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千難萬阻心志堅

運河從江南到洛陽,中途轉了個彎,取直之後往北延伸,纔是直到幽燕,也就是後世我們熟悉的京杭大運河。

元朝之所以會取直運河,是因爲他的大都,就在幽燕之地。

大宋的所有中心,都是開封府汴梁,汴梁是所有物資的集散地,江南的糧商甚至都要來汴梁買糧食,然後運回去賣。

這種病態的發展,讓大宋各地的發展嚴重受挫,幾乎是窮舉國之力,養一個開封府。

這一現象是汴梁所有士大夫公卿們喜聞樂見,也是他們一手造成的,想要改變並不容易。

楊霖現在攜收復幽燕之功,想要取直運河,如今都想不到有什麼助力。

這一次,自己好像要和蔡京掰一掰手腕了,畢竟蔡京的新政更加偏向於舉國之力養汴梁了,很多舉措都更加註重汴梁而輕視地方。比如說蔡京搞出的鹽榷、茶榷制度,就讓兩淮無數豪商淪爲乞丐,而財富盡歸於汴京。

想到這裡,楊霖沒有絲毫退縮的想法,而是笑着跟張安說道:“總之你做好準備,這運河我必將它取直!”

張安神色一正,起身抱拳道:“若是少宰玉成此事,下官敢不竭忠盡智,爲大宋取直運河。”

楊霖稍感詫異,這個張安怎麼感覺還心懷感激呢,張安看出他的不解,笑道:“好教少宰得知,下官乃是河北東路清州人。”

楊霖恍然大悟,看着張安,兩個人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這大宋的文官集團缺德冒泡,爲了擋住契丹南下,保住汴京的富貴。便犧牲了整個河北東路,以前好好的官道他給你植樹造林,挖的到處都是河渠,一片泥濘,還故意把黃河引過去,致使良田荒廢,道路閉塞額,弄得河北一帶是民不聊生。

這張安就是河北人,也難怪會對楊霖肅然起敬,這個時候的人鄉土觀念還是很重的。

張安站起身來,便順便告退,楊霖親自將他送到船下,禮遇備至。回到船頂,看見折浣香正在發呆,楊霖走過去笑道:“這一路累壞了吧,馬上就進汴梁了,到時候你就可以好好歇息了。我在汴梁有個大院子,是以前沒來昭德坊以前住的,已經吩咐人去收拾出來了,還中了你喜歡的牡丹花。”

折浣香嘆道:“我喜歡待在你身邊,可是你處理公務時我悶得好無聊,和別人又沒什麼話說,不知道回了汴梁,你還有沒有時間陪我。”

楊霖摟着她甜言蜜語一番,直把美人哄得喜笑顏開,這時候船已經進了開封府地界。

折浣香畢竟還是有孀居的小寡婦,楊霖派人將她們送到自己的別院裡,然後帶着陸謙等人着陸,準備騎馬入城。

幽燕大捷,對於開封府的震動實在是太大了,一路上人人喜氣洋洋,百姓嘴裡的話嘮也大多是涿鹿山的夜戰。

他們說的越來越玄乎,就是楊霖本人,聽了他們的描述也得嚇一跳,原來我這麼猛啊。

離汴梁還有十幾里路的時候,官道上一羣白衣士子已經在等候多時,爲首的就是楊霖的大弟子吳敏。

楊霖人雖然離京一年了,但是汴梁的事他是一清二楚,眼下這麼多人應該都是自己的徒子徒孫...

吳敏等人在延慶觀下開壇講課,收了不少弟子,楊霖是支持的,並且暗中讓殷慕鴻多給他們一些金銀銅錢,並且出謀劃策爲他們造勢運作。

不然的話,單憑吳敏等人,是做不出今日的局面的。殷慕鴻在造勢方面,有充分的經驗,是把好手。謀劃也是滴水不漏,可惜就是人品次了點。

“學生見過恩師。”吳敏遠遠地就跑了過來,帶着師弟還有徒弟們行禮。

楊霖一見自己的弟子,腰背不自覺挺得筆直,臉色也是和善起來。

師道尊嚴吶,下馬之後,楊霖和一羣人一起步行,沿途多有新入門的學生,提問各種難解的疑惑,楊霖一一給他們作答。

自己這一門十分簡單,就是講究學以致用,不做假大空的學問,而是要有的放矢。

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天分,選擇一個方向,鑽研探查其中的規律。世事洞明皆學問,這一點對於這些年輕的學子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因爲楊霖的學說確實更有意思。

當然,在格物致知的過程中,傳統的經史子義也是要學一學的,畢竟在這個時代,拋開了這些,你就不是一個文人。

楊霖的腦子裡有千年以後世界上無數輩的先賢研究出的成果,這些東西在後世人眼中是常識,在這個時代都是了不起的認知。

徒子徒孫們的問題,楊霖幾乎都能說出個道道來,這更加擡高了他在楊門學子心中的地位。

在他們看來,楊霖早完能成爲孔孟一樣的聖人。

一行人說着說着,走着走着,竟然就到了汴梁城郊。楊霖渾然沒有覺得累,十幾里路對他來說,是很輕鬆地事。

城郊早就有人高搭彩臺,等着迎接他入城,收回幽燕的人,怎麼樣隆重的迎接都不嫌過分。

楊霖現在只想低調一點,畢竟不久的將來,自己就要提運河取直的事。

屆時此地的官吏士紳,多半都會成爲自己的阻力,他們是汴梁中心制的實際受益者,把持着整個大宋的經濟、文化和權力。

大宋搞強幹弱枝,把主幹供養的太粗壯,而四周的枝葉卻稀稀疏疏,長此以往,已經成了一種病態。

大宋頑疾甚多,這一條尤其需要解決,所以楊霖纔會知難而上。

蔡京未必看不出這一點的危害,但是沒有辦法,他這個宰相也是這個汴梁階級的代言人,和最大獲利者。

人羣中滿是熟悉的面孔,自己離京一年,天下形勢風雲突變,汴梁卻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還是那羣熟悉的人,幹着熟悉的事,在官場沉冗腐朽的體系中,混着日子,汴梁的花街柳巷,狎1妓飲樂。

環視一眼,楊霖搖頭嘆息:這袞袞諸公,可都是未來一個階段自己的敵人吶,而且他們可比女真人可怕多了。

第四百八十六章 病急亂投醫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夜東風吹腥羶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第三百四十七章 世間本無桃花源第六百一十九章 楊霖的傷懷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三百四十七章 世間本無桃花源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二百八十一章 遍地胡草起漢風第三百五十四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興刀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楊霖都羨慕的事第七百六十三章 萬世永興第六百八十一章 遷都構想第七百四十章 北遷都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三百五十四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人師表楊少宰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來宵小盡伏誅第七百四十二章 鐵血鎮壓第一百零五章 試手補天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六百一十六章 祖先埋骨地,豈容人起舞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五百九十二章 楊霖封王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互相需要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第五百章 夜戰野戰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一百七十四章 鴻臚寺大型坑蒙拐騙現場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招人妒是庸才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王霸業一場夢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五百六十章 萬歲營大文豪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五百二十章 我不想贏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五百五十二章 皇帝第六章 順藤摸瓜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議和第七百一十七章 清洗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倫樂融融 再憶舊事氣豪雄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八十章 東京第一惡人迴歸,神鬼辟易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戰第九十八章 荒唐君臣第四百九十章 弒父小兒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二百四十五章 百年屈辱結宿仇第六百三十一章 再回密州港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七百二十七章 燃燒第八十三章 新的地盤到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五百零五章 賣國者即爲賊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第二百九十三章 赤陽星象墮北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京面聖第六百五十五章 圍獵宗翰第五百九十三章 宮闈醜事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一百八十四章 驕兵悍將第三百四十九章 手到擒來楊解饞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四百三十三章 胡馬南下黃河北第二百七十四章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二百零三章 獻捷太廟第三百五十四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騎夜入燕京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撥亂升龍城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二百二十章 捷報如雲傳汴梁(爲鳳盟加更1/156)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人師表楊少宰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六百九十六章 心胸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