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

在霸州易州到手之後,大宋軍馬步步爲營,一邊修築工事一邊前進,沿途毫無阻攔。

如此快的速度,宋軍就逼近了涿州,韓世忠親率十萬主力西軍居左翼,宗澤率領五萬稍弱的河北軍馬居右翼,勝捷軍爲後軍,擺出了好大的陣勢。

各路宋軍的輕騎哨探,甚至都渡過了高梁河,囂張地在金遼戰場的外圍刺探情報。這裡現在就是四戰之地,大家的目的都很明確,誰都不願意藏着掖着,就是拿下幽燕,把將來戰與和的主動權握在手裡。

小規模的衝突也不是沒有發生,宋金之間的哨探相遇,互射兩箭也是常有的事。但是大規模的遭遇戰,還沒有發生,女真人現在還不是很張狂,難得保持了一絲剋制。

涿州城內的契丹守將,乃是燕王耶律淳的心腹,這廝根本就不可投降。

而且涿州也不是一般的地方,這裡乃是燕地重鎮,在唐時稱爲范陽,乃是有名的軍州藩鎮。

歷代節度使修葺加固城牆,讓涿州頗爲易守難攻,若非離着燕京城有些遠,還有五道河渠阻攔,耶律淳肯定不會抽調走大部分的守軍。

楊霖數次派人,和涿州城內的蕭幹聯繫,都被他驅逐出來。蕭幹乃是奚族六部大王兼總知東路兵馬事,是奚人的王。

奚人是鮮卑語音譯,爲今蒙古語“沙”的意思,與契丹本是同族異部。

在契丹國內,奚人一向佔據了很大的權利,最早的奚人軍事實力與契丹旗鼓相當,有時還稍過之,被唐並稱爲東北“兩善”。原來“好與契丹戰爭”的奚族,在847年腦袋發熱開始反唐,被按在地上徹底打斷了氣,大唐扶持下的契丹人趁火打劫玩得很溜,抓住機會開始了對奚族的掠奪。

後來契丹出了一個耶律阿保機,幾次親征打得奚族不敢復抗,只得舉族臣服,從此奚族完全喪失了獨立地位,變成契丹貴族統治下的一個部族。

但是奚人畢竟是個大族,在這以後,契丹貴族對他採取“撫其帳部,擬於國族”;將奚王府所統奚衆與契丹五院部、六院部、乙室部,同列爲四大部;允許奚五王族“世與遼人爲婚。

蕭幹現在就是涿州的守將,他的身份之高,不下於耶律大石,僅次於耶律淳。手底下又有奚人的將士,死心塌地地跟着他,自然不想早早投降。這大遼的江山即將破碎,各路豪傑紛紛登場,女真人不過才兩萬不到的戰士,就敢起兵反遼。

奚人如今佔據大州,精兵數萬,爲何不能乘勢而起。蕭幹渾然不念渤海人的下場,只是想着恢復奚人的王國,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建立奚人的國家。

楊霖陳兵在涿州城外,未嘗沒有威逼的意思,讓你蕭幹看看,老子兵強馬壯,不投降是死路一條。高柄已經到了容州,只要容州被他拿下,涿州就徹底處於包圍圈內,到時候看你如何折騰,也不過是一頭困獸。

和奚王蕭幹不同,當地的豪強都是些識時務的人,他們的實力也無從支持他們生出不該有的野心,楊霖領兵到了之後便紛紛舉族來投,他們心中有底,自己早就和宋軍統帥聯絡過了,並且獲得了會受到保護的承諾。

果然宋軍進了燕地之後,對這些已經聯繫過的秋毫無犯,並且還十分照顧。

能有這麼多人來投,楊霖的身份幫了他大忙,首先這不是一個武將,他是當朝少宰。

這個人若只是武將,縱使他是北伐的統帥,這些人也不信任他,因爲武將做不了朝廷的主。

武將答應自己的條件,能不能施行,是要打一個問號的。但是當朝少宰就不一樣了,這是宋廷中的頂級文官,說話的分量自然更重。

楊霖沒有待在霸州城,而是不顧大家的反對,親自來到城外的軍營。

三軍統帥,在這個時候,有必要爲燕地豪強吃一顆定心丸。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們,我楊霖不是縮手縮腳的人,大宋軍馬不怕跟任何人打仗。

現如今女真人氣勢如虹,很多人都抱着開國之功,混一個元勳貴族的想法,投奔到勢不可擋的女真人軍中。

就在靠近宋朝邊境的地方,都有許多豪強不願意投奔大宋,可想而知在燕京以北,更多的人還是選擇相信兵強馬壯戰績驚世駭俗的金國。

越是如此,楊霖便愈加厚待那些投奔大宋的,往往是禮遇甚重。

昨夜剛又下了小雨,廖峭生寒,一抹淡陽灑在人身上,沒有絲毫暖意,仍是冷意沁骨。

楊霖身上穿着一襲湛藍鏽金的玉帶官服,彰顯自己的身份的同時,也讓這些前來投奔的豪強們安心。

大軍駐紮的地方,一馬平川,營門口一百多個威風凜凜的錦衣親衛,捉刀而立。

楊霖在營中設宴,款待來投的各路豪傑,也讓他們和大宋的軍將們認識一下。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勢必會在他們土生土長的地盤上,進行一場又一場的血戰,除非勞師動衆的女真人突然撤兵,不然雙方的爭奪不會停止。

楊霖乃至整個大宋,對幽燕之地是勢在必得,這一回是絕對不會退兵的。

也就是現在還有個耶律淳,夾在兩強中間,算是個緩衝罷了。

耶律淳和他的契丹兵馬一敗亡,就是宋金之間,兵對兵,將對將的交鋒了。

隔壁的帳內,一羣羣穿着各色盔甲的侍衛,護送着各自主人出來,紛紛到楊霖跟前行禮。

楊霖笑着和他們一一寒暄,無非是問一些燕地的民情,說幾句流落國外,辛苦了之類的。

大宴開始的時候,楊霖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不停地張望。衆人不明所以,也不敢問,畢竟纔剛認識沒多久。

眼前的人雖然年輕,已經是大宋頂級的文官了,將來大家還要在大宋立足,這就是天然的大腿,必須趁機抱瓷實了。

不然等他回去汴梁,哪裡還有自己這些地方豪紳輕易見到少宰的機會。

就在這大帳外面的軍營中,兩條長案左右分開,上邊放着些酒水、酒杯,旁邊各放着一些凳子。

衆人落座之後,每兩個小兵擡着一隻羊,將長條上擺滿。

楊霖笑吟吟地說道:“來,軍中不甚方便,來日到了汴梁,我請你們嘗一嘗故國風味,這次就將就一回,諸位請用。”

衆人紛紛拿着小刀切肉吃,到有一些異族風範,所謂的分麾下炙,就是這等場面。

新來歸附的衆人,對楊霖不甚熟悉,就是偶爾聽到過一些關於他的趣聞。

吃了一會酒,他們慢慢發現,這個少宰的架子其實不大,看上去嚇人實則頗爲和善,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偶爾還會開幾句粗俗的玩笑,更顯得平易近人。

大家慢慢放開,說一些效忠的話,有的難免帶了對楊霖個人的表忠心,沒有這種他也不喝斥,只是笑着加一句“主要是爲了官家,爲了大宋”。

酒酣耳熱之際,突然一陣鼓聲大作,嗚嗚的角聲響起,在這平坦寬闊的大地上,格外的嘹亮空遠。

衆人大驚失色,打翻了不少的酒杯酒罈,楊霖站起身來,笑着說道:“諸位勿驚,涿州不肯歸降,抗拒天兵,今日趁酒且隨我看將士打涿州。”

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二百六十九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八十五章 豪傑本不爲偷生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三百六十三章 嘆末代帝王,尤醉生夢死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事不決問蔡京第六十七章 民怒更勝於天威(爲liveaben加更)第四百八十二章 沉舟側畔千帆過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利於民賣田產第六章 順藤摸瓜第五百四十八章 白皮書生,曬曬太陽第五百四十九章 必有一戰,滅其根脈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通牒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望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第七十三章 嘴甜膽大臉皮厚第十一章 淺談大宋風月場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三百三十章 官家不是你忽悠的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籌謀,海港欲築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力收糧緝事廠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濺龍塌第六百五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聲告訴我,燕地誰說了算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六百二十九章 什麼都能出賣,除了利益第五百零二章 豪氣沖霄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職第一百四十章 方臘稱帝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二十七章 破廟野哭一尊佛第六章 順藤摸瓜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降煞星楊欽差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臺新舊換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二百九十八章 溫酒一壺待天明第五百九十二章 楊霖封王第三百二十五章 羣魔亂舞禍上京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五百二十章 我不想贏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章 蔡京的轉變第六百一十二章 洛水殤殤,葬於北邙第五百四十八章 白皮書生,曬曬太陽第七百一十八章 建設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難得天倫樂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職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六百四十六章 人與野獸的較量第三百四十六章 幾段西風相倚恨第六百一十六章 祖先埋骨地,豈容人起舞第五百三十五章 北上雲內馭羣豪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隴之殤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七百一十六章 火炮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六百一十九章 楊霖的傷懷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八十四章 養匪自重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氏回鶻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降煞星楊欽差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硬核戒賭,幫韓世忠上岸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煙塵籠靈河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五百一十二章 也有少年慕艾時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婦的轉變第四百四十八章 楊卿今欲弒君耶?第五百零四章 傳旨索要女官第六百一十六章 祖先埋骨地,豈容人起舞第三百四十二章 邪風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