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雲密佈,將星閃耀

西北苦寒之地,此時此刻,天氣已經極寒。

天空飄着碎粉也似的小雪,橫山一帶的山谷間,還有大羣民夫,在這緊張趕工,製作攻城器械。

西軍全民皆兵,甚至有不少的半大孩子漫山遍野地來回奔走,做一些小工的活計,給父兄們即將到來的決戰出一把力。

漫天的雪花紛飛當中,遠遠看見一隊人馬,正沿着逶迤的山路向山頭堡寨處而上。

這些軍漢都是些雄壯矯捷的漢子,穿着厚厚的胖襖戴着白色的貂帽。這般天氣下仍然顯得精神十足,走在山道上也個個步履有力。

再看着他們腰間佩刀佩劍的把手上纏着的那些似乎染透了血跡的細繩包布,就知道這些穿着大宋制式軍中胖襖,卻戴着極其拉風的白色貂帽的軍漢們,都是從死人堆裡面滾出來的廝殺漢子。

爲首的一個渾身兵刃盔甲,都比同袍新上不少,正是從萬歲營挑選過的韓世忠。

潑韓五韓世忠獨闖清溪山,活捉反賊方臘一戰成名,回到西軍之後又蒙童貫提拔,現在已經是勝捷軍的一路指揮使。

童貫得了楊霖的書信,教他好生提攜這個軍漢,漫說楊霖是他的故交,就憑他現在的身份權勢,童貫也樂得給楊霖賣一個人情。

呼了一口白氣,韓世忠回頭跟自己的親兵們笑道:“恁娘賊天氣,活像是要把熱乎乎的漢子,凍成立冰塊。此番打完了夏賊,俺定要在興慶府那西夏的皇宮裡,覓幾個夏賊的貴婦暖暖身子。”

已經習慣了葷素不忌的韓指揮使和自己打成一片的軍漢們,說話少一些顧忌,這個時侯都鬨笑:“韓將主在上有少宰撐腰扶持,自然是百無禁忌。俺們這些鳥漢子沒個好爹,唯一所長就是能吃苦能廝殺,又遇不着個不貪下功的楊少宰。要是敢在興慶府胡搞,還不被閹了進宮伺候趙官家。”

“閉上你的鳥嘴,說話恁的粗鄙無禮,小心給老子招災惹禍。”此地已經靠近童貫的大帳,韓世忠面粗心細,生怕這些人調笑閹宦的話傳到童貫那裡,自己就等着穿小鞋吧。好不容易碰到一個貴人扶持,韓世忠可不想因此斷了自己的前程。

罵完之後,韓世忠自己先笑了起來,藏不住臉上的興奮道:“此番看這般模樣,定是場大戰,合該是俺們大好的廝殺漢揚名立萬,搏一個名爵的日子。”

韓世忠雖然參軍不久,但是已經是久經廝殺的老兵了,筋骨如鐵,目光銳利,有些人一旦到了戰場,就再難掩蓋他的光芒。

風雲際會,貴人扶持,取功名如探囊取物。悠悠千年,似此等名將又有幾人。

周遭都是他的心腹,但是畢竟是在大營之中,韓世忠也不敢過多耽擱,帶着人前去拜見那統帥西軍各路豪傑的閹宦宣帥。

勝捷軍是童貫主力,也是最忠心於他的一路兵馬,在這次伐夏最後一戰中,勢必充當重要角色。

掀開帳門,童貫正和王厚盯着一張牛皮紙做的地圖,帳內爐火燒得正旺,韓世忠進來之後一陣暖意繞身說不出的舒服:“末將韓世忠,見過童帥、王帥!”

童貫頭也不擡,伸手一招,韓世忠趕緊上前,只見童貫指着地圖山一角道:“潑韓五,此地是興慶府東郊一個山坳,據探馬回報藏了十萬撞令郎。夏賊慣用此伎倆,若是倉促間放出,我軍難以快速攻城,則喪失奇襲之意義。”

所謂的撞令郎,就是西夏的炮灰軍團,西夏國的主體民族黨項人人口比較少,所以經常吸收別的族或者是漢族士兵加入西夏軍。

撞令郎一般由漢族士兵組成,主要負責衝鋒陷陣當“炮灰”相當於炮灰的代名詞。這個撞令郎部隊,其來源是在被俘擄的漢人中挑選勇敢善戰者組成軍隊,讓他們在前面衝鋒陷陣,這樣可以減少党項軍隊的傷亡。

這些人都是漢兒備受猜忌,往往是手無寸鐵,衣衫襤褸,垂頭喪氣,卻要頂在最前面充當肉盾。

“有什麼主意,能把他們擋在戰場之外。”童貫沉聲道,看來他爲這事已經發愁了不是一兩天了。

韓世忠凝眸觀瞧,地圖上的山川地勢全都如同實物般出現在他的腦子裡,想了片刻他抱拳道:“童帥,此地低窪,道路難行,根本無法調動軍隊如臂指使。若是我們先佯攻,以輕騎兵吸引夏賊放出撞令郎,他們便再難控制這羣散兵。到時候我們主力再從其他三面圍攻。”

童貫一聽,這個難度有點大,但也不失爲一個辦法。

難就難在這個充當佯攻的部隊,必須有嚴明的軍紀,被主將約束,才能把他們引到最合適的位置。

童貫嘆了口氣,罵道:“直娘賊的李元昊,果然是千古罕見的卑劣無恥的野蠻人,這種主意都被他想了出來,作踐俺們大好的漢兒。若是有撞令郎在外圍,所有奇襲都將喪失效果,你說的或許是唯一辦法,就是這個佯攻的人選...”

韓世忠抱拳道:“若蒙童帥信任,末將願意一試。”

左思右想,西軍中那些驕兵悍將,未必願意來幹這個髒活累活,也只有韓世忠這個從底層摸爬滾打起來的軍漢,纔會拼死來追這等戰功。

畢竟說是佯攻,人馬肯定不足,若是有夏軍出動,對於攻城的宋軍來說是好事,對於佯攻的就是災難了。

西夏騎兵如雲,一旦纏鬥起來,根本就逃不掉。

“你回去盡情挑選人馬,若是這番功成,某家給你記一大功!”

韓世忠嘿嘿一笑,拍了自己胸脯一記:“童帥放心便是,俺不知道殺了多少的夏賊,他們卻傷不到俺的性命,他們的箭生了眼睛,避着俺走哩。各位宣帥安心領兵攻城就是,佯攻的事情,交給俺韓五便罷!”

“童帥,俺們什麼時候發兵?”

童貫擡起頭來,道:“等到吐蕃人集結完畢,這羣吐蕃人在唐末便失去了他們的王,從此強橫無比的吐蕃徹底淪爲任人宰割的魚肉,至此已歷百年。這一回他們四個首領與我軍結盟,不知道何時能夠集結完部落的勇士。”

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二百七十九章 滿城盡知反悔難第二百一十六章 古都長安第五百七十九章 驕奢之罪第二百六十一章 赤陽子吃羊總共分三步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沒有見過四萬人的使團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亂提刀到汴梁第四百七十五章 南北昏君第四百八十九章 藏兵待發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三百八十五章 豪傑本不爲偷生第七百一十七章 清洗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師教我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五百六十五章 欲進一步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第七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五十章 小劉貴妃失寵記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九十二章 此人子乎第二百五十章 做人不能太楊霖第三百九十三章 癡肥無能楊鹽王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將歸來起狼煙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二百四十一章 赤陽真人展神威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賤如草第六十五章 鋌而走險惡膽生第五百四十一章 猛將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太尉痛失手足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二百三十章 北宋的科學家們(第五更,爲liveaben加更2/18)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七百一十七章 清洗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四百三十五章 虛誇盛世不如遼第五百七十八章 藍山之殤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九十二章 此人子乎第五百零五章 賣國者即爲賊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八十六章 盛世繁華第六百四十一章 胡馬南下,決戰開啓第三百四十二章 邪風初現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六百八十二章 擇地築城第六十五章 鋌而走險惡膽生第五百六十一章 赤陽觀老道士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二百五十七章 這事成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龍章鳳姿,王霸之氣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機大事,關門密談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殤第六章 順藤摸瓜第三百三十四章 尋仙問藥天子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困獸圍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崩潰前的爆發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落明星動光彩第十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七十八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七百零五章 揭熊皮婁室拜大將,念天倫楊霖躬自省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歡請罪昭德府,趙佶綠染堆玉樓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三百零六章 血未流盡軍又來第七百四十二章 鐵血鎮壓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戰則喜第五百六十一章 赤陽觀老道士第一百七十三章 爹,快給我娶個媳婦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溪深處第七百四十五章 老爺回府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還嫩點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三百零九章 赤陽真人戰活佛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第三百三十五章 束脩禮拜君子楊第五百四十二章 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