很普通的對話之中,其實暗藏着深意。

這次鄭居中出使遼國,有着數重用意。第一用意是鞏固兩國間的榷城貿易,每年榷城貿易,能夠給大宋帶來數百萬貫的收益,這麼龐大的進項,值得政事堂爲此多傾心力。

其二是試探遼國對西夏的態度,因爲國庫充盈,所以征伐西夏滅此宿敵,已經被趙佶提上日程。蔡京對此雖然態度不是很積極,可政堂中還有別的宰相對此很上心,特別是童貫,更是全力以赴,蔡京也只能同意。

其三,則是那位被童貫帶回大宋的馬植,他建議與女真人聯絡,做好下一步伐遼的準備。此事雖然鄭允中未曾告知周銓,但周銓在得知組建使團之事後,便猜到了這個結果。

鄭允中與周銓方纔的對話,是鄭允中提醒周銓,莫要因爲兒女私情而誤了國家大事,而周銓的迴應,則是表明自己所做一切,正是爲了大宋。

雙方心照不宣,而竺簡則是聽得一頭霧水,待使團前行之時,他忍不住問道:“學士,周銓就留在武清?”

“他只是奉命送使團至遼國,又不是使團之人,不留在武清做什麼?”鄭允中沒好氣地道。

竺簡聽到此言,愣了一愣,先是嫉恨:周銓可以留在武清休息,他卻還要遠行數千裡,直達遼國中京。但旋即他又暗生喜意:沒有周銓在,此次出使之時,他一定要憑藉自己的學識才華,不辱使命!

“竺簡,此行關係重大,你是第一次出使遼國,希望你能凡事三思!”見竺簡神情變幻,鄭允中忍不住提醒道。

不能讓這廝壞了出使之事。

竺簡用力點頭:“學士只管放心,我知道,出使遼國乃是外交,外交無小事嘛!”

一九九、脣語三零一、忠有三品二二九、莫怕,莫怕六二、存中還真第548章 五四八、各懷鬼胎第543章 五四三、西征六零六、親眼所見四二三、不可改變三五、畫風突變四九零、與諸君痛飲耳五七三、跪與不跪四零九、大忠大奸二、香車系在誰家樹(2)一四五、戰後三四二、你們爲什麼投降五一五、犯了中二病的皇帝趙桓九零、就是不喜歡四二七、歸罪二一四、求見六一零、此事必成九四、童貫與阿骨打的眉目傳情一二二、陣列少年五一九、巡炮使臣一一四、你這是在給趙家惹禍四七零、老賊真奸二、香車系在誰家樹(2)九七、拼命一搏五四、意外五一五、犯了中二病的皇帝趙桓五零三、反被算計五零五、推炮來二四六、皇家商會?二五七、叛火二八六、用武之地六一二、怒五二九、我願爲周公做此事一二九、再遇阿憐四五四、有女懷春四一零、風雨飄搖二五三、九河一七四、有人送錢來三八七、農會在行動五七六、君子不器三二四、抱大腿一九五、風雲起耽羅一零二、風頭三一三、宋江的基情第538章 五三八、湊齊四個君王打牌十九、砸場子一三四、規矩五九一、新百家爭鳴八九、大宋版經濟特區四二八、奉承一四六、徐處仁到來三九六、浸豬籠一零八、童貫的秘密二七五、吾子如何(感謝武陽打賞加更)四零一、我喜歡一個蓋世英雄四九一、相向而行四六五、傾向四零五、全方位的優勢一一三、周衙內四一七、牽一髮而動全身二二七、漫山土雞三六四、日本局勢之變與環球航行計劃四五六、不靠譜的丈人五六八、清算開始三六二、大師級選手的神補刀七八、贈馬第539章 五三九、兩院三臺十二部二七四、是兒最無情也二一五、唯武器論四一二、土豪劣紳們的新招數七九、世叔四九一、相向而行六三、忘乎所以五八六、靈堂之變五三二、莫非有變四八一、抄誰的家四六、五百萬錢三人頭五九四、從狂妄到衆望所歸五六零、楊再興的新任務四六三、無雙一八六、罵上門來四八一、抄誰的家四零六、夜擾五七三、跪與不跪四十、狠勁四一一、豐收一四九、學士,你怎麼這樣想不開三九九、海州知州一一三、周衙內四七八、好,好九七、拼命一搏一一三、周衙內第537章 五三七、竊國與偷雞一七四、有人送錢來四一七、牽一髮而動全身三一五、濟州賊?四九七、兀朮拱卒,趙佶失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