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

雪花飄落,大地蒙上一層淺淺的白。

這是今年的第一場雪,早在深秋就迫不及待地到來,也提前宣告了今年的寒冬,將會是遠超往年的嚴寒。

近年來,一個冬天冷似一個,由於有風,雪花刮到長廊下,立即過來兩個親衛,爲楊霖撐起一把大傘。

楊霖擺了擺手,站在風口,感受着寒冷的風雪。

“白嶼河一帶,冷似此地十倍,我們需要爲幾十萬人準備充足的棉衣。”楊霖嘆了口氣,罵道:“賊韃子,怎麼就是凍不死。”

在他身後,小將劉錡正從河北的防線,準備馳援,路過此地特來拜見楊霖。

聽了這話,劉錡問道:“少宰,冬日白嶼河結冰,爲何不趁勢掩殺過去?”

“在冰天雪地裡,和女真韃子野戰?你怕是不知道大遼七十萬人,是怎麼被兩萬擊潰的。”

寒冷是一個百戰百勝的將軍,它的戰績豪華的令人驚異,它曾經打敗了兩個不可一世的歐陸強人。

楊霖可不想和他們一樣,如今自己可以耗,等冬天過去再打,也絲毫不遲。

切斷了女真和草原,沒有了蒙古戰士,又失去了幽燕,不會有北地漢兒爲他們賣命,女真人建立的金國,比歷史上弱小多了。

自己只要繼續壓迫它們的生存環境,早晚有一天,會把他們趕回到老巢,然後直搗黃龍。

唯一擔心的,就是韃子不安生,畢竟這點嚴寒對女真戰士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他們自小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

宋軍現在要做的,就是一定要守住現在的防線,把他們關在籠子裡。

“怎麼收些木炭,送到軍營,幫助他們度過寒冬,纔是實際的。”楊霖憂心忡忡地說道。

劉錡有些發怔,然後笑道:“少宰還不知道?軍營如今燒的不是木炭,而是用煤炭取暖。”

“汴梁有人做出了一種火爐,接個煙筒,就可以將濃煙排出,或者乾脆就用泥砌一個煙筒。如今幽燕一帶,燕山南麓,開採出幾個煤礦,源源不斷運到長城上。”

楊霖這幾天,忙着地震之後的重建,沒想到軍中已經有此進步。

看來民間的技術,確實在逐漸進步,仔細想想這是必然現象,自己鋪下這麼好的基礎,就是塊鹽鹼地,也該生根發芽,見點收成了。

ωωω⊕ ттκan⊕ CO

煤炭若是利用起來了,那麼將會帶動很多技術的進步,聽說在汴梁已經有人做出蒸汽抽水的機器來了。

眼前的天空中,雪花越來越大,楊霖邁步走回房內。

劉錡緊緊跟上,楊霖心情比剛纔好了許多,笑道:“你到了白嶼河,告訴希宴,明年雪化之前,不得冒進一步,守住就是勝利。想要守住白嶼河防線,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西軍舊日的堡寨戰術。如果說一個不夠,我們就建兩個,兩個不夠,我們就建一百個。”

西夏就是忘在這個戰術上,楊霖實在是太喜歡這個戰術了,步步爲營,穩中求勝,即使戰役戰鬥失敗,絲毫改變不了一點點蠶食對手的趨勢。

大宋地域廣博,人口超過一個億,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一枝獨秀。

爲什麼我要拼上所有家底,和你戰場賭一把,我就是一點點耗死你,沒有人能和漢人打持久戰。

--

白嶼河一帶,軍營連成一片,和韃子隔河相對。

一連串的失利和挫折,讓驕狂自大的女真人開始團結了一些,當然肯定沒有起兵伐遼時候那般精誠。

宗翰死了,代表着金國的一個大的利益集團的倒塌,也迎來了一次對這個勢力的重新瓜分。

完顏宗望作爲宗翰的盟友,此次獲益最大,很多宗翰舊部,都投奔他的麾下。

這其中,當以完顏婁室最爲重要,他雖然敗退到白嶼河,但是阿骨打併沒有治罪。

所有人都知道,是蒙古崩潰了,才導致的婁室戰敗。在此之前,他可是三戰三捷,將戰線推進到了雲內。

堅固的城寨林立,根本無需楊霖下令,老西軍都知道對付異族,尤其是這麼兇狠的異族,就要建城寨。

夯土爲底,條石遮護牆基的城牆內,一根根的煙筒冒着黑乎乎的濃煙。

將士們躲在城寨內,圍着爐子取暖,只要韃子不進攻,他們便縮在暖和的屋子內,除了方便連門都不出。

每一個城寨內滿滿當當的各色建築,或者屯兵,或者儲藏糧草軍資。

若是韃子來攻,幾個相鄰的城寨,互爲犄角,相互策應,根本不會讓韃子討到意思便宜。

就在這樣的僵持中,京營新軍支援到了白嶼河,姚平仲等人都有些忐忑,生怕這些人增兵,是爲了讓自己進攻。

現在進攻,可就遂了韃子的意了,他們做夢都想宋軍走出城寨,和他們野戰定勝負。那就相當於自廢一臂。

劉錡進到營中,先是和幾個相熟的將佐打了招呼,然後便在衆人的問詢聲中,來到了姚平仲的大帳。

姚平仲擡起頭來,嘆了口氣,問道:“劉指揮遠來辛苦,快快請坐。”

劉錡抱拳道:“末將劉錡,見過姚督帥,此番來此,末將帶來了少宰的軍令。”

帳中諸將心一提,都有些緊張,劉錡道:“少宰說了,讓俺們多多建造軍寨、堡寨、城寨,然後固守白嶼河,守住此地到了雪化那天,就是大勝。”

帳內諸將長舒一口氣,都有些喜色,這纔是他們最想聽到的命令。

姚平仲道:“白嶼河守住不難,因爲韃子也知道,突破了白嶼河毫無用處,他們還需要再打居庸關。所以韃子的主力,一直在進攻長城防線,韓世忠那裡要是守得住,別說等到雪化,就是守個三五年,也不成問題。”

誠如他所言,長城防線纔是最難的,好在這一帶被韓世忠經營了好多年,各種防禦工事、暗哨、建築...都一應俱全。

而且隨着北地漢人歸心,仗越來越好打,儘管韃子的攻勢不斷,卻從未再次突破長城。

此時宗翰已經死了小半年,在沒有韃子說出要給他報仇,敵我雙方的心態,正在發生變化。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四百九十章 弒父小兒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三百七十九章 國士無雙高衙內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五百二十九章 浴火第十七章 捷徑第三十九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六百五十五章 圍獵宗翰第七百二十章 責任第五百八十七章 開始謀國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色恐怖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第一百五十四章 硬核戒賭,幫韓世忠上岸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煙各自稠第七百零二章 再臨艮嶽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戰與死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第八章 漫天神佛空瞪眼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型武俠話劇團第一百零一章 衆星捧月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二百九十八章 溫酒一壺待天明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三百三十章 官家不是你忽悠的第四百四十七章 月夜皇城驚變起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三十章 最有權勢的兩個太監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六百二十九章 什麼都能出賣,除了利益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五百七十九章 驕奢之罪第五百四十八章 白皮書生,曬曬太陽第三十三章 隻手動汴梁第二百四十一章 赤陽真人展神威第六百六十一章 改舊換新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六百四十一章 胡馬南下,決戰開啓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二百五十三章 此乃良配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京面聖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人奉養宋皇室第二章 奸臣之首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國聯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煙塵籠靈河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同過節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三百七十七章 爲圖幽燕計,臨海築新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相之才第六百二十五章 奸臣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降煞星楊欽差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興刀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遍地胡草起漢風第五十三章 十年藏拙楊鹽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西征之利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勳和軍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開啓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六百一十九章 楊霖的傷懷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通滾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八十八章 張嘴要官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天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來宵小盡伏誅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五百三十七章 先鋒第四十八章 帶惡人楊霖第四百七十五章 南北昏君第二百九十五章 豈無功業書青史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七百一十八章 建設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五百三十七章 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