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

不出楊霖所料,耶律延禧對於大宋少宰的到來,十分歡迎。

一聽說他要親自來大同,耶律延禧馬上派人,迎到應州去保護大宋少宰的安全。

在他看來,也不是多希望大宋能幫他反盤,純屬是想要走投無路的時候,可以躲到大宋取尋求庇護。

耶律阿保機要是知道自己的後人,能做到這個地步,只怕是墳頭都要氣炸了。

出了雁門關,楊霖只帶了兩千精兵,再加上萬歲營一千親衛,去見遼主。

臨行前,韓世忠等人在雁門相送,楊霖笑着說道:“我這次去,八成就能和遼人結盟,到時候根本沒有準備時間。我走這幾天,你要調配好馬步軍種,配製預備軍,準備開戰。”

韓世忠抱拳道:“俺知道了,少宰一路順風。”

回頭一看,雁門關如此雄壯,旌旗蔽日,刀劍如林,馬嘶蕭蕭。

這場惡戰,控制在中原之外,並非是不可能。

只要收回幽雲之地,有了這一道道天然或者人工的屏障,有了十六座雄壯的堅城,奪回我們自己的家門,便是對這個文明最大的回報。

楊霖揮了揮手,進到馬車中,儀仗隊便緩緩開動,直奔宋遼邊境的應州府。

馬車內折浣香嬉笑嫣嫣,顯然對於楊霖肯帶着她去大同十分開心,折後在那個久曠的小寡婦一旦被調1教開發出來,當真是不管不顧。

這次去大同府,楊霖自認沒有什麼危險,帶着她路上解悶也不錯。

楊霖雙手一握腰帶,寬了一下,指着旁邊的一套紅色袍子笑道:“等到了大同府,你就給我穿上親衛盔甲,跟在我身旁當一個親兵,知道了麼?”

“知道啦。”能去大同府,折浣香什麼都依着楊霖,笑的格外甜美。

楊霖嘿嘿一笑,道:“來,先穿上讓我看看,合不合身。這杆銀槍是我給你特製的,拿起來一點都不重,你舉着站到這裡,對對對,彎腰...”

進到應州境內,這裡的街道設施頗爲齊全,本來就是中原王朝的重鎮,應州也是幽雲十六州之一。

此地的漢兒、契丹人混雜居住,經過這麼久的時間,這裡的漢兒早就忘了自己曾經歸屬過南邊的王朝。

而且他們歸到契丹的時候,還沒有大宋呢,很難要求這些生下來就是大遼國的子民,對宋有什麼歸屬感。

不過眼看着如此華麗的馬車儀仗進入應州,沿途的百姓還是興致勃勃地駐足觀看。

以前就算是有宋使入遼,也不走應州一帶,所有人都看得十分新鮮。

這便是百年之前,自己的祖先歸屬的王朝的風物麼?

楊霖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從一雙雪白的胳膊中掙脫出來,走到窗子旁輕輕一掀。

沿途已經是一片青石板路,路上行人熙熙攘攘,穿着打扮也和秦隴漢人稍有不同。

看他們的模樣,倒是和宋人完全一樣,畢竟才三四輩人,而且在應州也很少有契丹漢族通婚的。

陸謙拍馬上前,隔着車簾道:“少宰,前面來了一支軍馬,是來迎接我們的。”

“大同府這麼快就就到了麼?這才兩天吧?”

陸謙笑道:“遼主派人,直接迎到應州府來了。”

聽到遼人這麼熱情,楊霖哭笑不得,嘆了口氣道:“再大的家業,也擱不住一個能敗家的主,耶律阿保機辛辛苦苦攢下這麼個龐大帝國,終於要被他的子子孫孫給禍害完了。”

遼人官員慢慢過來,楊霖穿戴好之後,邁步走出車內。

“楊少宰,好久不見。”

“蕭林牙?”

前來迎接的,竟然是蕭保先這個老熟人,再見楊霖已經是這個局面,蕭保先感慨萬千。

楊霖安慰道:“契丹幅員遼闊,兵馬無算,未必不可爲。”

蕭保先顯然是半個字也不信,契丹這個局勢,就算是沒有女真人,也已經四分五裂了。

南軍都統耶律餘睹和文妃在遼中京密謀立天祚帝的長子耶律敖盧斡爲帝,取代他爹耶律延禧的皇位。

遼中京是遼最大的陪都,其地理位置優越,自古爲遼河上游,燕山以北的民族雜居地帶,是爲遼國的咽喉。

這個耶律敖盧斡在大遼人望很高,品德和他爹截然相反,深得衆望,在朝廷內外都很得人心。

這還不算,在南京燕京府,耶律大石和李處溫也準備擁立燕王耶律淳爲帝。他們已經派人送來奏章,讓耶律延禧爲了契丹深明大義一回,主動退位把皇帝讓給燕王。

氣的耶律延禧把信使殺了,把奏章撕成碎屑,大罵耶律大石和耶律淳是反賊。

一個大遼設有五京,其中東京和上京都已經被女真人佔據,剩下的三京竟然有三個皇帝...

這樣的帝國,自己內部亂成這樣,拿什麼和如日中天的女真韃子打。

“若有少宰襄助,大宋兵馬如此雄壯,必能幫助我們光復上京。”蕭保先不無希冀地說道。

楊霖打了個哈哈,笑道:“見了遼主,本官自有分寸。”

現在可不是當年自己在汴梁怒斥楊霖的時候了,現在兩國的實力發生了翻天倒地的變化,契丹再也無力壓制大宋,甚至要求到人家頭上。

若是僥倖復國成功,也是元氣大傷,根本沒法繼續和大宋打。

蕭保先心知肚明,垂頭喪氣地帶着楊霖往西京大同府趕去。

有了遼兵開道,楊霖儀仗很快就到了大同府,耶律延禧親自迎了出來,這是極爲不對等的。

饒是蕭奉先也看不下去,勸了幾句捱了一頓罵,現在相國威風不再,耶律延禧時不時就要訓斥他一番,搞得他灰頭土臉。

畢竟契丹的第一場敗仗就是他弟弟蕭嗣先打的,而夢靨般的御駕親征,也是這老小子提出來的。

站在耶律延禧旁邊的,就是人高馬大的高柄,這廝混的風生水起,出入耶律延禧的寢宮都不用通報。

大同府雲州城下,楊霖的車架遠遠趕來,蕭保先看着親自出來的皇帝,臉都黑了。

這也太不拿自己當回事了,堂堂的契丹皇帝,哪有出迎大宋少宰的道理。

楊霖問了一聲,知道發生了什麼之後也有些訝異,他眼珠一轉趕緊下馬,牽着馬一副過去拜見的樣子,在場的契丹人神色才稍微有些緩和。

第十一章 淺談大宋風月場第五百四十九章 鴻門宴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鋒第二百七十一章 順逆天下幾人清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路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三百七十七章 爲圖幽燕計,臨海築新城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四百九十六章 魑魅魍魎第三百四十九章 手到擒來楊解饞第五百六十九 爲王稱霸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三百零九章 赤陽真人戰活佛第三十九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六百五十三章 山川變色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二百二十章 捷報如雲傳汴梁(爲鳳盟加更1/156)第二百九十二章 授徒何須顏閔材。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滿盈西北第四百八十九章 藏兵待發第一百七十四章 鴻臚寺大型坑蒙拐騙現場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五百零一章 秦隴總督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楊霖第一百九十七章 義母十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葩悍將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七百一十九章 墾荒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五十一章 邪魔外道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話離別第六百一十六章 祖先埋骨地,豈容人起舞第五百二十五章 蠢貨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難得天倫樂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翻地覆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決戰也是決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六百五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來宵小盡伏誅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鄰居們第四百一十四章 月白風清怨長夜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牆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撥亂升龍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罵人是一門藝術第一百六十二章 枕邊風吹起來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一百八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一百零八章 不報睚眥方爲雄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太尉痛失手足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王霸業一場夢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菟絲花傍大楊樹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體爲重啊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聲告訴我,燕地誰說了算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場惡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豪傑本不爲偷生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燃幽燕兩爭鋒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四十一章 皇帝有刀不用,我幫你拔刀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五百二十章 我不想贏第五百四十八章 白皮書生,曬曬太陽第六百三十八章 龍章鳳姿,王霸之氣第三百二十章 屬下明白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南方臘第三百八十七章 來而不戰退也難第六百七十七章 強啊大石第二百零八章 少女情懷第七百二十章 責任第二百零九章 傀儡皇帝第四百九十九章 脫困駙馬府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貨升值了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收室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