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

開城,王宮之中。

如今的主人是朝鮮國王楊資謙,一個高麗兩個國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奇葩事。

高麗國王依舊是被囚禁的王楷,大宋有封了一個朝鮮國王。

說起來,高麗國王是大遼冊封的,雖然向大宋稱臣了,但是宋帝從未冊封過他。

倒是阿骨打,建國時候,曾經加封了一下王楷的爹,高麗仁宗。

楊資謙志得意滿,大排夜宴,邀請高麗朝中偏向於他的大臣赴宴。

席間山珍海味,玉盤珍饈,應有盡有。

宴客的房間,更是豪奢,鑲金綴玉,描龍繡鳳,錦緞彩屏,說不盡富貴奢華,風**致。

席間穿花蝴蝶一般,來往伺候的侍女,全都是薄粉衣裳,嬌俏可人。

在場的輪番爲他敬酒,楊資謙來者不拒,喝的暈暈乎乎。

這時候,一個親信拿着一封信進來,走到近前在楊資謙耳邊說了幾句。

楊資謙嚇得酒都醒了,一個激靈,出了一身的汗。

趕緊接過信來,展開一看,眼光直勾勾地盯着手裡的紙張。

眼看楊資謙這般做派,底下的大臣也都傻了眼,一句話也不敢再說。

偷偷在侍女身上揩油的,也都收回了鹹豬手,有人端着酒杯,有人舉着筷著,時間好像是靜止了一般。

周圍的樂師,全都停了下來,中間起舞的宮姬也都垂袖等待。

終於楊資謙看完了信,默然許久,道:“大宋楊少宰,親筆給我寫信,讓我們高麗出兵,配合他圍攻女真中京府。”

此言一出,一片譁然,下面的大臣很多嚇得面如土色。

女真人是什麼鬼怪,他們是最清楚的,當時趁着遼金爭霸,他們出兵佔領了女真九城。

等女真人回過頭來,就給了這個高麗鄰居一記狠得,嚇得高麗趕緊出使,把女真九城全部歸還不說,還割讓了大片疆域,然後稱臣納貢。

大金立國之初,沒有什麼藩屬,這個高麗算是正好投其所需,而且阿骨打準備南下攻宋,不想在身後開闢一個戰場,纔沒有繼續追究。

當初高麗的精銳將士,全部在女真九城,被人家幾百人追着砍,就跟砍瓜剁菜一樣,君臣惶惶不可終日,以爲即將亡國。

這些事就在眼前,過去不久,現在竟然要高麗出兵,攻打金國東京府,然後合圍上京府...

到底要說大宋看得起自己呢,還是罵他們想害死自己呢。

楊資謙一看他們的樣子,心中更加煩躁,一推桌子罵道:“滾,都給我滾。”

說完拿着信,在一羣宮娥太監的簇擁下,乘坐鑾輿回到了自己的寢宮。

只留下一殿的大臣,不知所措。

高麗盛行門閥制度,能夠接受教育的,往往是門閥高門。

而楊資謙爲了一家獨大,將門閥制度的根基摧毀,將十三個高門殺得殺,貶的貶。

朝中啓用的,除了仁州楊氏的人之外,就是一羣武夫或者鑽營小人。

誰會拍馬屁,誰就能升官,哪個殺門閥起勁,手段酷烈,他就能掌權...

長此以往,朝中聚集了一羣廢物點心,好處就是對楊資謙絕對忠心。

寢宮內,楊資謙急的手腳冰涼,楊霖在寫信的時候,就知道會讓他們不好受,但是估計也想不多,會引起這麼大的反應。

整個高麗,都是楊資謙在掌握,而他最大的靠山就是楊霖。

情急之下,楊資謙下令搜刮一批金銀珠寶,並一封聲情並茂的信,送到楊霖那裡大表忠心。

很快,一羣羣楊氏私兵,在高麗國內狼奔豕突,搜刮奇珍異寶、天材人蔘、美貌少女...

民間本來就是沒有多少青壯了,如此一鬧,更加的民怨沸騰。

元山一帶,爆發大規模民變,楊資謙趁機發難,說是門閥餘孽作亂,派兵大肆殺燒掠奪。

不但將門閥剩餘的勢力殺了個乾淨,還趁機斂取了民間無數錢財,又抓了幾萬個民夫送到大宋。

高麗的頂層人物,虐民從來不帶手軟的,很快就將國內的矛盾壓住。

而大宋那邊,也確實沒有再次下令,更沒有出言責罵高麗,讓楊資謙長舒了一口氣。

底層死些人怕什麼,那些泥腿子賤民什麼都不行,就是生孩子快。

楊資謙和他的手下羣臣,從未將此放在心上,只要這片土地還在,子民要多少有多少,殺多少生多少。

---

北安州,宋軍大營。

所有的將士都忙碌着,準備拔營繼續前進。

馬盂山一帶,婁室和姚平仲已經大戰數場,這一對宿敵,又再次僵持住了。

無險可守,騎兵對衝,姚平仲的人還是吃了些虧,好在損失不大。

而婁室也在忙着整合收伏宗翰的舊部,沒有出全力,雙方極有默契的等待着最後決戰的來臨。

一張地圖,在馬背上被楊霖反覆展開。

馬盂山,傳說是契丹的發源地。

劉錡高聲道:“相傳有神人乘白馬,自馬盂山浮土河而東,有天女駕青牛車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葉山,二水合流,相遇爲配偶,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爲八部。每行軍及春秋時祭,必用白馬青牛,示不忘本雲。這就是契丹八部的來源,後來被耶律阿保機統一,建立大遼。”

楊霖哂笑道:“純屬放屁,真會給自己臉上貼金。這窮山惡水裡,哪有什麼神仙,若有神人天女,也只能是漢人...漢神,漢仙。”

劉錡這也是夜裡的文教學來的,聞言笑道:“少宰不是赤陽子,神霄侍辰,天上星君下凡,怎麼還不信神仙。”

楊霖看着地圖,漫不在意地說道:“我在神霄殿,漫天皆神仙。我在陸地上,遍地聖和賢。馬盂山草木茂密,我等駐紮在此,須得防備女真火攻。”

一直沒有說話的宗澤,放下千里鏡,眉心微微蹙起道:“少宰所言極是,我們需要在山間建一個工事,作爲伐金橋頭堡!以後平定了此地,也好就地設立州府。”

遼東一帶,後世就是東北,不同於草原。這裡比較適合建城,打下來之後萬沒有撤回長城的道理。

楊霖點了點頭,道:“就在這契丹的發源地上,建起一座漢家城池來!”

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行路上公子多第四百三十九章 紛紛亂戰貫南北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七百二十章 責任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滿盈西北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穩清掃北安州,遼皇帝示威屠戮巴格達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五百三十八章 開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貨升值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相之才第四百八十六章 病急亂投醫第五百一十二章 也有少年慕艾時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二百一十章 全員惡人萬歲營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六百一十二章 洛水殤殤,葬於北邙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見大略同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一百三十九章 培植親信第六百五十七章 恢弘謀斷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五百八十七章 開始謀國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七百零六章 徵西軍合縱連橫,復遼城四面出擊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葩悍將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王霸業一場夢第一百零五章 試手補天第二百九十五章 豈無功業書青史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麗第二百四十五章 百年屈辱結宿仇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六百章 偶遇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開啓第六百四十五章 陛下,咱們實力不允許啊第五百三十四章 高高秋月照長城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五百四十三章 赤陽子在神仙中也算是厲害的角色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二百二十章 捷報如雲傳汴梁(爲鳳盟加更1/156)第五百零七章 簡直荒唐第二百六十七章 兇蠻初露第三百九十三章 醫心不救禽與獸第三十四章 省試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一百六十二章 枕邊風吹起來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太尉痛失手足第三百二十章 屬下明白第五百六十一章 赤陽觀老道士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二十九章 道理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二百四十章 陽謀隨勢而發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十章 玉樓金闕慵歸去第四百九十六章 魑魅魍魎第六百九十一章 示之於民第一百三十五章 剪除羽翼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路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五百四十五章 通達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見大略同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韓世忠第五百零四章 傳旨索要女官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八十章 東京第一惡人迴歸,神鬼辟易第五十三章 十年藏拙楊鹽王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來宵小盡伏誅第一百一十五章 罵人是一門藝術第三百三十八章 將門摺子疑雲深第三百五十章 難以啓齒的風寒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紛紛亂戰貫南北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五百七十九章 驕奢之罪第六十一章 代天巡狩(爲我還有個地瓜三更)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順逆天下幾人清第五百一十三 沒想到你耶律大石濃眉大眼的,也幹這種事第七百三十章 破敵第六百六十一章 改舊換新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過三的決心獻給書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