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茶馬古道今又來

等到楊霖雙腿虛浮,疲態盡顯地回到書房。

把自己成功勸說陛下,不接受高明泰投降的事一說,不敢置信的段妙貞乳燕投林般跳到自己懷裡。

感受着身上纏繞的玉臂的力道,以及稍微有些撕裂的哭喊聲,楊霖知道這個公主是徹底屬於自己了。

從今之後,就算用皮鞭抽打,用腳踢,也趕不走她的一顆芳心了。

......

西夏覆亡,商道重開,曾經繁華一時的絲綢之路,再此煥發出光彩。

西北上來奏章,說是蒙古人想要在草原邊境,開邊互市,用馬匹、獸皮、獸筋換取大宋的糧食、鐵器和茶葉。

互通有無本是好事,但是蒙古乃是契丹的治下,這種事理應由契丹出面。

都堂內,幾個宰輔齊聚,包括王黼、楊霖、張商英和蔡京。

楊霖和蔡京商議一番,認定這是蒙古人私自聯繫的,可能已經揹着契丹開始搞一些自身的發展了。

現在的蒙古四分五裂,各自爲戰,又全都歸屬契丹統治。

蔡京沉吟道:“茶馬古道,若是開啓,當可大大緩解大宋馬匹之需,當初西夏求和時候,曾經上貢一批蒙古馬。

此馬體形矮小,其貌不揚,但是頭大頸短,體魄強健,胸寬鬃長,皮厚毛粗,更有一點好處,此馬在戰場上不驚不詐,勇猛無比,歷來是一種良好的軍馬。”

王黼趕緊道:“既然如此,還有什麼好猶疑的,開邊互市本就是兩贏局面。且看那市舶司,不知道養活了大宋多少軍民。”

在場的都知道他的用意,王黼當然希望開市,如此一來就有可能激怒契丹。

如果大宋不經過契丹,就和蒙古開邊互市,無形中拔高了蒙古的地位,契丹肯定不願意。

現在王黼背後的樑師成,勾結童貫,一心要在幽燕之地做文章。

只有收回幽燕,才能重新掌握朝廷的大權,把楊霖蔡京壓在身下。

楊霖暫時還不想和契丹開戰,這個腐朽龐大的草原帝國,就如同一個肥羊一般。

這個時候,最好是等到其他猛獸,把這個肥羊咬死,然後上去坐收漁翁之利。

大宋契丹乃是兄弟之邦,睦鄰友好這麼多年,雖然偶爾有摩擦,但是兄弟有難是一定要出手幫助的。

你看大理,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麼...

但是開邊互市,在蒙古草原邊界建立茶馬商路,確實可以解大宋的燃眉之急。

大宋,缺馬啊!

打贏了沒法擴大戰果,人家一揚馬鞭,大宋的步卒只能在後面乾瞪眼,跑得慢連灰都吃不上。

而一旦輸了,人家四條腿的戰馬,大宋將士跑都跑不掉。

閉着眼凝神思索了良久,楊霖還是決定以軍馬爲重,支持開啓邊境茶馬商路。

蔡京稍微有些意外,在他看來楊霖不可能看不出樑師成和童貫的圖謀。

再結合西夏戰報傳來的那天,楊霖的所作所爲,蔡京捏着鬍鬚點了點頭。

楊文淵看上去跟個混賬小王八蛋一樣,心裡還是有社稷朝廷的。

他正準備和樑師成一道,給楊霖點苦頭嚐嚐,打壓一下這個自己宰相之位的有力競爭對手,聞言便笑着說道:“既然大家一致贊同,我們便呈上去,奏請聖上定奪。”

這幾個人都點了頭,趙佶根本不會反對,甚至就算他想反對,也得掂量掂量。

蒙古人現在的日子並不好過,草原上契丹施行放養政策,坐視他們互相殘殺,以此施行自己的統治。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蒙古人現在的生活,就是窮。

如果能跟大宋開邊互市,對他們來說是十分幸福的,自己的馬匹再也不用低價被契丹收走,然後啥也換不到了。

他們也不怕契丹的追究,本來就過不下去,來個天災過個冬就要死人,契丹人能拿我怎麼樣?我還能再怎麼變得更慘?

這就是窮不要命的一羣人,最是難惹。

都堂定下開市之後,西軍上下應該是最歡喜的人,他們終於可以大規模組建騎兵了。

西北將門得以保存,是朝廷幾方勢力共同妥協的結果。

西軍是大宋最能打的軍隊,童貫深有體會,樑師成又何嘗不知道。

他們準備北伐幽燕,到時候肯定拉着西軍打先鋒,當炮灰。

有了這層“深思遠慮”再加上楊霖一力庇佑,西軍上下才得以保全。

如今得知蒙古想要開邊互市,种師道和姚古、折可求等人一商量,馬上派人到汴梁找到楊霖。

昭德坊內,儼然一個小道觀,幾十個長相清秀的小道童,跟着楊霖一起練功。

西軍派來的使者猛將楊可世,瞪着一雙銅鈴般的牛眼,嘖嘖稱奇。

練了一早,額頭汗珠沁出,梅道長這才收功。

一衆道童對着楊霖齊聲叫:“師叔祖。”拜了拜,然後結隊退去。

楊霖走到院中樹下的藤椅前,擦着臉問道:“經略相公派你前來,所謂何事吶?”

楊可世笑道:“老相公心疼女兒,送來金珠十箱,使女十人,錦緞十匹,讓種大小姐花費役使。”

楊霖點了點頭,這個樣送禮倒是挺安全的,不怕人說三道四。

楊可世見狀,上前道:“少宰,西軍缺馬,卻不缺少馬鐙上的軍漢。聽說朝廷已經決議和蒙古開市,老相公的意思是,能不能從西府求來制文,允許俺們組建騎兵?”

“你們要騎兵作甚?”楊霖明知故問。

楊可世笑道:“如今少宰攻略大理,將來拿下之後,吐蕃豈不就是池中之物。俺們兩面夾擊,取吐蕃如同探囊取物,到時候戰馬可是必不可少,尤其是適合打仗的蒙古馬。”

“西夏舊土,銀夏之間,都是天然的養馬地。你們也不能全部指望從蒙古買進,要知道開市只是暫時的,只要是邊關,哪有不打仗的。萬一跟蒙古起了衝突,你們不就兩眼一抹黑,抓瞎了。這次我給你們去要制文,組建騎兵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須有自己的養馬地和馬源。”

楊可世見他答應了,心中一喜,連連抱拳稱是。

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六百三十一章 再回密州港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五百九十章 金樽共飲賀歲酒 月夜獨嘗酒家香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降煞星楊欽差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聚人口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夏王宮第八十二章 業火三千,心中怨起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四百七十八章 啓程第六百七十九章 顧不過來第五百八十七章 開始謀國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三百八十七章 來而不戰退也難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一百六十八章 把你爹嚇尿了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七百四十九章 國士蔡京第五百八十一章 雷霆破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難得天倫樂第二百零三章 獻捷太廟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二百五十一章 菟絲花傍大楊樹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倫樂融融 再憶舊事氣豪雄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三百八十五章 豪傑本不爲偷生第五百章 夜戰野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招人妒是庸才第五百零二章 豪氣沖霄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煙塵籠靈河第五百一十二章 也有少年慕艾時第三百二十五章 羣魔亂舞禍上京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五百二十六章 劇變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二十九章 道理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六百四十一章 胡馬南下,決戰開啓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六十四章 天高帝遠多豺犬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行路上公子多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五百四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給凝珠漫水加更)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一百九十二章 互相需要第五百七十八章 藍山之殤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六百七十九章 顧不過來第十四章 一時孟浪認小弟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往死裡讚頌我第一百三十九章 培植親信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這事成了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通牒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言定宰相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七百二十七章 燃燒第五百三十七章 先鋒第三百二十章 屬下明白第十九章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第三百三十二章 鸞鳳棲是梧桐枝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豪雄第六百三十七章 怒斬節奏狗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五百二十六章 劇變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興刀兵第四百八十一章 四夷華夏難相同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麗第六百一十六章 祖先埋骨地,豈容人起舞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