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赤陽真人招魂術

當日幾個虞侯,領了王黼的差遣,算是倒了血黴。

回來之後,剛剛說完還沒來得及領賞,王黼就倒臺了。

張叔夜從罪犯一下子成了英雄,幾個人頓時被打入牢中,審出當日的滾落山坡的地點。

楊霖率衆騎馬趕來,冠上腰間皆繫着白綾,頭戴黃梁道冠,身着玄色道袍,一臉肅穆。

此地早就擺好祭壇,前來拜祭主要是鼓舞士氣,宣示有戰功的人不會被遺忘,免得大軍因此不願死戰。

畢竟有功之人的得到張叔夜這種下場,是個人就要感到心寒,誰還肯奮力向前。

楊霖邁步而上,腳踏七星步,手中拂塵輕揚,口中唸唸有詞。

底下一個小兵,捂着嘴笑道:“你看少宰,這是要做法事麼?”

在他旁邊的一個,年紀比他稍長的,敲了一下他的腦門,低聲道:“你懂什麼,少宰乃是延慶觀赤陽真人,是道教副教主,有大道行在身的。”

這兩個小兵,卻原來是兄弟兩人,哥哥叫吳玠,弟弟叫吳璘,都是德順軍隴幹縣人,原本是西軍的兩個小兵,當初隨辛興宗南下,走的時候卻沒趕上便留在了此地。

吳璘捱了哥哥一下,左右一看,沒有人注意他們,便不服氣地說道:“我就不信這些什麼佛啊道啊的,都是蒙人的。”

吳玠大怒,低聲喝道:“閉嘴!”

吳璘翻了個白眼,轉頭去看別處,周圍的人卻都十分虔誠地看着楊霖。

“爾時,救苦天尊,遍滿十方界,常以威神力,救拔諸衆生,得離於迷途,衆生不知覺,如盲見日月,我本太無中,拔領無邊際...”

楊霖在汴梁日夜修習,於道門說得上精通,不管它有沒有用,自己便渡一渡冤死的亡靈,不過是求個心安。

紙皤飄拂,白花搖曳。他正在朗聲唸誦,驚動了底下的人,這山腳下卻是有一戶白族獵戶,當日張叔夜爲了自救,滾下山去,正好掛在灌木中,被獵戶救回了家。

如今聽到漢話,可不是和自己當日救得人所說差不多,只當是他的家人終於來尋找了。

正在砍柴的獵戶飛奔而下,拽着不明所以的張叔夜就往外跑,手上一直比比劃劃。

張叔夜被拽的有些疼,叫道:“到底什麼事?唉,你慢點!此地推行漢風事不宜遲,本..本官...出去之後,當奏明..聖上,大力...哎吆,慢點。”

獵戶身子強健,不耐煩將他扛在肩頭,在叢林中扛着一個人卻健步如飛。

春日的林中,萬物復甦,此情此景張叔夜詩興大發,卻被顛的有些難受,只是一個勁地叫道:“慢一點,慢一點。”

好死不死,這句話從他嘴裡的開封口音說出來,有點類似白族的“快些,快一些。”

獵戶呲牙一笑,展露本事,便如這林中的精靈一般,迅捷似鹿。

山半腰,楊霖的一篇經文已經到了最後一段,他長嘆一聲,高聲道:“魂魄升碧落,御風回故鄉。此時此刻,魂斷淚腸,既使永別,魂系歸來!”

話音剛落,底下衆人無不落淚,突然一個身影從底下躍出,陸謙目呲欲裂,哎呀一聲拔刀在手已然是來不及登壇,只暴喝道:“有刺客!”

衆人在下面,看得分明,只見一個穿着奇特的瘦削男人,扛着一個衣衫襤褸的中年人,站在臺前稀里哇啦不知道在說什麼。

在他背上,張叔夜卻一眼認出了楊霖,喜道:“少宰?”

......

---

“俺服了,回去之後,俺也找個道觀,希望餘生能參透生死。”吳璘着了魔一般地念叨。

吳玠沒好氣地笑罵道:“你這蠢貨,不是都說了,那就是張知府沒有摔死。”

“那麼多人看着,楊少宰一句魂兮歸來,便有一個使者將張叔夜送了回來,少宰謙遜不肯顯露神蹟,才託詞張知府沒有摔死,這點事大哥你看不懂麼?”

吳玠懶得跟他爭辯,大步跟上隊伍,往羊宜咩城方向趕去。

楊霖等人騎馬,早就回去了,包括重見天日的張叔夜。

他被救了之後,害怕王黼追殺,一直沒有敢現身。

楊霖心情十分歡暢,拽着張叔夜來到自己的小院,進來之後門口就是一個沙盤。

張叔夜心中暗暗點頭,那王黼來此,每日但知飲酒作樂,同樣是御前親近的高官,狀元出身就是不一樣。

楊霖興沖沖地吩咐下去,置辦一些酒菜,自己要給張叔夜接風。

這一回來到大理,上來就是一個驚喜,開了一個好頭。

吐蕃之戰,希望也能順利完成,自己根本沒有時間在這裡長待,若是變成戰爭泥潭,如隋徵高麗、唐攻南詔,那可就全完了。

牽動大宋的兵馬輜重在此,亦或是促進了吐蕃諸部的融合團結,都是災難性的後果。

北邊的戰事,此時估計已經馬上開始了,就算是北境冬天結束的晚,也不會再拖太長時間。

遼金一戰,勢必是天崩地裂,從此有一個種族就此淪落。

幽燕之地,中原的門戶,萬里長城的險要,遲早是要多回來的。不管是誰贏了,大宋都要參戰。

一桌酒席,祭奠變成夜宴,楊霖款待了張叔夜一番,然後仔細詢問了當日夜戰的每一個細節。

“吐蕃人軍紀渙散,夜間作戰尤其疲軟,大部分都是貪財怕死的性子,沒有幾個願意爲領主死戰。”楊霖凝聲說道,這就是他從張叔夜那裡,得來的情報。

張叔夜點了點頭,道:“吐蕃自相殘殺,打了兩百年,心氣已經打沒了,除了蕃僧有些悍勇,其他兵馬未必會爲自己的領主效死。若是能分化他們,不戰而平,乃爲上策。”

楊霖輕笑道:“先打幾場漂亮的仗立威,殺一殺蕃人銳氣,不然總會有人心存僥倖,抗拒天兵。”

這番話笑着說出來,卻有錚錚之音,令張叔夜十分心折。

跟着這樣的人打仗,纔是男兒少年時嚮往的戰場,中原有鬥爭,況在狄與戎。丈夫四方誌,安可辭固窮。

那王黼,什麼玩意!

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亂提刀到汴梁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七百四十七章 禪位詔書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歡請罪昭德府,趙佶綠染堆玉樓第一百九十二章 互相需要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王霸業一場夢第三百五十四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果仙草是正道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七百二十章 責任第二十二章 惡僕上門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十五章 星探楊霖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五百九十五回 殷提舉巧使毒計 李居士痛喪佳偶第七百五十八章 威力驚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騎夜入燕京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躺贏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五百三十八章 崩潰前的爆發第二百零五章 鹽王之威第六百三十七章 怒斬節奏狗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二十二章 惡僕上門第六章 順藤摸瓜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十六章 樂趣第六章 順藤摸瓜第五百四十七章 國賊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招人妒是庸才第三百二十五章 羣魔亂舞禍上京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七百零六章 徵西軍合縱連橫,復遼城四面出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安插一個美麗的二五仔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三百章 蔡楊翻爲社稷臣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豪雄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帥出征第一百四十章 方臘稱帝第七十九章 虎口奪食李師師第七百七十章 大結局!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整幽燕舊河山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六百一十九章 楊霖的傷懷第二十七章 破廟野哭一尊佛第四百零八章 昏君還需佞臣勸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撥亂升龍城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臺新舊換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五百零五章 賣國者即爲賊第三百一十章 自古道勝者爲王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第九十五章 把他氣到吐血第一百八十四章 驕兵悍將第四百五十五章 再啓重邢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騎夜入燕京城第七百二十章 責任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溪深處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果仙草是正道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二百七十四章第七百五十六章 四海佈局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襲龍山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行路上公子多第三百零六章 血未流盡軍又來第七百零六章 徵西軍合縱連橫,復遼城四面出擊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一百零一章 衆星捧月第七百五十五章 播種之春第一百六十八章 東瀛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六百七十九章 顧不過來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亂提刀到汴梁第二百七十二章 焉能妄議萬年憂第四百五十五章 再啓重邢第六百一十一章 規範管理,國法至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培植親信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往死裡讚頌我第一章 正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