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

送走晏殊與富弼翁婿,趙昕就坐在牀榻上,閉門沉思起來。“富弼,終究還是嫩了些……”他心中尋思着。

如今的富弼,將將三十來歲,在生理上來說,富弼或許已經成熟了。

但在正壇上,卻太年輕了。

三十來歲的人,哪裡能像晏殊、呂夷簡、章得象這樣的老辣正客一樣,行事謹慎,一步三思呢?

當然了,現在的大宋,需要的就是富弼這樣的年輕人。

要做事,就不能想太多。

真要朝堂都是晏殊、呂夷簡們,那就不用做事了。

大家天天坐在朝堂上,互相瞪眼睛吧。

不過,這個事情也給趙昕提了一個醒。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總得多找幾個備胎纔好。

只是……像富弼這樣優秀的備胎,真的很難找!

短期內,這汴京城裡能與之相媲美的,更是非常稀缺!

譬如,蹴鞠踢的和高俅一樣好的文彥博,現在正在麟州修地球呢!

而歐陽修、張方平、賈昌期這樣的大臣,年紀又太大了,趙昕現在難以掌控。

至於比富弼年輕的那些人。

像王安石、曾鞏,現在都還只是一個毛頭小子,恐怕連正治是什麼都沒有弄清楚。

忽地,趙昕的腦海中閃出一個名字。

“知制誥知諫院樑適……”隨之,有關樑適的履歷,就在趙昕腦中浮現。

與富弼、文彥博、歐陽修這樣才華橫豎都溢,文章秀美,辭藻華麗的大文豪不一樣。

樑適就樸實的很了。

文章寫的很一般,詩詞歌賦同樣很一般,就連做人做事也是如此。

但,大巧不工,重劍無鋒。

樑適的文采雖然一般,但他的治世能力,在趙昕看來,在當代無人能及!

五年前,樑適自知淮陽軍左遷兗州。

在兗州任上,樑適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改革的遺澤,甚至在趙昕前世之時,都受益無窮!

因爲,正是他,將兗州變成了大宋的魯爾工業園,一個一年產鐵一百二十萬斤的超級怪物!

而北宋一斤,大約有六百八十克,一百二十萬斤就是八十一萬六千噸。

這是什麼概念?

晚清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一年鋼鐵產量才十二萬噸!

英國工業革命前,全國鋼鐵產量一年最多不過七八萬噸。

而在如今的大宋王朝,山東兗州,躺着一個年產量超過八十萬噸的超級怪物。

恐怕全球除大宋外的其他所有國家的生鐵產量加起來,也不足兗州生鐵產量的一半。

而樑適在兗州的改革,放在後世,其實見怪不怪。

他只做了一件事情——放開束縛,打破限制,生產承包,責任到人。

其實就是把原來由國家專營的鐵礦山與冶煉工坊,承包給私人。

再和這些人簽訂合同,約定收益分成爲官二民八。

於是,生產力迅速提高,生產效率不斷增加。

幾年之內,兗州的生鐵產量就翻了三倍。

更涌現出了一大批技術精湛,工藝精良的冶鐵鍛造商。

想到這裡,趙昕的心就火熱起來。

他前世初期,最缺的就是樑適這樣的人才了。

可惜,到他掌權時,樑適已經辭官歸隱,哪怕他親自遣使,屢次邀請,也不肯出山,因爲他已經被正壇傷透了心,再也不想涉足其中。

這讓趙昕真的是遺憾不已。

如今,樑適正值壯年,滿腔抱負。

趙昕相信,他只要勾勾手,樑適就會屁顛屁顛的跑來效命。

但問題是……

和富弼一樣,樑適也是范仲淹的朋友。

兩人的交情很不一般!

像是去年,范仲淹拜任爲陝西經略安撫副使,當時,趙禎很不放心范仲淹,於是想在沿邊也玩老趙家祖傳的大小相制、異論相攪,打算將范仲淹的一生之敵高若訥派去麒延路知永興軍,以牽制和監視范仲淹。

當時,朝野噤若寒蟬,哪怕是富弼也不敢發聲。

因爲,這是祖宗制度!

只有樑適,不顧傳統和自身前途,挺身而出,上書勸阻,直言高若訥要是到了麒延路,那范仲淹就不要做事了。

於是,趙禎這才作罷,以高若訥判流內銓,作爲補償。

因此,樑適也上了范仲淹的朋黨名單。

換而言之,趙昕若再用樑適,恐怕朝中就要有話說了。

更會給范仲淹迎頭一擊,恐怕他這輩子都無法回朝了——國本身邊都是你的人,你還想回京?做夢吧!這輩子就在延州老老實實戍邊吧。

“所以孤得想辦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趙昕尋思着,於是便睜開眼睛,對着一直侍奉在旁的甘昭吉吩咐:“甘崇班,明日卿替孤去召一個人……”

“請國公吩咐……”

“天章閣侍讀權判尚書刑部高若訥!”趙昕吐出這個名字。

“臣謹奉德音!”甘昭吉立刻躬身,將這個事情記在心中。

而趙昕則在嘴角溢出一絲微笑來。

高若訥,是一把好刀啊!

將他叫來,既可以讓朝野內外看到,他這個國本,不是偏聽偏信的人。

更非是會偏袒和偏幫新黨的。

雖然事實也是如此。

在經歷了前世的失敗統治後,趙昕已經明白了。

哪裡有新黨、舊黨啊!

不都是一羣士大夫地主貴族嗎?

新黨是地主士大夫,舊黨也是地主士大夫。

變法來變法去,還是在地主士大夫的一畝三分地裡打轉。

所以,前世趙昕到了晚年,就已經看破了。

於是,這些人身上所包裹的標籤和僞裝,全部脫落。

什麼忠奸善惡是非正邪,統統淡去,只留下了兩個概念。

一個叫可用、有用。

一個叫沒用,不能用。

於是逐其不可用不能用者,用其可用、有用之人。

世界頓時就清靜了許多,國家的政事也重新暢通起來,可惜,那時候他已經老了,身體機能全面衰老,於是,再也無力改變什麼,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面臨失敗。

好在,他運氣不錯,竟能活出第二世來!

“好刀要用在對的地方……”趙昕笑起來:“如今使用高若訥,正是合適!”

因爲,趙昕若沒有記錯的話,今年冬天,高若訥就要因爲父喪而去守制。

你看,這不就順理成章的可以將樑適扶正,而別人還沒有話說。

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八十章 實驗(3)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四章 祖宗(1)第六章 祖宗(3)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二十章 參政(5)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九章 立威(2)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十三章 富弼(1)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十一章 南廳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十一章 南廳第十一章 南廳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四章 祖宗(1)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九章 立威(2)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百章 聽政(2)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九十七章 孝子(1)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八十章 實驗(3)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八章 立威(1)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十一章 南廳